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明轮船

乍一看“明轮船”这三个字,我会误读为“明朝的轮船”,实际上明轮船早在南北朝就出现了,这个词组应该读作——明轮-船——因轮子的一部分暴露在水面之上,故曰“明轮”,反之,若整个轮子都深藏在水面之下,那么也可以叫“暗轮”。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一下明轮船的发展历史。

自灵长类动物开始站起来双足履地起,人类就发现了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邹型。

再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随着科技发展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

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著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

但一直以来,这种帆船都有一个极大的局限性,那就是需要有风才能远航,而且风力既不能小,也不能大。风小了跑不远,风大了要翻船,因此这对当时的远洋贸易,就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祖冲之是干啥的,那是专门为解决这些困难而生的。他就将帆船遇到的问题都记了下来,并时常琢磨和研究,看看有什么好点子可以解决。

祖冲之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船的动力来源,使帆船能够摆脱对风力或水力的依赖,可是“新动力”的来源在哪里呢?要知道当时并没有蒸汽机,更没有螺旋桨。祖冲之一开始,就在古代文献中寻找线索,但找了好几个月的资料,也没发现有什么好办法,就在他快要“崩溃”的时候,他突然就有了灵感。据史料记载,祖冲之这天在河边看到河上有人划小独木舟,因此他就想到,小船虽然可以靠人力来划桨,但是人的效率太低,想要用船桨来操控大船,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为了克服船大桨小,动力不足的“弱点”,祖冲之决定将长方形的木桨,改造成了圆形的轮桨,轮桨放置在船底。

接下来,改人力为牛力——就是让牛上船,并给它套上甲板,让它围着动力机械360°地转圈,然后通过畜力带动木制齿做功,木齿轮将畜力转化成为带动轮桨旋转的动力。

经过几个月的试验之后,祖冲之终于成功地该造了以牛为驱动力的帆船。

据《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祖冲之)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

由此可见,祖冲之制造的这种船就是“千里船”,他还在新亭江[1]进行了试航,一天可行驶百余里,最关键的是不会受到风力和水力的影响,不需要人力就能远航,这可比西方国家发明轮桨船要早了1000多年。直到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船,所使用的也都还是轮桨,而它的根基和起源,就在祖冲之这里。

1782年,瓦特成功地试制出了第一台蒸汽机。清国的俞万春于道光六年至道光二十七年(1826-1847)间创作了长篇小说《结水浒全传》,只要详加考订,便可知俞万春乃是“蒸汽朋克”[2]这一体裁的开山祖师。

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不过十余年,1797年,罗伯特·富尔顿在法国曾经研制了潜水艇。

大约与此同时,罗伯特·富尔顿研制好了一艘明轮船,它用瓦特蒸汽机做动力,用明轮桨做助推工具。

一天,罗伯特·富尔顿在塞纳河上试航,人们听说研制了水面“怪物”,纷纷跑来观看。船开动了,顶风逆水而行,船缓缓地前移,发出轰轰的声音。

人群中突然有人笑了起来:“哈哈,瞧它慢得像什么?”

“蜗牛!”

“又笨又重!”

“又呆又傻!”

人们七嘴八舌讥讽著这艘刚刚起步的汽船。

还有一人大叫:“看我的!”只见他在岸边,竟然与轮船一起行走,不一会儿,他竟然超过了汽船,而船却落在后面了!

人们更加开心,哄然大笑。罗伯特·富尔顿毫不气馁,他对人们说,新发明需要人爱护,要有向前看的眼光,才能有正确的意识。但是没有人感兴趣。

为此,罗伯特·富尔顿向拿破仑建议,希望政府能出资金帮助他。可是拿破仑一见罗伯特·富尔顿,哈哈大笑:“尊敬的先生,您让我用它来做什么?打仗?我的军队会在船里饿死的!”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也不是全能的,没有想到汽船今后的重大作用,而只顾了眼前利益。罗伯特·富尔顿同菲奇一样,遭受了打击。更为沉痛的是,狂风摧毁了轮船,罗伯特·富尔顿只好从头开始。

1806年,罗伯特·富尔顿回到美国,寻找支持者。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发明家列文斯顿。列文斯顿很富有,是一位农场主。在他的资助下,罗伯特·富尔顿解决了吨位重量与推动力的难题,提高了船的速度。成功的日子到来了。

