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3日,就在新中国宣布成立两天后,美国政府高层就对是否承认新中国展开了讨论。国务卿艾奇逊对当时的远东格局做出了一针见血的预判——“中共的胜利与苏联没有直接关系,这导致中共的独立性远高于其他共产党国家。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力,这是其独立自主的强大后盾。而根据苏联在东欧的举措来推测,苏联必然试图将中国纳入其卫星国体系,这必然激起中国的激烈反抗。所以,中苏关系在十年内必然破裂。”现在来看这一段,非常精确描述了中苏关系的演变,甚至连时间都不差多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中美建交是改写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事件。90、00后的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的印象,大约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那张尼克松与周总理握手的著名照片,然后下意识以为,尼克松一访华,中美关系就正常化了。但真实的历史是——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2月,但直到7年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才正式宣布建交。为什么建交要用这么长时间?这期间两国都在干什么?因为双方在重大问题上没有谈拢,这个重大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台湾。那么70年代,中美建交前后围绕台湾问题,到底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博弈?这其中中国、美国、苏联、越南又进行了怎样的明争暗斗?每次台海出问题,我们都要求美国遵守的三个联合公报,到底说了什么?时间回溯到1958年。在8月23日金门炮战打响前20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刚刚访华。中苏发表了联合公报,向全世界宣布,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意见完全一致。
赫某前脚刚走,后脚我们就炮击金门,这就导致在美国看来,炮击金门肯定是中苏商量好的,说不定就是苏联撺掇的,使得此时正在力促美苏缓和的赫鲁晓夫非常被动。根据此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中国和第三国进入战争状态,苏联有参战的义务。在苏联看来,你这显然是把我坑了呀!但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苏联权衡利弊后还是在外交上声援了中国,并且明确表示将为中国提供核保护。虽然金门炮战最后并没有把天给捅破了,但也给中苏关系蒙上了阴影。一年后,赫鲁晓夫在参加国庆10周年庆祝活动时,就当面质问:你们炮击金门就没有和我们打招呼,这符合兄弟国家相处的原则吗?但是在我们看来,炮击金门是自家内政,美国不得干涉,你苏联当然也不能指手画脚。事实上,就在炮击金门期间,苏联就明确提出要派遣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进驻福建,以抵消美台的海空优势。苏联当然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去流血牺牲,深层目的,还是想以驻军的形式控制福建沿海,企图把台湾问题纳入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范围,以改变远东的实力对比。请神容易送神难,中国当然是拒绝了苏联的“好意”——地空导弹可以卖给我们,由我们使用,苏联可以派人来教,这令赫鲁晓夫十分不满。在这之前,还有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为了让核潜艇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赫鲁晓夫看上了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以建立联合舰队为名,要求中国允许苏联海军,可以不经交涉自行使用中国港口,企图在军事上进一步控制中国。1959年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在我们已向苏联通报了印度入侵真相,并且表达了希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苏联依然公开支持印度,向中国施压,还给了印度大笔援助。在涉及到国家主权的敏感问题上,苏联一再触碰中国底线,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中苏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最后,中苏矛盾逐渐从报纸上的理论分歧,升级为边境上的棍棒互殴,直到69年珍宝岛兵戎相见。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苏联粗暴干涉中国主权和发展,企图把中国绑在他的战车上纳入其全球战略的图谋,与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的冲突。
国家利益是超越意识形态的,曾经的老大哥一夜之间变成了北方最危险的敌人。70年代,苏联不断在边境集结庞大军事力量,在与中国相邻的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中亚军区共部署了超过50个师,百万大军。一旦开战,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广阔平原上,中国根本无法抵挡钢铁洪流。整个70年代,获得石油出口红利的苏联扩张势头强劲,常规军力以及核武器的数量基本与美国相当,并且在全球扩张,到处扶持亲苏势力,当年有不少讽刺苏联的政治漫画,就是说的这个。
