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軸之華澳語系漢藏語系 南島語南亞語侗臺語苗瑤語 原始漢語多元性層疊性混合語言-底層與表層明顯不同

漢語是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形成的一種混合語。漢語作為混合語:從語系到語海

漢藏語系假說己有上百年歷史還是不成熟,東亞語言的分類法面臨嚴重挑戰。歷史比較法以印歐人大規模集體遷徙為背景,建立在語言譜系分化假說基礎上。東亞古代農耕型社會人口遷徙方式是蔓延式的,語言的演變不可能像印歐語系那樣脈絡清晰。

漢語與漢藏語系、印歐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高加索語系、阿爾泰語系關系密切,與古亞語系、烏拉爾語系、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印第安語系、澳大利亞語系、閃含語系亦有關。印歐語系是17個語系中最大的語系,使用人數最多,約有150種語言;漢語無疑是第一大語言,沒有那個語系可以囊括漢語。如果語系像河流,漢語就像大海。百川歸海,大海難屬於河流。漢語是一種典型的混合語,詞匯來自四面八方,語法亦表現出獨特的混合性。

“一字多音”可作為混合語的證據。

“一義多詞”現象的普遍存在表明漢語有多重來源。基本詞匯包括人稱代詞大都有兩個以上的同義詞。人稱代詞我、你、他均有多種說法:餘、吾、予、我、俺、儂,女、汝、爾、你,其、厥、他、之、彼、渠、伊。常用詞亦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一說法:娘、媽,爹、爸,江、河、水、川,口、嘴,目、眼,牙、齒,奶、乳,狗、犬……

這些亦表明漢語是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形成的一種混合語。

孤立結構類型表明漢語是典型的混合語。根據普通語言學原理越是混合的語言形態脫落越快。漢語孤立結構的形成源於其混合性和方塊字書寫,而苗瑤語、侗臺語和越南語的孤立結構化是漢語影響的結果。漢語由原始粘著型演變為孤立型,主要采取語序、虛字和語氣來表示語法意義。

兩可詞序亦表明漢語是混合語,如公雞&雞公。

介詞既可在被修飾詞的前面也可在後面甚至可以同時分別置於前後,如在x上。

雜交語序或句法表明漢語是混合語。西方的藏緬語和北方的阿爾泰語以及東北方向的朝鮮語、日本語是逆行結構SOV/AN,南方的孟高棉語、苗瑤語、侗臺語、加岱語、印尼語等是順行結構SVO/NA,而漢語卻顯示出SVO/AN的雜交結構方式。由於原始漢語的底層是夷語,表層是原始夏語,因此形成瞭SVO與AN相雜的語序模式。

橋本萬太郎的“漢語阿爾泰化”理論導源於隋代語言學傢顏之推《音辭篇》中的名句“北雜夷虜,南浸吳越”。

夷越語言發源於東亞,與來自西北的原始印歐語言混合形成漢語。

漢語作為混合語不僅是諸種原始夷語的混合,且與印歐語系等語言深度混合,漢字起瞭鞏固作用,因而形成瞭獨具特色的第一大混合語。

人類歷史上語言混合是語言深度接觸的結果。滲透力度較弱和滲透層次清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主流特征確定其歸屬;而混合力度深刻和滲透層次復雜的情況下最好認定為混合語。

誒話(廣西壯族)、唐汪話(東鄉族)、瓦鄉話、五屯話(土族)、倒話(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是目前中國公認的五種混合語。它們均由多種語言混合而成,如五屯話是漢語、藏語和蒙語混合語,漢語詞占絕大優勢,藏語詞約占20%,個別詞和蒙古語、保安語諧音,另有10%的詞匯來源尚不完全確定,大多數詞匯為多音節,又稱五彩話。混合語不僅存在於語系之內,亦可存在於不同語系之間。

朝鮮語亦是南島語和阿爾泰語混合語,其系屬當然模糊。從文化底層來說朝鮮半島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構成環渤海原始夷文化體系,語言是原始夷越語。朝鮮語的基本詞匯與南島語同源。

另一方面與北方阿爾泰人肅慎、烏桓、鮮卑、扶餘、高句麗等關系密切,朝鮮半島青銅時代或鐵器時代受到阿爾泰人及其語言的影響,由此形成瞭以原始南島語為底層以阿爾泰語為表層的朝鮮語。

燕國和秦朝先後控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西漢燕人衛滿率領數千人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建立瞭政權,秦漢以降受到漢文化的直接持續影響,以至於朝鮮語中大約有一半漢語借詞。朝鮮語實質上是三明治式的混合語,當然不能簡單地歸屬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或漢藏語系,但和三個語系均有密切關系。

日本語系屬亦難定。日本學者早就發現日本語和馬來語關系密切。繩紋文化主人是蝦夷人或原始夷越人。除瞭石器時代的早期移民,從商周到秦漢,中國東南沿海居民仍然陸續遷入日本。繩紋晚期開始水稻文化傳入日本是人口遷徙的結果,亦伴隨語言的傳播。《魏略》記載倭人“男子無大小皆鯨面而文身,聞其舊語,自謂泰伯之後”。從彌生時代開始北方阿爾泰青銅遊牧文化亦逐漸傳入日本列島,對日本社會的發展和語言的形成產生瞭巨大影響。漢唐之際中日相距遙遠,但文化影響強而有力,漢字和漢語對日本語言文字的形式與發展產生瞭巨大作用。日本語雖然在語音結構和詞匯系統方面深受漢語巨大影響,但粘著結構沒有大改變。日本語源於原始南島語或夷越語,又受到瞭阿爾泰語和古代漢語的巨大影響,也就成瞭類似於韓語的混合語。

漢語、日語、韓語是東亞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混合語,把它們納入任何語系都不合適。它們是語言的海洋或湖泊,不斷吸收容納其他語言形成獨具特色的混合語。它們都以夷語為底層,以阿爾泰語、印歐語為表層,亦可佐證夷夏之先後順序。

================================

二、漢語的底層:夷語與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假說

沙加爾主張漢語南島語同源論。他提出瞭上古漢語與原始南島語有親緣關系以及藏緬語、古漢語、原始南島語具有相關性的初步證據。

他還引用其他材料佐證漢語南島語同源論。約公元前6000年開始稷成為主要食品,也在民俗信仰中起著重要作用。稷文化從大陸到臺灣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後期,南島語群體中崇拜稷子超過水稻。

山東大汶口考古文化與早期南島語文化具有總體相似性,都居住構造大同小異的半地穴式屋子,有青春期拔牙習俗。語言文化、建築風格、遺傳特征、社團組織和習俗信仰的相似性表明夷越文化與馬來—波利尼西亞文化存在悠久聯系。

文身斷發、懸棺葬等都可以反映古代東亞及東南亞地區與南太平洋島嶼有過共同的文明類型,而共同的文化類型應是共同語言的基礎。

五千多年前南島語族由向東、南、西擴散,南到馬來西亞、印尼,西到達馬達加斯加島,東擴至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他們的航海術不斷改進,向太平洋島嶼分散。同時北上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整過東亞出現瞭相對同質的語言與文化景觀。

南亞語、南島語、藏緬語和阿爾泰語的部分相似性正是蒙古人種遷徒和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體現。漢—藏同源說、漢—南同源說,還是華澳同源說都是從不同角度依據各自選擇的材料來分別論證漢語與毗鄰語言的同源關系。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假說並不比漢藏語系有更確鑿的證據,但可以說明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同一性。他們列舉的同源詞大都與自然、漁獵采集或定居農業文化有關,大都來自收有許多用漢字書寫的古老夷蠻詞語的《集韻》和《廣韻》。正是夷人創造瞭東亞定居農業文化,夷語是漢語的主要來源,形成瞭漢語的底層,亦是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的基層。沙加爾等假說的意義在於揭示瞭上古漢語的底層是東亞夷語。

起源於非洲的現代人類遷徙而進入歐亞大陸;可以分為南北兩大支系。南支進入印度次大陸轉徙東南亞進入東亞,演化為原始夷越語群或南亞、南島語群。夷語群居住在淮河、黃河流域以及環渤海一帶,即古代文獻中的東夷、淮夷和九夷等,百越語群居住在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即古代文獻中的江蠻、吳越、山越、甌語、閩越、揚越、於越等。夷越語是漢語形成和演化的源泉。

==========================

漢語的表層:夏言與漢印歐語系或漢高加索語系假說

吐火羅語屬印歐語系中較為原始的顎音類centum語組;而伊朗語屬於印歐語系中後期成熟的絲音類satem語組。吐火羅語人來到中國西部及河套地區相當早,在東亞有深遠的影響。“祁連”與“昆侖”就是典型的吐火羅語借詞,即天。類似的還有劍、帝、萬、蜜、獅、麒麟、車、馬……。

漢語中存在大量印歐語文化借詞,構成瞭漢語的表層,印歐語對漢語的影響不可否認。

蒲立本的上古漢語音韻系統構擬很有創意,發明多於發現。上古漢語的聲韻狀況十分繁雜,絕非簡單的系統可以概括。麥、青銅器、鐵、土坯建築、農耕灌溉技術和車馬、黃牛、山羊、綿羊、傢馬、騎兵經新疆、蒙古傳入東亞。

新疆、蒙古、甘肅境內的居民表現出與中亞和西伯利亞相聯系的人種特征,可能與歐羅巴或高加索人種交融。這就是漢藏—印歐語同源論或漢藏—高加索語同源論的人類文化背景。

--------------------------------

南亞語、南島語、藏緬語和阿爾泰語的部分相似性正是蒙古人種遷徒和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體現。漢—藏同源說、漢—南同源說,還是華澳同源說都是從不同角度依據各自選擇的材料來分別論證漢語與毗鄰語言的同源關系。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假說並不比漢藏語系有更確鑿的證據,但可以說明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同一性。他們列舉的同源詞大都與自然、漁獵采集或定居農業文化有關,大都來自收有許多用漢字書寫的古老夷蠻詞語的《集韻》和《廣韻》。正是夷人創造瞭東亞定居農業文化,夷語是漢語的主要來源,形成瞭漢語的底層,亦是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的基層。沙加爾等假說的意義在於揭示瞭上古漢語的底層是東亞夷語。

起源於非洲的現代人類遷徙而進入歐亞大陸;可以分為南北兩大支系。南支進入印度次大陸轉徙東南亞進入東亞,演化為原始夷越語群或南亞、南島語群。夷語群居住在淮河、黃河流域以及環渤海一帶,即古代文獻中的東夷、淮夷和九夷等,百越語群居住在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即古代文獻中的江蠻、吳越、山越、甌語、閩越、揚越、於越等。夷越語是漢語形成和演化的源泉。

