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步兵師第1次組建(1918.9.24——1920.11.5)/第2莫斯科步兵師(1918.5.31——9.24):
1918年4月10日組建莫斯科防禦區維亞濟馬支隊,5月31日改稱第2 莫斯科步兵師,9月24日改稱第3步兵師,並並入卡盧加步兵師一部,1920年11月5日因作戰中損失慘重並入第23步兵師第68步兵旅,
隸屬:
莫斯科防禦區(1918.4——5)、莫斯科軍區(1918.5——1919.2)、南方面軍(1919.2——6)、第13集團軍(1919.7——1920.10)、第2騎兵集團軍(1920.10.16——30)、第4集團軍(1920.10——11)
參加戰鬥:1919年南線對鄧尼金作戰:8月14日至9月12日南方面軍反攻(突擊別爾哥羅德,從聖奧斯科爾、庫爾斯克、什奇格拉地區向塞姆河邊緣撤退),10月11日至11月18日奧爾洛夫—庫爾斯克戰役(解放利夫尼、什奇格拉、蒂姆),11月24日至12月12日哈爾科夫戰役(解放沃爾昌斯克、向庫皮揚斯克推進),12月18日至31日頓巴斯戰役(掩護主力部隊推進),解放頓巴斯(1919年12月至1920年1月),在別爾揚斯克—羅斯托夫一帶保衛亞速海沿岸(1920年1至2月),佩列科普方向對弗蘭格爾軍隊防禦作戰(1920年4至6月),卡霍夫橋頭堡防禦戰(1920年8月),10月28日至11月3日北塔夫裡亞反攻(在尼科波爾市、貝洛澤爾卡定居點附近戰鬥)
師長: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馬赫羅夫(1918.7.1——9.28),少將/旅級
弗拉基米爾·卡爾洛維奇·貢德爾(1918.9.28——1919.7.16),少將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馬赫羅夫(1919.7.16——8.27),少將/旅級,代理
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古比雪夫(1919.8.27——9.2),大尉/軍級,代理
弗拉基米爾·卡爾洛維奇·貢德爾(1919.9.2——1919.10.24),少將
亞歷山大·德米特裡耶維奇·科濟茨基(1919.10.24——1920.10.11)中校/師級
普列特尼奧夫(1920.10.11——10.18),不詳,代理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連諾夫斯基(1920.10.18——11.5),軍官
政委:
謝苗·馬爾科維奇·霍爾德施特恩(1918.7.1——10.9),不詳
弗拉迪斯拉夫·德米特裡耶維奇·費多羅夫(1918.7.1——10.8)無/中校
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希加林(1918.10.9——1919.1.13),不詳/上校
Н·П·涅克拉索夫(1918.10.10——1919.1.13),不詳
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古比雪夫(1919.1.13——9.2),大尉/軍級
H·B·謝列佈良尼科夫(1919.1.17——9.11),不詳
M·米羅諾夫(1919.9.2——9.21),不詳
格裡戈裡·科諾諾維奇普裡亞德琴科(1919.9.11——10.7),士兵,代理
H·A·佈特科夫(1919.10.7——1920.6.20),不詳
Э·古羅維奇(1920.6.20——6.25),代理
Ф·斯科波夫(1920.6.25——9.28),不詳
內赫米·利沃維奇·費爾德曼(1920.9.28——11.5),無
參謀長:
葉甫根尼·埃利索維奇·格斯特列姆(1918.7.9——9.28),少將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馬赫羅夫(1918.9.28——1919.7.16),少將/旅級
