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裡拉出個電鋸 @yevon @馬前卒 @姬軒亦
之前看到歐成效老師寫的《正本清源比特幣》系列,通俗易懂,邏輯合理,感謝歐成效老師又為我普及瞭經濟知識。第一篇說到“勞動價值論是錯的”,這兩天學習瞭馬克思寫的資本論第一章第一節,覺得勞動價值論不一定是錯的,至少歐成效老師舉扳指的例子不妥。下面詳細分析。再說明下,沒有怎麼學過經濟學,隻在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關註過一些經濟學傢,主要是張五常、葉檀、馬光遠,讀過半本張五常老師的《經濟解釋第1卷-科學說需求》此外還看馬前卒的文章,現在我覺得葉檀老師和馬光遠老師的經濟學水平是非常不夠的,原因我也說不出來,就是覺得他們的經濟學水平不行,張五常老師,侃侃而談,經濟學水平還行,但感覺少瞭點什麼。說這些主要表示我的經濟學功底是很差的,貨幣、利息、利率這些一概搞不清楚,下面的分析主要依據馬克思的書,並依照自己的邏輯出發思考,定會有很多不妥之處,請看到的讀者指正。
一、使用價值
引用資本論第一章第一節原文:
“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這種需要的性質如何,例如是由胃產生還是由幻想產生,是與問題無關的。”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但這種有用性不是懸在空中的。它決定於商品體的屬性,離開瞭商品體就不存在。”
“商品體的這種性質,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屬性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系。”
“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
我將商品的有用價值分為兩種:
(1) 物質有用性(客觀);
(2) 意識有用性(主觀);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這兩種有用性組合而成的,組合是指
(1) 使用價值隻由物質有用性組成;
(2) 使用價值隻由意識有用性組成;
(3) 使用價值由物質和意識有用性共同組成;
比如礦泉水是可以喝的,這是它的有用性,此種有用性是它的物質屬性,是物質的,客觀的。再比如黃金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物質有用性,隻有意識有用性,因為幾乎所有人大腦有一種意識:黃金是值錢的,黃金是財富,黃金是有用的。為什麼大傢會這麼覺得,因為是從遠古以來的宣傳。比特幣類似黃金,它的物質有用性那就更沒有瞭,還占計算機存儲空間,但有一群人覺得比特幣值錢,有用,當然這群人和黃金群體比就少多瞭。
這裡再舉一個例子,張廣天《手珠記》第二卷“內學”第一章“論現代化”中所說:
“當語言的事實與事實的事實之間的距離被揭示出來之後,語言力量的主動釋放就直接被用來轉移價值,掠奪價值。”
“因為語言的事實在傳播的復制中可以覆蓋事實的事實,這就使得這種距離不僅可以隨意拉扯,甚至可以完全對立起來。金本位被美元體系取代,最好的體現瞭’語言的事實大於事實的事實’這一法則。”
“1939年以前,磚石的價值遠低於紅藍寶石和祖母綠,大多數人隻把它看成比水晶硬一點的透明裝飾。更有甚者,中國的皇太後慈禧,隻把洋人獻來的金剛石當作玻璃,棄之不用。而戴比爾斯聲稱’一磚永恒’,啟動各類語言力量將磚石打扮成魔石,宣揚克拉作為基本單位的美學,硬度,折射率,切工,純凈度,法力,對健康的功效,等等,一夜之間,鉆石進入人們的婚戀生活,成為男女互愛的唯一介質,仿佛沒有鉆石見證,就沒有真實的愛情和婚姻。這場看起來隻是公司營銷行為的廣告宣傳,讓磚石的價格一路走高,讓戴比爾斯壟斷瞭整個磚石生意。”
人的“宣傳”使得使用者(消費者)覺得某種商品有使用價值,這和人的“勞動”做出某實物商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在廣義上是一致的,當然“宣傳”更多的是創造瞭需求。人的“宣傳”雖然映射到使用者的腦子中,但人腦中是對此商品的印象,所以也可認為人的“宣傳”效果凝結到瞭商品中,使商品增加瞭或多瞭某些有用性。我們說廣義上一致是說“宣傳”也是人做出來的。
二、交換價值
馬克思老師緊接著引出交換價值,原文:
“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這個比例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
“某種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誇特小麥,同x量鞋油或y量綢緞或z量金等等交換,總之,按各種極不相同的比例同別的商品交換,因此,小麥有許多種交換價值,而不是隻有一種。既然x量鞋油、y量綢緞、z量金等等都是一誇特小麥的交換價值,那麼,x量鞋油、y量綢緞、z量金等等必定是能夠互相代替的或同樣大的交換價值。由此可見,第一,同一種商品的各種有效的交換價值表示一個等同的東西。第二,交換價值隻能是可以與它相區別的某種內容的表現方式,’表現形式’。”
“一定量的小麥等於若幹量的鐵,如1誇特小麥=a英擔鐵。這個等式說明什麼呢?它說明在兩種不同的物裡面,即在1誇特小麥和a英擔鐵裡面,有一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因而這二者都等於第三種東西,後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種物,也不是第二種物。這樣,二者中的每一個隻要是交換價值,就必定能化為這第三種東西。”