此时身处越战泥潭又面临国内经济滞胀的美国,也有点招架不住了,这促使美国重新考虑对华关系,共同的敌人让两国有了接近的基础。所以,从70年代开始,中美两国就开始释放种种缓和的信号,但横亘在两国之间的最大障碍依然是台湾问题。1970年中美在波兰恢复大使级会谈,美国首次默认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用和平方式解决,中国也放弃了此前“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一概不谈”的立场,打破了双方在此问题上15年的僵局。但毕竟这是两个敌对了超过20年的国家,要重新接触到走向合作并非一日之功,而且大国都是要面子的,就像分手很长时间的男女朋友,想复合,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和双方关系都好的朋友,在中间穿针引线。现在课本上描述这段历史,都会提到传奇的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好像一次偶然的体育交流就撬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但这只是大历史背景下一个小小的点缀,没有类似的偶遇,也会有足球外交、篮球外交。真正在这背后传递消息,充当了中介的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很特殊,同时与中美都保持了友好关系。尤其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全世界都抛弃巴基斯坦的时候,中国不仅直接抽调现役装备支援,而且以最后通牒的形式警告印度,迫使印度停火。有这层过命的交情,巴基斯坦积极活动,为中美沟通牵线搭桥。1971 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突然临时失踪48小时,绕道直飞中国,与周总理秘密会谈,商讨尼克松访华事宜。这也是中美两国高层在台湾问题上首次正面交锋。会谈刚开始,基辛格拿出了一大摞厚厚的资料,而周总理只拿出了一张纸,记录要谈的事,这就叫举重若轻!在台湾问题上,周总理直接亮出底牌——美国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废除与国民党政府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撤走驻台美军。基辛格虽然明确表示美国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但在如何落实的问题上,却耍起了模糊战略——希望台湾问题能和平解决,随着中美关系改善逐步减少驻台美军,同时《共同防御条约》可后面再去解决。口惠而实不至,关键问题模糊化,这是美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模式,也注定了接下来中美还要进行激烈交锋。基辛格访华只是初次接触,亮出底牌“美国不支持台独”,但在这条红线之下,很多实质问题的谈判,还要等到半年之后的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专机抵达北京,与周总理留下来那张著名的照片。此时,停机坪两侧依然树立著巨大“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对派,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标语。“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们的老朋友蒋介石可不太高兴啊!”“他有一种非凡的幽默感,尽管他说话有些困难,他的思维仍然像闪电一样敏捷”,这是尼克松初见毛主席的印象。就和现在很多大企业一样,CEO、董事长见面,只谈大方向、大趋势,真正落实的实质性事务是交给具体业务部门去谈去办的。就在两国元首融洽会谈之时,中美外交人员正在就起草的《中美联合公报》,围绕上面的一句话、一个词乃至一个字,进行激烈交锋。基辛格起初对台湾问题只字不提,而是向中国提供了苏联军事部署的情报,打苏联牌,迂回告诉中国面临的困境,企图诱使中国尽快在《公报》草案上妥协。对此,中国并未因为苏联的威胁紧迫,而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中方代表乔冠华强硬表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达成一致,可能就没有联合公报了”。美国万里迢迢访华,自然也不想无果而终。经过艰难博弈,基辛格费尽心思,最终让美国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的表述,变成了“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方重申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美国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对比一下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那都是一定要说死的——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一个省,只有美国不一样。美国在公报中只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省,也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谁代表中国。虽然承诺要从台湾撤军,但又没规定期限,还把“地区局势的缓和”作为前提。也就是说,美国有根据事态发展,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权力。在台湾问题上,就是不把话说死,任何情况下都留有余地,保持灵活的道德底线,一直是美国外交的特点。当然,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解决只能一步步来,先求同存异。围绕这些分歧的解决,中美必然还要进行更激烈交锋。那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尼克松访华,你觉得当时谁的反应最激烈?台湾当局的震惊程度肯定不言而喻,因为被卖了嘛。还有一个,你以为是苏联吗?不,其实是越南!
因为此时越南在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下,正和美国血战,死了几百万人。现在你居然和我最大的死对头走近了,越南也觉得自己被卖了,虽然中国依然全力支持越南的抗美战争。当时有少量越南侨民正在上海,中国专门采取安保措施,避免他们情绪激动,在尼克松车队经过时闹事。我们对美国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越南人民抗美,不会拿台湾问题做原则交换,但猜疑链已经形成。再加上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苏联和中国一起促成了越南南北分治的方案,一直让越南怀恨在心。苏联得罪不起,只好把气往中国身上撒。中苏破裂、中美走近、苏联拉拢,这一系列因素导致越南越来越敌视中国。但在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尼克松访华上,没人注意越南的心思。因为这实在是个对世界局势有颠覆性影响的超级事件,超级大新闻。所有人都认为,中美的接近,将会很快以建交,甚至结盟的形式落实。然而,事情很快又起了变化,美国的态度突然不那么积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集。
英語詞匯 表示“致死的”、“致命的”的形容詞嘉中deadly 、fatal、lethal、mortal 這組形容詞都可表示“致死的”、“致命的”意思。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