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一般指一個國傢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的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它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決定和反映著現代化的發達程度與水平。高度發達的工業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
1.基本特征。
工業化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發展過程,其最為本質的特征是,落後的農業部門不斷得到改造,先進的工業部門不斷產生與發展,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並伴隨農業人口的大幅度降低和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工業產值在國民收入和工業人口在勞動人口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產業結構從以農業為中心轉向以工業為中心。
2.發展歷史。
世界史上的工業化進程,是從18世紀下半葉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從那以後,美、法、德、俄、日等國傢相繼開始瞭這一進程,並且逐步完成瞭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根本性轉變。受到先行工業化國傢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上大量未工業化的國傢紛紛走上工業化之路,把實現工業化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制定優先發展工業的戰略規劃。
到目前為止,世界工業化的發展歷史表現為以下四個主要階段:
在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英國產業革命時期,世界工業化以蒸汽機的使用即機械化為主要標志。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電氣化成為世界工業化的最新標志。
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一些發達國傢的工業化相繼進入瞭動化和電子化的時代。
進入21世紀,世界工業化的領先國傢已經進入以計算機信息網絡為代表的信息化、數字化時代。
3.共同趨勢。
德國經濟學傢霍夫曼(w.C. Hoffman)通過對世界各國的工業化過程進行實證分析,認為世界各國的工業化無論開始於何時,但一般都有相同的發展趨勢,經歷以下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
在最初階段,消費品工業占主導優勢,消費品工業(食品加工、紡織、煙草、傢具等)是主要工業部門,並且比資本品工業(冶金、化學、機械、汽車等部門)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在第二階段,消費品工業仍占主要地位,但資本品工業加速發展,在工業總產值中比重上升,消費品工業優勢出現下降趨勢。
在第三階段,資本品工業比消費品工業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並超過消費品工業而占據主導地位,消費品工業和資本品工業達到平衡,而且有資本品工業快於消費品工業增長的趨勢。
4.衡量標準。
工業化是一個歷史性和世界性的范疇,其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歷史性是個縱向的時間概念,既包括工業化內部由低到高的發展歷程,又指世界各國由低工業化水平到高工業化水平的遞進。
世界性是個橫向的國際比較范疇,指工業化的內涵是在世界各國的相互比較中確定的,即工業生產和技術裝備必須達到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因此,衡量工業化的發展水平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
歷史意義上的工業化,主要指一個國傢由落後的農業部門占主導地位,向非農業占主導地位的轉變過程,以及國民經濟內部結構、工業生產、技術裝備不斷優化、提升和演進的過程。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份額,是衡量一國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衡量標準具體表現為:(1)逐步建立起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的、門類齊全、結構和分佈合理的工業體系。(2)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工業的地位超過農業,成為工業國傢;在工業部門中,重工業(資本品工業)的生產占主導地位。(3)能夠不斷地向其他部門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
世界水平上的工業化,指各項工業化指標在當時世界整體工業化中的地位,即在同一尺度下,工業化水平達到工業國傢的平均值或者之上。
主要表現為:(1)工業產值在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2)農業人口所占比重很低,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很高;(3)現代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於經濟部門;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工業佈局比較合理;(4)工業品能夠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人民生活的需要。其中,工業產值、城市人口、技術裝備是三個核心指標。
5.工業國傢。
指目前走在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最前列的發達國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之為工業國傢,聯合國又稱之為發達國傢。世界工業化的歷史已經有300多年,但目前真正成為工業化的國傢隻是少數。
按照聯合國的分組標準,所謂工業國傢目前在世界上具體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成員國(原15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等20個發達國傢。非工業國傢則指這些國傢之外的其他所有發展中國傢。
按照世界銀行的分組標準,工業國傢一般都是高收入國傢,即在200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9266美元及其以上的國傢。其他非工業國傢,包括上中等收入國傢,下中等收入國傢,低收入國傢,即分別指200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996美元至9265美元,756美元至2995美元和755美元及其以下的國傢。
6.工業化的趨勢與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當代科學技術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傳統的工業化進程正在表現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趨勢。主要表現為世界工業化的新的發展觀、可持續工業化道路和全球治理合作等三個方面。
資源、環境、貧困與全球治理等四大問題,是當代世界工業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威脅。具體表現為:資源短缺、浪費與使用不公問題;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與工業化的代價問題;國內貧困、國際貧困、絕對與相對貧困問題;全球意識、共同責任與全球治理問題。
來源:郭萬超,辛向陽.輕松學經濟——300個核心經濟術語趣解[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1版,第68-71頁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