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乃問於天師曰”——這裡面唯獨要解答的一個問題是“天師”,《黃帝內經》這本書講的是黃帝跟幾個老師學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個“天師”岐伯。我先說天師,全篇就在這兒出現瞭一次“天師”,為什麼開篇出現這個天師?這句是說,黃帝不以人為師,是以天為師。我經常說一句,人這一輩子最關鍵的,是要跟天走,而不要跟人走。所謂“跟天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能亂來,比如該冬藏瞭,你非得喚醒冬眠的動物,就屬於亂來,為什麼呢?光冬眠的動物醒來,是沒有用的,因為整個生態都在冬藏,沒有食物、沒有水,動物還得死掉。再比如,冬藏時節你非要減肥,這就比喚醒冬眠的動物還要危險。天,並沒有說話,但天地以不變的規律,來彰顯自己威力。人,隻需依照天意去做就是瞭,這是最經濟,也是最安全的。而跟人走,為什麼不好?首先,你學習是因為什麼?無明。人雖有眼睛,但看到的不盡是真相,所以你要學習,學習就要找老師,可是你別忘瞭這個前提,你本來就無明,你找老師,想找到一個明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說瞭,以無明的你,說找到瞭一個明師,這不是糊塗嗎?!現在很多人沒事就說這個是我的上師,那個是我的上師,天天以奉上師為規矩,而不知所謂的上師,也可能是無明中的一群。其次,為什麼我總強調經典的重要性?經典最起碼的一點,就是經典的作者都是可以稱之為聖人的,比如說釋迦牟尼,比如說老子、孔子。學孔子,並不隻是讀《論語》。《論語》隻是孔子的弟子編纂的,並不全然代表孔子。所以說現在掀起《論語》熱本身就是對中國文化不明白的一個地方,如果認為學《論語》就是學經典瞭,那就還沒有摸到經典的門呢。學孔子的入手處,應當是六經,如此,才能得傳統文化的渾然大氣。天師解釋完瞭,我們接著講這段。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黃帝開篇就問大問題,人的壽限問題。先說“上古之人”。什麼叫上古?大傢經常會有一個疑惑,不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前,我們國人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我們現在平均年齡是70歲左右,上古之人就能“春秋皆度百歲”?在古書裡,最奇葩的是,很多神仙還活幾百歲呢!上古之人,到底有沒有活得很久?這個現在很難證明,其實活得長不長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動作不衰、生命質量好。若不快樂,你就是活100歲,也不能叫活著。最古雅的“一年”當是“春秋”。回到原文,我們先想一下,對於我們每一個後天來講,什麼是上古之人?上古之人可以理解為胎兒,也就是先天。胎兒隻用瞭十個月,就完成瞭人類幾億年的進化,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變成一個五臟六腑俱全的生命體,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而“今時之人”,當指我們的後天。“春秋皆度百歲”這句,講一下“春秋”。古代表示“年”的名詞有很多,《爾雅》曰:“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一個相對的時間段。比如“年”,“年者,取禾一孰也”,這種說法是代表谷物的成熟,另一種說法是說“年”是一個怪獸。“歲”也有年景之意。“祀”指年終祭祀。其中最古雅的“一年”的指稱當是“春秋”二字。為什麼古代用春秋來代表一年,不用冬夏?這是從“氣”上論,春與秋,最關鍵的是氣平均。夏日太長,冬日太短,一個陽盛,一個陰盛。隻有春秋陰陽的氣,是平衡、平均的。“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這句,所謂皆度百歲,也可以理解為每個人都活到自己的命數,而不是真的活到一百歲。中國人對生命的觀念實際上是非常有趣的,始終認為“人各有命”。比如孔子命數是73歲,孟子是84歲,聖人連這兩個命數都躲不過,我們老百姓就自祈多福吧。但其中有個重要的點:就是真正的壽終是沒病沒災,心裡清清楚楚,安排好一切,甚至自己換好衣服,從容走掉,才算數。在這點上說,孔子真是得道之人。比如孔子知道自己要死瞭,他就整天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等一個人,這個孤獨的老人,妻子、兒子都先他而去瞭,他對後事的安排全要靠一個學生,這個學生一定要具備幾大才能。第一,有錢。孔老夫子也知道沒有錢是辦不成事的。你們不要以為老師總希望學生餓著肚子學習,在什麼地界說什麼話,幹什麼事,就是孔夫子的明白之處。老天生仲尼,就一定要生一個有錢的學生贊助他,否則他這一輩子怎麼過?!都說去周遊列國,行,下次去衛國吧,錢呢?誰出啊?吃什麼、喝什麼、住哪兒,不都得花錢嗎?那麼誰是孔夫子的贊助商呢?此人一定在七十二賢人之內。但是孔子會表露出對他的喜歡嗎?如果表現出喜歡,豈不是有貪他錢財之嫌?所以,孔子對這個人的態度很有趣,有點依戀,又有點疏離,隻要這人因為有錢就言語“傲嬌”時,孔子就還得訓斥,大傢猜猜這個人是誰?此人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為孔子“受業身通”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子貢不僅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辦事通達,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連孔子都佩服他賺錢的能力,《論語·先進》中記載孔子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意思是說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瞭,但卻窮得叮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被命運擺佈,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也就是說子貢想賺哪筆錢就能賺到哪筆錢,今天挖瞭金子,金子就開始升值,明天想炒股票,股票就漲。