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我那只寿终正寝的豚鼠镇楼。
好像人们特别喜欢用“猪”来命名啮齿目,水豚、豚鼠、豪猪……
这次我们就先从豪猪说起。
豪猪,属啮齿目→豪猪型亚目,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棘刺(异化的毛)作为防御性武器。
但豪猪的这个武器,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么无敌。
狮子、Puma、美洲豹、渔貂,都是豪猪的天敌。
不过,捕食豪猪的确是个技术活儿。
首先,豪猪的刺是向后长的,所以刚正面比较安全。
其次,它们的刺是消耗性的,用一根少一根。只要耐著性子慢慢拔掉,它们就彻底失去防御了。
不过也有这种怂货……
而渔貂(食肉目→鼬科→渔貂属,其实它们很少吃鱼),则是吃豪猪的好手。
它们虽然长得有点像小浣熊,看起来萌萌哒,但捕食手法却非常凶猛。
渔貂会先在周围挑逗,等豪猪不注意的时候,一下子把它掀翻,然后冲著肚子就是一口。
即便这样……比起其他啮齿目来说,豪猪已经算防御力数一数二的了。
可能也正因如此,它们的繁殖力远低于同类,有点给啮齿目丢脸。
豪猪每年繁殖一次,孕期接近100天,而且一胎只能生2、3只。比起松鼠的3胎/年*4~6只、老鼠的8胎/年*10只,差距非常大。
在豪猪家族中,还有一大类是我们平时不太熟悉的。
按照它们的分布区域,豪猪分为旧大陆豪猪(豪猪科)和新大陆豪猪(美洲豪猪科)。
我们通常认知中的,都是旧大陆豪猪,而新大陆豪猪是长这样的。
新大陆豪猪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在树上,而且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以像猴子一样缠绕在树干上。
过去,人们也曾将一些新大陆豪猪与同属美洲的棘鼠科混淆。
从造型上看,二者的确有相似之处,一些棘鼠也有树栖的习性。
但棘鼠还有个有趣的特性,遇到危险时它们会像壁虎一样断尾逃生。
只不过,棘鼠没法再长出新的尾巴,是一辈子只能用一次的大招……
说到尾巴,自然就要讲到河貍了。
河貍是啮齿目中体型第二大的物种(仅次于水豚),现存美洲河貍和欧亚河貍两种。
虽然它们体型很大,但胆子很小。
河貍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很少离开自己的洞穴。为了让自己的洞穴入口隐藏在水下,它们就修了水坝。
河貍的牙齿和头骨非常坚固,啃咬树木嘎嘣脆。
它们筑坝的效率更是高得离谱,只需一晚上就可以筑起这么一道坝。
不过偶尔也有这种笨蛋……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河貍水坝,长达850米,相当于1/4个三峡大坝。
而且,还在持续变长,有望超过1000米。
河貍的水坝不仅方便自己,也对整个生态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由于河貍的皮毛比较珍贵,而且它们的肛门腺分泌物“河貍香”被作为高级香料,所以河貍曾经被大量捕杀,导致周边生态也受到影响。
河貍香的原味非常刺鼻,需要高度稀释后才可做香水(和榴莲类似)。
此外,河貍香也用于给杜松子酒调味、给香烟增加口感,以及……香草、覆盆子口味的冰激凌。
咳,回到筑坝的话题上。
因为河貍的技能点都加在了筑坝上,所以它们的自卫本领很差,一旦遇到危险就只能跳到水里躲起来,并用它们的大尾巴拍打水面警告同伴。
而到了冬天,就是河貍最危险的时候。
因为河水结冰后,狼、狐貍、熊都可能在河面上踩踏到它们的巢穴,然后无家可归的河貍就冻死了……
在河貍亚目中,还有一个建造能力媲美河貍的家伙——囊鼠。
看了图就知道,它们得名就是因为囊袋。
但和其他啮齿目不同,囊鼠的囊袋不是用来储存食物的,而是用来储存泥土的。
和鼹鼠类似,囊鼠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地下,为了方便在挖掘中搬运泥土,它们就用上了自己的囊袋。
通过囊鼠长年累月的努力,甚至可能形成这样的奇观。
在河貍亚目中,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小家伙——更格卢鼠。
更格卢,也就是袋鼠的英文Kangaroo的谐音,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习性和袋鼠都太像了。
更格卢鼠也被叫做跳鼠,它们体型较小(体长4~15cm),尾巴长度可以达到身体的1.5倍以上。
这条超长的尾巴,不但可以帮跳鼠支撑身体,更能够在跳跃中通过甩尾来进行空中转向。
其中,还有三趾心颅跳鼠这种把尾巴利用到极致的。
由于它们体型太小(不足6cm),身上难以储存脂肪,所以就把脂肪都堆积在尾巴上。
跳鼠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因此也有着很强的耐旱能力。
它们可以做到一辈子不喝水。
跳鼠只需吃草、果子,就可以获取身体必须的水分,并且通过控制自身的代谢率,来减少体表水分的散发。
但很可惜的是,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除了栖息地遭到破坏,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猫。
由于人类的饲养,猫的领地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区域。一只猫,就可以在一晚上捕食20只跳鼠。
为了跳鼠,以及更多可能受到伤害的小动物,请大家保护环境,并照管好自己的主子。
P.S. 题图是长耳跳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