1807年7月4日,罗伯特·富尔顿成功制造的一艘新汽船停泊在美国纽约附近的哈得逊河上。这艘船样子十分奇怪,表面上看去是木制结构,在船上有一个冒着浓烟的烟囱,船上有船帆,但却没有摇橹的人,当然也没有橹。罗伯特·富尔顿把这艘船命名为“克莱蒙特”,这次来观看的人依然是人山人海。人们听说在法国罗伯特·富尔顿曾经失败,都想看看这位发明家的新成果如何。罗伯特·富尔顿邀请了一些有名望的人,有学者,还有贵族,其中还有很多是他的朋友。罗伯特·富尔顿为大家讲解轮船的性能,并且介绍了它的稳定性。这回的试航十分成功。人们惊奇地发现,新轮船比帆船要快,而且乘客们感觉很平稳,让人十分舒适。这艘船运行了32个小时,从纽约到奥尔巴尼共行程240公里。一时间,搭乘这艘“克莱蒙特”号成为时尚。不久,美国的史蒂芬逊工程师也发明了“菲尼克斯”号汽船,但罗伯特·富尔顿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发明汽船的人,人们把菲奇忘记了。这时的轮船还不是真正的轮船。因为设计师采用的是明轮推进,而不是螺旋桨。明轮就像车轮,所以,汽船就像车在地面上行驶一样在水面上行驶。

1814年,罗伯特·富尔顿采用明轮为美国海军制造出了蒸汽军舰,威力无比。拿破仑后悔也没有办法了。人们的重大发明往往会被首先用于装备军事力量,轮船也不例外。

1836年,螺旋桨研制成功,船真的成为了“轮船”。

1838年,商船“天狼星号”完全利用蒸汽动力横渡大西洋,航运终于全面进入蒸汽时代。

1928年11月18日,由美国著名动画片制作家沃尔特·迪斯尼创立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创造的动画片著名角色之一米老鼠,在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中担任主角首次与观众见面。迪斯尼之于世界动画艺术的地位,有如卓别林之于20世纪电影,当今的艺术史博物馆里,都应该有迪斯尼和米老鼠的一席之地。

1928年11月18日,《威利号汽船》在纽约市七十九街的殖民大影院上映,它是第一部公映的有声动画片。很多观众专程为了看米奇而到电影院,并非为了看正片。

更重要的是,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米奇老鼠让美国人彻底笑翻了,这种包袱是无声电影所无法比拟的。这些角色在当时的现实中颇具代表,二十年代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大萧条已经在农业市场初现端倪,农产品的价格日益走低,到处是丰腴的奶水,依靠农业生活的人日子过得惨不忍睹。

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松尼波诺著作权期延长法案》,根据该法案,1978年1月1日以后创作完成或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可以获得终身及身后70年的保护期,而职务作品可以获到自发表之日起95年或自创作完成之日起120年的保护期,以先到为准。

对于在1978年以前已发表或已登记的作品,只要在28年版权保护期限届满后有效进行续展的,最长可以获得95年的保护。据此法案,米老鼠的版权到期日后推至2023年。

2022年7月3日英国《卫报》报道,随着“米老鼠”95年版权保护期的临近,迪士尼或将失去这个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卡通形象的专有版权。

有人在知乎网上提问:「米老鼠」95 年版权保护期临近,迪士尼将失去其专有权,版权保护期能否延长?失去专有权将产生哪些影响?

我对此的看法是:我们很多人对版权、著作权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很多人在读《著作权法》时,只看懂了一句话“作者死后五十年”,根据这句话,米老鼠的“版权”早在2017年就进入了公有领域,但问题就在于,华特·迪士尼这个“作者”这个“人”,早就把后来的米老鼠的一切相关衍生作品都混入到了“迪士尼公司”这个集体里,它不再以个人作品的面目出现时,第一作者不管死了多少年,米老鼠都很难进入公有领域。

那么如何使一个个人作品变化成一件可以长时间独占的商品呢?方法无非就是转化它的形式,使它不再以最初时的那个形态出现。

我是怎么发现这件事的?是荣格的《红书》手稿。

原本我以为,荣格和弗洛伊德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他们的所有书早就没有版权,谁都可以免费地使用,但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首先,弗洛伊德不是中国人,他的原文我看不懂,也找不到他的原版书,我能接触到的只能是咱们中国的翻译家翻译过来的中文版,假如我复制了这个中文版,我就侵犯了翻译者的著作权。

但是荣格比他师傅更鬼,他偷偷藏了一本手稿,他不发表,而是由他的后人收藏着,直到前几年才“首次出版”——对,你没看错,人家说的就是“首次”。

这本“新书”的第二作者叫索努·沙姆达萨尼,他非常自豪地介绍道:

荣格比迪士尼先生还早走了五年,但是索努·沙姆达萨尼还活得好好的,因此荣格的其他作品基本上属于公有领域,唯独这部《红书》,因为是和索努·沙姆达萨尼合著的,那么得等索努·沙姆达萨尼走后五十年后,《红书》才会走进公共领域。不过,这也难不倒C. G. 荣格作品基金会里那些聪明的孙子们,因为在索努·沙姆达萨尼死前、或死后的五十年内,只要再找一个第三作者,授权他继续延续《红书》的整理编辑,甚至把索努·沙姆达萨尼增补的内容全部推倒重来,那么《红书》将永远不会进入公有领域。

除非,普京入主白宫。这倒并非绝无可能!