子貢這一輩子從來就沒有為賺錢這事發過愁,隻要他想幹,他一定會成功。我甚至認為,他就是老天派來撫慰孤獨的老夫子的。但夫子的內心還是不平,所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比如,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其實這也是孔子內心常比對的,顏回和子貢誰更好呢?子貢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孔子的回答更妙,“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孔子也認為子貢不如顏回。顏回雖好,但早死,真正把孔子的理想和言論推廣的,還真是子貢。子貢因為富有,難免有時會傲嬌一下,比如有次他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淡淡地回瞭他一句,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是說:你對富貴的要求太低啦!越富有,越應該懂禮呀!子貢還不依不饒,說:“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說有錢人能幫助窮人,算得上“仁”吧?孔子內心有些悲愴地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是說,何止是仁德啊,簡直就是聖人啊!堯舜都做不到呢(他們沒那麼多錢啊)!這種回答一定讓聰明的子貢有些羞慚。還有一次,子貢因為富有,做事不當,因私德而破壞瞭公德,遭到孔子的批評。子貢有一次在國外贖回瞭一個魯國人,這樣做,回國就可以得到國傢補償金,但他不在乎這筆錢,拒絕瞭。孔子說:“賜呀,你采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就不會再有人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瞭。你收瞭國傢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瞭。因為那些贖回同胞後再去領取國傢的贖金的人,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幾個人能有足夠的財力,可以保證損失這筆贖金而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呢?”即,你有錢,就無限地破壞規矩、拔高道德,而普通百姓夠不到你的標準,也就不去做什麼瞭!雖說孔子總明著暗著批評子貢,但孔子內心對子貢是依賴的。《史記·孔子世傢》記載:“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這話裡飽含著多少深情啊。一個老人,拄個拐杖,在門口翹首以盼,最後終於等來瞭子貢。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一邊歌一邊流下瞭淚水……他對子貢說:“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先前我們說瞭:孔子交代後事的人一定要具備幾大才能。第一,有錢。子貢有錢,能料理好一切。第二,敬自己、懂自己,此人非子貢不可。比如有個叫叔孫武叔的詆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是說,別人的賢能,可以比喻成丘陵,但孔老先生猶如日月,是不可逾越的。由此可見孔子在子貢心中已經如日月一般瞭。第三,此人一定博學通達,子貢就是一個博學通達的人。孔子評價幾個學生時說,“由(子路)也果”“賜(子貢)也達”“求(冉求)也藝”。子貢,可以說是方方面面都通達的人,所以孔子把選墓地這麼重要的事交代給瞭子貢!子貢果然不凡,為老夫子找到瞭風水絕佳、子孫福報可傳萬代的好地方——孔廟。而且,別的學生大多守墓3年便離開瞭,唯有悲痛萬分的子貢在孔子墓旁住下,一守守瞭6年,一是對孔子情誼深厚,二是吃喝不愁。什麼叫“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孔子以上的作為就叫作“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就是至死不糊塗。把生前死後都打理明白,甚至自己死後怎麼埋這件事都想得特別清楚,能有幾人做到?!你得沒得道,還得看你把後事安排沒安排好,譬如,孔子就跟子貢講好瞭,“一定要給我埋對瞭地方,埋哪兒呢?我父親一支是殷商人,我母親一支是周人,殷人都殯於兩柱之間,你就按殷人的禮數埋葬我吧。”最後子貢就給孔子找瞭塊能做萬代帝王師的墓穴,也就是現在的孔廟。大傢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到孔府、孔廟、孔林坐一坐,吸一吸遠古聖賢的氣兒,多好啊。我也真是無奈瞭,讓人去感受天恩,人不願去,我若說到那兒拜拜可以考出好成績,就會有人呼啦啦前往……推崇聖人還得媚俗,真痛苦啊!
“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這句,是說今時之人,半百則眼不明、耳不靈,身心都不靈光瞭。大傢別忘瞭,這是黃帝說他那時的人噢!看來在黃帝時代,就跟我們現在的情形是一樣的。所謂“半百”,是指每個人命數的一半。這個命數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數,《莊子·盜蹠》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目前,對人類的自然年齡,在世界上有三種公認的推算公式。第一種:“自然系數”學說。這種學說認為,壽命系數是5~7。一般哺乳動物的壽命=生長期(年)×壽命系數。人的生長期是25年,由此得出人的壽命是125~175年。第二種:“細胞分裂”學說,這種學說用細胞分裂次數來推算出人的壽命。人體細胞分裂次數為50次,分裂周期為3年,由此測定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10~150年。第三種:是按人類的性成熟期算,哺乳動物的壽命一般應為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大致為14歲,人的壽命為14×8(或10)=112(或140)年。無論怎樣推算,人都應當活到110歲以上,而實際上,我們普通人隻能活到70~80歲。所以哪怕我們活到80歲,也是半百而衰。