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占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內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傢中央地方共建國傢級博物館之一、國傢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傢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傢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傢級綜合性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傢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傢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館區內的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鐘館等高臺基、寬屋簷、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 構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品”字。綜合陳列館作為擴建工程兩大主體工程之一,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編鐘館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
館區總體佈局高度體現瞭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築佈局格式。建築外墻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佈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配套的歷史文化氛圍。
三期新館設置有“楚國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傢—考古揭秘的曾國”“越王勾踐劍特展”“梁莊王珍藏”“八音和鳴—音樂文物展”等6項常設專題陳列,集中呈現瞭湖北近年來考古學術研究最新成果。
全面上新的湖北省博物館,館舍建築總面積達到11.4萬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達3.6萬平方米,展出文物由此前的約1萬件增加到2.5萬件以上。
--- 曾世傢 ---
“曾世傢——考古揭秘的曾國”位於南館二層,面積1900㎡。曾國考古是湖北省近年來取得成果最多、社會關註度最高的考古發現之一。葉傢山、文峰塔、郭傢廟、蘇傢壟等考古發現引起社會各界矚目。展覽分為“始封江漢”、“漢東大國”、“佐佑楚王”“華章重現”四個部分,展覽通過考古成果,揭示曾國從在江漢地區獨領風騷到滋養楚國、最後融入楚文化的發展歷程。
展覽並不是按照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講述,而是按照考古的脈絡解密曾國的歷史,全面揭示曾國從江漢地區獨領風騷到滋養楚國、最後融入楚文化的發展歷程,使得曾國這一史籍失載的古國面貌逐漸清晰。
--- 曾侯乙 ---
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是周代諸侯國曾國的國君。他的墓葬於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城區)被發現,發掘出土的一萬五千餘件工藝精湛、無與倫比的文物,呈現瞭高度發達的禮樂文明,體現瞭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先的豐富精神世界,揭示瞭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天文歷法、音樂藝術等方面的極高成就。
曾侯乙所處的時代,群雄並立,百傢爭鳴,世界主要古文明都達到瞭巔峰,被譽為人類文明發展的“軸心時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實證瞭是當時人類智慧所達到的高度。
“曾侯乙”展覽位於南館一、二層,面積3800㎡。展覽分為“敬天崇祖”、“金聲玉振”、“所尚若陳”、“觀象授時”、“車馬儀仗”、“永保用享”七個部分,多角度闡釋曾侯乙文物,體現古代的禮樂文明,凸顯文物藝術特色。
--- 楚國八百年 ---
“楚國八百年”展出文物500餘件(組),包括湖北九連墩、望山、包山、熊傢塚等楚墓和宜昌萬福垴、荊州紀南城等遺址的器物,輔之以模型、動畫、影片、電子地圖等多媒體手段,是對楚國考古最新成果和研究的系統梳理,反映瞭楚文化研究的新高度。
楚國是周代極其重要的諸侯國,立國時國力弱小,“土不過同”,後成長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國力強盛時,西至巴蜀,東至大海,“地方五千裡”,占據著幾乎整個南中國。
展覽既要講清楚楚國的發展歷史,又要展示出楚國高度發達、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八百年的漫長歷史,充滿“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等傳奇故事,又有屈原《離騷》、老子《太一生水》這樣神奇爛漫的文化,展現難度不小。因此,策劃之初,湖北省博物館就組織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等領域的權威專傢,多次論證,最終確立瞭“開疆拓土”“禮俗百業”“上下求索”“精彩絕艷”的敘述脈絡。
6db4bfb0be195630e68aa6485db86481
--- 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展廳位於南館二層,面積600㎡。越王勾踐劍是國寶級文物,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
越王勾踐劍所反映的歷史故事、科技成就十分豐富,因此設立專館展出,全面講述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展覽以越王勾踐劍為中心,分為“越國春秋”、“驚世發現”、“劍中王者”三個單元,通過從越國歷史作為切入點,介紹文物背後楚昭王、越王勾踐聯姻的美好故事,以不朽之謎介紹越王勾踐劍的科技成就。