在文字上加文字,只是其中一种相对高级的做法,还有另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就是视觉化。

早在20年前,郑渊洁就宣布封笔了,虽然他的个人杂志《童话大王》是不久前才宣布停刊的,但谁都知道,《童话大王》这二十年来从来没有刊载过郑渊洁的新作。

但是他儿子小郑主编的漫画杂志、影视公司,一直在运作著,最近的一部作品就是《罐头小人》,故事一点都不新鲜,原著是八十年代的童话,那么皮皮鲁总动员公司拍摄这些电影、动画片(《舒克贝塔》)的真实用意何在呢?我个人的分析是,为了版权的延续。

而皮皮鲁杂志在多年前就把郑渊洁童话改编成漫画了。那些漫画的作者我一个也说不上来,但原作者的名字如雷贯耳。

这就是版权延续的另一种方法。说句难听的,假设郑渊洁先生在2050年仙逝,那么郑渊洁童话在2100年进入公有领域,但由于他的作品已经由另一个人改编成漫画或动画片剧本了,则二度创作者同时享有这个“故事”的著作权,假设这个第二作者是2080年上去找老郑,那么该作品的总体著作权最早要到2130年才会进入公有领域;依此类推,只要中间继续插入新的二度创作者,那么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仍会以最后离世者的死后五十年为限;基本不会发生意外,即便普京的雕塑取代了林肯,也不会发生改变!

但是,我的这种说法很不被认同,被举报为“存在事实错误”,这个就无所谓啦!反正对与错也不会对我、不会对迪士尼公司、不会对郑渊洁先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恶意点踩?我就一个号,就算点踩又能踩你几下呢?

郑渊洁多次在他的作品后记里提到他的无奈。他曾经开过店,专门卖皮皮鲁相关产品,据说有运动鞋之类的,还有牙膏,去店里购物的小读者有多少我不清楚,但当时看来主要是做邮购业务。他这么做是为了发财吗?还真不是。这是因为他花了30万注册了皮皮鲁商标——

对了,把人物形象注册成商标,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无形资产转移”形式。

但是成本很高。郑渊洁还注册了罗克和鲁西西、舒克贝塔,光这几个人物形象,他就花了上百万元。即便如此,对郑渊洁作品的盗版、对他笔下人物形象的侵权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而且,就算怹老人家花钱注册了,表面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他的每一起官司也都是得打好几年,而且也不见得就胜诉。

郑渊洁只是表面风光,实际上他的个人财产跟很多资本家比都排不上号。理由很简单,但凡他有华特·迪士尼百分之一的财产,他完全不必亲自出马,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方面!

“卤西西”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案例,这三十多年来,老郑亲自参与过的侵权案真是数不胜数。他甚至还亲自跑到盗版印刷厂去“捉奸”,真是一位猛士。

除了“卤西西”,还有很多我们闻所未闻的侵权现象。而且主要集中在“皮”和“鲁”两个字上,有小食品,也有皮具。我猜,可能也有做包皮环切手术的小诊所取名叫“皮皮撸”的。以前崔永元出过一本书叫《不过如此》,里边就提到崔、郑二人曾一起去抓盗版,郑渊洁在一个小书报摊上发现有人卖盗版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就要打电话去举报人家,崔永元拦住他,说这就一小报摊,我看那大姐也挺不容易的,家里说不定还有好几个孩子要养呢……郑渊洁说我就容易吗?我也有孩子要养啊!

和华特·迪士尼先生相比,郑渊洁确实非常不容易。诸君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迪士尼传》,此人虽有一定的才具,但是他在经营管理方面,绝对是一个无情无义的资本家[3],在他的盛名之下,有多少比迪士尼更富有才华的动画师被淹没,并且当他们年老了、他们去为别的小公司服务之后,他们仍然过著穷困潦倒的生活。

史提芬麦基:1935年~1941年:动画片幕后的老板与工人们

以上所提到的郑渊洁和荣格们采用的这些“方法”,多少有一些无奈,但话分两头说,这种表面看的“法律保护”,又反噬了“创作源动力”——这些无形资产的拥有者们——不管是作者本人还是继承人,他们一方面保护着自己原有的“基业”,鼓吹“创意”“创新”,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遏制新人冒头。不管在美国迪士尼还是在中国北京,那些曾经的一腔热血的文艺青年,在他们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家后,对于新晋的年轻人,除了要给你比行业水平更低的工资之外,还要你在职期间不具有署名权、著作权,你的一切奇思妙想全都在“老大哥”的名下,如果你想要你的名字出现在迪士尼后头,那么你最好现在就滚蛋!