如果你是一個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活那麼久有什麼意義呢?我的原則就是:如果活著痛苦,就不如早死早投胎,不用活那麼久。“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黃帝對這個問題提出瞭兩種看法,人之所以活不到天年,到底是時代變瞭,還是人變瞭?黃帝的問題特別尖銳。這世上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這兩方面去思考:是時代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從時代上講,比如說過去時代的人確實很悠閑,有精力去插簪子、數梳子,搞各種禮數。我們現在誰手裡還有把梳子?在那兒梳啊梳,愣是把一把木梳子最後弄得油油的、鋥亮的。知道什麼最容易讓你安眠嗎?如果你躺下,有個人慢慢地用梳子給你梳頭,給你輕輕地唱歌,你沒有睡不著的。失眠用什麼來治?用愛,愛可以治愈一切。唱一首輕輕的歌,手指對頭部輕撫,從百會穴到太陽穴,然後再用細密的梳子一點點地輕梳……誰會睡不著呢!你的愛人若能如此,你就是幸福的人,你就不會有失眠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愛多麼粗糙,拿錢買房子、買車,買各種奢侈品,然後我們去做它們的奴隸,收拾、打掃、守候,而忘記瞭愛其實特簡單,就是相互廝守並愛撫……很少有人愛你到這個份兒上,願意為你輕輕地梳頭、唱歌。未來什麼最貴?一定是按摩最貴,未來的按摩師應該是表現愛的高手。他如此細膩地安撫你的每一寸肌膚,並且有著藝術傢般的節奏。因為,人的生命真的需要如此的體貼與呵護。關於愛,我們已經有太多語言的喧囂瞭,而缺乏對肉身的無言呵護……
afd806e1807018134b0757c090f207f2
好,回到原題,時代永遠在變,人的肉身沒變,但人心總在變。所以岐伯單刀直入地回答瞭黃帝的問題:人活不到天年的問題,在人。我們看一下岐伯對黃帝問題的回答。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所謂“知道”的“道”,就這八字真言——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八字真言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先講“法於陰陽”。中醫看病的最高境界是看陰陽,先要辨陰陽。隻要一說起陰陽,最簡單的一個判斷思路是:人間,男人為陽,女人為陰;天上,太陽為陽,月亮為陰。但這隻是看到瞭表層,陰和陽,用《易經》之卦象來解釋才是最妙的。比如代表太陽的離卦,外邊兩根陽爻,中間一根陰爻,也就是外陽內陰;代表陰水的坎卦,上下各一根陰爻,中間一根陽爻,也就是外陰內陽。這,才是事物的真相。如果看到這個層次,才算真的懂瞭點陰陽。現在能不能學中醫就看有沒有陰陽思維、氣思維、五行思維,就這麼簡單。比如說坎卦,外面的兩根陰爻是陰水,中間的一根陽爻是真陽。看到它最核心的那一層,才知“坎”水是外陰內陽,水的屬性是流動,不動者則是死水、腐水。而水的生命力,恰恰是那一根陽爻,因為陽主動。再比如,你一見到女人,就說她為“陰”,可能你就錯瞭,現在很多女人比男人還陽剛,現在她們自己都叫自己“女漢子”。這種外陰內陽,就是核心。而有的男的長著長長的胡子,可他的心脆弱得跟個小女孩似的,動不動就哭,那麼他是外陽內陰。總之,法於陰陽,是要看功底的,要明陰陽的變與不變。“和於術數”,“術數”指什麼呢?“陰陽”從某種意義上就代表先天,而“術數”就代表後天。萬物都是先有“象”,後有“數”。“和於術數”,就一定要深刻地懂得五行生克,懂得陰陽,懂得中庸之道,這些統統屬於“術數”這個層面,“術數”就是方法。這個方法不是你想象出來的方法,而是老天按照天地自然規律規定出來的方法。在這裡,說一說生命之學中,為什麼“7”這個數字如此重要?為什麼一個禮拜是7天?為什麼生孩子懷孕是40個7天?為什麼一次月經周期是4個7天,月經正常的循環是28天,不是30天,30天算拖後,28天算正常。如果陰歷的十五、十六趕上經期,這說明你身體絕佳,之所以叫“月經”,就說明這事跟月亮的潮汐有關。滿月之時來月經的人才叫身體好,月黑風高夜你來月經瞭,身體就不太好。西醫說人體氣血7天是一次輪回。所以血液疾病基本上都跟“7”這個數字有關,包括你的感冒也大約7天會好。7天,氣血一變,生命為之一新。包括很多中醫開藥,也是開7天的,但我認為,如果是慢性病,三七二十一天,或四七二十八天最見明效,不必讓病人每7天跑一次。甚至,《易經》也有“七日來復”的說法,一切在7日之後,就會重新開始。經典所說的一切,不會讓你不懂,前面說瞭“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後面就會用“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來解釋前一句。“食飲有節”,就是吃和喝,我們人生在世這兩件大事特別重要,你睜開眼就要吃和喝。什麼叫“有節”呢?首先,食物要吃應季的,所謂吃應季的,就要先懂這個“節”字。大傢看“節”的繁體字“節”,竹字頭下面是一個“即”,代表音聲。所以,節,指竹節,大傢都看見過竹子,竹子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個節,所謂“節”,都是氣機轉換處。北京話裡,如果說兩人有矛盾,叫有“過節”,就是難通融之意。而我們說的“過大節”,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現在把過節都看作一件非常高興的事,其實古人不這麼看。中國古代的節日最講究的就是陰陽。現在的節日不講這些,比如五四青年節,就跟陰陽沒關系。但古代的節日都是跟陰陽、節氣密切相關的,過節的日子都不是好日子。我們現在把過節的日子一律當成好日子,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有缺失瞭。比如春節,春節是什麼呢?春節就是立春,春節自古是立春節氣,既然是氣機轉換時,大傢都應該小心。《黃帝內經》講“春三月,此謂發陳”,“發陳”就是過去的好東西要發出來瞭,壞東西也要發出來瞭,所以這時候人就要註意身體瞭。春節就是個節點,既是春天的開始,又要打年獸,為什麼這時又放炮,又點燈的?因為年獸第一怕火,第二怕響聲,所以中國人逢節氣就點著瞭艾火熏一熏,把這“節”就過瞭。過節為什麼要放假?就是讓你休息,平靜地把這個難過的節點度過去。