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大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第一件是马云为996工作制站台引起了各行各业各大媒体的集中讨论。为此我表示要专门针对此事发几篇文章,第一篇就是《后发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诅咒》。
结果我还没来得及发,另一件事就发生了,鹤岗房子真的跌到了“白菜价”。
没想到,这两件事相隔几千公里,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正好完美的印证了我文章的两个主题:后发工业化,和人口诅咒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准确的从微小的历史细节中找到国家和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而国家和社会的命运,几乎都是和我们个人息息相关的。
下面进入正题: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各个列强先后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历程,这一批崛起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年代,但同时也给亚非拉美国家的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9世纪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从那以后,实现工业化似乎成为了每一个弱国图强的必由之路。
但是直到今天,真正完成了后发工业化的国家两只手基本就能数的过来,而当中实力比较强劲的几个基本都集中在东亚地区,比如第一波崛起的日本,第二波崛起的韩国和台湾地区(虽然台湾不是国家,但由于历史和制度跟内地差异过大,所以真的需要单独考虑)。以及最近几十年极速崛起的中国。
其余的国家,要么自甘堕落于“能源出口国”,如伊拉克叙利亚,其实他们的工业化起步比韩国都早的多。要么倒在了濒临成功的路上,比如被东南亚经济危机摧毁的亚洲四小虎
这绝对不是巧合
资本的属性决定了想生产想发展就一定要进行原始积累。当年,第一代工业国通过“三角贸易”等手段疯狂掠夺殖民地,通过打破关税壁垒在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倾销商品快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是这些后来者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日本和俄罗斯还有机会进行尝试,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中国韩国等在之前就是半殖民地甚至是殖民地,通过对外扩张进行掠夺这条路已经被彻底堵死了。
对外掠夺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只剩下“对内掠夺”了,对于那些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这一切就来的简单多了,比如中东的那些土豪们,只要你有能源,那么发达国家自然会来“帮你”建立能源开采工业。
但是能源输出国有个大问题,因为卖能源来钱太快,会大大降低市场发展其他加工制造业的需求。二来发展单一的能源采集工业也无法学习到先进技术,而原有的工业国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会主动帮助你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
所以这些国家虽然短期内都有显著的经济增长,但随着能源的枯竭和市场的变化,很多都在后来一蹶不振,比如曾经的阿根廷。
而像中国日本韩国这些能源并不富饶的国家就只能去挖掘另一种能源——人能。
没错,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开发人能。
而东亚国家特殊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简直就是为开发“人能”而生:
1.几千年发达的农业社会,积累了巨大的人口基数
2.两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让普通百姓也有通过读书和学习出人头地的思想和欲望
3.根植于文化核心的“集体主义”,能有效的组织动员海量的劳动力
第一条就不用说了,大家都能理解,干活一定是要有人的。而且东亚地区的百姓历经两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普遍吃苦耐劳,乐于奋斗。
第二条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受到了现代化教育的人口才能成为“人口红利”,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人口无法成为“工业化”的动力,比较典型的就是印度。而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第三条也是最关键的,只有强大的组织才能有效的调用全社会的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分配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所以东亚几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都实行了各种社会主义制度(对,没打错,日本韩国在起步阶段的经济模式都有浓重的社会主义色彩)。
东亚各国的几位“改革总设计师”,他们的共同点大家自行想象
同时日本韩国中国在战后都相继赶上了欧美发达的国家的产业转移,所以都先后迎来了经济的腾飞。所以直到今天,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张图能深刻的反应出日本曾经的工业霸权,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即将被中国和美国打垮
全世界的飞机航线图,可以直观看出东亚已经是北美和西欧之后的世界经济“第三极
不过任何收益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我们平民百姓来说,这一切的代价自然就是前段时间炒的非常火热的“996”。
东亚国家工业的崛起,依靠的“对内压榨”,那么这些“压榨”最终都会落到我们身上。比较典型的就是建筑施工行业,996根本不算什么,9127才是常态。
这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速度”的根本原因。哪有那么多好的管理和技术,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一点点为我们拼出来的而已。
如果故事到此就大结局了,其实也还不错。虽然大家累了点,但是经济发展好了,大家都有钱了,不是一切都皆大欢喜吗?