===========================

同源詞大多是一些與人本身和自然有關的詞匯,表示親緣關系;借詞大多與文化有關,表示接觸關系。

漢藏語系諸語言內部差別很大:有數以百計的同源詞或借詞,卻沒有共同的數詞和人稱代詞;絕大多數語言是粘著語,最大的漢語卻是孤立語。

兩方面的挑戰表明漢語底層與表層明顯不同,是典型的混合語。

蒲立本和沙加爾均表現出瞭獨特的洞察力,分別闡明瞭漢語不同層次的來源或親緣關系。

漢語和藏緬語之間的親屬關系即使真實,漢藏語系假說也隻是探明極其復雜的漢語史曲徑之一。

1994年王士元將漢藏語系假說堅定的支持者和有力的挑戰者聚在一起,使我們對漢語以及東亞語言的形成有瞭相對完整的瞭解:幾位頂尖高手都相信語系概念,但幾乎沒有達成任何共識。漢語、日語、韓語等東亞語言的形成與演化乃處於蒙朧之中。我們不能不承認漢藏語言學的窘態

建立一個時間軸的系列觀察法,是研究人類發展、人種演化、語言演化的最主要的原則,否則必然產生許多風馬牛不相及、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原始的華夏漢語就是一種伴隨著多種文化撞擊整合為強大中原文明的歷史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多元性,層疊性混合語言。而這就是為什麼語言學傢們在漢語中,既能與藏緬,又能與苗瑤、侗臺、甚至與南島、阿爾泰都找到親緣關系的原因。

因為末次冰期以後,東西南北方向的人種,在不同時間進入瞭東亞大陸,最早是在20萬年前的直立人,最晚的是蒙古人成吉思汗陵以及女真人滿族人,這中間已經有瞭幾十個批次的人種小面積、大面積的替換與融合,這就是漢族真實的演化過程。

你抓到瞭關鍵點,玉器技術,確實是一下子普及到瞭最北到西伯利亞地區,最南方到嶺南地區,最東方到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以及大西北地區。結合中國沿海大陸架發現許多海底的古建築,這說明玉器技術是從三海平原的1.2萬年前,隨著古東南亞的人種,分佈真個東亞地區。

夏傢店文化與東胡不是一個系統。夏傢店文化N型,東胡是C型。東胡:井溝子,鮮卑,契丹,烏丸(烏桓),契丹,蒙古遺傳基因最近,具有同源性,是蒙古人種。東胡體系與夏傢店文化截然不同。夏傢店下層文化,是古通古斯人種,也就是古東北類型。

在5000年前,通古斯人種和蒙古人種是分開的。5000年以後,通古斯人種逐步被蒙古人種替代瞭,融合瞭。

夏傢店文化是內蒙古早期青銅文化的代表。 夏傢店遺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夏傢店鄉夏傢店村境內)是中國北方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址。其文化內涵包括夏傢店下層文化和夏傢店上層文化。遺址內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銅器、玉器、骨角器等遺物,其中以在夏傢店下層文化層內發現的青銅器最為重要,其生產技術水平足以與同時代中原地區最發達的文化相媲美。

下層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上層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上層文化其年代據所出青銅器及碳—14法測定,大致相當西周到春秋早期。男性墓主有的隨葬戈、矛、短劍、鏃、飾牌等青銅器,並有隨葬成組禮器。夏傢店上層文化與夏傢店下層文化的顯著不同,反映瞭商、周之間這個地區所發生的重大變化。下層文化,夏傢店下層遺址中分辨出一種具有明顯特征的青銅文化,夏傢店下層文化的生產工具主要還是石器,主要有打制和磨制的鏟、斧、刀、錛、鑿等。另外在夏傢店下層遺址中還發現很多的骨器,尤以錐和鏃最多。住址中還堆積有豬、狗、羊、牛和鹿科動物的骨骼,以豬骨較多,說明夏傢店下層文化時期馴養的動物是較多的。夏傢店下層文化的房址多在沿河兩岸的高地,房址周圍常有土墻和壕溝作為防禦設施。房址可分為地面建築和半地穴式兩種,數量有數十座至百餘座。土墻多以石塊或夯土制成。英金河兩岸石城堡群反映瞭當時已建立起統轄多個古國、獨霸一方的方國,標志著夏傢店下層文化已進入國傢發展的第二階段,對中華文明的起源作出瞭傑出歷史貢獻。因此,夏傢店下層文化,屬於定居的農業與與漁獵混合的文化。

夏傢店下層文化的分佈范圍很廣,北部越過西拉木倫河,南面越過河北省拒馬河,西到張傢口、宣化一帶,遼河以西包括京津地區在內的燕山南北,都分佈著這種文化遺址、墓葬和遺物。內蒙古地區主要分佈在赤峰市、通遼市南部、錫林郭勒盟東南部。夏傢店下層文化是西遼河地區獨立發展和延續下來的早期青銅文化,它同中原文化相比,不僅不落後,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更為先進,這表明夏傢店下層文化不僅保持瞭自己獨有的特點,還與其它文化有很好的交流,從而使得他的文化發展的更為迅速。夏傢店下層文化,是殷商文化的重要源頭。

赤峰國際聯合考古項目是中國、美國、以色列等國傢的有關權威學術機構聯合組織實施的。通過國際通用的考古挖掘取樣方式和對挖掘出的聚落遺址、聚落面積、陶片數量、彩陶數量等指標的統計,分析出曾經生活在赤峰地區的原始和古代聚落的分佈及密集情況。據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吉迪博士介紹,經過考古挖掘和相關分析,發現從興隆窪文化時期赤峰地區就有聚落分佈,經過趙寶溝文化時期,聚落分佈開始趨於集中,到紅山文化時期得到瞭升華,到瞭夏傢店文化上層、下層時期聚落和人口分佈達到瞭鼎盛,出現瞭大規模聚落的集中分佈,遠遠超過瞭戰國和兩漢時期,與遼代基本持平。

=============================

興隆哇文化的源頭,距今8000年,不可能斷定就是源自西伯利亞。末次冰期的簨他大陸三海平原的種群北上,在西伯利亞地區與原住民融合成為蒙古人種,在中國內蒙的紅山系列文化,是一種本地的原住民文化,與西伯利亞地區的蒙古人種有交流,但沒有被替代,他們是最早的通古斯人種,接近東南亞類型。

通古斯人種被蒙古人種替代是距今5000年以後的事情。夏傢店文化下層就是原始的通古斯人種,夏傢店上層就演化為原始的蒙古人種。

大約5000年前的遼寧小孤山人骨極其獨特,數據分析非常接近5萬年前廣西舊石器時代柳江人,上面部和鼻部非常低矮。小孤山人骨對理解東北地區種系變遷意義重大,我估計遼東地區存在一批接近華南地區古代族群的種系,他們可能與東北亞地區族群的華南血統因素有關。

5000年前的遼寧小孤山是當時東北最主要文化代表,從其文化居民人骨資料反映出和舊石器時代的嶺南柳江人類聚,其低矮的上面是中國境內所有新石器時代文化區是最低的,具有強烈的低矮上面,強烈的嘴部突頜,矮小的身材,和非洲熱帶尼格羅人種強烈的類同。

5000年前東北土著屬於百越馬來人種,並具有強烈的尼格羅人種特征,和嶺南的曇石山甑皮巖類聚

ff741f3edb3bbfdb06e4a85e8d073c04

朱泓劃分的中國上古人種類型 ,沒有進行時間的劃分,距今2萬年--1000年東亞大陸主流人種發生瞭多次的替換。

古東北類型

特點:高顱、闊面、面部扁平度較大

分佈區:東北三省和東蒙

古蒙古高原類型

特點:低顱、闊面、面部扁平度較大分佈區:蒙古高原,延伸到內蒙中部

古華北類型:

特點:高顱、狹面,面部扁平度較大

分佈區:內蒙古中南部,延伸到晉冀一帶

吉林市郊西團山文化遺址距今3000年,相當於西周時期。考古傢通過與西團山人骨架判斷,墓主人身材矮小,身高約在1.6米左右,其體貌特征較符合原始人的體貌特征,文獻記載稱穢人。穢人的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世紀,主要分佈在遼東、吉長地區和朝鮮半島,在人種類型上與西團山文化先民有淵源關系。

“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瞭具有不同體質形態的人骨,其中一部分具有類似波利尼西亞人種的特征,與居住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波利尼西亞人種接近。而且大汶口居民具有的鑿齒和文身的文化因素,在百越和南島族群所分佈的廣大區域(即中國東南沿海和西太平洋島嶼)廣泛分佈。

=========================

華澳語系。中國學者鄭尚芳和潘悟雲在堅持侗臺語和苗瑤語與漢藏語關系密切的基礎上,采納法國學者沙加爾的意見,提出建立一個包括漢藏語、南亞語和南島語的上位大語系,稱作“華澳語系”。此前的1972年,美國學者白保羅(Paul K Benedict)把壯侗語和苗瑤語從傳統的漢藏語系中清理出去,歸入澳臺語系,組成瞭一個涵蓋南亞語,南島語,壯侗語,苗瑤語在內的南方大語系(Austric),可視為華澳語系的一個分支。

南島語系擴張圖(歷史時期的擴張建立在考古學研究的基礎上,盡管考古學記錄和語言重建之間的聯系有爭議)

中國的語言學傢很早也發現瞭上古時代的漢人可能說南島語,這在華澳語系的提議中得到瞭部分印證。漢族、藏族、臺灣原住民、侗臺語族、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都是O系高頻的民族,我們也可以近似地認為華澳語系是O系的原語。值得註意的是,雷朗語、巴宰語、賽夏語、泰雅語、邵族語,、Favorlang語、道卡斯語、巴佈拉語、洪雅語、鄒語、排灣語、魯凱語、卑南語、阿美語、佈農語、噶瑪蘭語等全部都是臺灣原住民的語言,這是否意味著臺灣原住民說的語言最接近O系的原始語言?Stanley Starosta增加的“長江語系”進一步將O系的起源地指向瞭長流流域附近。已檢測的長江流域的古DNA全部都是O系,這也為O系的起源地增加瞭一層證明。

111679f6732b018f7bfa0cdcb416c47e

華澳語系或漢藏-南島語系是Laurent Sagart在1990年提出的一個語系。Sagart通過對古漢語的重構,認為南島語系與漢語在語音、詞匯和形態上都有一定的聯系。Sagart後來接受漢藏語系為一個有效的群體,並將他的建議擴展到漢藏語系的其他部分。他還把侗臺語系作為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的姐妹分支,歸入南島語系。這項提議有爭議,但仍在討論中。

分類

Sagart (2004)

以下分類遵循Sagart(2004):

◆ 0.0華澳語系(漢藏-南島語系)

◆ 0.1漢藏語系

◆ 0.1.1藏緬語

◆ 0.1.2漢語

◆ 0.2南島語系

◆ 0.2.1雷朗語,巴宰語,賽夏語

◆ 0.2.2Pituish

◆ 0.2.2.1泰雅語,邵族語,Favorlang,道卡斯語,巴佈拉語,洪雅語

◆ 0.2.2.2Enemish

◆ 0.2.2.1西拉雅語

◆ 0.2.2.2Walu-Siwaish

◆ 0.2.2.2.1鄒語,排灣語,魯凱語, 卑南語,阿美語,佈農語

◆ 0.2.2.2.2Muish

◆ 0.2.2.2.2.1臺灣東北語(噶瑪蘭語,等)

