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讓我談談對愛死機第二季的看法。
畢竟,看過的人都知道,第一季珠玉在前,直到現在,在豆瓣上,有數十萬影迷給出瞭9.2分的高分
第二季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前段時間總算還是端瞭出來,跟拼盤一樣,八樣菜,與第一季的十八道大宴相比,數量上也明顯縮水。雖然也是煎炒烹炸,但其中有兩道菜還重樣瞭,都是反思人工智能反噬人類,僅僅在內容上換瞭換馬甲,這廚子也太不上心瞭,第二季最終在豆瓣隻拿到瞭6.8分。
神劇爛尾導致最後口碑撲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管是前幾年的熱播劇《權力的遊戲》,還是《黑鏡》,以及最近因為《招魂3》上映又被熱炒的招魂系列,無一都順應瞭影視劇續作狗尾續貂的魔咒循環。
與《黑鏡》系列探討人類在科技至上主義面前的困境和反思一樣,《愛死機》前後兩季也承載瞭很多哲學命題。
比如第一季中劇情反轉最大,也是被人解讀最多的《天鷹座裂隙以外》,我的個人傾向是,這更像是馬克思韋伯的“西方理性主義”用在未來世界和生活的新解讀,主角最後從美麗夢境中醒來,面對殘酷現實,這就是一個“祛魅”的過程,而後怎麼辦,夢醒時分後命運何去何從?影片中的答案是殘酷而沒有選擇餘地的。
一邊是現實衰敗殘酷物語,另一邊是虛幻夢境中的美麗新世界,主角最後選擇“返魅”,重新回到夢境中的美麗新世界,換做是我,也會毫不猶豫去夢境中繼續和妹子私會,根本不關心她在現實中是隻褪瞭皮的巨型螳螂。
0a42b4cdd06dd71e7cbe80b140cf3a66
影片並沒有將祛魅後的主角升華到哲學高度,去積極面對殘酷現實甚至要狂妄地想去改造它,而隻是將人類感性的一面放到最大,這或許也是對資本主義理性文明的最大嘲諷。
而在整個第一季贊譽聲最高的神作《齊馬藍》,則蘊含著哲學終極三問的最高命題,這與另一部科幻片《超體》有某種形式的相同點,都在探求生命的終極形式——我要去哪裡?隻是《齊馬藍》將這一命題進一步升華,形成瞭一個重新回到原點的哲學閉環,那就是回答瞭我要去哪裡的盡頭——我是誰?和我來自哪裡?
還有帶著美漫塗鴉風的《證人》,這是一個關於命運循環的故事,暗示瞭每一個個體,都是命運鏈條上的一環,都無法獨身事外,在傷害別人的同時,自身也會受到傷害,並且循環往復。
第二季所面臨的困惑並不是缺少表達的內涵,恰恰相反,裡面包括《虛擬客服》、《擊殺小隊》以及最後壓軸出場的《溺水的巨人》,都有很好的意境和內涵。
更不在於制作經費不足導致水準降低,第一季的巨大成功早就是一發刺破長空的響箭,全世界的熱錢都排著隊的瞄準這裡,一句話,奈飛什麼時候差過錢!
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是在劇作處理上,缺少瞭足夠的張力!
我特別不明白《冰》這部作品的表達意圖,這部短片的主創還是第一季中神作《齊馬藍》的原班人馬。但是在劇作設計上仿佛是個不嚴謹的玩笑似的,整個觀感上也與抖音快手上的小段子一個水準,除瞭冰鯨躍出冰面那一瞬間的極致視覺震撼。
兩兄弟在冰面上疲於狂奔,弟弟跌倒,冰面破裂,危險臨近。哥哥轉身背上弟弟繼續奔跑逃命,一瞬間,背後冰鯨躍出冰面,極致壯觀的視覺呈現,兩兄弟被巨大沖擊力高高拋起,落下時兩人毫發無損。
81cc96fffa91aaafba7b52b059347e6c
然後,就沒有然後瞭。
高潮就這樣戛然而止!按照“起承轉合”以及“發現”和“突轉”的劇作理論,我特地把腦回路都清空瞭,就等著接下來的巨大反轉!
結果,兩兄弟起身拍拍身上的冰屑,勾肩摟背,說說笑笑回傢去瞭。
除瞭視覺呈現外,在我看來,全片除瞭連套路都算不上的平淡情節,以及膚淺的說教常識,基本上乏善可陳。
但在豆瓣上,不知怎麼吸引瞭一幫中瞭耽美和瑪麗蘇劇毒的特殊人群,一致地熱烈歡迎愛死機脫離瞭血腥和深刻,也擁抱起瞭小清新和主題說教,就因為這部短片有效傳達瞭親情的包容和偉大。
但這就已經不再是第一季成功俘獲觀眾的愛死機瞭。
接下來,簡單概括一下第二季八部短片的個人解讀。
第一部《虛擬客服》,劇情很老套,簡而言之就是,當人工智能上升到權力控制,溫和溝通和平等協商變成冷冰冰地界面選擇時,唯一的出路就是逃離和對抗。
d863287bc41387e4733a6963e81a6d2b
第二部《冰》,前面已經講過,概括起來說就是,弟弟是強健的基因改造人,為瞭幫助弱雞哥哥找回自信和臉面,不惜用生命做賭註,最終讓哥哥找回自我,弱雞找回自我還不就是弱雞嗎?而且一旦失敗,這代價也似乎有點大!