但是历史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在滚滚向前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你喜欢的时间点上。
对我们个人来说,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年轻时多攒些钱就能把一切问题解决,而且我们也不需要考虑一百年后的事情,但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这一切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致命问题。
比如人口红利,其实本质是一种贷款,是需要还债的。今天的年轻人几十年后都会变成老人,今天的年轻劳动力越多,意味着明天就要承担越大的养老压力,除非人口一直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同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提高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又等于人口红利的变向消失,这才是新一代年轻人特别抵触“996”的根本原因,大家即使不加班,也能 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谁还愿意加班呀。
还有最为严重的一点,工作会导致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降低,尤其是女性生育欲望的降低,至于为什么,想想企业为什么不爱招未婚未育女性员工就能理解了。
同时工业化的社会,培养一个劳动力的成本及其高昂。在农业社会,小孩长到七八岁就可以给家里干活,十几岁就能下地劳动。但是在工业化社会,一个人不学习到初中毕业,基本上就会成为一个“废物”,不读到大学本科,就很难为收回家庭的培养成本。以上两点这导致了社会整体生育率的降低。结果就是,东亚几国现在成为了世界人口出生率的塌陷区。
东亚经济最落后的蒙古是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国家,中国出生率最高的广西、贵州几乎也是中国最穷的省份。比较意外的是,日韩的出生率其实比东北地区高的多的。
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资本不得不更加疯狂的压榨现有劳动力,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劳动者没有了“加班加点工作”的需求,这一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前段时间“996”的话题火遍网络。
而工业化导致的低生育率造成了人口加速萎缩,让过去十几年虚高的房价再也没有了接盘的人口,没有了人购买,再高的价格都是空中楼阁。所以这些年各大城市都开始以各种手段抢夺人力资源,武汉和天津的落户政策仅仅是开始,远未到高潮。
但是人就这么多,大城市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哄抬了大城市的房价,却彻底把一些小城市推入了深渊——比如鹤岗。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事实是最近十年一直是炒房子的在“收割”住房子的。最后,终于由黑龙江边陲的一座小城市“落实”了中央的政策,虽然这也是“被迫”的。
当年苏联等东欧国家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也和今天的东亚一样,遭遇了严重的人口危机。为了应对危机,苏联等东欧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对无子女者课以重税,而且从四十年代一直征收到苏联解体。在波兰更是推行了公牛税,对所有不结婚的男人苛以重税,逼迫男性结婚,以此提高生育率。其中最具创造力的是罗马尼亚,它们祭出了史无前例的月经警察。这些月经警挨家挨户检查妇女是否来月经,这种严厉的强制生育政策行效于一时,但东欧国家长期的人口颓势并未随这一奇葩政策而改变。东欧国家的生育率就像受了“诅咒”一样,始终未能扭转,直到他们政权的最终崩溃。
其实这一结果我们都能理解,毕竟不让别人生孩子可以用强硬手段,但是逼别人生孩子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还有另一大残酷之处,就是从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有些事可以通过行政力量来解决,比如后发工业化时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有些事却只能看着他发生,谁也没有办法,比如工业化过后的“人口诅咒”。
今天,东北地区已经遭受了这个诅咒,而从历史和现状看来,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特有问题,而是全国各地人口问题爆发的前奏。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其实也不少,但是:
1、保持3~4的人口出生率,尽快填补前三十年的空缺(不过谁家敢生3到4个孩子呀)
2、让年轻人永远不老(这个当然不可能,不过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的手段变相解决)
3、大大降低人均寿命,减轻养老压力(这个更是不可能了)
4、抢先完成下一次产业革命,提升社会生产力(理论上有可能实现)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不能在人口危机全面爆发前完成人工智能产业革命,那么……
资本家的苦日子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