67ac1e7962ba00eb591dc846d6fe57ff
--- 梁莊王珍藏 ---
梁莊王所生活的明永樂至正統初年,在皇傢禮制、密教風尚、中西文化交融等諸多方面,均因該時期非一般的強盛國力而耀眼生輝。這一時期正值明朝廷派遣的鄭和船隊遠航西洋期間。
鄭和率領船隊先後七次出使西洋列國(1405-1433年),擴大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並帶回大量異域珍寶,譜寫瞭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這些光芒,也都能在湖北省博物館新館的“梁莊王珍藏——鄭和時代的瑰寶”展中可見一斑。
梁莊王展廳展覽分為“天潢貴胄”“珠圍翠繞”“絲路擷珍”三個部分,經過重新佈展後,展廳面積大大增加,從原來的330平方米增至1000餘平方米,讓每件珍品都擁有瞭充足的展示空間。
展覽的第一部分反映藩王的特殊身份及地位,從梁莊王其人入手,講述明初藩王的作用及生活狀態;第二部分從女性的角度展示魏妃的生活,講述貴族女性與權力的關系及其生活狀態;最後以積極開拓對外交往的時代面貌作為結尾,表現明初鄭和下西洋背景下中西物質文化交流的場景。
--- 鄖縣人 ---
鄖縣人是長江中下遊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屬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發現瞭2具人類頭骨化石。遺址的年代距今約100萬年。“鄖縣人”展覽以“鄖縣人”的發現為主線,也展示瞭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
--- 屈傢嶺 ---
屈傢嶺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傢嶺最先發現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這一時期的社會分層、宗教活動等現象加劇,出現瞭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瞭一系列文明因素。展覽“屈傢嶺”展示瞭江漢地區史前氏族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 盤龍城 ---
1954年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約建於公元前15世紀,在商代晚期衰落。盤龍城的建築技術、青銅工藝、埋葬習俗、玉器風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與商代二裡岡上層文化(約公元前1500年)一致。
--- 土與火的藝術 ---
“土與火的藝術”展覽分為兩個專題,第一專題以出土瓷器為主,介紹元代以前湖北地區的單色釉瓷器的發展脈絡;第二專題以館藏傳世瓷器為重點,展示元代以後瓷器的發展面貌。其中多數文物是第一次系統地向公眾展示。
--- 書畫珍秘 ---
湖北省博物館現藏書畫作品近萬件,其中一級品達114件,主要以明清及近現代作品為主,也藏有敦煌、宋代日本經卷和南宋、元代的繪畫作品。藏品來源既有武漢市文管會、文史館等單位的調撥,也有包括徐行可、晏石卿、楊先梅等先生的社會捐贈,特別是徐行可先生捐贈書畫近千件。正是這些藏傢以極大熱情、誠摯信念的無私捐贈,奠定瞭館藏書畫的基礎。
“書畫珍秘——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分“明代以前書畫”“明代書畫”“清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四個部分,擷取館藏各時期書畫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
31e656ea0f7aeb5eb36fca77b2ea50e3
--- 荊楚百年英傑 ---
展廳用典型的文物、史料和圖片,展示瞭100多位從荊山楚水裡走出來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以黨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精心梳理黨史內容,生動地展現瞭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自我革命、守正創新,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
在國傢元首單元展示瞭老一輩革命傢中的傑出代表董必武和李先念的著名事跡;在辛亥仁人單元展示瞭在辛亥革命期間湧現的的一批革命黨人,他們在武昌起義的勝利中發揮重要作用,建立瞭偉大的歷史功勛;在軍旅名將單元,身經百戰的優秀戰士成長為有傑出才能的高級將領,他們以無畏的革命精神立下赫赫戰功。
在抗疫英雄單元,武漢作為新冠疫情防控鬥爭主戰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與病毒較量,其中展示瞭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人命英雄”勛章及榮譽證書。最後在革命志士單元,無數革命志士為瞭實現國傢獨立,民族解放,赴湯蹈火,前赴後繼,奉獻自己的生命。
--- 曾侯乙編鐘 ---
曾侯乙編鐘,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年代為戰國早期。鐘架長7.48米、高2.65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上層為三組共19件鈕鐘、中下層五組共45件甬鐘,及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鎛鐘所組成。鐘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雙音,整套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