鮑裡斯·維塔利耶維奇·謝爾蓋耶夫(1919.7.16——8.27),上尉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卡姆金(1919.8.27——1920.11.5),上尉
副參謀長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卡姆金(1918.7.1——10.17),上尉
作戰處處長: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卡姆金(1918.7.1——10.17),上尉
通信處處長:
列昂尼德·約瑟福維奇·杜波夫(1918.7.1——8.3),中校
列昂尼德·約瑟福維奇·杜波夫(1918.9.20——1919.4),中校
供給處處長:
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斯維托紮洛夫(1918.9.28——?),上校
炮兵處處長:
Д·В·尼先斯基(1918.9.28——?),不詳
馬赫羅夫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馬赫羅夫(1877——1936):原俄軍少將,蘇聯旅級,1896年入伍,參加過日俄戰爭,一戰期間歷任亞歷山大軍校教師、第73步兵師代理參謀長(1915.4.28——11.2)、第316步兵團代理團長、第313步兵團團長(1915.11.2——1916.11.22)、第2土耳其斯坦步兵師參謀長(1916.11.22——1917.6.4)、第2西伯利亞軍參謀長(1917.6.4——1918.3)。國內戰爭期間任維亞濟馬支隊軍事指導員(1918.4.10——5.31)、第2莫斯科步兵師師長(1918.7.1——9.24)、第3步兵師參謀長(1918.9.26——1919.7.16)、第3步兵師師長(1919.7.16——8.27)、西南方面軍組織處副處長(1919.12.20——1920.9)、西南方面軍組織處處長(1920.9——1921.4)、烏克蘭與克裡米亞武裝部隊作戰處處長(1922.1.1——9.1),1922年9月1日起任烏克蘭軍區第1副參謀長,1935年12月被授予旅級軍銜,次年去世。
弗拉基米爾·卡爾洛維奇·貢德爾(1869——?):原俄軍少將,1887年入伍,一戰期間任第4擲彈兵團團長(1914.4.25——1917)、第7土耳其斯坦步兵師師長,1917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國內戰爭期間任紅軍第3步兵師師長(1918.9.28——1919.7.16,1919.9.2——10.24)、第13集團軍代理司令(1919.8)、貢德爾集群司令(1919.9),之後經歷不詳。
小古比雪夫,斯大林前期主要助手與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古比雪夫之弟,北伐時曾來華任軍事顧問
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古比雪夫(1893——1938):原俄軍大尉,蘇聯軍級,蘇聯早期主要領導人瓦列裡安·弗拉基米羅維奇·古比雪夫之弟。1914年入伍,一戰期間在俄軍第10擲彈兵團服役,歷任第13連連長、營長、團參謀,十月革命後進入蘇俄郵電人民委員部工作。1918年1月加入佈爾什維克,6月進入紅軍,歷任最高軍事監察局成員(1918.7——12)、第3步兵師政委(1919.1.13——9.8)、代理師長(1919.8.27——9.2)、第9步兵師第3旅旅長(1919.9.8——1920.1.11)、師長(1920.1.11——1921.6.18)、第11集團軍巴統軍隊集群司令(1921.2.21——3.7)、第2高加索步兵軍軍長兼政委(1921.6.18——9.28),1920年10月20日、1921年2月5日與1922年9月17日獲得三枚紅旗勛章。戰後任喀瑯施塔得要塞司令(1922.3——1923.5)、工農紅軍高級步兵戰術學校校長兼工農紅軍輕武器委員會主席(1923.5——1924.12)、土耳其斯坦方面軍副司令(1924.12——1925.9),1925年10月至1926年3月以季山嘉的化名派往中國任蘇聯駐國民革命政府首席軍事顧問兼專傢小組組長。