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6.0千阅读时间|19分钟图片来源|网络
「10分钟记住地理」系列的其他链接为:
10分钟记住地理(一):地球、经纬与时区
10分钟记住地理(三):地缘看世界
10分钟记住地理(四):地图标识、地理常识与历史事件
本系列第二篇的内容是「地球、经纬与时区」。该部分是地理类知识难度最高的板块,只要在公考中出现,错误率基本都超过50%。和「时区计算」「外国地理常识」等板块不同,该部分内容往往难以一眼看懂,而且部分知识点和考生的习惯性认知区别很大,因此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学习。
「洋流」部分主要知识点为:
记忆口诀为:
洋流因素纬风地 结合主要特征记北顺南逆印特别 暖增温湿寒相反北大西洋欧洲暖 秘鲁赤道企鹅寒暖寒相交产渔场 双北米兰是四大
「洋流」是「洋流风向气候」这一高难度板块中难度最高的知识点,主要原因是很多知识点都较为专业复杂,很多专业名词都要看很久才能勉强理解,就连「洋流」这一概念本身至今仍是很多地理学博士的研究对象,因此大家如果不是对其特别有兴趣的话,建议尽量结合主要特征去记忆。
不过,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尝试学习下这部分内容,相信沉迷其中的感觉非常有趣。另外,「洋流」是「洋流风向气候」这一板块的钥匙,掌握了它就能理解公考中该板块的所有主要知识点。
西瓜为大家准备了以「洋流」为核心的3张地图,内容如下:
图1:世界的气候类型和洋流。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洋流」词条图2:世界气候类型及海洋表层洋流。图片来源:地之图(http://map.ps123.net)图3: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图片来源:地之图(http://map.ps123.net)
其中,图1的信息最为详细,不过不太清晰,大家有更好的图源可以和西瓜反馈一下;图2的信息密度最大,融合了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理解难度较高,但掌握后就能融会贯通,对世界地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图3极为简明,信息量很少,但都和公考有关。对世界洋流不太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先看图3,可以迅速上手。
接下来分析口诀:
洋流因素纬风地 结合主要特征记
洋流的形成原因极为复杂,大致有5个因素,即「纬度、风带、地球自转(与潮汐力共同记忆)、陆地、地形」,可浓缩为「纬风地」记忆。
纬度:高纬度寒冷,低纬度炎热,是暖寒流形成的基础。
风带:不同风带形成的风向,是影响洋流运动的重要因素。
地球自转、陆地与地形:该部分对「洋流」的影响非常复杂,很多专业名词难以理解,可大致记忆如下:
地球自转+潮汐力:让洋流变得非常复杂。
陆地:让洋流沿着陆地附近流动,使洋流分割破碎。
地形:包括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同样使洋流变得非常复杂。
北顺南逆印特别 暖增温湿寒相反
这是世界主要洋流的最重要特点,可结合图3共同记忆。可发现,在赤道两侧,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的主要洋流方向特征非常明显,即「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再仔细看,可发现它们的形状像是数字「8」,但流向顺序和「8」的写字顺序恰恰相反,可记忆为「反8字」。
而印度洋的洋流流向则有些特别。在冬季时,主要洋流流向为「北逆南也逆」,夏季则相反,为「北顺南也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季风洋流」词条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季风洋流」词条
季风或多或少会对洋流造成一定影响,但印度洋地区的季风极为强盛,因此导致冬夏两季这一区域的洋流方向完全相反,这点需要注意。
关于「洋流」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暖流可以「增温增湿」,寒流可以「降温降湿」,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寒流的「降湿」作用,因为其较为反直觉。正因为寒流这一特点,使得受寒流影响的地区气候普遍较为干旱,「海边沙漠(撒哈拉沙漠、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北大西洋欧洲暖 秘鲁赤道企鹅寒这句话涉及「洋流」板块最常考察的知识点。「北大西洋暖流」是势力最强的暖流之一,也是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强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每年向西欧与北欧每厘米海岸输送相当于燃烧600吨煤释放的热量,大家可以想象下它的能量有多夸张。这一暖流强烈影响了欧洲尤其是欧洲西部地区的气候,使得纬度比黑龙江还高的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区气候温暖宜居。可以说,北大西洋暖流温暖了整个欧洲。北大西洋暖流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并且一直延续到极圈内。1月份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亚洲与北美洲的东海岸高出15~20℃,从而使北欧盛长混交林及针叶林,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封冻。