◆ 0.2.2.2.2.2侗臺語系(臺語或仡傣語)

◆0.2.2.2.2.3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Starosta (2005)

Stanley Starosta(2005)用一個“長江語系”分支擴展瞭Sagart的華澳語系樹,該分支由南亞語族和苗瑤語族組成,從而形成瞭一個東亞超語系。然而,Starosta認為他提議的長江語系是漢藏語系而不是南島語系的直接姐妹,後者作為漢藏語系的姐妹與漢藏關系更為疏遠。他認為原始東亞語是一種雙音節(cvcvc)語言,是公元前6500年至6000年中國北方平原(特別是漢江、渭河和黃河中遊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粟作農人的語言。

· 0.0 東亞語系

o 1.0南島語系

§ 1.0.1臺灣語

§ 1.0.2非臺灣語

§ 1.0.2.1侗臺語

§ 1.0.2.2馬來-波利尼西亞語

o 2.0 漢藏長江語系

§ 2.0.1漢藏語系

§ 2.0.2 長江語系

§ 2.0.2.1南亞語族

§ 2.0.2.2苗瑤語族

=======================

德內-高加索語系和華澳語系都是假說,都備受爭議和質疑。但這兩種語系假說的存在並非沒有價值,他們揭示瞭華夏集團的驚天秘密。

a6f7b8a846a6cd9bb5bf8f4c6fedd2ad

漢藏語系是隨著黃帝部族和炎帝部族融合後形成的華夏族的“官方語言”。漢藏語系就好比一枚硬幣,這兩種假說都隻猜對瞭這枚硬幣的兩面中的一面。不難看出:德內-高加索語系是Q系的語言,代表瞭黃帝部族(夏族)對漢藏語系的影響;華澳語系是O系的語言,代表瞭炎帝部族(華族)對漢藏語系的影響。這個推斷也符合黃帝是來自西北黃土高原的遊牧民族,炎帝(神農氏)來自炎熱南方的農耕民族的上古傳說。這就是謎底,其他的都是註解。美國哈特威克學院(Hartwick College)的考古學傢大衛·安東尼(David Anthony)說道:“語言的轉變通常是朝著具有更高經濟地位、更多政治權力和更高聲望的群體的方向流動”。在漢族中隻占百分之二點多比例的Q系人群對漢藏語系的影響卻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半壁江山,如此深遠的影響力也隻有我們的人文初祖黃帝才可以做到。

因此,我們仍需對謝爾蓋•斯塔羅斯金、約瑟夫•格林伯格、Laurent Sagart、Stanley Starosta等語言學傢作出的傑出而富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報以由衷的敬意,他們為華夏文明的探源研究提供瞭語言學上的證據。當然,我們也可以做一個大膽的預言,德內-高加索語系和華澳語系最終都無法獲得語言學界的認可,他們隻能永遠停留在假說階段。因為漢藏語系既不足夠南島也不足夠葉尼塞,她是一個精致而美麗的“混血兒”,不屬於其父母所屬語族的任何一方。

謝爾蓋·斯塔羅斯金對德內-高加索語系中的漢-葉尼塞語系的分化時間估算為公元前5100年。James Matisoff(1991年)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青藏高原東部,時間大約是4000年前左右。這個地點接近傳統的中國歷史學傢認可的傳說中炎黃部落的大致方位------天水到寶雞一帶,時間上也接近石峁古城的4300年的始建時間。因此,我認為漢藏語系起源的時間應在7100年前至4000年前之間(M120遷徙到中國的時間也應該落在此區間內),地點應該是陜甘寧一帶所在的西北地區。相對南島語系來說,漢藏語系是一支很年輕的語系,因為他是隨著炎黃部落的融合才形成的。公元前2000年以後,伴隨炎黃後裔的東遷、夏王朝的統一、周人和秦人的東征以及漢藏分離,漢藏語系被逐漸傳播到廣大的中國東部地區、西藏和緬甸。

================================

德內-高加索語系

德內-高加索語系是一個頗受質疑的語系,它包括在北半球廣泛疏離的諸多語系:亞洲的漢藏語、葉尼塞語、佈魯夏斯基語和北高加索語;北美的納-德內語;還有來自歐洲的瓦斯科尼語(包括巴斯克語)。

2008年,愛德華•瓦傑達(Edward Vajda)提出瞭北美納-德內語和西伯利亞葉尼塞亞語之間的狹義聯系(即德內-葉尼塞語系假說),並在專業語言學傢圈子裡得到瞭一些認可。然而,傢族其他成員的合法性卻受到瞭幾乎所有歷史語言學傢的爭議或懷疑。

由謝爾蓋·斯塔羅斯金和他的同事在巴別塔項目中提出的德內-高加索語系樹和大概分離日期(通過修正的聲門年代學估計):

1、 德內-高加索語系[公元前8700年]

1.1、納-德內語系(阿薩巴斯卡-埃雅克-特林吉特語)

1.2、漢-瓦斯科尼語系[公元前7900年]

1.2.1、瓦斯科尼語系

1.2.2、漢-高加索語系[公元前6200年]

1.2.2.1、佈魯夏斯基語

1.2.2.2、高加索-漢-葉尼塞語系[公元前5900年]

1.2.2.2.1、北高加索語系

1.2.2.2.2、漢-葉尼塞語系[公元前5100年]

1.2.2.2.2.1、葉尼塞語系

1.2.2.2.2.2、漢藏語系

人類語言的全球視野(約瑟夫·格林伯格2011年)

納-德內語系是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的語言,葉尼塞語系是愒人等北亞民族使用的語言。印第安人和愒人都是Q單倍群高頻的族群,因此我們可以近似認為德內-高加索語系是Q系人群的原語。

======================================

漢藏語系也被稱為跨喜馬拉雅語系,是一個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使用的400多種語言的語系。以母語的人數而言,這個語系僅次於印歐語系。漢藏語系中以漢語(13億)、緬甸語(3300萬)和西藏語(600萬)為母語的最多,但許多漢藏語是偏遠山區的小群體使用的,因此缺乏文獻記載。與西方語言學傢不同,中國語言學傢通常在漢藏語中包括侗臺語系和苗瑤語系。

幾個低層次的分支已經可靠地重建,但對整個語系的原語重建仍處於早期階段,漢藏語的高層結構尚不清楚。雖然這個傢族傳統上被劃分為漢語系和藏緬語系,但非漢語系的共同起源從未被證明。人們提出瞭幾種與其他語系的聯系,但沒有一種得到廣泛接受。

漢藏語系的主要分支:

漢語 大紅色

緬彝語 綠色

藏語 黃色

克倫語 咖啡色

其它 米灰色

分佈

目前漢藏語系的傳播,大部分是使用者最多的漢語、緬甸語和藏語三種語言(取代瞭數量未知的早期語言)相關族群歷史上擴張的結果。這些族群也擁有漢藏語系中最悠久的文學傳統。山地地帶現存的漢藏語系使用者分佈在喜馬拉雅山南部山坡、東南亞山區和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山區。

當代語言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群體是說各種漢語的13億人,他們大多數生活在中國的東部。中文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當時在黃河中遊一帶說的是古漢語。從那以後,漢語在中國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形成瞭一個堪比羅曼語族的多樣化語族。中國東南部崎嶇的地形的多樣性比華北平原更大。

緬甸語是緬甸的民族語言,是大約3千3百萬人的第一語言。講緬甸語的人第一次進入伊洛瓦底江流域北部是在9世紀初,當時驃國由於南詔國的入侵衰落瞭。在雲南最西部的德宏州,其它的緬甸語仍然在使用。到11世紀時,他們的蒲甘王國已擴展到整個流域。最古老的文字,如摩耶佛塔碑銘,可追溯到12世紀早期。

在青藏高原和鄰近喜馬拉雅山脈和四川西部的地區,大約有600萬人使用藏語。它們起源於古藏語,在公元7世紀吐蕃王國擴張之前,古藏語最初是在雅魯藏佈江流域使用的。雖然吐蕃王國在9世紀時滅亡,但藏語作為藏傳佛教的儀式語言,仍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其餘的語言在高地地區使用。最南端是克倫語,在緬泰邊境的山區有400萬人說克倫語,該地區的多樣性最大,推測是克倫語的故鄉。從印度東北部到緬甸北部的高原上有超過100多種高度多樣化的漢藏語。其他漢藏語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中國西南部和泰國北部。

起源地

關於漢藏語系的起源地,有一系列的建議,反映瞭語系分類及其時間追溯的不確定性。James Matisoff(1991年)將起源地置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青藏高原東部,隨後不同的族群沿著黃河、長江、湄公河、薩爾溫江和雅魯藏佈江遷徙。George van Driem(2005年)提出漢藏語系起源於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四川盆地,早期遷移到印度東北部,後來又向北遷移到漢族和藏族的先人。Roger Blench和Mark Post(2014年)提出,漢藏語系的故鄉在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印度東北部,該地區是漢藏語系最具多樣性的地區。Roger Blench(2009年)則認為,農業無法在原始漢藏語中重建,最早使用漢藏語的人不是農民,而是高度多樣化的采集者。

其他分類

除瞭傳統上公認的東南亞語系傢族之外,還提出瞭一些可能的更廣泛的關系。

其中之一是謝爾蓋•斯塔羅斯金提出的“漢-高加索語系”假說,該假說認為葉尼塞語和北高加索語與漢藏語形成瞭一個演化枝。其他學者將“漢-高加索語系”假說擴展到“德內-高加索語系”,包括北美的納-德內語系、佈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偶爾也包括伊特魯裡亞語。愛德華•薩皮爾曾評論過納-德內語系與漢藏語系之間的聯系。最近,狹義的雙元素的德內-葉尼塞語系得到瞭廣泛的認可,但尚未得到最終證明。

與此相反,Laurent Sagart提出瞭一個以漢藏語系和南島語系(包括作為子語系的侗臺語系)為支系的華澳語系。Stanley Starosta將這一提議進行瞭擴展,在苗瑤語系和南亞語系的基礎上增加瞭一個名為“長江語系”的分支語系。

=========================

沙加爾認為,漢語與南島語之間存在著不少的同源詞,而這些同源詞有著規則的對應關系。換句話說,漢語與廣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島上的南島語系,也就是400年前荷蘭水手發現的馬達加斯加和印尼人所講的語言都來自於一種更加古老的“母語”。

沙加爾的觀點極富挑戰性——如果按照傳統的理解,各個語系獨立起源,互不隸屬,那麼該如何解釋漢語和南島語之間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

沙加爾的觀點得到瞭中國學者邢公畹的支持。他認為存在一種“漢藏—南島”的同源關系。中國學者潘悟雲也註意到,不僅僅是漢語存在這種聯系,在東亞這片大陸上,侗臺語就像是各種語系的交集,它既與漢藏語系有關,又與南島語系、南亞語系有密切關系。沙加爾的漢語南島語同源的說法,讓潘悟雲產生瞭一個更大膽的聯想——這些語言會不會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起源?