後任第3步兵軍軍長兼政委(1926.7——12)、工農紅軍總參謀部指揮人員管理局局長(1926.12.16——1928.1)、莫斯科軍區第一副司令(1928.1——11)、西伯利亞軍區司令(1928.11.9——1929.12)、工農紅軍總參謀部局長兼《軍事公報》總編(1929.12——1930.10)、蘇聯人民委員會與蘇共中央海軍監察委員會主席(1930.11.23——1934.3)、蘇聯勞動和國防委員會常務會議秘書(1930.12——1934.10.26)、蘇共中央委員會海軍事務組組長(1934.3——1937.6)、蘇聯工農監察人民委員部委員(1934.10.26——1937.6)、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35.4——1937.6)、外高加索軍區司令(1937.6——1938.2),1936年2月被授予軍級軍銜。1938年2月2日被捕,8月1日被處決。
科濟茨基
亞歷山大·德米特裡耶維奇·科濟茨基(1891——1937):原俄軍中校,蘇聯師級,1912年入伍,一戰期間歷任第29步兵團連長、營長,1917年3月23日起任該團副團長。1918年加入佈爾什維克,內戰期間歷任莫吉廖夫省部隊參謀長(1918.2——4)、第2集團軍作戰處處長(1918.4——5.18)、羅斯拉夫爾支隊參謀長(1918.5.18——6.22)、第1奧廖爾步兵師第1博爾霍夫蘇維埃團團長(1918.6.22——9.4)、第1奧廖爾步兵師參謀長(1918.9.4——9.24)、新烏津斯克步兵師師長(1918.9.24——9.30)、烏拉爾步兵師師長(1918.9.30——1919.2)、第1烏克蘭蘇維埃獨立旅旅長(1919.4——6)、第42步兵師師長(1919.6.26——9.8)、第13集團軍合成支隊司令(1919.9)、第9步兵師師長(1919.10.3——10.17)、第3步兵師師長(1919.10.24——1920.10.11)、第28步兵師師長(1920.12——1921.7)、第9步兵師師長(1921.7.7——10.13)、第1獨立高加索步兵旅旅長(1921.10——1922.6),1920年3月13日獲紅旗勛章。戰後任第45步兵師副師長(1922.9——1923.5)、第30步兵師副師長(1923.5——1924.5.30)、第80步兵師師長(1924.5.30——8)、第28山地步兵師師長(1925.4.21——1932.12.8),期間率部參與鎮壓瞭車臣暴動。1932年12月8日起任奧爾忠尼啟則步兵學校校長,1935年11月被授予師級軍銜,1937年5月31日被捕,8月10日被處決。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連諾夫斯基:原俄軍軍需官,國內戰爭期間歷任蘇俄監察人民委員會調查科科長、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部隊司令(1918.8.4——11.26)、第18步兵師師長(1918.11.26——12.1)、第2烏克蘭蘇維埃師師長(1919.1.10——6.16)、第46步兵師師長(1919.6.24——11.16)、第3步兵師師長(1920.10.18——11.5),1920年獲兩枚紅旗勛章,之後經歷不詳。
弗拉迪斯拉夫·德米特裡耶維奇·費多羅夫(1898——?):蘇聯中校,國內戰爭期間曾任第2莫斯科步兵師政委(1918.7.1——9.24)、第3步兵師政委(1918.9.24——10.8),後退伍,蘇德戰爭爆發後於1943年6月16日重新入伍,曾任第690步兵團團長(1944.10.24——1945.1.3),獲紅旗勛章、列寧勛章及二級衛國戰爭勛章,其他信息不詳
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希加林(1894——?):蘇聯上校,國內戰爭期間曾任第3步兵師政委(1918.10.9——1919.1.13),二戰期間重返軍隊,獲紅旗勛章與列寧勛章,1956年9月24日退役,著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時經濟》,其他信息不詳。
