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肉」即西醫筋膜,“隻是十二經脈伏行分肉之間嗎?”必須先搞清楚瞭!八種經絡異狀,都是可以手觸摸到的。
「分肉之間」,是中醫針灸治療痹病的主要區位。語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
那麼,什麼是痹癥?什麼是分肉?針刺該病治療原理是什麼?本篇抓綱提要,作筆記精彩如下。
還介紹瞭王居易教授皮肉脈筋骨五節論、八種經絡可觸摸觀察的異狀、“脈為營”與分肉之間的正確理解等相關內容。
風濕、痛風等小廣告,曾是城村牛皮癬的常客。它們其實都是痹病的俗名。西醫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運動疾病,可彼此參照三四。
“分肉”一詞,《黃帝內經》中多次出現!不少針灸醫師從臨床實踐出發,認為經絡可能就是筋膜。“分肉之間”應該指的就是筋膜之間的縫隙,充盈著組織液。
但更正一下:原文是“十二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這裡,十二經脈就能代指全部經絡嗎?想必不消多說。
而從上古文字角度勘察,今天針灸醫師直覺很準!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分,別也;用刀分別肉也。肉,胾肉;胾zí,肉切成大塊。”
af45f2548656cf5fba9aa87ed51baddd
乍一看,字聖解註,要麼平淡無奇,要麼沒頭沒腦啊?呵呵!用《漢字根義字典》一觀照,馬腳畢露。
原來,肉字同根語「大切塊,老深盯」,分字同根語「縫隙護欄,界限籬笆」。對比十二經脈的伏行,“分肉之間”可不就是在說筋膜間隙嗎?
(1)淺筋膜 位於皮下,又稱皮下筋膜,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其內含有脂肪、淺靜脈、皮神經以及淺淋巴結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體部位、性別和營養狀況不同。臨床常作的皮下註射,即將藥液註入淺筋膜內。
(2)深筋膜 位於淺筋膜深面,又稱固有筋膜,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遍於全身且互相連續。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體、大血管和神經等形成筋膜鞘。
7ac7f7d4d1fd1fb5bf480748aeb416d4
筋膜(fascia)位於肌肉的表面,是肌肉的堅韌部分。附於骨節者為筋,包於肌腱外者為膜。它是一種結締組織,由纖維、膠原蛋白和水蛋白組成。《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曰:“肝主身之筋膜。”
“它為各臟器提供支持和營養,具有運動全身的功效。它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具有一定擴展性和彈性的3D網絡系統。它連接著全身的復雜細胞。形成有序、和諧的自平衡系統,可調節人體力學平衡。”
(3)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間與骨相連,分隔肌群,稱“肌間隔”。請問師友們“致密的深筋膜”,是密不透風,還是終可滲透?
《內經·靈樞·經脈》篇,“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本輸》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痹病就是肌肉因外邪入侵,經絡不通所導致。
王居易教授認為《靈樞·經脈》中皮、脈、肉、筋、骨合稱“五節”。經絡位於“分肉”之間,即五節之間的縫隙中,這裡有氣血循環參與,並跟周邊組織進行灌滲。
1f04128871bf2b4ceb7ba7f36b1b58d3
當經絡生理功能失調時,氣血、組織液或體液裡,一些有形精微物質或代謝物,能沉淀在五節之間縫隙中,形成特殊的異常表現,有時還連帶五節皮、脈、肉、筋、骨也跟著改變。
臨床上可以觸摸觀察到有:結塊、結節、結絡、脆絡、松軟下陷的指感、縫隙局部肌肉緊張度增高(痙攣/萎廢/疼痛)、滯澀和水泡等八種異狀。
不過,必須與皮下脂肪瘤、神經纖維瘤以及皮下的瘢痕區分開。筆者這裡強調的是:王教授可能將十二經脈擴大化為全部經絡!是否可行正確呢?留待更多臨床實踐出真知來反饋驗證。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曰:“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此處【分肉】,也指十二經脈分別伏行於肉之間,互不幹擾。提醒一下,宗氣、榮氣、衛氣等也都是分區塊“獨立”運行。故此有瞭“脈為營”這一量入為出單位。
營字上炏(炎)下宮,不是窮白的四面壘土而居。【脈為營】可大可小,如“連營”、“聯營”可遍周活體全身。參閱上邊鏈接文章。關於腧穴、經脈和筋膜曲塊的對應關系,“實踐出真知”需要更多、更深入研究才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破譯太燒腦,期盼您的關註,感謝分享、點贊、評論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