而曾經長期存在歸屬爭論的苗瑤語和侗臺語看上去也各自有瞭結論——苗瑤語族群是約1.5萬年前從北上過程中的漢藏羌那一支分化而來,最終達到瞭中國中部。而侗臺語則是從沿海岸線北上那一支中分化而來,自然會與南島語系有更緊密的關系。

那麼漢語呢?那支從古漢藏羌分化而出,沿黃河流域而下的亞群所講的語言就是上古的漢語嗎?顯然沒那麼簡單!還記得有一支沿南中國沿海一直上行達到山東的族群嗎,他們成為東夷部落的先祖,而東夷部落的一部分沿黃河流域上行。最終兩個族群在中原地區遭遇,在這其間,甚至還不可避免地遇到瞭從南方北上而來的部分苗瑤族群,以及從北方南下而來的部分阿爾泰語系的族群,他們征戰並相互融合,無論是族群還是語言。

語言學者李葆嘉是這樣描述這個復雜的過程的,“原始的華夏漢語就是一種伴隨著多種文化撞擊整合為強大中原文明的歷史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多元性,層疊性混合語言。”

而這就是為什麼語言學傢們在漢語中,既能與藏緬,又能與苗瑤、侗臺、甚至與南島、阿爾泰都找到親緣關系的原因。

=================================

漢語與南島語

上古漢語的源流究竟是什麼?或者說,漢語與什麼語言具有最近的親緣關系?漢語與什麼語言最近同源?

關於漢語的源流:

有漢語與侗臺語、苗瑤語、藏緬語組成的漢藏語系說。

有漢語與藏緬語組成的漢藏語系說。

有漢語與侗臺語組成的漢臺語系說。

有漢語與南島語組成的漢-南島語系說。

語法現象,受到人群所處環境的巨大影響。語言是用於交流的,一個遷徙的人群,往往會不再使用原有語言的語法,而幾乎完全采用其所處環境中大多數人群的語言的語法,在詞匯上也大量吸收所處環境中其他民族的語言,隻是頑強的保留瞭最基本的詞匯。而人類的祖先正是在不斷遷徙的,歷史上遷徙的民族很多。顯然,如果我們要從語言瞭解民族淵源,語法現象不能作為語系劃分的標準,在民族遷徙、接觸的過程中較易互相影響、借用的詞匯,也不能作為語系劃分的標準。

從語言角度,瞭解民族淵源最重要的,是一個民族在不同的環境中,最能夠保留的基本詞匯,這在語言學上叫做核心詞。如果語系的劃分是為瞭反映民族淵源,就隻能是核心詞標準。

一、核心詞標準

核心詞標準有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斯瓦迪士一百核心詞,一種是207核心詞。

207核心詞主要是用於對已經確定同一語系下,不同語言支系的劃分。例如,東南亞的很多南島語互相之間非常接近,207核心詞就比一百核心詞看得更清楚。

一百核心詞是核心詞中的核心詞,是從語言反映民族淵源的最根本標準。盡管對於長途遷徙的民族來說,時間一長,即使是一百核心詞,也會相當程度受到周邊民族的影響。但這已經是從語言反映民族淵源的最根本、最準確標準瞭。

以斯瓦迪士一百核心詞為標準:

漢語與藏緬語讀音相近的比例,即使以寬松的標準,也不到30%,漢語與藏緬語同源的觀點,首先是不成立的。

漢語與侗臺語讀音相近的比例,以寬松的標準,可以接近40%,但這個數值,仍然是遠不能支持漢語與侗臺語同源。

漢語與苗瑤語讀音相近的比例,以寬松的標準,比漢語與藏緬語、侗臺語讀音相近的比例更低,不到20%。

漢語與南島語讀音相近的比例,以寬松的標準,在95%以上,在嚴格的標準,在90%以上。

顯然,從反映民族淵源最根本的核心詞標準,漢藏語系說、漢臺語系說,從核心詞上,是不支持的。

從核心詞標準,隻支持漢語與南島語同源。為何!!!!!

因為分子遺傳學的基因樹,可以看的很清楚,漢族的主要基因成分就是Y--O單倍體,而Y--O單倍體的分化時間正是2--1.2萬年前的末次冰期的盛期,那時候東亞人類主要在哪裡!簨他大陸與三海平原的大陸架上。至於蒙古人種的祖先,還在東北亞地區耐著酷寒氣候,追逐著鹿群,過著遊蕩的漁獵生活。在5000年以前,東亞大陸的人種主要是古老的簨他大陸與三海平原的大陸架上的人種,他就是南島語系產生的源頭!中國學者,認為南島語系出於臺灣,出於中國大陸,這是把源頭與南島語系分散的方向,徹底搞顛倒瞭!

所以,搞科學研究,沒有禪學的修養,就必然看不清大方向,就沒有大智慧!所以,愛因斯坦隻可能是猶太人,索羅斯隻可能是猶太人!那個驚天動地的漢學傢考古學傢--郭靜雲教授也是猶太人,郭教授用雷神震醒瞭中國考古界,你們的大方向搞錯瞭!

===========================

自本世紀初開始,隨著分子人類學檢測的開展,發現大多數中國人的Y染色體類型並不屬於南島語民族類型,這似乎是不支持上古漢語與南島語同源的。

但是,上古漢語是周人的語言,周人作為一個人口很少的民族入主中原,如同後來的鮮卑、女真、蒙古、滿洲一樣,華北地區人群的父系遺傳結構不可能因此出現深刻的改變,而華北地區的人口,在東晉之前,一直占中國人口的大部分。

現代中國人的父系遺傳結構與南島語民族不一致,隻能說明,大多數中國人並非周人的後代,而是華北原住民族的後代。這也與歷史是相符合的。人口較少的征服民族,不可能深刻改變人口比之多得多的被征服地區人群的父系遺傳結構。

漢語與南島語同源的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由法國學者沙加爾提出,得到瞭不少中國語言學傢、學者的支持。中國學者補充瞭很多資料,甚至有專著論證上古漢語的源流就是印尼語。

早在上世紀中葉,前蘇聯學者Polivanov和日本學者大野晉等從核心詞提出日語與南島語同源,得到許多日本學者的支持,並加以補充和完善。從核心詞看,日語確實是完全屬於南島語。

從文化看,古代日本人具有南島語民族的所有文化特征——紋面、紋身、椎髻、穿貫頭衣、幹欄式建築、蛇崇拜、鳥崇拜。大多數南島語民族隻具有這七項特征中的大部分,可古代日本人具有全部七項特征。日本列島,很可能與臺灣島一樣,也是南島語民族的重要發源地。

從史料看,中國古人認為古代日本人與吳越人屬於同一民族。如《太平禦覽》中記述,古代日本人“風俗似吳人”。《翰覽》記述,古代日本人稱是吳人後裔。而江南土語是一種以多音節詞為主體,且與印尼語高度對應的語言。古吳越語毫無疑問是南島語。

從Y染色體看,單倍群O1-M1354有三個分支O1a-M119、O1b1-M1441和O1b2-SRY465。O1a-M119是南島語民族的特征型,O1b2-M1441是東南亞南島語民族的重要類型,而O1b2-SRY465正是日本人的重要類型。仔細研究日本人的Y染色體類型,80%以上是屬於南島語民族類型,90%以上屬於南島語民族和侗臺語民族(歷史上與南島語民族有密切的交融)類型。

這都支持,以反映民族淵源最根本的核心詞標準,日語完全屬於南島語。

同時,在上世紀,也有日本學者提出日語與漢語同源,而且其論證角度也是從核心詞入手。

從日語看漢語:以核心詞標準,日語完全屬於南島語;以核心詞分析,日語與漢語同源;這實際也提示瞭漢語與南島語的同源關系。

===============================

漢語與南島語的核心詞分析

下面列出瞭在斯瓦迪士一百核心詞上,漢語與南島語讀音的對應關系。

因為我掌握的南島語資料是用拉丁字母拼寫,因此我用最接近拉丁字母發音的方式拼寫漢語,這與漢語拼音存在細小的差異。

用以比較的漢語包括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為上古漢語,現代漢語為北方方言和吳方言。

南島語的舉例以馬來語、印尼語為優先。馬來語與印尼語為一種語言,因分別為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國語,在拼寫和少量詞匯發音上略有不同。印尼語的拉丁字母拼寫讀音與漢語拼音是基本相同的,最顯著的不同點是,印尼語c發漢語拼音ch的音。