--- 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首向外翻卷呈圓盤形,內鑄11道精細的同心圓,劍身滿飾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紋,劍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整個造型顯得高貴、典雅。在劍身正面靠近劍格處還寫有兩行鳥篆銘文,分別是“越王鳩淺 自作用劍”,經專傢考證,鳩淺就是勾踐,這八字銘文向我們表明瞭這把劍的身份和地位。這把劍在出土時插在漆木劍鞘裡,出鞘時仍然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越王勾踐劍制作精美,歷經兩千五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寒光閃閃,毫無銹蝕,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 曾侯乙尊盤 ---
曾侯乙尊盤,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尊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
尊的口沿是多層套合的鏤空附飾,遠看像雲朵,實際是由無數條龍蛇所組成的鏤空花紋,它們相互盤旋環繞,宛如在空中遊動。尊的頸部攀附四隻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鏤空的龍蛇裝飾,尊的腹部和圈足滿是蟠螭紋和浮雕的龍。盤的制作更為復雜,除口沿有和尊一樣的鏤空紋飾外,盤身的四個摳手也是由無數條龍蛇組成的鏤空花紋. 曾侯乙尊盤是商周青銅器的巔峰之作。
--- 虎座鳥架鼓 ---
虎座鳥架鼓,2002年出土於湖北棗陽九連墩2號墓。通高135.9厘米,寬134厘米,由兩隻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隻長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鳳鳥組成。背向而立的鳳鳥中間,一面大鼓,懸掛在鳳冠之上。兩隻小獸,後足蹬在鳳鳥背脊,前足托住鼓腔。器身通體髹黑漆,運用紅、黃色彩繪,彰顯瞭楚文化的浪漫與神奇。
---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2006年出土於湖北鐘祥郢靖王墓。通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這件梅瓶,小口外撇,短頸豐肩,圈足平底。瓶身的肩部飾有鳳穿牡丹圖,腹部的四個菱形的開光內描繪瞭這樣四個小故事: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鶴、周敦頤愛蓮。足部繪一圈仰覆蓮紋,以卷草紋和錦帶紋間隔三層紋飾,層次分明,繁而不亂。整個器物制作精美,優雅精致帶給人們以優雅明凈的審美享受。
--- 雲夢睡虎地秦簡 ---
雲夢睡虎地秦簡,1975年出土於湖北雲夢縣,其中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前後的法律文獻,是首次系統發現的秦律。秦律涉及農業生產、市場交易、徭役征發、官吏職掌、少數民族關系等各個方面,從中可以看出秦法已經達到瞭十分細密、詳備的程度。秦律對漢代以及其後的中國傳統法律產生瞭深遠的影響。
--- 鄖縣人頭骨化石 ---
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湖北省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發現兩具頭骨化石,保存瞭完整的腦顱和基本完整的面顱,屬於直立人類型,簡稱“鄖縣人”。
“鄖縣人”的發現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其材料的全面性、豐富性、可解決的學術問題幾乎僅次於周口店“北京人”,引起世界古人類學界的廣泛關註,是補寫人類發展史的重要物證。
--- 石傢河玉人像 ---
石傢河玉人像,出土於天門石傢河文化遺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龐寫實,兩眼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寬闊,口扁方微閉,散發著威嚴與神秘的氣息。石傢河文化時期,長江中遊地區史前玉器的發展達到高峰,形成瞭具有鮮明特征的玉文化。
--- 崇陽銅鼓 ---
崇陽銅鼓,1977年發現於湖北崇陽縣,通高75.5厘米,由銅鼓身、銅鼓座和銅鼓冠三部分組成。圓形仿皮質鼓面無紋飾,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鑄有商代後期流行的具有裝飾紋樣雲雷紋和乳釘紋。這件銅鼓質地厚實古樸,造型奇偉莊重,花紋流暢粗放,代表瞭我國商代青銅工藝的制作特點與水平。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鼓,也是國內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銅鼓。
---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 ---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1987年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楚墓,是一件漆奩外壁一周的漆畫,展開全長87.4厘米,寬5.2厘米,描繪瞭戰國時期人物車馬出行的場景。畫中用土黃、桔紅、海藍和棕色等顏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艷麗、生動活潑、富有立體感的圖畫。最為引人註目的是畫師別具匠心地用五棵隨風搖曳的柳樹,將畫面巧妙地分隔成五個畫段,強化瞭故事情節。
第一和第二畫段表現的是出行場面,在畫卷的第三段,隻畫瞭一隻狗和一隻豬,它們躍身急奔的神態為整幅畫卷增添瞭生機,第四段和第五段表現的是迎賓場景。整幅畫人物姿態各異,豬犬騰躍,車馬有序,情節首尾連貫、過渡自然,被譽為目前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卷“連環畫”,體現瞭楚國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藝。
◇ 本文部分信息來源於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社教部、湖北日報等
◇ 本文未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