和「北大西洋暖流」的效果相对的是「秘鲁寒流」,该寒流不仅导致南美洲西岸沿海出现了「阿塔卡马沙漠」,还使得在太平洋东部赤道地区的科隆群岛(又名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素材就来源于此),有企鹅分布,其原因就是受到了秘鲁寒流的影响。
暖寒相交产渔场 双北米兰是四大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容易形成渔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寒暖流交汇地带,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洋流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二是寒暖流交汇就好像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一样,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习惯于随洋流游动的鱼群来说,交汇处简直就像一堵阻止其前行的墙,也可以说是由水形成的运动的障碍,故称「水障」。「水障」可阻碍鱼类活动,使得鱼群集中。世界四大渔场及其洋流成因如下:
1、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北海道岛附近,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2、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不过一般不会考察这么深。)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寒流使深层海水上涌,和「寒暖流交汇」无关。
四大渔场可用「双北米兰」来记忆,分别指代「北海道、北海、秘(读作[bì],谐音[mǐ])鲁、纽芬兰」。
恰好,「米兰」是意大利的城市,该城市有两所足球豪门「AC米兰」和「国际米兰」,被称为「米兰双雄」,且该城市位于意大利北部。如此一结合,知识点就能牢牢记住了。
如果将「洋流」的知识点深入考察下去,会让非地理类专业的考生感到震惊,因为这方面的知识点实在是太深入了。由于2018年来,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代表,整个公考的难度都显著在提升。因此,西瓜在此稍微列举下「洋流」板块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洋流」方面的冷门(较专业)知识点口诀如下:水平垂直双补偿 离岸热盐引变量加纳利流非真冷 南三漠西洋边寒南极西风方向反 赤道逆流从中穿北太平洋作用小 中国沿海季风强
限于知识点本身的性价比和知识的专业性,在此就不做过详细解释了。简明介绍这8小句话对应的知识点:
①洋流的形成往往和「补偿效应」密切相关。「补偿效应」指的是海水被挤压或分散时,会引起某一海区海水减少时,从而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它所形成的渔场也是「四大渔场」中唯一和「暖寒流交汇」无关的。
②除了上文说到的「纬度、风带、地球自转(与潮汐力共同记忆)、陆地、地形」之外,「离岸风」「热盐效应」等多种因素也会给洋流引入新的变量。
「离岸风」指的是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使自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秘鲁渔场」的成因就是离岸风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
可发现「秘鲁寒流」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洋流,涉及「企鹅」「沙漠」「渔场」等多个知识点。虽然秘鲁这个国家离中国非常遥远(在地球另一面),大家对其也不太熟悉,但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寒流的特点。
「热盐效应」指的是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从而对洋流造成影响。该词的含义非常丰富,降水、河流注入、蒸发、结冰等都能对其造成影响。
③「加纳利」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然而「加纳利寒流」却是非常值得记忆的知识点,它既有特殊性,又有典型性。
知识点一:殖民地制度
「加那利群岛」是西班牙领土,距离西班牙本土有1100公里的距离,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差不多,然而西班牙南北跨度却还不到1000公里。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是「殖民地」制度残留至今的典型例子。比「加那利群岛之于西班牙」更有名的「远离海外的殖民领土」包括夏威夷之于美国,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之于英国。曾经的香港、澳门之于英国、葡萄牙也是例子,而正因为如今中国的强大,才使得殖民地的屈辱被彻底洗清。知识点二:「非典型」寒流
「加纳利寒流」并非多么寒冷的洋流,它形成的原因非常,是「北大西洋暖流」一分为二后向南分支出来的洋流,而且还是大西洋北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它之所以被称为「寒流」,只是洋流的水温相对于赤道洋流来说较低而已,如果流向英国、挪威等地区,妥妥的还是暖流。
上述概念较难理解,大家可自行学习,不必强行记忆。
知识点三:典型「南三漠西洋边寒」的组合,具体情况见④。