不久前我买了一套米老鼠黑白漫画,一共三本,印刷很精美,其实从画风上可以看得出这是又多位作者绘制的短篇漫画合集,但是在“作者”一栏,一律只写着——

作者:迪士尼公司。

参考

  1. ^(不知新亭江在何处?是否是长江上的一段呢?)
  2. ^所有以蒸汽朋克为领域创作的小说的基本场景都趋向于科技超出理解,并且从任意角度来讲都成为了一种魔法的那个瞬间。继续探讨之下即可发现,维多利亚式的伦敦提供了这种变革发生的历史机遇。在那时,不仅仅有着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大发现,更在于那时工业革命的产品第一次成为日用品大量生产,并从此告别孤独的发明家而进入公众领域。这告诉我们为何如此多的蒸汽朋克小说的角色都是“孤独发明家”原型:布雷洛克《侏儒》(Homunculus)与《开尔文爵士的机器》(Lord Kelvin's Machine)中的伊格纳西奥·纳布多博士(Dr. Ignacio Narbondo);保罗·德·菲利普《维多利亚》(Victoria)中的科兹莫·考博斯维特(Cosmo Cowperthwait);钱那《帕迪诺街车站》(Perdido Street Station)中的伊萨克·丹·德尔·格雷姆勒布林(Isaac Dan der Grimnebulin)。19世纪后期的伦敦英雄处在孤胆精英和大公司生产两者的风口浪尖,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转变事例就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和他的门罗公园实验室(Menlo Park laboratories)。这些形象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可笑的名字,因为他们(至少开始)控制着那些能够使用机器咒语的现代魔法师。
  3. ^阿特·巴比特因“能力不足”被开除,他离开迪士尼后一度郁郁寡欢、精神衰弱,被世人遗忘,直到1973年帮助理查德·威廉姆斯拍摄《小偷与鞋匠》开始动画教学,在动画的至暗年代保存了创作的火种,还促使《动画人生存手册》一书诞生。 《美国动画工会风云录(Drawing the Line)》的作者汤姆·西托(Tom Sito)认为,1941年的罢工导致迪士尼热衷创新的“黄金年代”就此结束。 华特·迪士尼认为罢工是“共产党人”的阴谋,有这样的资本家存在,就必然相应产生为他们服务的鹰犬—— 1945年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美国联邦调查局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3月11日,特工人员以此为借口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 1945年2月中旬,约翰·S·谢伟思在为即将回国的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所写的备忘录中,提议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奉行类似盟国对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所奉行的政策 ——即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样,根据一切党派在对德作战中的表现,而不是以它们的意识形态来判断提供援助与否;希望美国政府在制定其中国政策时从自身角度考虑,不要支持国民政府打内战等 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 “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 1945年6月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约翰·S·谢伟思等六人。 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并非什么“绝密文件”。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部分是谢伟思等人在中国延安的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谈和收集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实地调查而得出的真知灼见。 谢伟思被捕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車鑰匙~你真的會用嗎?

汽車鑰匙想必大傢都不陌生但關於它的一些事兒你還真不一定知道今天小編就和大傢詳細聊一聊~01車鑰匙功能介紹以第三代哈弗H6車...

· 2分钟前

高处作业证怎么考?哪些工作需要考取高空作业证?

高空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 ...

· 2分钟前

APP开发零门槛,擎天Eapp3.0打造移动开发生态圈

在用户存活率、日活量等数据为王的年代,移动互联网无疑稳占C位,而移动APP开发建设中,Android、IOS等原生开发的缓慢响应速 ...

· 2分钟前

什麼是貨物運輸保險?一文看懂!

01 什麼是貨物運輸保險?貨物運輸保險(簡稱貨運險)是指承保運輸中貨物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致損失的保險。貨物運輸保險保...

· 2分钟前

【竹亚科的演化史】竹子

竹亚科 Subfamily Bambusoideae 禾本科(Poaceae),百草之族。可以说是单子叶植物里最成功的族群之一了(兰科让让路)。[1] ...

· 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