大傢記住,凡是逢陰歷的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等,基本上都是要出事的節,所以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人們一定要在井水裡擱些硫黃這些祛腐的東西,防春瘟。二十四節氣中的“節”和“氣”。關於節氣大傢懂多少?何為節、何為氣?即二十四節氣哪一個是節,哪一個是氣,比如清明過後是谷雨,這兩個哪個是“節”,哪個是“氣”呢?凡回答問題,都要說出為什麼,而不要瞎猜。我給大傢詳細講講節氣,通過這堂課以後節氣的問題就知道瞭。一個春季,分三段,立春和雨水,是初春;驚蟄、春分,是仲春;清明、谷雨,是暮春。所謂暮春就是花開始落瞭。四季當中各有6個節氣,有12個節、12個氣,共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黃帝內經》中,有一次,黃帝問岐伯:“何謂氣?”岐伯說:“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這是個大秘密啊,是不允許告訴別人的。黃帝一再追問,於是岐伯隻好告訴他,“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五日謂之候”的“候”就是物候的意思,也就是樹葉、花果這些事物每五天會發生一個變化。為什麼是五天呢?大概跟五行相關吧。這是規律性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從立春那天開始觀察,也許每五天樹葉會發生一次變化,這就是物候,物候就是指花和葉的變化,以及植物、草木的變化,一年物候有72種變化。“三候謂之氣”是什麼意思呢?三五一十五天就會有一次“氣”的轉化,所以節氣就是從這兒來的,三候謂之氣,就是節氣都是隔15天一變。一般現在一個月裡會有兩個節氣,所謂“節”與“氣”的不同,就是月初的那個節氣為“節”。“節”指氣的轉換,為月之始。哪兒是氣呢?還是看竹子好理解。氣拐彎的地方是“節”,氣順溜的地方叫“氣”,也就是直挺的那段是“氣”。氣足,這段就長;氣不足,這段就短。所以,一月當中,後面的節氣就是“氣”。中國文人酷愛竹子,蘇東坡就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據說竹子能夠忌貪、能夠忌俗,還能夠治病,為什麼?你天天觀察這竹子就全明白瞭。人的節操,不也是如竹子的表現嗎?有節有氣。人生也是,要懂得有節處,就有氣處,不會一帆風順的。如果一帆風順就沒有成長,什麼讓我們成長?痛苦。有節的地方憋得越有力量,下一段我們才有更大的成長。所以大傢要懂得什麼是節,什麼是氣。正月兩個節氣,立春和雨水。二月是驚蟄和春分,古人隻要說到清明,就已經進入三月瞭,隻要說立夏,就是四月瞭。過去人說生日都是陰歷生日,在這種生日裡,暗含著陰陽。比如,我出生在正月,雨水過後,那細密油油的春雨,使我一生都飽含詩意。而陽歷的生日,則多少有些蒼白,隻是日子,沒有綠,也沒有雨。那麼,節重要還是氣重要?都應該重要,是嗎?你看,在節上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要命的都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在“氣”裡。如此說來,“氣”似乎更重要,“節”是艱難點,而“氣”長不長,活不活,都在氣上呢。春分是一個大節氣,分則氣分,從“春分”起,氣開始變,然後“夏至”又一變,“秋分”又一變,至“冬至”,氣,又一變。所以,中國古代的歷法非常重視“氣”的問題,冬至、大寒這些都是氣,非常重要。既然談到節氣和時間,我們就說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生日。說到生日,就涉及陰歷、陽歷,這些東西我們在生命中怎麼去用呢?我的一個學習原則是,學任何東西都要貼近生命,都要有生命的溫度。不能說我今天學瞭個大道,學完瞭大道後,該怎麼壞還怎麼壞、該怎麼無恥還怎麼無恥,那是不可以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我們學到的東西一定要能改變、改良我們的生命。關於出生,我們先前專門講瞭《黃帝內經》第一句“生而神靈”,那生日,是否也屬於“生而神靈”中神靈的一部分呢?它重要嗎?為什麼重要?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隻有臍帶跟母親相連,生命是一種自我封閉下的綻放。出生的那一瞬間,臍帶一斷,人便告別先天,開始後天,此時九竅俱開,這一瞬間生命的突然綻放與天地自然形成的格局,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八字,也是西方人所說的星盤。即這一瞬間,各大行星,包括地球,對你的生命都會產生深刻的、致命的影響。比如,你出生的這個時刻,太陽在哪兒?月亮在哪兒?木星在哪兒?……有人會說我出生在白天啊,那時沒月亮啊,怎麼會沒有月亮呢?你看不見,不見得它就不存在,八大行星都存在呀。你出生的這一瞬間,與這些宇宙能量形成瞭一個錯綜復雜的格局,這些宇宙能量都會影響你,這個格局就是命。人總問有沒有命啊?絕對有命,怎麼可能沒有命呢?命是不是註定的呢?當然是註定的。命能不能改啊?不能,但,“運”可以改。生命的這個格局,在中國文化裡是什麼呢?你的年裡有一個天,有一個地;月裡有一個天,有一個地,再加上日和時的天幹地支,正好八個字,就是過去老人所說的八字。八字特別難講,為什麼?因為這裡頭即使一個“丙”裡面都藏著很多的東西,比如庚與辛,同樣是金,一個是陽金,一個是陰金。陽金剛硬,陰金柔軟,命就會有很大不同。再比如,丙與寅兩個字,丙是天幹、寅是地支。丙為陽火,寅為陽木,命帶丙寅的一般外向、陽剛。但如果命中又有庚辛等字樣,那麼火熔金,丙火就會因庚辛而削弱。總之,一個八字裡,處處有陰陽,處處有五行,明著有,暗著更多。這就是處處都講究的中國人,估計中國人個頭長不高,也跟總算計有關,因為活得太費心思瞭。現在年輕人都喜歡說星座,所謂“座”,就是你本命的座位。其實,西方人覺得星座不太重要,要想全面地看一個人,要看星盤。從命相學來看,西方人偏單純,全世界最復雜的人就是中國人,西方的星盤相比八字而言,簡單明瞭,至少用言語好描述。比如,我是雙魚座,雙魚很靈性,又喜歡神秘的事物,中醫也神秘而有靈性,所以自學中醫的人裡面,可能雙魚座的多些。有的人來這世上,是因為好奇,有的人是因為好鬥,而雙魚座大概是因為好玩。所謂雙魚,應該說是兩條魚的結合,一條是太古的老靈魂,一條是新生兒,所以她既有遠古的睿智與深情,又有新生兒的貪玩和無情,是最老辣和最純真的雜糅,在雙魚座的身上你永遠能看到純真,但是你別想騙她,她骨子裡有著看透千百年的能力。很多人都說雙魚座多情,那是你還沒看到她冷漠無情的那一刻。