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占風旗,
“華”是風馬旗,
“中華”是華夏兩種天文儀器。
公元前29399年,發跡於紫微垣的上三皇統治結束,華夏歷史進入以弇茲氏為代表的結繩記事時代。
按中國緯書記載:天皇、地皇、人皇,各治18000歲,合計54000年,這一歷史時期,緯書稱之為“上三皇”時代。人皇寂滅,“上三皇”圍獵時代結束,繼而結繩記事治的“下三皇”弇茲氏的畜牧時代開始。
畜牧文明的產生源自兩種新生事物。一是繩索,二是地坑。我們現在依舊能從漢字“畜”的結構上清晰地看出。“畜”是會意字,甲骨文字形與現代漢字的字形一致,都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玄女的“玄”,代表繩索;下面是畋獵的“田”,代表地坑。許慎《說文解字》說:“畜,田畜也。”許慎的話是什麼意思呢?“田”是地坑,我們稍後再加解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畜牧的“畜”字,是將動物用繩子拴在地坑裡飼養。至於“田”為什麼是地坑,小編單獨解釋如下。
在上古的時候,“田”字的概念與現代不同。現在的“田”字,是狹義的農耕文明概念。然而人類的最初生產方式並不是農業,而是從狩獵、畜牧、最後才發展為我們現代人所熟知的農業。因此“田”的概念,遠在狩獵時代就已經出現。伴隨著狩獵、放牧、農耕,三個歷史時期,華夏文化系統裡就有瞭獵田、牧田、耕田。
耕田不用解釋。牧田是牧場,容易理解。我們就說一說大傢比較陌生的獵田。也就是一些排列有序的地坑。三皇時期,人類圍獵。大傢都拿著石頭木棒將獵物包圍、追趕、擊殺。在偶然的時候,一些被追蒙瞭的動物慌不擇路,掉入天然地坑,這樣人們就有瞭意外收獲。後來就有酋長,把這種方法搬到草原上。用石鐮、石鉞砍倒野草,開通獵道,縱橫交錯,形如“田”字。在獵道每一個縱橫交匯之處,都深挖一個地坑。如此數個、數十個排列有序的地坑就形成瞭。佈置完畢,酋長帶領族人,敲鑼打鼓,四面包抄,驚擾動物。那些動物受瞭驚擾,就會沿著獵道逃跑,掉入事先挖好的地坑,也就是陷阱之中。此刻,人們就可以輕松地站在陷阱旁,用木棒擊殺他們想要吃的獵物。因此畋獵的“畋”字,又加瞭一個“攴”字。“畋”字,從田從攴,甲骨文畫作手持木棒,臨於陷阱旁邊,即是畋獵。
而畜牧業最大的生產資料就是草原上的牧草,於是,一種與牧草生長息息相關的信風歷法就出現瞭。當時與之對應的天文臺,叫作“準繩圭表信風臺”,是一座預知天氣的神臺。報時官每日登上靈臺,預報天氣時節,其準確程度,不亞於天神。不同季節的風、不同方向的風,吹動臺上彩帶飄動的姿態不一樣。由此悟徹到,風是影響氣候的天使,事關濟時育物。風鼓之以雷霆,風潤之以細雨,風養之以成萬物,有利於人,有益於民。於是,風為天之使,掌八風可知消息,通五運可辨氣候的思想隨之產生。
“風期”,就是季候風吹來的日期。由於季候風每年都如期而至,所以古代,季候風也叫“信風”。
從那個時候開始,“報時官”,也就被族人們稱作“風神”,也就是“信風官”。由於我們所講《三皇苯紀》的故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彼時所有官員都是女人,因此風神也被稱為“風姨”“風母”“風後”。由於風姨出自蒼龍氏,蒼龍氏又更名為白翰氏,白翰,就是白色的山雞。根據職業,所以上古風姨圖騰就是雞首人身的形象。這個“報時官”既姓“風”又姓“華”,伏羲的母親華胥就是這個傢族的人。《易緯·是類謀·補遺》就記載瞭風與雞的關系。《易緯·是類謀·補遺》說:“太山失金雞者,箕星亡也。箕者,風也,風動雞鳴,今箕候亡,故雞亦亡也。”而我們《三皇苯紀》故事中白翰氏(蒼龍氏)的星空分野,恰恰就在左天彩鳳九宿之中的箕宿。
“華”是“花”的古字。上古“花胥”,今作“華胥”。“花胥”,她走婚雷澤,生下伏羲、女媧,兄妹聯手,直接滅掉瞭搖搖欲墜的母系氏族。而華胥的職業又是風神,所以華胥生下伏羲、女媧又以“風”為姓。
瀛洲白翰氏(蒼龍氏)的風神崇拜,源自花信候來在蒼龍氏(白翰氏)修建準繩圭表花信臺。蒼龍氏位於昆侖山(岡仁波齊峰)東北的黃土高原(今甘肅天水)。
“準繩圭表信風臺”上面立著“花表”,見圖1風馬旗。
圖1風馬旗