除瞭馬來語、印尼語之外,其他列舉、用於與漢語比較的語言亦均為南島語。

1、我,上古漢語“餘”yia,馬來語saya。

上古漢語“朕”diem,爪哇語dalem,薩薩克語tiang。

北方方言“我”wo,鄒語ao,宿霧語ako。

北方方言“俺”an,伊巴丹語sakan,伊特懷特語yakan。

2、你,上古漢語“汝”na,馬來語anda,馬爾加什語ianao。

3、我們,上古漢語“我”ngai,馬來語kami,伊洛戈語dakami。

北方方言“我們”women,,鄒語ami,賽德克語yami。

4、這,上古漢語“是”sie,佈農語siati,巽他語ieu,

印尼語sini的涵義是“這裡”。

5、那,上古漢語“彼”bai,馬來語bahwa,邦阿西楠語man。

北方方言“那”na,伊特懷特語nay,薩薩克語no。

6、誰,上古漢語“孰”siuk,“誰”siuei,印尼語siapa,他加祿語sino。

吳方言“誰人”sanin,伊特懷特語sinni,伊洛戈語asino。

7、什麼,上古漢語是“何”yai,賽德克語hmuya,伊洛戈語ania。

北方方言“啥”sha,宿霧語unsa。

8、不,上古漢語“不”biuk,馬來語bukan,雅美語beken。

上古漢語“莫”moak,伊特懷特語mari,排灣語maya。

9、全部,都,上古漢語“凡”biuem,印尼語penuh,他加祿語kabuuan。

吳方言“全部”sebeo,馬來語semua,賽夏語saboeh。

北方方言“都”dou,印尼語utuh,宿霧語tanan。

10、多,許多,上古漢語“多”dai,伊洛戈語adu,宿霧語dakhan。

11、一,上古漢語“一”iet,邦班牙語metung。

北方方言“一”yi,馬爾加什語iray,他加祿語isa。

12、二,上古漢語“二”niei,“兩”liang,印尼語kedua belah,爪哇語kalih。

北方方言“二”er,馬來語dua,薩薩克語due。

13、大,上古漢語“大”daat,巽他語badag,印尼語lebat。

14、長,上古漢語 “長” dang,爪哇語dawa,宿霧語taas。

15、小,上古漢語“小”sio,伊洛戈語bassit,鄒語okosi。

16、女人,上古漢語“女”niua,薩薩克語nine,泰雅語kneril。

印尼語nyonya的涵義是“女士”。

17、男人,上古漢語“男”nem,賽德克語snaw,卡那卡那富語saruana。

印尼語kejiantanan的涵義是“男子漢”。

18、人,上古漢語“人”nien,馬爾加什語olombelona,伊巴丹語sinni的涵義是“誰”。

北方方言“人”ren,馬來語orang。

19、魚,上古漢語“魚”ngia,馬來語ikan,伊特懷特語manangat。

北方方言“魚”yu,鄒語yoskuu。

20、鳥,北方方言“鳥”niao,馬爾加什語vorona,賽德克語bhni。

21,狗,上古漢語“犬”kiuan,馬來語kuyuk,伊巴丹語kitu。

上古漢語“狗”(小狗)go,爪哇語segawon,馬爾加什語alika。

22、虱子,上古漢語“虱”siet,魯凱語kutsu,薩薩克語lisah。

23、樹,上古漢語“木”mok,印尼語menanam,邦班牙語tanaman。

印尼語belukar的涵義是“樹叢”。

24、種子,上古漢語“種”jiong,馬來語biji,爪哇語wiji。

25、葉子,上古漢語“葉”riap,馬爾加什語ravina,爪哇語ron。

26、根,上古漢語“根”gen,馬來語akar,宿霧語gamut。

27、皮(樹皮),上古漢語“皮”biai,馬來語balat ,爪哇語babakan。

28、皮(人皮),上古漢語“皮”biai,馬來語balat,邦阿西楠語baog。

29、肉,上古漢語“肌”(人的肉)giei,馬來語daging,伊洛戈語語bagas。

上古漢語“肉”(禽獸的肉)niuk,馬爾加什語hena,宿霧語unod。

30、血,上古漢語“血”hiuet,伊特懷特語daha,巽他語getih。

31、骨頭,上古漢語“骨”guet,宿霧語bukog,邦阿西楠語pokel。

印尼語kerangka的涵義是“骨骼”。

32、油脂,上古漢語“脂”jiei,印尼語gajih。

33、蛋,上古漢語"卵”luan,馬來語telur,伊特懷特語ilug。

北方方言“蛋”dan,巽他語endog,馬爾加什語atody。

上古漢語"卵”luan和北方方言“蛋”dan,分別對應馬來語telur的兩個部分。

34、角,上古漢語“角”geok,伊巴丹語tagguk,爪哇語sungu。

35、尾巴,上古漢語“尾”muei,印尼語burit,巽他語buntut。

北方方言“尾巴”yiba,伊洛戈語ipus,雅美語ipos。

36、羽毛,上古漢語“毛”mo,印尼語jamur,邦班牙語bulbul。

37、頭發,上古漢語“發”baat,馬來語rambut,邦班亞語buak。

38、頭,上古漢語“首”siu,馬來語hulu,他加祿語ulo。

上古漢語“頭”do,泰雅語tunux,邦班牙語buntuk。

39、耳,上古漢語“耳”nie,印尼語hanya,馬爾加什語sofina。

40、眼睛,上古漢語“目”miuk,馬來語mata,鄒語mcoo。

41、鼻子,上古漢語“鼻”bieet,馬來語hidung,賽德克語muhing。

42、口,上古漢語“口”ko,爪哇語cangkem,他加祿語bunganga。

43,牙齒,上古漢語“牙”ngea,馬來語gigi,伊洛戈語ngipon。

上古漢語“齒”(門牙)cie,鄒語hisi。

44、舌頭,上古漢語“舌”ziat,伊巴丹語zila,巽他語ilat。

北方方言“舌”she,排灣語sema,邵語sama。

45、爪子,上古漢語“爪”jeu,馬來語cakar(c發介於漢語拼音zh和z之間的音)。

46、腳,上古漢語“足”tsiok,伊巴丹語takki,鄒語tango。

47、膝蓋,上古漢語“膝”tsiet,馬來語lutut,邦班牙語tud。

48、手,上古漢語“手”siu,爪哇語asta,鄒語emucu。

49、肚子,上古漢語“腹”biuk,印尼語tembolok,馬爾加什語kibo。

北方方言“肚”du,泰雅語ktu,伊巴丹語gutu。

上古漢語“腹”biuk和北方方言“肚”du,分別對應印尼語tembolok的兩個部分。

50、脖子,上古漢語“頸”giueng,泰雅語grung,爪哇語gulu。

北方方言“脖頸”bogeng,邦阿西楠語beklew,巽他語bewheung。

51、乳房,上古漢語“乳”nio,爪哇語dodo,賽德克語nunuh。

北方方言“乳”ru,馬來語susu。

52、心,上古漢語“心”siem,印尼語perasaan,宿霧語kasingkasing。

53、肝,上古漢語“肝”gan,伊巴丹語agal,印尼語berhati terbuka的涵義為“肝膽”。

54、喝,上古漢語“飲”iem,伊洛戈語inom,伊巴丹語inum。

55、吃,上古漢語“食”miek,馬來語makan,泰雅語maniq。

上古漢語“納”nuep,馬爾加什語mihinana,鄒語bonuulana。

56、咬,上古漢語“齦”ken,印尼語melakukan,邦班牙語ket。

57、看,上古漢語“睹”da,泰雅語mita,他加祿語kita。

上古漢語“見”kean,印尼語mengyaksikan。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睹”da、“見”kean,分別對應他加祿語kita兩個部分的發音。

58、聽,上古漢語“聞”miuen,印尼語mendengar,馬爾加什語maeno。

上古漢語“聽”tieng,他加祿語dinig,伊洛戈語dengngeg。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mieun,tieng,對應印尼語mendengar不同部分的發音

59,知道,上古漢語“知”die,爪哇語mudheng,巴拉望語gade。

60、睡,上古漢語“寢”tsiem,馬來語tidur。

上古漢語“寐”muei,馬爾加什語matory,他加祿語matulog。

上古漢語“睡”siuai,巽他語sare。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tsiem和muei,分別對應馬來語tidur、馬爾加什語matory兩個部分的發音。

61、死,上古漢語“亡”mang,馬來語mati,巽他語paeh。

62、殺,上古漢語“誅”dil,他加祿語patay,邦班牙語makamate。

63、遊,上古漢語“泳”yiuang,印尼語berenang,伊洛戈語langoy。

64、飛,上古漢語“飛”piuei,巽他語ngapung,爪哇語mabur。

上古漢語“翱”ngeu,伊巴丹語k“翱”agak。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飛”puei和ngeu,分別對應巽他語ngapung兩個部分的發音。

65、走,上古漢語“行”heang,印尼語menjelajahi,馬爾加什語mandeha。

上古漢語“步”biaak,伊洛戈語magna,宿霧語magbaklay。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行”heang和“步”biaak,分別對應印尼語menjelajjahi、馬爾加什語mandeha的尾音和首音。

66、來,上古漢語“來”le,邦阿西楠語gala。

上古漢語“到“do,馬來語datang,他加祿語dating。

67、躺,上古漢語“臥”nguai,巽他語ngabohong,爪哇語ngapusi。

北方方言“躺”tang,馬來語bentang,他加祿語hilata。

68、坐,上古漢語“蹲”(臀部著地而坐)dzuen,巽他語diuk,馬來語duduk。

上古漢語“距”(兩腳岔開而坐)giua,伊洛戈語tugaw,爪哇語lungguh。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蹲”dzuen和“距”giua,分別對應伊洛戈語tugaw兩個部分的發音。

69、站,上古漢語“立”liuep,巽他語lugay,馬來語berdiri。

上古漢語“起”kie,邦阿西楠語alagey。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立”liuep和“起kie,分別對巽他語應lugay、邦阿西楠語alagey的不同部分的發音。

70、給,上古漢語“賦”biua,吳方言“撥”be,印尼語beri,邦班牙語ibie。

北方方言“給”gei,他加祿語bigay,馬來語bagi。

上古漢語“賦” biua,吳方言“撥”be和北方方言“給”gei,分別對應馬來語bagi、他加祿語bigay的不同部分。

71、說,上古漢語“曰”yiat,“謂”yiueet,巽他語nyarita。

上古漢語“說”suat,“述”siuet,宿霧語sulti,邦班牙語sambiltan。

上古漢語“講”爪哇語ngomong,宿霧語ingon。

上古漢語“道”,"陳"den,邦阿西楠語tongtong,印尼語mengatakan。

上古漢語的兩類發音“講”geong和“道”deu,“陳”den,分別對應印尼語mengatakan的不同部分的發音。

72、太陽,上古漢語"日”niet,伊洛戈語init,邦阿西楠語banua。

上古漢語“陽”yiang,他加祿語araw,賽德克語adlaw。

北方方言“日”ri,馬來語matari,馬爾加什語masanodra。

上古漢語“日”niet和北方方言“日”ri,分別對應馬爾加什語masanodra的不同部分的發音。

73、月亮,上古漢語“月”ngiuat,他加祿語buwan,印尼語bulan。

74、星星,上古漢語“星”sieng,印尼語bintik kecil sekali,伊洛戈語bituen。

75、水,上古漢語“水”suei,泰雅語qsya,巴拉望語supa。

印尼語sunggai的涵義為“河流”。

76、雨,上古漢語“雨”yiua,馬來語hujan,賽德克語quyux。

77、石頭,上古漢語“石”siak,賽德克語tasil,雅美語sazosoz的涵義為“土石”。

78、沙子,上古漢語“沙”seai,馬來語pasir,巽他語keusik。

79、土地,上古漢語“土”ta,馬來語tanah,馬爾加什語tany。

上古漢語“地”diai,馬來語darat,賽德克語dxral。

80、雲,上古漢語“雲”yiuen,馬來語awan,爪哇語maya。

81、煙,上古漢語“煙”yien,印尼語halimun,邦阿西楠語asiwek。

上古漢語“霧”miu,伊巴丹語atu,爪哇語ngudhut。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煙”yien和“霧”miu,分別對應印尼語halimun的兩個部分的發音。

82、火,上古漢語“火”huei,伊巴丹語afuj,他加祿語sunog。

巽他語haseup的涵義是“煙”。

83、灰,上古漢語“灰”huei,馬來語debu,伊巴丹語avu。

84、燒,上古漢語“焚”biuen,宿霧語pasoon,爪哇語dicbong。

上古漢語“燒”sio,邦班牙語silab,他加祿語sumung。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焚”biuen和“燒”sio,分別對應宿霧語pasoon、他加祿語sumung兩個部分的發音。

85、路,上古漢語“路”laak,馬來語jalan,馬爾加什語lalana。

上古漢語“途”da,“道”du,伊洛戈語dalan,他加祿語daan。

上古漢語的兩類發音“路”laak和“途”da、“道”du,分別對應伊洛戈語dalan兩個部分的發音。

86、山,上古漢語“阜“(土山,丘陵)biu,印尼語bukit,他加祿語bundok。

上古漢語“丘”kiue(小土山),宿霧語bukid,伊巴丹語vukik。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biu和kiue,分別對應印尼語bukit、宿霧語bukid、伊巴丹語vukik兩個部分的發音。