普利亞德琴科
格裡戈裡·科諾諾維奇·普裡亞德琴科(1895——1937):工人出身,一戰期間於1916年應征入伍,1917年11月起任庫爾斯克省舊奧斯科爾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主席,次年加入佈爾什維克。1919年5月進入紅軍,任第3步兵師21步兵團政委(1919.5——1921.7),期間代理師政委(1919.9.11——10.7),1921年7月退役進入庫爾斯克省執行委員會工作。後任庫爾斯克省執行委員會主席(1923.8.23——1925.4.30)、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人民委員會小型委員會委員(1925.4.30——1927.4)、坦波夫省執行委員會主席(1927.4——1928.5.30)、中央黑土州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副主席(1928.5.30——8)、中央黑土地區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28.8——1930.1)、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人民委員會小型委員會主席(1930.1——1931.4.4)、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新聞委員會主席(1931.4.4——10.14)、北部邊疆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1.10.14——1935.10)、哈爾科夫州執行委員會主席(1935.10——1937.6)。1937年6月被捕,10月1日被處決。
內赫米·利沃維奇·費爾德曼(1896——1937):早年在醫學院學習,內戰期間歷任某集團軍特別處處長、內務部隊旅長、第42步兵師政委(1920.1.29——7.1)、師長(1920.4.14——6.20)、(第40步兵師政委1920.7.26——9.6)、第3步兵師政委(1920.9.26——11.5,11,14——1921.5.20)。戰後任哈爾科夫省執行委員會計劃處處長(1923——1924)、步兵師政委兼省軍事工業負責人(1924——1926)、哈爾科夫股份公司副主席(1926——1928)、莫斯科糧食收割局局長(1928——1930)、蘇聯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所長(1930——1933)、蘇聯人民委員會維修局局長(1933——1934)、莫斯科州土地局局長(1934——1937),1937年12月11日被處決。
格斯特列姆,移民海外後加入瞭白軍組織,被懷疑遭蘇聯特工毒殺
葉甫根尼·埃利索維奇·格斯特列姆(1871——1926):原俄軍少將,1892年入伍,一戰期間歷任某軍參謀、第1頓河騎兵旅參謀長(1914.12.6——1915.6.27)、某民兵師代理參謀長(1915.6.27——7.11)、第52步兵師代理參謀長(1915.7.11——1916.7.16)、第207步兵團團長(1916.7.16——1917.1.3)、第74步兵師參謀長(1917.1.3——1917.9.3)、第5軍參謀長(1917.9.3——12.12)、第5集團軍軍需總監(1917.12.12——1918.3),1917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國內戰爭期間歷任維亞濟馬支隊參謀長(1918.4.10——8.1)、第2莫斯科步兵師參謀長(1918.7.9——9.24)、第3步兵師參謀長(1918.9.24——9.28)、旅長、維捷佈斯克步兵學校教師、奧倫堡步兵學校教師、伏爾加河沿岸軍區軍校總監(1920.12——1921.5.23),1921年移居芬蘭,後在芬蘭加入白軍組織全俄軍事聯盟,任芬蘭分部情報總監,1926年去世。