金黃色的八尺挺木方牙直指北極星(紫微)。穿過挺木,是四正之索。正東面是青色的春分索;正南面是赤色的夏至索;正西面是白色的秋分索;正北面是黑色的冬至索。四正之間,還有四條四隅繩索,分別是東北角黑青相間的立春索;東南角青赤相間的立夏索;西南角赤白相間的立秋索;西北角白黑相間的立冬索。四正四隅八根繩索對應著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一個節氣45天,一年360天。
因此“華表”是古中國遊牧文化的象征。
而“中表”是占風旗,起源基於“華表”之上,是對華表“進行”瞭簡化,是伏羲風姓傢族觀測信風的天文儀器。
大約5200年前,華夏歷史進入牧業與農業交替時代。伏羲的祖先在大地四方設立四座信風觀測站,立“中”測風,由四方風神(風官)觀測春、夏、秋、冬四季信風,結合四方風神的觀測結果,定一年360日,年四季,每季90天,指導農牧業生產。
上古的信風歷,是以觀測一年四季信風變化的規律來確定四季節氣。在上古,誰掌握瞭天象歷法,誰就是神,就能調度天下萬民,就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可以振臂一呼而王天下。
在不同的季節裡,信風的方向、溫度、速度不同,便成為春、夏、秋、冬四季的表征。因此古人通過信風認識季節,從而產生出歷法。古人說:“風者,天之使也。”“凡風者,天地之號令。”古人視風為人類與天地溝通的使者,以信風確定四季節令,信風成為原始歷法的重要依據。
燧人氏風姓信風歷四位測風官的名字是:
東風神折丹;
南風神因乎;
西風神石夷;
北風神䳃。
他們職責分工是:
東風官折丹宅東極,司春風;
南風官因乎宅南極,司夏風;
西風官石夷宅西北極,司秋風;
北風官䳃宅東北極,司冬風。
春,析丹風至,牧於東。
夏,乎因風至,牧於北。
秋,石夷風至,牧於西。
冬,鵷風至,牧於南。
上古尊四時風歷,逐水草遷徙。
大約公元前3100年前,華夏歷史進入亦牧亦耕時代,也就是伏羲女媧時代。伏羲和女媧都是昆侖山燧人氏後裔華胥所生,都是風姓天官之後,所以都姓“風。”
伏羲女媧風歷被記錄在《山海經·大荒經》裡: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䳃,北方曰䳃,來之風曰掞。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
《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曰不廷胡餘。有神名曰因因乎乎,南方曰因乎,誇風曰乎民,處南極以出入風。”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伏羲時代四位風官命名,與燧人氏風姓信風歷時代的四位風官命名一致,東風神仍舊稱作折丹;南風神仍舊稱作因乎;西風神仍舊稱作石夷;北風神仍舊稱作䳃,但是他們的職責分工,卻與風姓信風歷時代略有區別:那就是北風神䳃和西風神石夷,不僅要觀測信風,同時還要兼職觀測日月升落。
四方風神的記載,還見於甲骨文:“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役。”
上古燧人氏風姓傢族觀測風歷的儀器叫“中”,見圖2。這個字在甲骨文和金文裡都是象形文字,描畫的是一個木桿之上系著飄帶隨風飄擺,木桿中部穿有度盤,測風官根據觀測到的風向、風況,對照前人總結出的經驗規律,準確地預報天時。如此一來,測風儀器“中”,便有瞭占卜天象的功能,作為測風傢族的燧人氏風姓,自然成為天帝的代表。
c0557d34d6abdf5bbd80040442bb2898
圖2 甲骨文“中”字 金文“中”字
燧人氏風姓發明瞭測風儀器“中”,“中”又成為燧人氏風姓傢族的社會符號,因此在上古,凡是部落裡豎立著測風儀器“中”的部族,皆為燧人氏風姓子孫,遂稱“中國。”
伏羲按天道而行。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娶娥皇(女媧)、嫦羲、羲和三位妻子;
生於西,帝於東,東宮蒼龍尾宿九星,生九子整理乾坤;
坐四方之臺,聽八方之風,以作八卦。頒佈伏羲女媧八風歷法,每風45天,一年360天;
北極星6450年一輪,交替輪回,創“一幽一明,一昭一穆”輪值帝制。
伏羲女媧時代的歷法觀測,已經十分精確瞭!薩滿風官們發現:按每年360天計算,每隔六年就要多出一個月,造成節氣預報不準確。於是女媧便采取瞭一項措施,宣佈風歷仍舊按一年360天計算,每年內置八風,一風45天。本年餘下5天,忽略不算,賦予這五天為青、赤、黃、白、黑五色,歡慶過年。這個歷史事件,史稱“女媧補天。”
伏羲制定的八風是什麼?