87、紅,上古漢語”朱“(大紅色)zio,伊巴丹語uzzin。

上古漢語“絳”(深紅色)keong,邦阿西楠語ambalangan,伊洛戈語nalabaga。

88、綠,上古漢語“綠”liok,他加祿語luntian邦班牙語aluntian。

上古漢語“青”cieng,巽他語hejo,邦阿西楠語ampasiseng。

89、黃,上古漢語“黃”(土色)huang,馬來語kuning,伊洛戈語duyaw。

上古漢語”土“da,宿霧語dalag。

90、白,上古漢語“白”beak,馬來語putih,巽他語bodas。

91,黑,上古漢語“黑”hek,馬來語hitam,巽他語htdeung。

上古漢語“烏”ia,他加祿語itim,宿霧語itom。

92、夜,上古漢語“夜”,yiaak,巽他語wengi,馬爾加什語alina。

上古漢語“晚”muan,馬來語malam,賽德克語kman。

93、熱,上古漢語“熱”niat,他加祿語mainit,宿霧語init。

94、冷,上古漢語“寒”huan,爪哇語kadhemen。

上古漢語“冷”(涼)leng,伊洛戈語lamek,他加祿語malamig。

上古漢語“涼”(微涼)liang,邦班牙語marimla,伊巴丹語lammin。

95、滿,上古漢語muan,邦班牙語katmu,馬來語penuh。

96、新,與“舊”相對,上古漢語“不”biuek,上古漢語“舊”giue,他加祿語bago,伊巴丹語bagu。

97、好,上古漢語“好”hu,他加祿語mahusay,馬來語bagus。

上古漢語“善”sean,馬爾加什語tsara。

上古漢語的兩個發音“好”hu和“善”sean,分別對應他加祿語mahusay的不同部分。

98、圓,上古漢語“圓”yiuen,巽他語buleud,邦班牙語mabilug。

99、幹,上古漢語“幹”gan,巽他語garing,印尼語kemaran。

100、名字,上古漢語“名”mieng,馬來語nama,他加祿語panglan。

上古漢語“稱”(稱謂)cieng,爪哇語jenneng。

從上面可以看到,漢語與南島語是一一對應的,基本都是尾音、首音、或重音對應。這是符合語言簡化的規律的。

四、漢語中與身體有關的雙音節詞與南島語的關系

上面對於核心詞的論述主要是基於上古漢語。下面補充對於現代漢語基本詞匯與南島語對應關系的研究。

我們知道,上古漢語最初是以雙音節詞為主體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簡化,現代漢語還是保留瞭一些雙音節詞匯,尤其是與身體有關的。

如:

臉,漢語“面孔”miankong,漢語“臉孔”liankong,他加祿語mukha,魯凱語lingaw。

臀部,漢語“屁股”pigu,他加祿語pigi,邵語pagi。

口水,漢語(北方方言)“哈喇子”halazi,賽德克語halasu,賽夏語hasab。

脖子,漢語(北方方言)“脖頸”bogeng,邦阿西楠語beklew,巽他語bewheung。

喉嚨,漢語“喉嚨”houlong,卑南語takulaw,邵語lahulau。

尾巴,漢語“尾巴”yiba,伊洛戈語ipus,雅美語ipos。

五、漢語中的人稱稱謂詞與南島語的對應關系

漢語yeye,涵義是”祖父“,印尼語eyang,涵義是”祖父“。

漢語nainai,涵義”奶奶“,印尼語nenek,涵義”奶奶“。

漢語laolao(北方方言),涵義”外祖母“,他加祿語lola,涵義”外祖父“。

漢語ya(吳方言),涵義”父親“,印尼語ayah,涵義”父親“。

漢語gege,涵義”哥哥“,印尼語kakah,涵義”哥哥“。

漢語didi,涵義”弟弟“,印尼語adik laki-laki(laki-laki是男性後綴,印尼語弟弟、妹妹,前面都是adik)。

六、漢語中基本形容詞與印尼語的對應關系

瘦,漢語shou(北方方言),sou(吳方言),印尼語kumus。

胖,漢語pang,印尼語gemuk。

短,漢語duan,印尼語pendek。

長,漢語chang,印尼語panjang。

高,漢語gao,印尼語tinggi。

低,漢語di,印尼語rendah。

濕,漢語shi(北方方言),se(吳方言),印尼語basah。

幹,漢語gan,印尼語kering。

推,漢語tui,印尼語dorong(與漢語”推拉“發音相近)。

拉,漢語la,印尼語tarik。

閉,漢語bi,印尼語tutup。

開,漢語kai,印尼語ka。

坐,漢語duzen(上古音,涵義是席地而坐,南北朝以前沒有椅子),印尼語duduk。

立,漢語li,印尼語beidiri。

慢,漢語man,印尼語lambat。

快,漢語kuai,印尼語lekas。

滿,漢語man,印尼語penuh。

空,漢語kong,印尼語kosong。

綜上所述,從反映民族淵源最根本的語言學標準——核心詞標準,上古漢語與南島語完全對應,上古漢語的源流應是南島語。

上古漢語最初是以雙音節詞為主體,從現代漢語中存留的與身體有關的雙音節詞匯,也反映出與南島語的高度對應關系。

此外,在人稱稱謂和基本形容詞上,漢語也與南島語尤其是印尼語表現出高度的對應關系。

===============================

一、漢藏語系假說

經過一個世紀的探索和爭論漢藏語系假說仍然不夠清楚,隻有一點比較肯定即漢語與藏語之間有密切關系。[1]西門選出瞭300多對漢藏語同源詞作音韻比較,1929年發表瞭《漢藏語同源詞初探》;[2]而勞費爾早在1916年就在藏語中找出瞭106個漢語借詞,[3]並對漢藏文化聯系進行瞭多方面的考證。[4]1937年李方桂將漢藏語系分為漢臺語和藏緬語兩大類,漢臺語包括漢語、臺語和苗瑤三族,正式從語言證據的角度提出瞭漢藏語系假說。[5]1942年白保羅基本上完成瞭《漢藏語言概論》但到1972才出版,他將侗臺、苗瑤排除在外,漢藏語系隻包括漢語、克倫語和藏緬諸語言,從聲韻、形態和句法方面肯定瞭漢語與藏語的親緣關系。[6]根據斯瓦德希百詞表對漢藏語進行詞匯分析之後,他肯定地指出59對同源詞無重大詞義變化,12對同源詞有重大詞義變化,29對沒有明顯的同源關系。他還發現瞭上古漢語一種使用廣泛的前綴模式,構擬瞭更多原始漢藏語詞匯,進一步明確瞭漢藏語發生學關系。[7]

包擬古亦對建立漢藏語系的證據進行瞭系統討論,從語音和詞義上論證瞭486個漢藏同源詞。[8]柯蔚南在白保羅學說基礎上構擬瞭不包含侗臺、苗瑤語的漢藏語原始形式,出版瞭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9]俞敏堅信漢藏兩族人和語言均有同源關系,[10]找出六百餘對同源詞,[11]並探討瞭羌、薑、藏的關系。[12]全廣鎮找到瞭654對漢藏語同源詞,發現瞭有關原始漢藏語以及漢語上古音方面的新知識。[13]吳安其將語言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系統研究瞭漢藏同源詞,對漢藏語系人群遷徙和分化的時間和地域進行瞭推測。[14]有人運用詞族比較法以住所詞為例論證瞭漢藏語言的同源關系。[15]張琨關於“針”和“鐵”等字的研究表明漢藏共同文化包括金屬文化。[16]但是“鐵”、“針”未必是漢藏同源詞,很可能是共同借詞。

羌人與漢藏關系異常密切,羌語與羌語支諸語在漢藏語系中的地位亦難以確定。一般認為羌語支包括羌語、西夏語、嘉戎語、普米語等十幾種語言,語言面貌古老,語法特點別具一格,有與書面藏語相似的復輔音聲母和韻母,[17]屬於藏緬語族的一支。[18]尋找和確認漢藏語言同源詞或借詞的努力仍在繼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漢藏語言之間不僅有同源關系而且有密切的接觸關系。同源詞和借詞是探索漢藏文化共同性與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白一平借助計算機針對漢藏語言統計分析表明漢藏語言親緣性不是偶然的。[19]

漢藏語系理論大廈似乎已經建立,但並非沒有遇到挑戰。1990年沙加爾在第二十三屆國際漢藏語言學大會上提出“漢語南島語同源論”。[20]他指出漢語和藏緬語相當多的共有詞匯不是同源的,而是通過接觸產生的,有些語言對應表現瞭底層借詞特征;至於漢語和藏緬諸語中確實存在的共有形態,在其他東亞語言中亦存在。[21]

蒲立本通過對上古漢語和印歐語的比較研究發現漢語中不僅存在許多印歐語借詞,而且存在某種結構上的類似性,可能存在某種發生學的聯系,[22]並由此推斷印歐人進入中國不晚於他們進入印度。[23]有人從漢語、印歐語中也找出瞭數百個相似的詞匯,試圖證明漢語與印歐語之間不僅有接觸關系而且有親緣關系。

同源詞大多是一些與人本身和自然有關的詞匯,表示親緣關系;借詞大多與文化有關,表示接觸關系。

漢藏語系諸語言內部差別很大:有數以百計的同源詞或借詞,卻沒有共同的數詞和人稱代詞;絕大多數語言是粘著語,最大的漢語卻是孤立語。

兩方面的挑戰表明漢語底層與表層明顯不同,是典型的混合語。

蒲立本和沙加爾均表現出瞭獨特的洞察力,分別闡明瞭漢語不同層次的來源或親緣關系。

漢語和藏緬語之間的親屬關系即使真實,漢藏語系假說也隻是探明極其復雜的漢語史曲徑之一。

1994年王士元將漢藏語系假說堅定的支持者和有力的挑戰者聚在一起,使我們對漢語以及東亞語言的形成有瞭相對完整的瞭解:幾位頂尖高手都相信語系概念,但幾乎沒有達成任何共識。漢語、日語、韓語等東亞語言的形成與演化乃處於蒙朧之中。我們不能不承認漢藏語言學的窘態:

迄今為止,對這一門科學,我們還不能準確描繪它的邊界。也就是說,我們目前還不清楚它所研究的對象究竟包含哪些語言,或者說,目前我們已經展開研究的語言中哪些語言並不從屬於漢藏語系。至於研究對象內部的分門別類,也因為邊界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復雜的因素,我們尚不能肯定哪些語言應該放在哪個層次,哪些語言應該排在哪個門類。

=========================

二、漢語的底層:夷語與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假說

沙加爾主張漢語南島語同源論。

他提出瞭上古漢語與原始南島語有親緣關系以及藏緬語、古漢語、原始南島語具有相關性的初步證據。

漢語單音節詞和南島語多音節詞的最後一個音節相對應;漢語聲調調類和某些南島語的輔音韻尾相對應,

例如原始南島語的-s韻尾和漢語去聲的-agh,-idh,adh相對應;原始南島語的-p,-t,-k和漢語入聲的-p,-t,-k相對應;漢語中不送氣清塞音、送氣清塞音、濁塞音的對立相當於南島語中清塞音、鼻冠清塞音、濁塞音的對應;上古漢語的介音-j-和-r-是有構詞作用的中綴,其作用與南島語中綴-in-和-ar-相近。