“用一個簡單的幾何學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為瞭確定和比較各種直線形的面積,就把它們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與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現——底乘高的一半。各種商品的交換價值也同樣要化成一種共同東西,各自代表這種共同東西的多量或少量。”
馬克思老師洋洋灑灑,給我的感覺就是交換價值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亦幻亦真,不好理解。我的理解是交換價值是對有用價值的度量,也就是馬克思老師說的“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比如矩形A,以及沿著矩形A對角線分割得到的三角形B,我們可以直接比較A和B的面積,一個A的面積等於兩個B的面積,因為兩個B組成和A一模一樣的矩形;我們也可以不這樣比較,先將A分成兩個三角形,用 “底乘高的一半”方法分別計算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B的面積,通過比較這兩個量值確定A和B面積關系。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將有用價值轉化為所謂的“第三種東西”即交換價值,用交換價值來比較商品之間的有用價值,這就是“度量”,相當於幾何中計算面積。
我下個定義,如果特定量的商品C和特定量的商品D,我們就說特定量的商品C和特定量的商品D“交易等價”,記為 特定量商品C <- T -> 特定量商品D,<- T -> 中的T表示Trade。
交換價值既然是一種度量,那單位是多少,反正目前沒人定義,我們再下個定義,單位就叫 dt (Delta T)。我們再假設 特定量商品A 交換價值為 N dt,N 是一個常量,由於 特定量商品D與特定量商品C“交易等價”,那麼特定量商品D交換價值也為
N dt。隱約感覺這個單位dt 和貨幣單位 元、美金、裡拉相似,註意我隻是說相似,考慮到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系我完全沒搞清楚,我這裡隻是說隱約感覺相似。
然後,馬老師又冒出一句晦澀的話:
“作為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有質的差別;作為交換價值,商品隻能有量的差別,因而不包含任何一個使用價值的原子。”
直接從這句話看,也是有道理的,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滿足不同的需求,這就是“質的差別”,交換價值是對使用價值的度量,我想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向量,表示為 [有用性0,有用性1,…, 有用性n] , n >= 1;而交換價值是對使用價值的度量,本質是標量,這裡的度量就是將向量轉換為標量,向量之間有質的差別,即組成使用價值的有用性不一樣,而交換價值作為標量,隻有量的差別,交換價值不包含使用價值的任何一個原子,即不包含任何一個有用性。這還不算晦澀的,下面更還有更抽象,更形而上的。
三、內涵價值
馬克思老師撲面而來一段:
“如果把商品體的使用價值撇開,商品體就隻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產品這個屬性。可是勞動產品在我們手裡也已經起瞭變化。如果我們把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抽去,那麼也就是把那些使勞動產品成為使用價值的物體的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們不再是桌子、房屋、紗或別的什麼有用物。它們的一切可以感覺到的屬性都消失瞭。它們也不再是木匠勞動、瓦匠勞動、紡紗勞動的消失,體現在勞動產品中的各種勞動的有用性質也消失瞭,因而這些勞動的各種具體形式也消失瞭。各種勞動不再有什麼差別,全都化為相同的人類勞動,抽象人類勞動。”
剛開始看到這段我是根本不明白的,這到底是啥意思呢。
“現在我們來考察勞動產品剩下來的東西。它們剩下的隻是同一的幽靈般的對象性,隻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即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的人類勞動力耗費的單純凝結。這些物現在隻是表示,在它們的生產上耗費瞭人類勞動力,積累瞭人類勞動。這些物,作為它們共有的這個社會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商品價值。”
如果說前面交換價值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這裡的價值就是非常抽象,真是“幽靈般的”存在。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馬克思老師對使用價值和價值做瞭區分的,這裡使用價值和商品的價值容易混淆,我們將商品的價值稱為內涵價值。前面分析認為交換價值是對有用價值的度量,那麼如何度量內涵價值,馬克思老師如下說:
“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算。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
