導語
此次襲擊案用鮮血證明瞭一個無情的現實,即言論自由與宗教極端思想是水火不容的。正因如此,原本針鋒相對的左翼、右翼政要,才會在第一時間紛紛發出相同的聲音——在言論自由面前,法國人是團結一致的。
中國企業傢微信ID:iceo-com-cn
來源:陶短房新浪博客
作者:陶短房
巴黎時間1月7日上午11時30分許,一夥歹徒手持AK步槍和火箭筒,闖入法國首都巴黎城東第11區、理查-勒努瓦地鐵站(station de métro Richard-Lenoir.)附近的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編輯部大樓,開槍打死打傷多人後沖出編輯部,劫持一輛黑色轎車奪路而逃。據法國媒體報道,包括雜志社主編卡沙爾佈(Charb)、著名漫畫傢兼副刊主編加佈(Cabu即Gotlib Franquin),漫畫傢沃林斯基(Wolinski)和蒂涅烏斯(Tignous),前來編輯部開會的經濟學傢馬裡斯(Bernard Maris)在內,共有10名平民遇難,另有兩名在附近街頭巡邏的警察被打死,此外還有多人負傷,至少5人傷勢嚴重。這是1945年以來,法國首都巴黎所遭受的、傷亡最為慘痛的一次恐怖襲擊事件。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第一時間就將此次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巴黎警方則宣佈將警戒級別提高到最高級“攻擊警告”(alerte attentats)級,並在整個“法蘭西島”區域內有效。
此次襲擊究竟是誰幹的?
遇難的四位漫畫傢
a17c22acb7dab6e4a2a07a4e18076a85
哀悼逝者的巴黎市民
巴黎警方目前認定,襲擊者共有3人,有目擊者稱在事發現場聽見槍手一邊開槍,一邊高呼“真主偉大”,一些在場僥幸逃脫者稱,槍手操沒有任何口音的法語,一開始可能找錯瞭門,否則傷亡會更大。
許多跡象均表明,這是一起由原教旨極端恐怖分子組織的、經過精心策劃的恐怖襲擊行動,《查理周刊》日常編輯工作通常分散完成,平時編輯部裡人並不多,惟獨每周三上午會召開編輯會議,這也是一周中編輯部人最多的時段,很顯然,襲擊者仔細挑選瞭動手的日子。
查理周刊出版社負責人Charb在2012年說:“我不怕報復,我沒孩子,沒老婆,沒車,沒錢,說出來也許誇張,但我寧願站著死也不要跪著活。”最終一語成讖。
他們為什麼要對《查理周刊》動手?
《查理周刊》是法國深左派主版的一本政治性刊物,尤以政治諷喻性漫畫著稱,2005年丹麥“諷刺先知漫畫事件”以雜志社被迫道歉收場,當時曾引發不少歐洲同行的不滿,《查理周刊》也自2006年起多次刊登諷刺性漫畫表示聲援,引發法國原教旨主義者的不滿。2011年11月,雜志編輯部曾被穆斯林激進分子用燃燒瓶襲擊,但事後《查理周刊》表示,將堅持新聞自由原則不讓步。此次事發前兩天,《查理周刊》登出一幅題為“不得嘲諷”(Faux pas se moquer)的漫畫,諷刺ISIS及其頭目巴格達迪,此次的襲擊行為,很可能是“新賬老賬一起算”。從歹徒襲擊、脫逃、與警察槍戰的動作看,顯然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
《查理周刊》的爭議漫畫:“我們必須說實話,我們不知道穆罕默德。”
《查理周刊》一幅諷刺大麻合法化的漫畫。
正如許多評論人士所指出的,極端恐怖分子之所以要這樣做,其目的和自“丹麥事件”以來歐洲歷次類似事件如出一轍,即試圖通過恐怖和暴力,封住對其原教旨言行“不敬”者的嘴。事實上他們曾一度達到目的,不僅丹麥漫畫事件以編輯們的退讓收場,在左翼思潮根基深厚,“接納每一個人”的觀念深入社會各階層的歐洲,強調“新聞自由不能濫用”,主張“以德報怨”的聲音一度十分響亮。此前提到的2011年11月《查理周刊》編輯部被焚案,案發後6天出版的新雜志,封面是漫畫師在事發現場親吻穆斯林男青年的漫畫,題為“愛比仇恨更強大”(這也符合法國左翼的通常立場),當時依然在野、如今執政的社會黨也曾發出“要寬容不要仇視”的呼籲。
在"紙媒危機"和"法國經濟低落"雙重壓力下,編印和發行成本上升而銷量下降,行將入不敷出。2014年11月5日刊文請求讀者援手捐贈:“現在,你們能夠幫助我們堅持與這個世界上的兩大宗教對抗:一個是不寬容,一個是愚昧。”