他找出古漢語和原始南島語的關系詞222個,其中17個屬於M.斯瓦迪士的 200基本詞。

東亞與太平洋諸語言存在一些共有的構詞法,藏緬語和原始南島語之間同樣存在一些共有詞匯。

他還引用其他材料佐證漢語南島語同源論。約公元前6000年開始稷成為主要食品,也在民俗信仰中起著重要作用。稷文化從大陸到臺灣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後期,南島語群體中崇拜稷子超過水稻。

山東大汶口考古文化與早期南島語文化具有總體相似性,都居住構造大同小異的半地穴式屋子,有青春期拔牙習俗。語言文化、建築風格、遺傳特征、社團組織和習俗信仰的相似性表明夷越文化與馬來—波利尼西亞文化存在悠久聯系。

文身斷發、懸棺葬等都可以反映古代東亞及東南亞地區與南太平洋島嶼有過共同的文明類型,而共同的文化類型應是共同語言的基礎。

五千多年前南島語族由向東、南、西擴散,南到馬來西亞、印尼,西到達馬達加斯加島,東擴至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他們的航海術不斷改進,向太平洋島嶼分散。

同時北上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整過東亞出現瞭相對同質的語言與文化景觀。

邢公畹對沙迦爾的假說做過詳盡的述評補正,對漢語南島語聲母對應及韻尾輔音對應進行瞭考證。

潘悟雲註意到同源詞擇對和構擬失誤掩蓋瞭侗臺語與漢語的同源關系,肯定瞭沙加爾的假說。侗臺語與漢語同源的基本詞匯相當多;而侗臺語與漢語同源可導致南島語與漢語同源的結論。

不少學者論證過侗臺語與南亞語同源關系,自然也會得出漢語與南亞語同源的結論。研究東南亞語言親緣關系侗臺語起著橋梁作用。

印歐語是通過形態成分的語音對應來確定同源關系,確定漢語與親屬語關系更有效的是詞族比較法。“彎曲”、“扁平”和“聚集”三個詞族在漢語、藏緬語、侗臺語、南亞語、南島語中相近,他斷定絕不是借用所能解釋的。

因此鄭張尚芳等認為漢語、藏緬語、侗臺語、苗瑤語、南亞語和南島語可以組成一個超級語系——華澳語系。

新石器時代水稻栽培技術的出現和傳播被認為是華澳語系形成的背景。華澳語系分佈地區稻米主要有兩類名稱,很可能反映兩個獨立的稻作文化起源中心。漢語、藏語、印尼語同源詞*b•rats>bras“糲”,傳到苗瑤族和南島族,有共同來源。東夷與百越關系密切,均種植水稻,“稻”這個名稱是東夷帶到漢語中來的。

多音節詞的南島語和單音節詞的漢語在類型上差別很大。漢語詞大部分是單音節,但是先秦文獻中也有一些雙音節詞,原始漢語中可能會有更多的多音節詞。當詞義重心轉移到其中一個音節上時,其他音節就可能虛化。上古漢語的詞音類型大概處於現在南亞語階段,除瞭復輔音和前冠音,還存在雙音節聯綿詞。從南島語的多音節類型到弱化音節典型的南亞類型,再到漢語的單音節類型,是華澳語系演化的大勢。

沙加爾認為漢語單音節模式是次生的,是起首音節磨損的結果。雖然原始南島語和上古漢語的詞語結構模式不同,但是中綴和前綴的派生模式和構詞過程相同。原始南島語的詞以中綴形式借入,尾部音節的消失會導致中綴成為尾部音節。帥德樂認為在CV1CV2→CV2這一詞音模式的轉變過程中,中綴可能會從語法系統中消失。[38]作為南島語專傢白樂思從引用南島語文獻的準確性著眼認為沙加爾的構擬無可挑剔。[39]

林語堂曾從宋代孫穆《雞林類事》高麗語“風曰孛纜”推論上古漢語有復輔音。[40]羅常培將風上古音擬作plwm, 參考四川夷語brum“風”,可與“風曰孛纜”互證。[41] “風曰孛纜”中的孛纜是原始漢臺語帶復輔音聲母的同源詞。[42]“飛廉,風伯也”中的飛廉是漢族與南島語同源詞。[43]飛廉和孛纜均為夷語,不是朝鮮語從漢語中借去“孛纜”,而是漢語從夷語中繼承瞭“飛廉”。有人由此探討“風”之迷,提出“夷語走廊”概念:朝鮮語、吳越語、楚語、侗臺語、南島語從北到南分佈在夷語走廊,說明“風(飛廉)”與東夷民族的遷徙有關系。[44] “風”是雅洪托夫35個基本詞匯之一,在上古東亞有不同的讀音。[45]武丁大骨有:“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彝,風曰韋;北方曰宛,風曰役”。《山海經》亦雲東方曰析,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南方曰因,乎誇風曰乎民,處南極出入風;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長短……[46]

中國河流名稱的分佈具有地域特征,北方稱“河”而南方稱“江”,“水”或“川”。“北河南江”現象成瞭漢藏語言學界十分關註的問題。羅傑瑞、梅祖麟、橋本萬太郎等認為 ,“江”、“河”均非漢語固有的基本詞 ,分別借自南亞語和蒙古語。

橋本萬太郎認為漢語是南島語言和阿爾泰語言南北夾擊的產物 ,而“江”、“河”名稱的來源在基本詞匯方面反映瞭這過程。[47]根據語言學、民族學、歷史文獻以及地理學等方面的材料可以證明,“江”是漢語固有的基本詞 ,其他語言中的相似形式可能是受漢語的影響而產生。韓半島及其附近亦稱“河”為“江”,可以作為繼承夷語的證據之一。羅傑瑞認為漢語的“牙”借自原始南亞語,甲骨文中出現的是“齒”,其義包含臼齒、獠牙和象牙等,“牙”比“齒”晚出。[49]蒲立本卻認為“牙”在南亞語分佈不廣且詞義狹窄,是從漢語借入的。[50]《說文》“牙,象上下相錯之形”,其字形如臼齒相磨之狀,而並非長而彎之象牙形。段註“統言之皆稱齒、稱牙,析言之則前當唇者稱齒,後在輔者稱牙”。

南亞語、南島語、藏緬語和阿爾泰語的部分相似性正是蒙古人種遷徒和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體現。漢—藏同源說、漢—南同源說,還是華澳同源說都是從不同角度依據各自選擇的材料來分別論證漢語與毗鄰語言的同源關系。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假說並不比漢藏語系有更確鑿的證據,但可以說明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文化的同一性。他們列舉的同源詞大都與自然、漁獵采集或定居農業文化有關,大都來自收有許多用漢字書寫的古老夷蠻詞語的《集韻》和《廣韻》。正是夷人創造瞭東亞定居農業文化,夷語是漢語的主要來源,形成瞭漢語的底層,亦是漢南語系或華澳語系的基層。沙加爾等假說的意義在於揭示瞭上古漢語的底層是東亞夷語。

起源於非洲的現代人類遷徙而進入歐亞大陸;可以分為南北兩大支系。南支進入印度次大陸轉徙東南亞進入東亞,演化為原始夷越語群或南亞、南島語群。夷語群居住在淮河、黃河流域以及環渤海一帶,即古代文獻中的東夷、淮夷和九夷等,百越語群居住在長江下遊和東南沿海,即古代文獻中的江蠻、吳越、山越、甌語、閩越、揚越、於越等。夷越語是漢語形成和演化的源泉。

===============================

三、漢語的表層:夏言與漢印歐語系或漢高加索語系假說

吐火羅語屬印歐語系中較為原始的顎音類centum語組;而伊朗語屬於印歐語系中後期成熟的絲音類satem語組。吐火羅語人來到中國西部及河套地區相當早,在東亞有深遠的影響。“祁連”與“昆侖”就是典型的吐火羅語借詞,即天。類似的還有劍、帝、萬、蜜、獅、麒麟、車、馬……。

漢代設立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其中武威、張掖、敦煌與吐火羅語有關。“張掖”為“昭武”的同名異譯,昭武城曾經是吐火羅人的一支月氏人的活動中心,後來西遷至中亞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人仍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根本。“敦煌”則與“吐火羅”或“大夏”有關;而武威又名“姑臧”也出自吐火羅語。“姑臧”與“高昌”同源,而高昌的車師同樓蘭、龜茲、焉耆一樣都為吐火羅人的一支。

佛教經典最初也是經過吐火羅語譯成漢語的。

上古漢語也是多音節語,後來因為受單體方塊字影響,逐漸演變成為瞭單音節語。從“吐火羅”到“大夏”再到“夏”,從武王斬紂之“輕呂”與匈奴人之“徑路”到“劍”可見上古漢語從多音意節到單音節的演變過程。

漢語中有不少印歐語詞匯。

有人根據M.斯瓦迪士的100詞基本表和200詞基本表列舉瞭89組(47組+42組)漢語和印歐語對應的基本詞匯,表明漢語和印歐語在史前時期有過密切的關系。

通過比較漢語與英語等印歐語系語言的原始詞匯的發音異同支持漢-印歐語同源說,論圖將漢語歸為漢-印歐語系的一種。

早在19世紀後期歐洲遠東語言學研究的先驅艾約瑟[54]和施萊歇爾[55]就不約而同提出瞭“漢藏-印歐語同源論”。1925年孔好古將漢語、藏語、緬甸語和泰語等統稱為印歐-漢語系,專門討論瞭部分可能是從印歐語借入漢語的詞語。20世紀下半葉謝飛在《歐-亞語》[56]和《歐-亞超級語系》[57]中發揚這一假說,嘗試建立漢藏-印歐語系。

蒲立本重新論證瞭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親緣關系。他研究夏商王朝周邊地區居住的南亞人、藏緬人、苗瑤人、壯侗人和阿爾泰人、南島人、西伯利亞人和吐火羅人及其語言,認為漢人或漢語與其周圍的民族及語言有明顯的不同,而與印歐人及印歐語有親緣關系。他認為漢藏-印歐語系假設不是基於個別詞語相似性,而是根據深層結構和構擬形式的一致性。

高本漢的-j-化說即三等韻的喻化不符合韻圖和《切韻》,同樣也不符合唐代前期的語音狀況。他假設天幹地支二十二個歷法符號是漢語的二十二個起首輔音,《詩經》押韻系統包含十八個收尾輔音;構擬上古漢語元音兩個*?和*a,且有元音交替關系。上古漢語的兩元音系統與原始印歐語是相對應的;在聲母方面也找出若幹對應規律,如上古漢語的*ng-對應於原始印歐語的g-詞。他還提出印歐-漢藏同源詞二十四個:於、何、合、眼、犬、牛、往、年、國、輸、葉、一、幺、約、父、母、考(祖父)、不、海、西、作、名、夜、雁。