她對這個世界既不感興趣,又深深地好奇。她的生活再亂成一堆麻,你也不要忽視她靈魂的潔癖,她的孤獨是命裡不忍割舍的東西,你看著她在世道上如魚得水,其實她始終在世道的外面……所謂雙魚座,在節氣裡占雨水和驚蟄兩個節氣(也就是2月19日到3月21日期間),她既有雨水的柔美,又有驚蟄的靈魂般的蘇醒。所以文學藝術是她們靈魂的主導,她們剛剛蘇醒的狀態,又讓她們彌漫在無意識的美感裡,對宗教、藝術、心理有著敏銳的反應。但同樣是雙魚座的人,為什麼還有巨大的不同呢?西方人就要看星盤瞭,雙魚座,隻是你出生時太陽所在的位置,所以這是你展現給外人的一面,而且因為雙魚座具有表演天賦,所以她展現出的那一面並不真實。而她出生時那一刻月亮所在的星座,是她不展現給外人的內向的一面。我認為決定你成功與否,一定要看這一刻月亮所在的位置,展現給人看的一面是入世的,不給人看的一面是出世的。這一面決定著你真正的精神品質,決定著你要做什麼。比如我太陽的一面是雙魚座,我展現給你們那一面是有點好色、有點多情,所謂好色是喜歡看漂亮的東西、喜歡美的東西。多情而且有才情,有強烈的宗教情感和一顆敏銳的心。而我的月亮在處女座,處女座的嚴謹、踏實、潔癖,還有分享精神,決定瞭我能專註於自己所喜好的事物。我的所謂潔癖,不在於生活細節,而更多的是精神潔癖,更多地表現在我的文字表達和寫作上,並一定把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傢。雙魚和雙子,同為雙,但有極大的不同。雙子座是十二星座裡面唯一一個以人的面貌出現的,應當說他具備瞭人類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他智商一定是最高的。雙魚是遠古老巫和胎兒的集會,雙子則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集會,他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鬥,自我糾結。而且雙子的人,因為他生於6月,在小滿和芒種之間,是突然熱起來的初夏,蝴蝶正從蛾子變成美麗的蝴蝶,所以變、變、變,是他的主題曲。你很難琢磨出他到底要幹什麼。他的語言和理想都是豐富而多變的,語言也是絢麗多彩的。他有思想的聖殿,並相信那是真實的……星座基本跟中國的節氣相合。為什麼要講一下星座呢?因為星座很有趣,基本上跟中國的節氣相合,這樣從節氣看人就有意思瞭。《黃帝內經》有五運六氣學說,在《素問》七篇大論中,很難講,但若和星座一起講,就有意思瞭。比如每年的金牛座雖然節氣一樣,但主氣、客氣不同,性格就會有很大差異,脾氣秉性不同,得的病也會不同。我在《生命沉思錄3》中,就曾這些寫瞭一小部分,我想讓我學生寫,但他們都懶得要死,現在的學生就是你給他一個成就的道他都不幹。其實他要能把這本書全部整理出來,這個書是很好玩的,對不同性格的人會得什麼樣的病,以及他得病的原因,都會明晰一些。這個話題先放在這兒吧,等講到後面五運六氣時再講。總之,《黃帝內經》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就是天地。我們生在這個宇宙時空中,就受這個宇宙時空的影響,生命、氣血、壽限從我們出生的那一瞬間,就統統定格和綻放瞭。
為什麼《黃帝內經》剛開篇就講食飲?因為太重要瞭,人後天一出生,就離不開吃和喝,一開始吃的是母乳,然後就是五谷雜糧,這些東西一定會改變人的精氣神。總之,所謂“食飲有節”,是一切要跟天走,跟節氣走,不要跟人走。最關鍵的是給大傢提一個醒,假如得大病瞭,比如說癌癥,第一要改變的是什麼?就是飲用水,因為你一天要喝好多水,而不見得一天要吃幾次飯,而身體的70%也是水。所以換飲用水,就是要給你的生命轉機提供條件,水土對人影響巨大。第二,食物也要變,即改變你的食物結構。第三,要改變居住環境,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原先有一個女企業傢,她病瞭以後,非得讓我去她傢,她也沒有告訴我得的是什麼病,我剛走到她門口的大花園,就明白她哪裡病瞭,她的花園有那麼幾塊地方不長草,不長草的地方正好像子宮和卵巢,我一進屋就逗她說:“婦科出大問題啦?”她大吃一驚說:“剛查出來得瞭卵巢癌。”古代看病是強調要進傢門,為什麼?因為房子是你天天待的地方,久而久之跟你的氣場就相合瞭,光改變你沒有用,還得改變下你的居住環境。現在沒有醫生願意上門服務瞭,就隻好讓你搬傢。換個新環境,心情會好。現在看病,其實有不科學的地方,比如你擠公交車到醫院,一路焦急、生氣,把你的脈,能是你真實的脈嗎?所謂把脈,在《黃帝內經》裡面,將來會講到,一定要把“平旦脈”,就是你早上起來,晨尿未解,或者是剛剛解瞭手,躺在床上把的脈才是你最真實的脈。在古書中記載瞭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夫到人傢去,病人是個新婚小夥子,全身腫,眼皮腫,臉腫得跟臉盆似的。已經找過幾個大夫瞭,誰也治不好。這位大夫一到,一把他的脈,六脈平和,沒病。大夫也納悶,於是便坐在病人身邊吃飯,以便觀察。其實,人得病不得病就看一點:病人有無食欲。這小夥兒因為身腫,而腫癥第一是要先禁食,就是不讓他吃,他已經餓瞭好幾天瞭。此刻看大夫在旁邊吃飯,都饞死瞭,他愣是把眼睛扒開瞭看大夫的飯。這大夫就特別好奇,說:“你看什麼,你餓啊?”“我餓。”“那就吃唄。”於是把飯推給瞭小夥子。小夥子一頓狼吞虎咽。大夫就更納悶瞭。一看他吃飯更像沒病的,但他畢竟全身腫啊,這是為什麼呢?猛然間大夫明白瞭,這個房子是新房,裡面的傢具全部是剛剛塗過漆的,所以這小夥子中的是漆毒。有人會問:為什麼別人沒中這個毒?因為他新婚消耗得多,他裡面虛瞭,所以他就得瞭這個病。於是大夫先讓小夥子換個屋子,然後把很多螃蟹搗爛瞭,敷滿他全身,這就相當於讓他中的毒徹底發出來瞭,這孩子就好瞭。醫生要是不去傢裡,而是把這個人拉到醫院看,是一定找不到真正的病因的。這就是傢裡環境與疾病的關系。傢裡環境對身體也有大影響。還有一件事得說說,現在人之所以喜歡西醫,是因為服藥便捷,一個小藥片扔到嘴裡就成。中藥呢,還得煮,藥材還分先下或後下,很多人就嫌麻煩。更有人有工夫得病,沒工夫煮藥,恨不得讓你把藥都煮好瞭喂給他,這樣你還想好?!想都別想!我自己對病人有一個要求,一律不許把藥拿出去煮,隻能自己在傢煮,不僅能治病,還能有藥氣改變屋內環境。中醫藥性講的是氣和味,這個藥性至少可以改良房屋裡的空氣環境。我有個學生,聽明白後,會一邊喝藥一邊拎著藥罐子在屋子裡走兩圈,呵呵,至少這種態度是對的。很多人就是不明白這種人養屋、屋養人的妙境。更何況,自己煮藥的過程,就好比念經,功夫到瞭,才能得道,誰也不能一步登天。甚至,治病有時候光吃藥都不行,不解決得病的原因,病還會復發。有個老太太,病因在於多管閑事,管不好,就生氣,生氣就渾身不舒服,就讓她一邊煮藥一邊罵自己:多管閑事多吃屁。這就像一個咒,念多瞭,就活明白瞭。另外一個同樣心浮氣躁的老太太,我讓她抄寫一段古文當治病的咒語。有趣的是,她不懂古文都是豎著抄寫,她一邊吃藥,一邊橫著抄寫瞭整整一本子,最後大病痊愈,且愛上瞭抄寫,說這樣心很靜……所以,我治病的體會是:凡聽話的,好得快。自己的“業”,自己消,醫生和藥,隻是幫忙而已。
