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乡村振兴政策上的二十字方针、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大家能倒背如流。但是,政策里的五大振兴更多是指引统筹乡村振兴发展,真正到落地层面,五大振兴其实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
那么,落地层面的五大振兴应该是什么?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核心,是乡村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产业振兴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筛选乡村主导产业 。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需要从政策、市场、产业基础、产业链构建、产业人才等多方面考虑和筛选出当地支持、适合发展的乡村主导产业。
二是引入企业带动发展。
引入涉农相关企业,带来资金、对接技术、提供管理、解决市场,带领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等共同发展,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链条,衍生新业态,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也需因地制宜,在不适合发展规模农业的地方,保留和发展传统农业,如庭院经济等,促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融糅合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更多新思想、新方法,驱动乡村发展。在人才振兴层面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吸引 。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吸引多少城市人、年轻人下乡创业、就业,要有梯队式引人战略,从易到难。第一梯队人才首选本村城市退休干部或企业老板,他们有资金、有资源、有人脉、有情怀、有智慧,愿意下乡为乡村赋能;第二梯队人才为本村、本地在外务工人员、乡贤等,他们的根在这里,通过乡情感召、产业发展等吸引回乡发展,建设家乡的热情更足、也能长久留下来;第三梯队人才为城市创客、休闲度假人等,需要在乡村打好了基础并有一定的发展后,才能吸引进来。
二是培育。首先,盘活在地人才队伍,提升“土专家”“田秀才”、在当地村民等实用型队伍科技、技术含量;其次,根据市场发展所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
三是根据农村产业发展所需,引进高端人才队伍。建强三支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得以延伸的基础。在文化振兴过程中需要梳理乡村有哪些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产业文化等,并进行整合和文化元素提炼,从打基础、做内容和来变现三大层面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是打基础。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包括建设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展示中心、人民艺术中心和融入人居环境打造中,形成乡村独特的文化印记和氛围。
二是做内容。一方面举办乡村文化活动, 如民俗类活动、主题类活动、文体类活动等,既能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也能引流部分消费客群;另一方面可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体验产品、场景等当中。
三是来变现。将乡村文化融合到农文科创产品当中,打造有乡村文化内容和差异化的商品,让高附加值的乡村文化商品得到变现。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的本底,主要是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乡村生态田园颜值,将消费者吸引进来。生态振兴,我们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制定科学村庄规划,保障规划贯彻落实。根据当地地域特征和规模,采用拆迁新建、改造提升、旧村整治、特色保护四种模式来体现各自特色,完善村庄布点规划,确定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并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土地 整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将粮仓、晒场、水利、机耕路及机械库棚、维修点等一并纳入规划。
二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与美好乡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投资方式上,应该倡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乡镇政府“一手抓” 的做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因此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改善自己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美好乡村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落脚点在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改造水、电、路、污等方面入手,并与农村医疗点、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站等公益事业相衔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五是结合各地地方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以发展乡村经济为目的,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美好乡村的支撑。此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新型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两个“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结合地方特色,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局面。
组织振兴并不只是基层组织的振兴,需要以经济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振兴乡村经济和基础组织。
一是经济管理为主。通过引导村民组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村民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和市场客源等问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从而达到用经济手段管理村民的效果。
二是行政管理为辅。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兴文县永寿村乡村振兴
兴文县永寿村位于四川省南部,隶属于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距离兴文县城约20公里,距离僰王山镇镇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从2014年的贫困村,到2020年底种养殖业、旅游业不断成熟,人均纯收入翻番,统一的乡村振兴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兴文县永寿乡的乡村振兴规划中,晟景文旅以永寿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区域内僰人文化展示、体验为核心,集文化体验、农业休闲、亲水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国内知名的“中国僰人文化旅游第一村”,全力打造宜宾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工程。
马尔康阿来旧居
阿来旧居位于四川省马尔康市,是著名作家阿来老师的旧居。在规划过程中,晟景文旅深挖其浓厚名人文学底蕴与嘉绒藏族民俗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形成以阿来文学文化与嘉绒文化体验,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注:资料来源中农智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有走过川藏线,称不上一个合格的自驾游爱好者,川藏又分为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一般来说往南线走的比较多,一路上风景旖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