謝爾蓋耶夫
鮑裡斯·維塔利耶維奇·謝爾蓋耶夫(1890——1928):原俄軍上尉,一戰期間在第4擲彈兵團服役,國內戰爭期間任紅軍第3步兵師參謀長(1919.7.16——8.27、1920.12.4——1921.5.20),戰後任工農紅軍裝甲部隊總局處長(1922.2.10——1923.8.28),1923年8月28日起任獨立坦克支隊副參謀長,1928年去世。
bd4a7c27a65a4b64804e173065cfaf17卡姆金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卡姆金(1889——?):原俄軍上尉,1908年入伍,一戰期間曾任俄軍第97步兵團連長、第36軍軍部參謀、第68步兵師、第3土耳其斯坦步兵師師部參謀。內戰期間歷任紅軍維亞濟馬支隊參謀(1918.3.23——7)、第2莫斯科步兵師副參謀長兼作戰處處長(1918.7——10.17)、第3步兵師旅參謀長(1918.10.17——1919.11.13)、第3步兵師參謀長(1919.11.13——1920.11.5)、第23步兵師參謀長(1920.11.9——11.14)、第3步兵師參謀長(1920.11.14——12.14)、第5哈爾科夫炮兵學校教師(1921.1.5——6.1)、烏克蘭和克裡米亞武裝部隊軍事歷史處處長(1921.6.1——7.1)、第3騎兵軍參謀長(1921.7.1——12.10)、基輔軍區作戰處副處長(1921.12.10——1922.6.1)、基輔軍事區部隊訓練與勤務處處長(1922.6.1——10.20)、基輔軍事區組織動員處處長(1922.10.20——1924.4),土耳其斯坦方面軍代理參謀長(1924.4.25——6.28),之後經歷不詳。
列昂尼德·約瑟福維奇·杜波夫(1884——1923):原俄軍中校,1905年入伍,一戰期間歷任第1高加索軍軍部參謀、第22步兵團連長、營長、第7西伯利亞軍軍部參謀、第12西伯利亞步兵師師部高級參謀、第1軍軍部參謀、第115步兵師師部高級參謀、第12集團軍司令部參謀、第12集團軍軍需總監部副處長、處長。內戰期間任維亞濟馬支隊參謀長、第2莫斯科步兵師通信處處長(1918.7.1——8.3)、第3莫斯科步兵師副參謀長(1918.8.3——9.20)、第3步兵師通信營營長(1918.9.20——1919.2.18)、第1騎兵師參謀長(1919.2.18——5.26)、第4集團軍作戰處處長(1919.5——12.10)、代理參謀長(1920.1.6——2,25)、內務部隊參謀長、第34步兵指揮員訓練班主任(1921.2.1——4.1)、第50步兵師參謀長(1921.4.1——8.1)、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副參謀長(1921.8.1——10.2)、作戰處處長(1921.10.2——12.21)、第1副參謀長(1921.12.21——1922.3.18),1922年3月18日起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軍校副總監,次年去世。
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斯維托紮洛夫(1876——?):原俄軍上校,一戰期間曾任第76步兵師軍需處處長(1914.10.13——1917),之後在紅軍中服役,任第3步兵師供給處處長,1929年退役,死於莫斯科。
第3步兵師第2次組建(1920.11.14——1921.5.20)/第23步兵師第2次組建(1920.7.4——11.14):
1920年7月4日由伏爾加河沿岸軍區部分特別預備旅再次組建第23步兵師,11月5日第3步兵師並入改部,11月14日改稱第3步兵師,1921年5月20日縮編為第3獨立旅,6月23日與第46獨立旅(原第46步兵師)合編為第3步兵師,蘇德戰爭期間駐紮遠東,1946年8月30日解散。
隸屬部隊:伏爾加河沿岸軍區(1920.7——9)、第13集團軍(1920.9——10)、第4集團軍(1920.10——1921.3)、烏克蘭軍區(1921.3——5)