然而北非、中東穆斯林移民的湧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宗教沖突、犯罪率沖擊和就業壓力,早已引發法國社會的嚴重分歧,極右翼政黨排外主義的抬頭,和傳統法國右翼的“向右轉”,都於此息息相關。盡管如此,長期以來法國左翼、深左翼和綠黨仍然堅持“海納百川”和“包容博愛”,當薩科齊借“93省事件”整治北非移民時他們曾尖銳抨擊,“罩袍法案”等爭議性法案的主要批評者,也同樣是向來秉持“國際主義”傳統的左翼。
但近年來隨著原教旨思想的異軍突起,和原教旨主義者不斷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態幹涉他人和原居住社區的生活習慣,法國左翼的“博愛包容”之聲漸趨低落,《查理周刊》這傢深左派媒體對原教旨主義的諷刺也於此有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較右翼更強調言論自由的意義,同樣是法國左翼長期堅守的底線——可以包容異議,前提是自己的異議也被包容。
此次襲擊案用鮮血證明瞭一個無情的現實,即言論自由與宗教極端思想是水火不容的。正因如此,原本針鋒相對的左翼、右翼政要,才會在第一時間紛紛發出相同的聲音——在言論自由面前,法國人是團結一致的。
88188c5519eff1af46a9f31b0b0385d3
《查理周刊》以其左翼的立場著稱於世,毫無情面地諷刺原教旨的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甚至是新納粹,最終釀成慘禍。《查理周刊》主編夏爾伯曾說:“漫畫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
右翼人民運動聯盟(UMP)領導人、前總統薩科齊指出,在極端恐怖暴力面前無人可以幸免,而他的冤傢對頭——左翼社會黨(PS)總統奧蘭德同樣呼籲“團結起來”,左右翼、甚至深左和極右政治傢,此時此刻都超越政治分歧,發出“組建反恐統一戰線”的呼籲。
那麼普通民眾呢?
傳統上巴黎是個對移民和不同宗教、文化相對寬容的都市,此前對於是否應推行“罩袍法案”、對原教旨主義是否應“另眼相看”,以及藝術諷刺是否構成“言論自由的濫用”和對某些特定群體的冒犯等,社會意見並不統一。但此次慘案發生後,法國各傳媒網站留言板和各網絡平臺上,呼籲“捍衛言論自由底線”的呼聲壓倒瞭一切,一些勇敢的市民更舉著寫有漫畫傢們為悼念遇難同行自發傳遞的“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口號的標語牌走上街頭,表達對原教旨恐怖暴力行徑的不滿和無畏。
巴黎街頭抗議暴行的市民
5119e8d9dced64dcad7ed487d3be8562
人們在佈魯塞爾祭奠逝者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崇尚暴力、無法接受異議和多元文化生活的原教旨極端分子,以為可以憑借恐怖、極端行為震懾公眾和社會,從而扼殺不喜歡自己、甚至僅僅“自己不喜歡”的聲音、意見和事務,殊不知這樣做註定隻能為淵驅魚,為叢驅雀,讓原本各執己見的人們在這個大是大非、攸關社會準則和個人命運的問題上勇敢起來,對原教旨主義和恐怖暴力說“不”。
這些唯力是視者很快將發現,他們的暴力恐怖行徑,實際上是在“自我切割”,將自己和正常社會生活、和正常社會的每一個階層和成員區別割裂開來,並迫使他們為捍衛最基本的社會自由、最基本的安全和尊嚴走到一起,從而令這些極端分子變得極端孤立——這也意味著極端虛弱。
在當代文明社會,恐怖暴力又能獲得什麼呢?正如一位聲援遇難同行的法國漫畫傢在作品中所言,諷刺的鳴鴨永遠比殺人的子彈飛得更高(Les canards voleront toujours plus hauts que les fusils)
(本文來源:陶短房新浪博客)
上一篇
號外號外!名偵探柯南 × 奈雪的茶(茶飲) × 樂樂茶(茶飲) × 派悅坊(蛋糕) 聯名奶茶、蛋糕、周邊已於11月15日起分別在全國各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buildings JGJ 39-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