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这些想法,可能不是因为你还不够好,而是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不够高。
《一代宗师》里有句经典台词:人这一辈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能耐是其次的。这个面子就是外在名利,名声、财富、地位、权利等。里子就是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肯定。
有些人对这个核心自我有积极的评价,即不管外在条件如何变化,始终觉得“我很好”,认为自己值得被珍惜、值得被爱被保护的真实感觉。
也有些人对这个核心自我有较低的评价,依赖外界的反馈来获得关于自我的认知。即自我价值感是和外在条件紧密相连的,如美貌、金钱、社会经济地位、名望等等。当外在条件很好时,自我价值感就会爆棚。但当外在条件变差时,就会受到沉重打击,各种负面情绪汹涌而来。
自我价值感,主要来源于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反馈,即养育者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养育者,是指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养育人,大部分人是父母,有些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些人是其他人)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往往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养育者的积极肯定。即使当下做得不够好,甚至完全做错,父母依旧能够给予鼓励和支持。
“宝贝真棒!”,“不会没有关系,只要慢慢学,下一次肯定可以的”,“考砸了正好可以知道自己哪里还不会,现在犯错成本更低”。就事论事地总结经验与教训,而不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在这种开放、包容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遇到挫折或者失败,会进行合理的归因,而不是全然地否定自己整个人。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成长过程往往与之相反:
1)有条件的爱
“好好学习,才是好孩子”、“我们为你付出这么多,不要让我们失望”……只有当学习优秀、事业成功、符合他们的期待时,父母才高兴,才会表达我爱你。一旦成绩下降、事业无为、没有符合他们的期待,父母就会很失落,不停地唠叨、数落,甚至谩骂。慢慢地,这种“只有符合他人的期待,才会获得关系”的信念,植入了潜意识,成为往后为人处世的准则。
2)将一次失误或失败,上升到人的问题
当遭遇失误或失败时,父母直接攻击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都是你自己不小心,所以才会出错”、“你这辈子就这样了,还能有什么出息”……慢慢地,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3)别人家的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其他人比较,俗称“别人家的孩子”。通过言语、行为等各个方面,传递“你不如他人”的观念。以至于成年之后,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他人身上,只有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确定自我价值,而不是专注于自己和当下的事情。
1、自我接纳
佛说,本自具足。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就像那些风中摇曳的花草树木,我们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总归于尘土,这是生命的渺小;也像世界没有任何一片相同的树叶,本身就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这是生命的伟大。不论多好多坏,我们都是这世上不可复刻的唯一。
全然接纳那些不能改变的,承认个人的局限性,但不为此自卑。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朝向想成为的自己迈步。
2、重新养育自己
那些被否定过的自己,一定要加倍补偿。过去没有获得充分的爱,那么从现在开始由自己来重新养育自己,好好爱自己。
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不完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去买喜欢的东西,去做热爱的事情。当做得不好时,坦然面对现实,接纳自己,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当做得很棒时,由衷地肯定和欣赏自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送自己一份期盼已久的礼物。
3、从小事开始,自己说了算
先在小事上表达自己,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的内在需求、自己的心中期望。面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不含敌意的拒绝。不必担心因拒绝他人而使得关系尴尬或破碎,因为一段好的关系是鼓励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尝试为自己争取一个个机会,而不是坐等他人的给予与施舍。
4、拒绝他人对自己定义
我们不需要,也绝不允许任何其他人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将自我价值的评判权,拱手交予他人或外在标准,而不是自己时,自我价值感就会成为一个波动因子。因为外在标准往往会随着参照物不断变化,不稳定。自己或内在标准,才能稳如泰山,岿然不动。
5、活在当下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在他的《活出生命的意义》里写道: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生活本身才是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分分秒秒,活在当下。
当这些新体验慢慢形成,原有的人生信念也会慢慢被改写。这是一个螺旋式向上的过程,最终我们对于自己和自己的人生,会越来越有力量,生命随之也会越来越丰盛。
生命的意义在于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因此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愿我们都可以成为,自信、坚定、被好好爱的人。
相关书籍推荐: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巴西」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日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