“可能會有人這樣認為,既然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決定,那麼一個人越懶,越不熟練,他的商品就越有價值,因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但是,形成價值實體的勞動是相同的人類勞動,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體現在商品世界全部價值中的社會的全部勞動力,在這裡是當作一個同一的人類勞動力,雖然它是由無數個單個勞動力構成的。每一個這種單個勞動力,同別一個勞動力一樣,都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隻要它具有社會平均勞動力的性質,起著這種社會平均勞動力的作用,從而在商品的生成上隻使用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例如,在英國使用蒸汽織佈機以後,把一定量的紗織成佈所需要的勞動可能比過去少一半。實際上,英國的手工織佈工人把紗織成佈仍舊要用以前那樣多的勞動時間,但這時他一小時的個人勞動的產品隻代表半小時的社會勞動,因此價值也降到瞭它以前的一半。”
“可見,隻是社會必要勞動量的,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在這裡,單個商品是當作該種商品的平均樣品。因此,含有等量勞動或能在同樣勞動時間內生產出來的商品,具有同樣的價值量。一種商品的價值同其他任何一種商品的價值的比例,就是生產前者的必要勞動時間同生產後者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作為價值,一切商品都隻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
內涵價值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我認為這是馬克思下的一個定義,為瞭定義內涵價值,就得把勞動概念說清楚。我之前將使用價值分為物質有用性和意識有用性,所以勞動也可分為物質勞動和意識勞動,物質勞動比如搬磚,掃地,意思勞動比如廣告、編程、公關等,當然它們都不是純粹的,即使是搬磚也是要用腦子的。但是如果像馬克思那樣思考,抽去使用價值,也就是我們撇開勞動的目的和性質的不同,那麼不同勞動之間有什麼區別嗎?我認為是沒有區別的,不過就是以大腦、神經、肌肉等為基礎的人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沿著時間軸分佈的,有人會說有些勞動更復雜、難度更高、更高級,但註意咱們已經拋開使用價值,也就是拋開決定商品性質和種類的東西,此時勞動的性質和種類也就被拋開瞭,隻留下一種非常抽象的“幽靈般的對象”:同一的、無差別的、抽象的人類勞動。如果非要從現實中找一個與內涵價值對照的相似概念,那就是“成本”的概念。
我必須承認,內涵價值的概念非常抽象,我隻是勉強地、隱約地、大致地瞭解馬克思老師想說什麼,這裡我事實上無法判斷馬克思老師的對錯,內涵價值如果是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那麼內涵價值就沒有對錯的問題,因為這是馬克思老師的定義,但是否存在同一的、無差別的、抽象的人類勞動,我覺得這裡需要證明,馬克思老師的證明是說咱們先抽取使用價值,也就是抽取商品的性質,那麼留下的就是所謂的同一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產生的內涵價值。馬克思老師說的非常晦澀,當然也有這個概念非常抽象,不好表達的原因。如果我們用“成本”做對照,就比較容易理解,理解下面這段話也就更容易,馬老師這樣說的:
“總之,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大。”
比如,手機實現瞭自動化生產(極高的生產力),所需的人類勞動很少,那麼手機的內涵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很低,但使用價值很高(消費者決定的),然而交換價值不一定很高。
四、總結
財富對應的是使用價值,也就是馬克思老師說的“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 使用價值取決於消費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這種需求可能是消費者自發產生的,也有可能人為宣傳創造的,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是由胃產生還是幻想產生”
交換價值是對使用價值的度量,與價格的概念有點像(再強調下,交換價值和價格不一樣,我這裡隻是舉現實常用概念便於說明),內涵價值這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成本的概念有點像(內涵價值和成本不同,這裡也是類比便於說明)。
歐成效老師在《正本清源比特幣》第1篇舉的扳指的例子說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錯誤的是不妥的(我理解歐老師說的勞動價值論就是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內涵價值),說根本不存在“內在蘊含勞動”,“財富是一種觀念”,“財富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根據之前的分析,扳指這種財富明顯是指使用價值,“內在蘊含勞動”是馬克思根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的內涵價值,兩者有什麼關系呢。使用價值和內涵價值根本就沒有關系,內涵價值是對抽去使用價值後的商品所剩下的抽象對象的一種定義,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度量。馬克思老師是將財富與使用價值對應的,而沒有與內涵價值對應,歐成效老師理解錯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