④北回归线以北的北半球,沙漠往往和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关,而北回归线以南和南半球的沙漠,往往和寒流密切相关。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三个南部大沙漠的共同点:
撒哈拉沙漠西侧有「加纳利寒流」;澳大利亚大沙漠西侧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西侧有「秘鲁寒流」。
即「南三漠西洋边寒」的组合,这是「寒流降湿」的最显著特点。
该知识点较难理解,原因是中国和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接壤地区(尤其是中亚地区)的沙漠往往远离海洋,需要注意。
⑤「南极环流」和「西风漂流」方向相反,前者由东向西,后者由西向东,但两者在地球上看上去都是逆时针,因为「西风漂流」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和其他洋流形成了闭环状的结构。
如果把「西风漂流」看作一个主体,那么它确实是和「南极环流」方向相反的。
⑥赤道逆流是南、北赤道海流间的逆向海流。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赤道海流带走的海水,恰好穿在南北赤道流(自东向西流动)中间。
⑦北太平洋暖流看似和北大西洋暖流差不多,但它的实际影响作用要比后者小得多,原因是北美海岸西侧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且陆地结构恰好和洋流方向垂直而不像欧洲那样大致平行,因此影响较小。
⑧中国沿海季风非常强,因此洋流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远远不如季风。
「风向」与「气候」的主要知识点为:
和「洋流」相比,「风向」相关知识点(主要是风带、季风)较容易理解,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季风气候密切相关,考生结合实际生活更容易切身体会。
「风向」部分口诀记忆如下:
三圈环流为基础 中纬西风高低东季风中印最突出 盛行风向顺九十雨热同期农业兴 同纬美非皆沙漠龙卷美加欧最多 台风太平飓风西
「风带」知识点只需要记住一张图(如下)和一个名词「三圈环流」即可:
图1:三圈环流。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三圈环流」词条
「季风」知识点记住简要版的「世界气候图」即可,这张图片线条简单,内容丰富,非常好理解,各位小伙伴们没事可以多看看。
图2: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图片来源:地之图(http://map.ps123.net)
逐一分析:
三圈环流为基础 中纬西风高低东
「三圈环流」是公考中唯一需要记住的和「风带」有关的知识点,指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所形成的环流圈,称为三圈环流。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
虽然该部分的内容非常复杂,但公考中不需要研究太深刻,记住「低中高」三个纬度的环流圈和「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四个气压带即可,可结合「沙漠多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来记忆。
结合图1和「洋流」中的「西风漂流」,记住「西风带位于中纬度」,然后再记忆两侧两个反方向的风:
①信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即「北半球吹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信风(结合下文的「印度雨季季风」共同记忆)」
②(副)极地东风带
然后就能记住「赤道」和「极地」两个无风带。
季风中印最突出 盛行风向顺九十雨热同期农业兴 同纬美非皆沙漠
非常容易理解的板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的地区就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需要记住中国和印度盛行季风方向有所不同,中国夏季是东南季风,而同期的印度雨季为西南季风;中国冬季为西北季风,而同期的印度旱季为东北季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和「地球自转」有关,夏季越过赤道影响印度的「东南信风」和冬季发源于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在长驱直入后,由于地球自转等因素发生了偏转。简单记忆,就是「印度盛行的风向相当于中国同期季风顺时针转90°」。
由于中印两国的「季风气候」,有很多地区处于「雨热同期」的状态,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利,但同纬度的北美和非洲则有很多沙漠。
龙卷美加欧最多 台风太平飓风西
字面含义,龙卷风灾害最多的地区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沿海地区,因此「中国是世界上龙卷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而「台风」和「飓风」本质相同,只是太平洋和中国南海地区称作「台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总之是偏西半球美国附近的地区)称作「飓风」。(印度洋称作「旋风」,一般不考)。
「气候」这一知识点较多,较为复杂,但需要记忆的不是特别复杂。口诀为:
世界气候十二种 高原特别看海拔寒带分为冰苔原 共同特点气温低热雨草沙看纬度 热季印度最典型风向决定雨旱季 寒流导致降水低
温带宜居在洋边 海洋陆西季风东湿润气候伴暖流 冷月零度是分界温带沙漠陆中央 新疆中亚最典型地中智中和黑海 南非加州澳西南