《淮南子》說:“諸稽攝提,條(融)風之所生也;通視,明庶風之所生也;赤奮若,清明風之所生也;共工,景風之所生也;諸比,涼風之所生也;皋稽,閶闔風之所生也;隅強,不周風之所生也;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大約公元前2800年前,華夏歷史完全進入農耕時代,也就炎帝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資料的豐富,伏羲女媧的測風儀器,由挺木牙交的木桿“中”,變為青銅風鈴“鍾”,這個歷史事件被《山海經》記錄在案。
《山海經·海內經》載:“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yú)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古音 yín)、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記載瞭炎帝曾孫“鼓”和“延”,被封在赤水(薩特萊傑河)西北方向的“鍾山”,開山采礦冶煉青銅,制作金屬測風儀器“鍾”——風鈴,以聽取風鈴的節奏聲,判斷季風及氣候變化。
從伏羲時代挺木牙交的觀風,到炎帝曾孫“鼓”和“延”使用金屬風鈴聽風。風歷觀測儀器的變化過程,從文字上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端倪:伏羲時代的測風儀器“中”,甲骨文、金文畫作一根木桿系著飄帶;而炎帝時代的測風儀器“鍾”或“鐘”,便已經加上“金”字旁。
由於觀測風歷儀器的變化,導致瞭測風工藝改變,變伏羲時代的用眼觀風,為炎帝時代的用耳聽風。於是炎帝以後,歷史上出現瞭許多聽風官。比較出名的聽風官有“虞幕”和“瞽。”《國語·鄭語》說:“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國語·周語上》說:“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
炎帝的曾孫“鼓”和“延”使用風鈴聽風,修正風歷,由於風鈴音樂美妙,故把“風歷”又稱作“樂風。”但是這裡的“樂風”還不是樂曲的名字,而是炎帝時期風歷的代名字。
大約公元前2400年前,到瞭顓頊時代,聽風工作又被“太子長琴”所沿襲發展。
《山海經·大荒西經》載:“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
“鍾山”在炎帝《連山易》裡也叫“崇山”,位於炎帝《連山易》西北卦位,卦歌“崇山君”,是一個出帝王的地方。炎帝叔君、黃帝軒轅、崇伯鯀,“下侯”大禹,在來自這裡。在《山海經》裡,炎帝時代把它叫“鍾山”,顓頊時代叫“榣山”,《穆天子傳》叫“赤烏氏舂山”,但無論怎樣稱呼,都是同一座山。“鍾”、“崇”、“舂”,同音異字,音同意通。
顓頊十三年,在修改歷法制定《顓頊歷》的時候,顓頊認為風歷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於是便徹底廢除瞭風歷,但是在有虞氏和少典氏族人的堅持下,還是保留瞭“榣山風祭”,以祭祀伏羲女媧。
在“榣山風祭”大會上,已經失去神權的老風官們爭相擊打風鈴,以追思自己傢族的記憶。顓頊聽瞭樂聲悠揚,便命樂官飛龍使用八種風鈴,制作編鐘,模仿條風、明庶風、清明風、景風、涼風、閶闔風、不周風、廣莫風,這八種風在風鈴上反映出來的音律節奏,譜寫一首樂曲,命名《承雲之樂》,來紀念伏羲女媧。自此以後,“風”便被賦予瞭另一種定義——音樂。
《淮南子·天文訓》說:“律之初生,寫風之音,音生於律,律生於風,此聲之宗也。”由最初觀風為瞭定節氣,到最後聽風產生瞭音樂,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故《叔苴子·卷三》綜合論道:“故風者,天地之神氣也,一聲具六律之音,一氣備四時之變。”
由於樂官摹仿“樂風”歷法風鈴的韻律,產生瞭音樂,於是與音樂相關的歌謠和舞蹈,都被古人稱做“風”,如風謠、風詩,國風等等。
“中華”因上古“風神”傢族的測風儀器“中表”與“華表”而得名,自然就產生瞭豐富多彩的風神文化。據《山海經》和古籍記載:風神起源可追溯至伏羲先祖燧人氏風姓,直到伏羲以前,皆尊四方風神;伏羲時代增至八方風神(分封八個兒子到昆侖山四周,逐漸取代四方風神),商周以後又發展到十二方風神。
風是人類最早感知的自然現象。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稱》:“巢居者察風,穴處者知雨。”