參與戰鬥:與弗蘭格爾軍隊的戰鬥:沃爾霍夫斯基地區防禦(1920年7至8月),1920年9月斯拉夫哥羅德、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附近要塞作戰與野戰、保衛第聶伯河至葉卡捷琳諾斯拉夫防線(1920年10月),1920年11月攻占克裡米亞(解放錫涅利尼科沃與亞歷山德羅夫斯克並殲滅白軍第4德羅茲多夫團),在克裡米亞、費奧多西亞、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區消滅馬赫諾部隊、綠軍及白軍殘部(1920年12月至1921年4月)
師長:
謝苗·瓦西裡耶維奇·尼基京(1920.7.4——9.24),準尉/師級
葉戈羅夫(1920.9.24——9.28),不詳,代理
卡爾·伊萬諾維奇·卡爾寧(1920.9.28——1921.5.20),準尉/師級
政委:
С·П·洛克捷夫(1920.7.10——9.22),不詳
戈雷(1920.9.22——9.26),不詳
索科洛夫(1920.9.26——11.14),不詳
內赫米·利沃維奇·費爾德曼(1920.11.14——1921.5.20),無
參謀長:
約瑟夫·尤利亞諾維奇·托馬舍夫斯基(1920.7.4——9.9),上校
阿列克謝耶夫(1920.9.9——10.9),不詳
弗拉基米爾·瓦西裡耶維奇·塔拉先科(1920.10.9——11.9),中校/師級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卡姆金(1920.11.9——12.14),上尉
鮑裡斯·維塔利耶維奇·謝爾蓋耶夫(1920.12.4——1921.5.20),上尉
第3步兵師第3次組建(1921.6.23——1946.8.30):
隸屬:基輔/西南/烏克蘭軍區(1921.6——1939.5)
參與戰鬥:烏克蘭地區剿匪
師長:
埃納·埃馬努伊洛維奇·亞基爾(1921.6——10),無/一級集團軍級
馬爾基安·雅科夫列維奇·格爾馬諾維奇(1921.10——11.28),上尉/軍級
卡爾·伊萬諾維奇·卡爾寧(1921.11.28——12.5),準尉/師級,代理
馬爾基安·雅科夫列維奇·格爾馬諾維奇(1921.12.5——1922.4.21),上尉/軍級
尼基京
謝苗·瓦西裡耶維奇·尼基京(1895——1941):原俄軍準尉,蘇聯師級。1915年入伍,相繼在俄軍第31預備步兵旅第103預備步兵營與第38步兵團服役,二月革命後陸續被選為團及第10步兵師士兵委員會委員。1917年8月被派往薩拉托夫省阿特卡斯克招募新兵,隨後留在當地加入瞭當地赤衛隊烏法人民武裝戰鬥組織,歷任作戰部隊指揮(1917.10——12)、烏法戰鬥支隊司令(1918.1——4),1918年2月加入佈爾什維克,內戰期間歷任第1奔薩步兵團團長、第5集團軍滑雪獵兵支隊司令、第26步兵師229步兵團團長(1919.5——8)、第5集團軍步兵副總監(1919.11——1920.3)、第23步兵師師長(1920.7.4——9.24)、第35步兵師104步兵旅旅長(1920.9——1921.10)、105步兵旅旅長兼師幹部訓練處長、第36步兵師師長、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第1外貝加爾步兵師師長,1920年7月獲紅旗勛章。戰後歷任太平洋步兵師師長(1923.11.23——1924.6)、西伯利亞軍區供給總監(1929.7——1930.10),莫斯科軍區供給總監(1930.10——1931.3)、第2步兵軍代理軍長(1930.3——4.30)、科羅斯堅築壘地域司令(1930.4.30——1932.3)、工農紅軍軍事建設局局長(1932.3——1934)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主管部隊後勤保障)(1935.9——1936.8.15)、第11步兵軍軍長兼斯摩棱斯克衛戍司令(1936.8.15——1938.3.4)。1935年11月被授予師級軍銜。1938年3月4日被捕,次年7月20日被判處10年監禁,1941年6月死於獄中。
卡爾寧,內戰初期一度成為北高加索地區紅軍的最高指揮官,但後來表現高開低走