蒲立本的結論是漢藏語和印歐語存在發生學關系,形成同源體的時間可能在6000年以前。

金芭塔絲提出印歐人創造瞭公元前4500—3500年黑海—裡海一帶的庫爾甘遊牧文化,然而不斷向四周擴張,支持原始印歐人和漢藏人交往假說。

國內亦有人試圖從音位學或音韻學證明吐火羅語和漢語的親緣關系。

斯塔羅斯金所要論證的漢藏—高加索超級語系可以追溯到唐納(1916)的觀點。1982年斯塔羅斯金將上古漢語、藏緬語、北高加索語、臺語和南島語進行的比較研究,發現前三者有更多相匹配的核心詞,從而提出瞭漢高語系(Sino–Caucasian family)概念。漢高語系和Nostratic Family 都是眾多歐亞超語系(Eurasiatic Macrofamily)學說中的一傢之言[62],產生瞭一定的影響。

斯塔羅斯金認為語言的親屬關系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統計問題。與沙加爾註重歷史形態的比較不同,斯塔羅斯金強調通過語音對應關系來求證。根據其師雅洪托夫基本詞匯表他逐條考察上古漢語35個詞及其語源得出如下結論:上古漢語和藏緬語之間至少有24個對應詞項,關系親密證據確鑿;與原始南島語僅有4個對應詞項,可能是深層親緣關系的體現;與原始印歐語中有6個同源詞項,可以作為有過接觸的證據;在南島語和原始臺語中匹配的至少有12個詞項,白保羅的澳泰語系假說有合理性。上古漢語或漢藏語和原始北高加索語之間至少有13個對應詞項,可以作為漢高超語系的證據。

蒲立本、白一平、斯塔羅斯金等學者主要依據“氐羌化”的周秦漢語語料發現漢語和藏緬語、印歐語或高加索語關系密切,反映瞭青銅時代遊牧文化東進的狀況。

漢語中存在大量印歐語文化借詞,構成瞭漢語的表層,印歐語對漢語的影響不可否認。

蒲立本的上古漢語音韻系統構擬很有創意,發明多於發現。上古漢語的聲韻狀況十分繁雜,絕非簡單的系統可以概括。麥、青銅器、鐵、土坯建築、農耕灌溉技術和車馬、黃牛、山羊、綿羊、傢馬、騎兵經新疆、蒙古傳入東亞。

新疆、蒙古、甘肅境內的居民表現出與中亞和西伯利亞相聯系的人種特征,可能與歐羅巴或高加索人種交融。這就是漢藏—印歐語同源論或漢藏—高加索語同源論的人類文化背景。========================

四、漢語作為混合語:從語系到語海

漢藏語系假說己有上百年歷史還是不成熟,東亞語言的分類法面臨嚴重挑戰。歷史比較法以印歐人大規模集體遷徙為背景,建立在語言譜系分化假說基礎上。東亞古代農耕型社會人口遷徙方式是蔓延式的,語言的演變不可能像印歐語系那樣脈絡清晰。

梅耶說:“對於這些語言,如果要想得到一些真正的證明,就非另找一個新方法不可”。]要建構像印歐語系一樣牢固的漢藏語系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印歐語系是人類史上的特殊現象,其建構借鑒瞭生物分類學理論。然而語言不是物種,極易變化和混合,在其他地區很難發現像印歐語系一樣井然有序的分化現象。因此有人提出瞭非語系的概念來解釋開放狀態下變化多端的語言現象。

托爾斯托夫曾提出“原始語言連鎖擴散性假說”:相鄰部落的語言雖有差別但能通話,可是相距較遠的部落之間就難以交流。[68]發音和語法都相去甚遠的不同語言形成一個原始語言連鎖擴散的通道,很難從語系上加以分類。世界上5000多種語言可以大致歸類為17個語系,語系間有某些重疊,其地理分佈與人類遷徙有關。漢語與漢藏語系、印歐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高加索語系、阿爾泰語系關系密切,與古亞語系、烏拉爾語系、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印第安語系、澳大利亞語系、閃含語系亦有關。印歐語系是17個語系中最大的語系,使用人數最多,約有150種語言;漢語無疑是第一大語言,沒有那個語系可以囊括漢語。如果語系像河流,漢語就像大海。百川歸海,大海難屬於河流。漢語是一種典型的混合語,詞匯來自四面八方,語法亦表現出獨特的混合性。

“一字多音”可作為混合語的證據。武丁大骨有:“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彝,風曰韋;北方曰宛,風曰役”。“豕”字可讀魚部“豬”音,支部“豕”音,微部“豨”音,文部“豚”音。故《方言》雲“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豨。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貕,吳揚之間謂之豬子”。

“一義多詞”現象的普遍存在表明漢語有多重來源。[69]基本詞匯包括人稱代詞大都有兩個以上的同義詞。人稱代詞我、你、他均有多種說法:餘、吾、予、我、俺、儂,女、汝、爾、你,其、厥、他、之、彼、渠、伊。[70]常用詞亦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一說法:娘、媽,爹、爸,江、河、水、川,口、嘴,目、眼,牙、齒,奶、乳,狗、犬……

這些亦表明漢語是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形成的一種混合語。

孤立結構類型表明漢語是典型的混合語。根據普通語言學原理越是混合的語言形態脫落越快。漢語孤立結構的形成源於其混合性和方塊字書寫,而苗瑤語、侗臺語和越南語的孤立結構化是漢語影響的結果。漢語由原始粘著型演變為孤立型,主要采取語序、虛字和語氣來表示語法意義。

兩可詞序亦表明漢語是混合語,如公雞&雞公。介詞既可在被修飾詞的前面也可在後面甚至可以同時分別置於前後,如在x上。

雜交語序或句法表明漢語是混合語。西方的藏緬語和北方的阿爾泰語以及東北方向的朝鮮語、日本語是逆行結構SOV/AN,南方的孟高棉語、苗瑤語、侗臺語、加岱語、印尼語等是順行結構SVO/NA,而漢語卻顯示出SVO/AN的雜交結構方式。

由於原始漢語的底層是夷語,表層是原始夏語,因此形成瞭SVO與AN相雜的語序模式。橋本萬太郎的“漢語阿爾泰化”理論導源於隋代語言學傢顏之推《音辭篇》中的名句“北雜夷虜,南浸吳越”。夷越語言發源於東亞,與來自西北的原始印歐語言混合形成漢語。漢語作為混合語不僅是諸種原始夷語的混合,且與印歐語系等語言深度混合,漢字起瞭鞏固作用,因而形成瞭獨具特色的第一大混合語。人類歷史上語言混合是語言深度接觸的結果。滲透力度較弱和滲透層次清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主流特征確定其歸屬;而混合力度深刻和滲透層次復雜的情況下最好認定為混合語。

誒話(廣西壯族)、唐汪話(東鄉族)、瓦鄉話、五屯話(土族)、倒話(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是目前中國公認的五種混合語。它們均由多種語言混合而成,如五屯話是漢語、藏語和蒙語混合語,漢語詞占絕大優勢,藏語詞約占20%,個別詞和蒙古語、保安語諧音,另有10%的詞匯來源尚不完全確定,大多數詞匯為多音節,又稱五彩話。[71]混合語不僅存在於語系之內,亦可存在於不同語系之間。

朝鮮語亦是南島語和阿爾泰語混合語,其系屬當然模糊。從文化底層來說朝鮮半島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構成環渤海原始夷文化體系,語言是原始夷越語。朝鮮語的基本詞匯與南島語同源。[72]另一方面與北方阿爾泰人肅慎、烏桓、鮮卑、扶餘、高句麗等關系密切,朝鮮半島青銅時代或鐵器時代受到阿爾泰人及其語言的影響,由此形成瞭以原始南島語為底層以阿爾泰語為表層的朝鮮語。燕國和秦朝先後控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西漢燕人衛滿率領數千人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建立瞭政權,秦漢以降受到漢文化的直接持續影響,以至於朝鮮語中大約有一半漢語借詞。朝鮮語實質上是三明治式的混合語,當然不能簡單地歸屬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或漢藏語系,但和三個語系均有密切關系。日本語系屬亦難定。日本學者早就發現日本語和馬來語關系密切。繩紋文化主人是蝦夷人或原始夷越人。除瞭石器時代的早期移民,從商周到秦漢,中國東南沿海居民仍然陸續遷入日本。繩紋晚期開始水稻文化傳入日本是人口遷徙的結果,亦伴隨語言的傳播。《魏略》記載倭人“男子無大小皆鯨面而文身,聞其舊語,自謂泰伯之後”。從彌生時代開始北方阿爾泰青銅遊牧文化亦逐漸傳入日本列島,對日本社會的發展和語言的形成產生瞭巨大影響。漢唐之際中日相距遙遠,但文化影響強而有力,漢字和漢語對日本語言文字的形式與發展產生瞭巨大作用。日本語雖然在語音結構和詞匯系統方面深受漢語巨大影響,但粘著結構沒有大改變。日本語源於原始南島語或夷越語,又受到瞭阿爾泰語和古代漢語的巨大影響,也就成瞭類似於韓語的混合語。

漢語、日語、韓語是東亞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混合語,把它們納入任何語系都不合適。它們是語言的海洋或湖泊,不斷吸收容納其他語言形成獨具特色的混合語。它們都以夷語為底層,以阿爾泰語、印歐語為表層,亦可佐證夷夏之先後順序。

=============================

原始語言的分化與原始人群的分化是同步進行的。當人群分開後,語言也就分化瞭,但是一些基本詞匯會被保留下來,它們就像是語言中的“活化石”和語言中的“遺傳基因”。

  印度著名的美女學者伊爾娜依拉美,近幾年通過對東亞地區,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和太平洋地區的土著語言進行分析,她發現:中國人說的古漢語很可能是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和環印度洋地區的母語言,換言之,現今的東亞,南亞,東南亞,大洋洲,太平洋地區的土著語言,都是中國的古漢語的分化和分支!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居民說的是南島語,雖然與漢族遠隔重洋,法國的沙特加教授首先從同源詞的對應關系發現這些語言原來都是一傢。他們都來源於古漢語。

  例如,現代漢語中的“頭”,古漢語為“首”,在幾千年前的上古時代,“首”字的發音為qljuq,讀如“克六”,這與南島語表示“頭”的quluq,讀如“古路克”幾乎一樣。

  再比如現代漢語中的“乳房”,古漢語為“乳”,它的讀音njoq很像上海話中的“肉”,而南島語中表示“乳房”意思的單詞念作“努”nu;“鹽”的上古漢語發音為k-lam,讀如“各蘭姆”,而南島語中garam讀如“搿蘭姆”。

==============================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涂料—–马来漆

专业服务,为爱添星!安星家让您装修更安心!

· 1分钟前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

開欄的話習主席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一切為黨、為國傢、為人...

· 2分钟前

票選粵語最走心的“三個字”,哪個是你真實寫照?

當人人都熱衷於“唱、跳、Rap、打籃球”廣東人隨便開口就能來一段“Cantonese Style”!向上滑動閱覽祖傳粵語《三字經》人之初,口...

· 2分钟前

什麼是30Cr呢?

什麼是30Cr呢?什麼是30Cr呢?牌號30Cr中國ISCA20302對應標準GB /T 3077-1999合金結構鋼Alloy Structure Steels歸類合金鋼

· 5分钟前

泰戈尔|《飞鸟集》中英双语摘录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The bird wishes it were a cloud. The cloud wishes it were a bird. 让仅仅看到花刺 ...

· 6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