下面講“起居有常”。所謂“起居有常”是什麼?這個也是要跟著天走。跟著天走,也就是跟著太陽走,太陽起來瞭,你就得起來。太陽升起,就是天地之陽氣起來瞭,你自己的陽氣也得起來,你要不起來,就會壓抑自己陽氣的生發。太陽落山瞭,你自己的陽氣也要收斂。可是我們現在偏偏不這樣,太陽一落山還要看電視,看這個,看那個,更加不收斂。現在人是一邊熬夜一邊敷面膜,其實熬夜最催人老,敷面膜又有什麼用呢!中午睡覺補心,晚上睡覺補腎,我們把這大補給丟瞭,卻指望人參、枸杞能補益自己,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古代的人呢,太陽一落山,就摸黑嘮嘮嗑,然後就睡瞭。我們現在的人呢,先是電視,然後是手機,人手一個,白天晚上離不瞭手。怎麼可能起居有常?越到晚上越喝酒、越興奮,所以說現在人的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下一句“不妄作勞”就是不胡來,“故能形與神俱”,內外相合。所謂“形與神俱”這句話,特別高明,很少有人去理解這句話。“形與神俱”是什麼意思?有人說是“不裝”,有那麼點意思。我們現在大多是“形不與神俱”,究竟形與神明相合是一種什麼狀態呢?我用一個故事來解釋吧:有一個人登喜馬拉雅最高峰時,差幾步就登頂瞭,而領隊死活命令他休息,這恰恰是人不願意做的。領隊說瞭一句話:停下來,就是要讓靈魂跟上來。這句說得真好。我們現在所謂“形不與神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軀體始終在狂奔,最後居然不知靈魂在何處!所謂內外相合,就是自己的身體能跟自己的神明待在一起。我們現在多少人自己不能跟自己待一會兒,要麼執拗呆傻,要麼躁動不安。看看已經自殺瞭多少人!抑鬱的,跳樓瞭;還有狂躁的,非同尋常地興奮,眼神燦燦地外露,神明就要散掉瞭。我剛見過這麼一位,特有錢,他幾乎把北京的中西醫都看瞭一遍,所有的醫院都轟他走,不讓他再住院瞭,而他得意的是:你們都看不好我吧?同時,誰也治不好他這事也讓他無比恐慌。最後他進瞭精神病院,診斷為躁狂兼抑鬱。他老覺得他的腿在抖,可是他老婆、他身邊的人都說沒見他的腿抖。他說他腿一抖,心就慌,就有窒息感,就倒地不起,隻能送醫院,到醫院一查,渾身沒毛病,就又送回傢。這就是西醫的問題,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人就沒病,如果你執拗地認為自己有病,就是精神病。可他明明有病啊,感覺腿抖,在中醫裡,一定是肝腎的毛病。肝主抖,根兒在腎精不足。腎精不足,人則善恐,心腎不相交,則心慌,有窒息感。所以這樣的病,隻能中醫治,吃瞭20多服藥後就沒事瞭。現在修行的人多瞭,又出個大問題,修好沒修好先別說,成天逮誰度誰,成天想把別人度進自己的群。我就曾見過這麼一位,她說她信教瞭,曲老師你也信這個教吧。我說:“您自己高興,偷著樂就行瞭,您沒必要拉別人信。”對方回答瞭一句話把我樂壞瞭,她說:“我不怕別的,我怕你事後埋怨我,當時沒拉你一把。”我一聽心裡笑得不行,我說:“您盡管放心,我絕不埋怨您,您放心吧,您好好走您的陽關道,我好好走我的獨木橋。我自投我的羅網,您自投您的羅網,我們各幹各的。”你說她這個人是不是好人?至少是個濫好人,但她的錯誤在於:己所欲,一定施於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隻是半句話,我補上後半句:己所欲,也勿施於人。比如你想學什麼,你就偷偷學,你別強拉硬拽,別亂評別人的好壞,這樣真可以少得病。守住自己的神明,就叫“形與神俱”。能夠“形與神俱”,就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讀《黃帝內經》,開篇說“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這就是長壽之道。這沒什麼好講的,照此去做就是瞭。可是,人世間的事,都是明白歸明白,腦子明白瞭,身體卻做不到。有人說,《黃帝內經》都幾千年瞭,你現在還念叨它幹什麼。可是你看這句“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不正跟現實很像嗎?“今時之人不然也”,是說今時之人,不能做到:第一,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第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第三,不妄作勞,形與神俱。現在的人什麼樣呢?“以酒為漿”——就是把酒當水喝。水,是平性,養人;酒,是烈性,也養人,但因為其性烈,故,酒代表非理性。大傢千萬要記住,中醫可不認為酒是壞東西,酒是最早的藥,所以最早“醫”的寫法底下有一個“酉”,就代表“酒”。有種說法是“煙酒,奇物也”,認為酒和煙都是瞭不起的東西。為什麼?什麼都得講理,天底下現在各種各樣的說法太多瞭,今天有人說這個對,明天又有人說這個不對,什麼是愚癡?就是今天說不能吃雞蛋瞭,你就不吃雞蛋瞭;明天說不能吃雞蛋黃瞭,你就不吃雞蛋黃瞭,這就是愚癡。因為你從來沒問為什麼。比如這個“煙酒,奇物也”,你就得問問,何為“奇”?古人說任何東西都要從“陰陽”論,判斷任何事物能從陰陽論,就是上上法。何為奇物?酒,看上去是水,點著瞭是火,所以酒,乃水火既濟之物,同時具備兩種相反的屬性,難道不是奇特之物嗎?!而且中國的酒和西方的酒,完全是不同的屬性。中國白酒是糧食的精華,西方的葡萄酒是植物發酵,但人傢宣傳得好,而中國人在自己的酒的宣傳上不下功夫。西方的酒多講究,比如喝瞭1994年的酒,那年,天什麼樣,地什麼樣,水分什麼樣,雨水怎麼樣,土壤怎麼樣……總之,裡面有什麼東西對心臟有好處,說得頭頭是道。更關鍵的是,西方人是一小杯紅酒喝一天,中國人恨不得一瓶一杯。如此,就是過度。再好的東西,也糟蹋身體啊。西方的葡萄酒是葡萄釀制的,葡萄是植物,葡萄屬陰寒。中國人吃葡萄其實更講究,最好的吃法就是吃葡萄幹。葡萄幹是陰性的物質,經過瞭暴曬,得瞭陽。而且西北有大陽氣,所以新疆的葡萄幹最好。中國的酒是什麼酒?糧食酒,糧食是五谷之精華,如果有機會能接觸到長壽老人,會發現一些秘密特別有意思,有些修行很好的老人,到瞭快死的時候,基本上是消化不瞭食物瞭,所以他就不吃飯瞭,但他一定天天喝酒,沒有一個老人在那兒天天喝紅酒,一定是喝白酒,而且是高度的。