卡爾·伊萬諾維奇·卡爾寧(1884——1937):原俄軍準尉,蘇聯師級。1904加加入佈爾什維克,1907年入伍,一戰期間相繼在俄軍第114步兵團、第3拉脫維亞步兵營、第1拉脫維亞步兵旅第3步兵團服役,二月革命後任裡加市第3區副專員,十月革命後任第3拉脫維亞步兵團團長。內戰期間歷任東南革命軍第1縱隊司令(1918.2.3——4.1)、庫班—黑海蘇維埃共和國羅斯托夫方面軍司令(1918.4.1——5.15)、庫班—黑海蘇維埃共和國武裝部隊總司令(1918.5.28——7)、北高加索紅軍司令(1918.7——8.2)、莫斯科軍區特別合成師(1918年10月23日改稱第1莫斯科工人師)第1旅旅長(1918.10.15——1919.6.18)、師長(1919.6.18——7.15)、第54步兵師師長(1919.8.26——10.27)、第59步兵師師長(1919.10.27——1920.3.7)、科克塔切夫軍隊集群司令(1919.11——12)、塞米巴拉金斯克軍隊集群司令(1920.1——2)、西西伯利亞軍區預備部隊局局長(1920.3——9)、第23步兵師師長(1920.9.28——11.14)、第3步兵師師長(1920.11.14——1921.5.20)、第3獨立步兵旅旅長(1921.5.20——6.23)、第3步兵師副師長(1921.6.23——1922.7.1、代理師長(1921.11.28——12.5)、第14步兵師師長(1922.7.1——1924.10.20)、第10步兵軍副軍長(1924.10——1925.6)、工農紅軍除軍隊以外軍事化與體育訓練副總監(1925.6——1926.4)、代理總監(1926.4——9)、工農紅軍總參謀部教育總局步兵戰術訓練總監(1926.9——1927.6)、工農紅軍空軍護航部隊參謀長(1927.6——1928.10)、副司令(1928.10——1934.4.21)、司令(1934.4.21——10.21)。1935年起任國防與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中央委員會高級指導員,1936年5月被授予師級軍銜。1937年6月8日被捕,11月2日被處決。
27d0f62d0467c6653d0f4ba8f74dc63e格爾馬諾維奇
馬爾基安·雅科夫列維奇·格爾馬諾維奇(1895——1937):原俄軍上尉,蘇聯軍級。1915年入伍,一戰期間曾任第428步兵團機槍連連長、團副官。內戰期間歷任第1彼得格勒工人團教官、排長、連長、營長(1918.7——9)、副團長(1918.9——1919.1)、第5尤裡耶夫—揚堡團團長(1919.1——6)、第46步兵師第3旅(後改稱第138旅)旅長(1919.6——1920.7)、第52步兵師師長(1920.8.7——1921.6.3)、哈爾科夫軍區副司令(1921.6——10)、第3步兵師師長(1921.10——1922.4.21)、1918年11月加入佈爾什維克,1920年5月與1925年7月獲兩次紅旗勛章。戰後任西南軍區司令(1922.4.21——5,27)、第15步兵師師長(1922.5——9)、第23步兵師師長(1923.6.8——1924.5.13)、第5步兵軍軍長(1924.5.13——1928.4)、中亞軍區第1副司令(1928.4——1930.7)、莫斯科軍區第1副司令(1930.7——1932.8)、白俄羅斯軍區第1副司令(1932.8——1933.8)、工農紅軍機械化與摩托化軍事學院院長(1933.8——1936.6)、列寧格勒軍區步兵總監(1936.6——1937.3)、副司令(1937.3——8),1935年11月被授予軍級軍銜。1937年8月7日被捕,9月20日被處決。
4efca7489cfdf73a0549cdceecaf91ac
約瑟夫·尤利亞諾維奇·托馬舍夫斯基(1871——?):原俄軍上校,1890年入伍,一戰期間歷任俄軍第194步兵團第1連連長、第486步兵團團長(1917.4.6——12.15),內戰期間歷任紅軍第10步兵師師長(1918.12.10——1919.1.6,1919.1.20——2.6)、第23步兵師參謀長(1920.7.4——9.9),之後結局不詳。