该板块需要记忆的图也是简略版的下图:
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该图中没有「温带沙漠气候」,而是合并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之中。图片来源:地之图(http://map.ps123.net)
逐一分析:
世界气候十二种 高原特别看海拔寒带分为冰苔原 共同特点气温低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可大致分为12种,分为高原、寒带、温带和热带四类。具体情况为:特殊:高原山地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以下逐一分析:高原山地气候: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注意不是所有「高原」和「山地」都是此类气候,例如黄土高原和秦岭地区就不是)。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两个:「地形高」+「气温冷」。另外,还有3个可能的考点:
一是「气候的垂直分布」和「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在较炎热地区的山地高原气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温度随之降低,分布的生物也从「热带」到「寒带」有多种多样。
二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这点可结合青藏高原南北和落基山脉东西的情况共同记忆。
三是「高原反应」,和该地区「低压缺氧」有关。
寒带气候较容易理解,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苔原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其中极地冰原气候的纬度要更高,几乎没有植被;苔原气候纬度稍微低一些,地表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长。
「高原山地气候」和「寒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气温低」(一般不把山地山脚的气候算作「高原山地气候」内,而是为了考察整个区域的气候特点而共同提起)。
热雨草沙看纬度 热季印度最典型风向决定雨旱季 寒流导致降水低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分布大致和纬度有关。
一般来说,赤道及其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再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再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比较特别,它只存在于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尤其是印度。该气候的特征是降水分布极为极端,雨旱两季分明,可结合「风向」部分的知识点共同记忆。
「热带沙漠」的成因和「风向、寒流」密切相关,尤其是「撒哈拉沙漠→副热带高压→加那利寒流」的关系。这部分的知识点也和「风向」极为密切,这就是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北美、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有大片沙漠,而中国等东亚地区雨热同期、气候宜人的原因。
温带宜居在洋边 海洋陆西季风东湿润气候伴暖流 冷月零度是分界
温带地区的宜居地带一般距离海洋不远,其中大陆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等东亚地区的湿润气候和季风关系更密切,而西欧等地区则和「北大西洋暖流」关系更加密切,这一知识点在上文已提到过。
南北美大陆的西侧、东侧和大陆腹地也大致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不过由于「落基+安第斯山脉」的阻隔,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范围较小。「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界线为「最冷的月份(中国为1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否在0℃以上,中国的这一分界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即通常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线」。
温带沙漠陆中央 新疆中亚最典型地中智中和黑海 南非加州澳西南
「温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密切相关,就像上文提到的知识点那样,温带海洋边的气候较为湿润,而远离海洋的地区则较为干燥,最干燥的地方就形成了沙漠。「温带沙漠」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最极端的表现,尤其是我国的新疆地区和中亚地区。
「地中海」气候是中国考生较为陌生的,其特征是「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分布区域以地中海为主,其他区域包括智利中部、黑海、南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西南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