第三部《突擊小隊》,是一部探討人類永生與生存意義的短片。這與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有種特定意義的契合,那就是,生命的長度與生命的意義之間,是否遵循著某種特定的關系。每一個普通人,正因為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從而才能去反思和拓展個體生命的意義和重要性。但當人類具有瞭永生的能力後,是否還能感受到個體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呢?
第四部《沙漠中的斯諾》,與第三部反映的主題有些相似。因為身體的特殊原因,斯諾具有永生的能力,他的妻子因為身體衰老,在200年前就自殺瞭,正因為這樣,他是孤獨的。當具有同樣永生能力的另一半走入他的生活,這樣的孤獨似乎應該走到瞭盡頭,即使她隻是一個仿生人。
第五部《高草叢》,這是一部向斯蒂芬金致敬的恐怖小短片,類似於其同名恐怖片《高草叢中》。高草中隱藏著誘惑和危機,引誘無數人類迷失在這裡,找不到人生價值,最後硬生生活成瞭怪物的樣子。
第六部《聖誕夜驚魂》,其立意接近於宗教邪典片《傳教士》,顛覆瞭我們對事物的本來認知。沒有人看到過真正的上帝和聖誕老人的真實外貌,誰敢肯定他們就一定是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呢?關鍵之處在於,
他可以嗅出每一個孩子到底乖不乖,如果表現好的話,他會從嘴裡吐出他最想要的玩具作為聖誕禮物,但是如果不乖,會發生什麼呢?
第七部《安全屋》,這部短片可以說是第一部的戰爭版,反映的也幾乎是相同的內涵。那就是當人類自以為是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並不會為人類帶來恰當的便利,相反會構成極大的安全威脅。
比較有意思的是,第一部的清潔機器人即使處於暴動狀態下,一旦發現地上有散亂的物件時,會一下從暴動狀態切換為正常狀態,直到清理完散亂的物件。同樣在第七部中,男主利用服務型機器狗對外來光源充滿警戒的腦殘設定,用手電光線照射到機器狗身上,最終機器狗自己把自己拍成瞭一堆廢鐵。這裡以一種準調侃的手段,表達出對人工智能的未來趨勢的擔憂和警示,畢竟,無論怎麼發展進化,始終脫離不瞭工業產品呆板缺乏靈性的本質。
愛死機的觀眾在前面七集上無論出現多大的觀點分歧,最後都在第八部《溺水的巨人》中達成瞭一致好評的共識。這部短片無論是視覺表現,還是觀看時的想象張力,對觀眾都有極強的吸引力。
第一眼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格列佛遊記》裡的情景,隻是不像格列佛那樣充滿瞭對抗和喧囂,片中的巨人因為在海中溺斃,躺倒在海灘上,有著古希臘雕塑一般健碩身體和精致面容,呈現出一種靜態的美。
主角“我”以一種敘述者的身份,用旁白式的語言敘述著巨人從栩栩如生,再慢慢腐壞,直到最後被肢解分割。這樣的獨白方式就像是古希臘的敘事詩一樣,也因此,整部短片也蘊含著極強的文學隱喻。
巨人可以理解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合瞭人類的一切美德,但是在當代社會,他死去瞭。而圍觀的人群,從最開始的面對奇觀時的驚嘆,再到爬到巨人身上的嬉戲,到最後巨人身體腐壞後的肢解,整個行為過程暗示瞭人類在不斷誤讀甚至褻瀆這種精神力量。而作為敘述者的“我”,仿佛見證著回歸傳統,遵從美德的隕落和消亡,甚至包含對於人類未來的隱憂,也隱含在憂鬱哀傷的敘述當中。
這就是整個愛死機第二季中八個故事的個人解讀。
在我看來,第一季力道過猛,就像一開始的《桑妮的優勢》,融合瞭克蘇魯和賽博的精髓奧義,將地下競技和黑幫故事用沖突激烈的劇情包裝展現。短片還能這樣玩?觀眾一下眼前一亮,觀看興致和期待度也明顯提升起來。
而第二季隻是回到瞭正常狀態,並沒有特別的好,也沒有特別的壞。但是有一個結論就是,長遠來看,如果一定要用消費主義的思路去探討深遠的內涵命題,這條路註定無法持續下去。
不信,我們看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