弗拉基米爾·瓦西裡耶維奇·塔拉先科(1891——1937):原俄軍中校,蘇聯師級,1913年入伍,一戰期間歷任格奧爾基耶夫斯基俄軍總司令部獨立警衛營財政處長、軍需處長與非作戰部隊指揮、第5步兵團營長、第8步兵團財政處長,二月革命後被選為第8步兵團士兵委員會主席,後任第82預備步兵團團長(1917.8.1——1918.3.4),內戰期間歷任莫吉廖夫地區邊防巡邏隊隊長、卡涅夫縣軍事委員會主席,1919年加入佈爾什維克,同年5月起陸續擔任第1蘇維埃特別團團長、第4烏克蘭步兵師第1旅旅長、第12集團軍遠征支隊司令(1920.1——3)、第58步兵師第1旅(後改稱第174步兵旅)旅長(1920.3——10.9)、第23步兵師參謀長(1920.10.9——11.9)、第64費奧多西亞步兵指揮員訓練班主任、第8辛菲羅波爾步兵指揮員訓練班主任,戰後歷任第9蘇呼米步兵指揮員訓練班主任(1923.9——1924.5)、第6哈爾科夫步兵學校校長(1924.5——11)、烏克蘭軍區軍校副總監(1924.11——1925.3)、波爾塔瓦步兵學校副校長、敖德薩步兵學校校長、第15步兵師師長兼尼古拉耶夫市衛戍司令(1930.4.15——1932.10)、蒂拉斯波爾築壘地域司令(1932.10——1935.5)、第15步兵軍軍長兼政委(1935.5——1937.9)。1935年11月被授予師級軍銜。1937年9月26日被捕,12月22日被處決
霍爾德施特恩見第2步兵師,洛克捷夫見第1步兵師,普列特尼奧夫、涅克拉索夫、謝列佈良尼科夫、米羅諾夫、佈特科夫、古羅維奇、斯科波夫、尼先斯基、葉戈羅夫、戈雷、索科洛夫、阿列克謝耶夫等資料不詳
總結:在內戰期間的紅軍師 當中,第3步兵師一共出現過三次(當然後兩支本質上是同一支部隊),並且與第23步兵師還有一定的糾葛,也因此對部隊源流造成瞭一些幹擾和混淆,甚至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的一些俄語資料上對於其發展都出現瞭錯誤,也為搞清楚確切情況帶來瞭阻礙。本人也是花瞭一定力氣才搞清楚瞭具體部隊沿革:原有的第3步兵師在1920年11月因為在於弗蘭格爾軍隊的交戰當中損失慘重被並入進瞭第23步兵師,但不到十天之後合並瞭第3步兵師的第23步兵師便更改番號將第3步兵師的番號延續瞭下來(仔細註意的話還會發現政委和參謀長也均是原第3步兵師的政委和參謀長,隻有師長是原第23步兵師的師長卡爾寧保留)。而後在半年後還經歷瞭一個多月的縮編成旅又恢復,也正是這兩段特殊經歷為該部隊歷史帶來瞭一定的混淆。當然兩次成立的第3步兵師基本都一直在南線與鄧尼金和弗蘭格爾作戰,整體來講在當時的紅軍部隊當中屬於中規中矩的存在,並且該師在1939年前從烏克蘭調到瞭遠東,隨後整個蘇德戰爭期間一直在遠東未參戰,機緣巧合中避免瞭許多紅軍戰功赫赫的老牌部隊在開戰初便被德軍殲滅的命運,但同樣也令該部隊歷史更沒什麼可以細說的事跡,而在戰後也很快便被裁撤。該師的歷任師長當中,除瞭在第三次成立時以烏克蘭和克裡米亞武裝部隊司令身份兼任師長的亞基爾之外,其餘生平也基本像該師的經歷一樣談不上出類拔萃,最有名的大概便是當時主業是政委兼任師長,還未完全轉型成為指揮人員的小古比雪夫,此人後來也以季山嘉的名字在中國革命當中留下瞭自己的足跡。另外還有一位連諾夫斯基值得一提,其在1920年便已經是兩枚紅旗勛章獲得者,而在當時與其享有同樣殊榮的基本都是內戰期間紅軍聲名顯赫的名將,但此人除瞭戰時所擔任的幾個職務之外其他生平信息一概空白,帶著一股神秘氣息,也不由得不令人感嘆資料的短缺所帶來的研究遺憾。
上一篇
下一篇
1 报名条件 一、招聘计划 聚焦汽车产业“大研发、大制造、大营销”等领域,本公告计划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人。签约成 ...
海外精品瓷器拍賣成交價格前十名盤點--哈佈斯堡拍賣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1、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拍賣價: 8.4億港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