其實,糧食酒遠遠好過植物酒,隻不過,我們現在有的人良心壞瞭,拿酒精往裡勾兌,多少人能喝到原漿?“煙酒,奇物也”,那麼煙是什麼東西?是世界上在所有植物裡最需要陽光的東西,盛產煙葉的地區是古巴、雲南這些高原。所以,煙,首先從陰陽上論,是陽性的。你如果能抽到沒有放添加劑的真正的好煙葉,怎麼可能得咽炎?為什麼雪茄那麼貴?煙葉是絕對的好東西,而且煙葉到現在還算是不被污染的。煙酒,雖是奇物,但都不可太過。今時之人,以酒為漿,把酒當水喝,肯定是過瞭。酒,還是中藥裡的“引經藥”,過度飲酒一定損肝,但稍稍用在引經藥裡,它對肝又是一種救贖。從這個理上講,小飲對肝有益,如果這個人老憋著,老生氣鬱悶,喝點小酒就能解鬱悶。所謂引經藥就是把要解決病痛的藥物引到肝經那兒,把肝宣開,人就舒坦一點,但是不能多喝,更不能喝鬱悶酒。在中醫中藥裡,若是肝上有點毛病,或者是肝鬱得特別厲害,就稍微用點酒。女性呢,尤其在經期前後,一定要吃一樣東西,醪糟,也叫酒釀,超市都有賣的,吃個醪糟煮蛋就可以瞭。因為醪糟大補氣血,而且可以除瘀血,但一定要加熱後服用。因為凡是子宮的病通通屬於肝病,所以治子宮病就是要從肝經治。還有一個問題,女性疾患要想除掉,最好的治愈期是月經期,因為隻有在月經期,這時候女性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反過來講,女性疾患裡最難治的病,也是月經期間生大氣造成的疾病。可是恰恰很多女性都是在這個時候情緒最激烈。月經期,隻要一生氣裡面就凝結,去都去不掉,有的就直接閉經瞭,或隻好等你下一次用更多的血來把瘀血排掉,這也是有子宮肌瘤的人容易經期淋漓的原因。而且女人一輩子都靠血養著,這樣折騰一次,下月來月經時,血又不足瞭,人又沒勁兒瞭,這樣慢慢就形成瘀滯瞭……記住,生門即死門,人之生門和死門其實是一條路,這句話在我們人生當中特別重要。當你瀕臨絕境的時候,就隻有一條路可走瞭,就是把死門當生門走,要麼死,要麼絕處逢生。生命也是一樣,經期,既是治病最好的時期,也是得病的最糟糕的時期。男人和女人就不一樣瞭,男人比女人相對短壽的原因也在此。男人沒有月經,情緒缺乏出口,再加上嗜酒,情緒就更鬱阻出不去瞭。肝損傷之後,越大把吃藥,就越損肝,所以男性肝病居多。男人一輩子要想好,就是少喝酒、少吃藥,成天高高興興,可誰能做到呢?基本上都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妄”是什麼呢?就是胡來,所謂胡來就是不守時守位,就是該睡覺的時候偏不睡覺,該醒的時候偏不醒。大人愛怎麼作就怎麼作吧,別讓孩子任性。對孩子,有些做法很具體:比如,我兒子的屋裡是不允許有電腦的,直到18歲,才給他用智能手機,他之前用的手機都是100元左右的,隻能打電話,不能幹別的。還有,就是保障孩子的睡眠。大傢不要以為睡眠是一件小事,睡眠是一件大事,所有的養,包括你吃任何的營養品,都趕不上黑甜一覺,睡眠是最大的養。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都在睡覺,所有搞現代胎教的都是蠢媽媽,一會兒聽音樂,一會兒學外語……自己都不會說幾句外語,也不懂音樂,還把錄音機放在肚子上,凈折騰孩子瞭。小胎兒要用不到10個月的時間完成人類幾億年的進化,他容易嗎?他全得靠在睡眠中不斷地分裂,不斷地遞減,或增加。他這10個月忙著呢,而這10個月的忙碌,一定要在“無為”的情況下進行。就是不被幹預的狀態下進行。你一旦“有為”、一旦幹擾,生命就可能出錯。睡眠狀態下是無知無識,生命隻是順應著它的本來面目去變,這時候你亂下指令,就會對它有影響。現在有的小孩一出生就有那麼多問題,其實跟他原本的載體有關,尤其是跟懷他的母親有關。我看過一個自閉癥的小孩,特別的可愛。我助理是個小美女,他一進門就追著那個小美女,因為他青春期瞭,反反復復說這句:“姐姐好看,姐姐好看。”你看他本性並不自閉,他隻是對他不喜歡的事物關閉心扉。看病的時候,他特別安靜地聽他媽媽說話,但有一個動作被我發現瞭——他沒事就摸摸媽媽的肚子。十六七歲瞭沒事就摸摸媽媽的肚子肯定有原因,這時候我就問他:你是不是特別想回去?那孩子從沒聽過有人問他這句話,他眼淚一下就下來瞭,使勁兒跟我點頭,好像我能幫他這個忙似的。你說他傻嗎?絕對不傻。這時候我就問他媽媽,我說你懷孕的時候是不是老跟他爸吵架?他媽媽哭瞭,說當時就是鬧離婚。你看,孩子全清楚,你們以為孩子傻,其實是大人傻。大人什麼品行,孩子太清楚瞭,他活在原始的痛苦裡,不願意跟這個世界同流合污。總之,我們大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也就罷瞭,別誤瞭孩子。接下來講“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醉以入房”,房,就是指“房事”,也就是男女之事。男女之事,本來挺美好的,然而“醉以入房”,就不美好瞭,就是縱欲。“欲念”是人之常情,若有美好的男女情愛,則可以紓解我們人生在世的很多煩惱,但不能在一種沒理性、喝醉的情況下進行。有人會說,愛欲,就不是理性的事。但至少你知道因誰而起欲念吧?愛,可以溫柔,可以荒蠻;但醉後,你隻是發泄,而不知對方是誰。這,才是“醉以入房”可怕的地方。下面這句“以欲竭其精”,是指用欲念耗散精氣。“以耗散其真”裡面的“耗”,在這裡是通假字,通“喜好”的“好”,翻譯過來就是:用喜好耗散真陽元氣。由此可見,欲念是陰性的,所以耗散陰精;喜好是陽性的,所以耗散陽氣。這兩句是指:欲望,是造病之根源。《黃帝內經》不是宗教,它不要求你無欲,也不要求你禁欲,但是,它要求你少欲,不能縱欲。一切以不傷生命為基準。欲望,是氣血的體現,年輕人欲望賁張,是氣血足的象;年老者欲望低迷,是氣血衰退的象。但也有老人傢欲望賁張的,這不是氣血足,而是虛陽外越、收斂不住的象。總之,《黃帝內經》談欲望,別有一番風趣,不能離瞭身體根本說欲望,一切要以陰陽、氣血說話。還是打個比方吧。很多年輕人焦苦不堪,是混淆瞭欲望與志氣,是把欲望當作瞭志氣。欲望和志氣,都源於腎,但中醫偏偏說左腎、右命門,於是便有瞭陰陽,於是,也分出瞭欲望與志氣的不同,強言之:欲望為陰,自有其陰鷙之氣,一旦被壓抑,便心濁氣敗,幽怨滿懷。志氣為陽,自有其舒朗神氣,即使暫時不得志,也能從容自在。譬如我從小志氣在文學,於是文學詩意漸漸入皮入骨,雖中途入醫道,但秀才學醫,籠中抓雞,學起醫來,更有情懷。如果欲望隻在出人頭地,隻想謀求所謂成功,便失卻瞭那一番玩味醫道的自在從容。再者,元氣藏於腎,因此欲望或志氣皆掀動元氣,隻是欲望耗元氣,志氣補元氣。欲望易糾結掙紮,欲望大、身量胸懷小,就有擔不起的痛,故耗。欲望達不成,心灰意冷,就更耗。而志氣呢,簡單純粹,隻是情懷和理想,成與不成,任天意安排,因此,見南山悠然,見蒹葭悠然,見流水亦悠然。