風神起源很早,見於殷商甲骨文。《甲骨文合集》有一塊龜板上(圖3)寫道:“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役。”這裡的四方風神和《山海經》記載的“東風神折丹、南風神因乎、西風神石夷、北風神䳃”大同小異。
從這兩個出處不一,內容卻一致的四風神記載來看:《山海經》絕對不是偽書。除非是偽造《山海經》的那個戰國時代作者,見到瞭這塊龜板,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甲骨文晚在清朝末期才被發現,就算是那個偽造《山海經》的戰國高手,見到瞭這塊龜板,他也未必認出上面的甲骨文。
e8db1929dda5115c5a85c49c2b1b26c2
圖3 記載著四方風神的殷商甲骨
《山海經》最早映入人們眼簾的時候,是在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他本意想要引用《山海經》,卻又無處下手,於是就說瞭那句令人震驚的話:“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其實在司馬遷說這番話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在他的腳下,還埋藏著一種叫甲骨文的龜板,在2000多年後,會跳出來挑戰他史學泰鬥的權威。
燧人氏風姓所創的風歷影響深遠,從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來看:殷商統治者有時還會使用測風儀器“中”,進行天氣預測和政治占卜。
殷商統治者繼承瞭伏羲氏的傳統,把“風”當做天帝的使者。在出土甲骨卜辭裡,有很多殷商統治者“立中測風”的記載。
《甲骨文合集》7371卜辭(圖4),上面有9個文字:“其立中,無風。無風,易日。”形象的記載瞭殷商統治者,命令測風官在朝歌前豎立起測風儀器“中”,旌旗飄帶絲毫沒動,也就是沒有風。沒有風,那就改天再測吧!
圖4 《甲骨文合集》7371卜辭
殷商統治者迷信鬼神,他們“立中測風”,無非是想通過測風儀器“中”上面飄帶的擺動,來揣度天意。
殷商王朝的測風儀器“中”是何來頭?近代出土的清華簡《保訓》給出瞭答案。
《清華簡·保訓》載:“昔微叚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辠,微亡害,迺追中於河。微志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唐,祗備不懈,用受大命。”
《清華簡·保訓》記載瞭商朝早期諸侯王上假微,借取聖木“中”,手刃綿臣,替父報仇的故事。
據《山海經》和《古本竹書紀年》記載:
夏朝帝泄12年。由於因民國(殷國)牛羊太多牧場不夠,商候王亥便和弟弟王恒,將成群的黃牛趕到有易氏領地,寄養在有易氏君長綿臣與河伯冰夷的草場上。王亥在有易氏作客期間,與綿臣小妾私通,綿臣一怒殺瞭王亥,把王恒驅趕出有易氏領地,扣留瞭牛群。
帝泄16年。王亥的兒子上甲微,跑到河伯冰夷那裡,借來瞭伏羲女媧占風聖物——中,手持聖器征討有易氏。有易氏君長綿臣和百姓見到聖物,嚇的紛紛跪倒!上甲微殺死綿臣之後,河伯冰夷可憐有易氏的族人,讓他們偷偷跑到搖民國,改換瞭族徽,使用夏朝通用的獸族徽。搖民國是帝舜之子戲建立的國傢,上甲微不敢去那裡撒野。
“中”,竟然有如此威懾力,足見“中表”乃是伏羲女媧聖器占風旗。
在“華表”下面還有觀星水池——“表池”,也叫“華池”,是古人設計出來,用以觀測日、月、星的“天鏡”,水潭四方形,波平如鏡,不用仰頭望天,坐看水潭,既可以知道日、月、星的運行情況。比如羲和浴日暘谷,帝俊的封淵,昆吾之師所浴的白淵,均是表池天鏡。“樹木”,樹立聖木,即“挺木牙交”,以觀測日、月、星辰的升降運行。
漢代王充 《論衡·談天》說:“昆侖之高,玉泉 、華池,世所共聞,張騫親行無其實。”“華表”,是量天尺,後世稱之圖騰柱。
“中華”名字,便來源於此處。華夏民族是風姓傳人,天官之後,天文儀器有“中表”,還有“華表”,合稱“中華”。
中國的歷史人文,皆來自於天文觀測。燧人氏開天道,方有人道,是天文學成就瞭華夏文明。天人合一,宇宙全息。華夏文明的迸發,是源自對天道的思考與模仿。替天行道,是黃老哲學的終極思想。所以根據對“中華”的註解,可以說,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無論是使用華表的遊牧民族,還是使用“中表”的農耕民族,我們都是上古天官之後
作者主要作品:
《遺失的華夏哈拉帕》
《左祖右社與陽城》
《哈拉帕文明全檔案》
《山海經鑒》上下冊
歷史小說《三皇苯紀》上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