沒有負擔,沒有成見,在喜樂禪意中漸生浩然之氣,故,養元氣。這就是陰與陽帶給我們的身心體驗。當然瞭,不見得人人都成功,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身與心的平衡,所以,平衡感是生命的一個要點,比如,氣弱、血弱、精神弱,倒也沒什麼,平衡就好。弱,隻是不足,不是病。所謂病,就好比氣足、血不足,則浮躁;血足、氣不足,也呆滯。人生亦如是,氣血弱,欲望低,倒也平和快樂;怕就怕,內裡空癟又欲火萬丈,最後難免膏脂燃盡、身心俱焚。傢庭生活也同樣,最初的愛是熊熊烈火,而最終的愛卻很可能是點點灰燼。戀愛,靠欲念支撐;而婚姻,靠意志維持。能把熊熊烈火堅持到點點灰燼的,一定知道這過程的不易和艱苦的付出。所以,我的原則是,人生在世,要先存個聖賢心,然後趕緊把世俗事瞭瞭,才好安心做聖賢事。比如考學、戀愛、結婚、生子……這些要按部就班地趕緊完成,過分戀戰、拖延,反而傷氣血。畢竟再轟轟烈烈也終將歸於平淡,無論做妻子、做丈夫都難免會有說不出的徒勞的那一刻。莫如早早有一本領以便果腹,然後溫和做人,好好讀書,寄情山水。比如我們國學堂的口號就是:學《黃帝內經》,自救利他真慈悲;知老子,明心見性大自在。不管外界如何,至少心中有個美好的去處。甘地說:“地球可以滿足人的需求,但是不能滿足人的欲望。”也就是說,人的需求極其簡單,但人的欲壑難填。欲望,因其陰鷙的本性,會把我們拽入深淵。其實,古人最吸引我的就是他們那種知足的悠遊,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有塊地、有個娃、有飯吃,生活安穩,傢庭和睦,就可以瞭。我們現在呢,追求的是要有無數塊地、無數個女人、無數個娃,關鍵是永不知足。你看有的貪官簡直是可憐死瞭,貪瞭那麼多錢,還得虛偽地活著,每天裝窮人,騎自行車上下班。貪,是罪惡;虛偽,更是罪惡。而遠古的《詩經》裡有一篇《汾沮洳》,裡面專門描寫瞭一個男人,就是自在、從容、燦爛。詩裡面反復說,跟公傢人相比,你看他多漂亮;跟公傢人相比,你看他多瀟灑;跟公傢人相比,你看他多從容,什麼叫公傢人?公傢人就是公務員,全世界的公務員都差不多,就像契訶夫寫的《裝在套子裡的人》,主人公刻板、自私、越來越不開放自己、頭腦僵化。所以大傢一定要記住,趁年輕的時候,能自己多變幾次就多變幾次,要像花蝴蝶那樣絢麗一回。等老瞭,沒精力變瞭,也害怕變瞭,該死就死吧,至少沒什麼後悔的,就好。“不知持滿”這句還是說“不知足”。“不時禦神”是指:不能按時駕馭自己的神明。人生在世,身體與神明的協調最難得。所謂自己和自己待在一起,就是指身體與神明的協調。協調瞭,人就自在,就從容;不協調,人就惶惶不可終日,就得病。接下來這句“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是這一小段的結句。我們現代人追求的是什麼?就是心裡當下痛快就行瞭,就叫作“務快其心”。生命是一條長長的線,而不是一段一段的。我們現在隻求一段一段的快樂,不知何為終極的快樂。最終的快樂一定是一種穩定的快樂,也就是“法喜悠然”。所謂“法喜”,就是不再“心隨境轉”。所謂心隨境轉,就是看見下雨瞭,心就悲傷;天晴瞭,心就喜悅。而是要“境隨心轉”,無論看見什麼,都保持內心的穩定,溫度是恒定的,色彩是協調的,心境是澄凈的……所謂“逆於生樂”,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違背生命的原始準則的,比如“食飲無節、起居無常”等,所以一定會“半百而衰”。總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是《黃帝內經》一書的綱領,通篇都在講這八個字。也就是——人生,既要符合天道,又得有具體方法;既要有天地陰陽的豐富多彩,又要有落地的平凡的生活。然後,你才能得到氣血的柔和、身心的平靜,以及時時刻刻的吉祥。
a6faeb8bb3ced407c0690cc0d227613d
全80冊國學燙金系列正版道德經古文觀止本草綱目說文解字詩經書籍
活動價:619.00元☞【購M方式】復制商品鏈接到V信打開或V信識別二維碼圖片即可打開購M
商品鏈接:http://mobile.yangkeduo.com/duo_coupon_landing.html?goods_id=307855737455&pid=9639851_187796782&goods_sign=E9D25cfvPPtOvRRRwvbayXFcjnE3LsLp_JgzqPaR22&cpsSign=CC_220327_9639851_187796782_b9400964ebfd0f51b34a3e4670badcc6&_x_ddjb_act=%7B%22st%22%3A%221%22%7D&duoduo_type=2
【全16冊】本草綱目黃帝內經扁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中醫藥經典著作
活動價:188.80元☞【購M方式】復制商品鏈接到V信打開或V信識別二維碼圖片即可打開購M
商品鏈接:http://mobile.yangkeduo.com/duo_coupon_landing.html?goods_id=337085625077&pid=9639851_187796782&goods_sign=E9_27BGQjGFOvRRRwvbayUblyXKjuNNk_JF8iFYMGl&cpsSign=CC_220327_9639851_187796782_867fa0d24914473ff3f1cf9170bde3f8&_x_ddjb_act=%7B%22st%22%3A%221%22%7D&duoduo_type=2
540bc7c24c57e592f62b7f90802c1029
【包郵】正版食物本草本草綱目養生治病一本通民間秘方偏方養生治病一本通
活動價:186.00元☞【購M方式】復制商品鏈接到V信打開或V信識別二維碼圖片即可打開購M
商品鏈接:http://mobile.yangkeduo.com/duo_coupon_landing.html?goods_id=337099102423&pid=9639851_187796782&goods_sign=E9f27Bbi5kNOvRRRwvba4uW7EFApm7XA_JQcvTK7RkK&cpsSign=CC_220505_9639851_187796782_633601d03f6b973855bf3a6a82bc8f01&_x_ddjb_act=%7B%22st%22%3A%221%22%7D&duoduo_type=2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