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服飾篇-明朝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瞭漢族的習俗。

明朝禮服:命婦朝見皇後,禮見舅姑,丈夫及祭祀時的禮服,由鳳冠,霞帔,大袖衫及褙子組成。

明女服


一、鳳冠

鳳冠是一種以金絲網為胎,上綴點翠鳳凰,並掛有珠寶流蘇的禮冠。

歷史淵源

鳳釵、鳳凰爵等鳳形首服當是鳳冠的前身。據載,宮中嬪妃插鳳釵,此俗起於秦始皇。《中華古今註》:始皇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

到漢代,太皇太後、皇太後謁廟的禮服中已經開始用鳳凰作為頭部的裝飾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步搖、釵也往往會采用口銜珠滴的鳳鳥形象,隨著佩帶者蓮步輕移,鳳鳥步搖在雲髻上搖曳生姿。

6ff65789fe05705949405a91f0170a1c鳳冠鳳冠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中第一次出現瞭“鳳冠”一詞,“(石季倫)使翔鳳調玉以付工人,為倒龍之佩;縈金,為鳳冠之釵,……鑄金釵像鳳皇之冠。”在這裡,鳳冠上需要金釵進行裝飾,已經是一種組合起來的頭飾。但此時“鳳冠”的形制、名稱並未納入皇傢禮制而成為後妃的專屬冠飾。

唐代即有宮女戴“鳳冠”。《樂書》卷180:“唐明皇造光聖樂舞,舞者八十人,鳳冠五采畫衣”。在考古發現中,亦有宮女戴“鳳冠”的畫像,如在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的石槨上,有兩位宮女頭戴高冠,冠上插鳳頭金簪,鳳嘴銜長纓,長纓之下有步搖。不過,在唐代禮儀觀念中女性本不應戴冠冕,《唐六典》卷4《禮部尚書》敘及皇後之服、外命婦之服,皆是“鈿釵禮衣”之制,沒有冠冕。李商隱《宜都內人傳》雲:“改去釵釧,襲服冠冕……真天子也。”一方面說明當時女性服飾的常態不是“襲服冠冕”,另一方面說明女性已有戴冠趨勢。

宋代女子戴冠之風很盛,有白角冠、團冠、等肩冠等。宋代服制中的鳳冠即在團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唐到宋世風的幾大轉變以及鳳凰作為冠飾自身的演進過程均是促成因素,正式將鳳冠定為禮服,納入後妃冠服制度,是從宋代開始。《宋史·輿服志》記載,北宋後妃在受冊或朝賀景靈宮等隆重場合,都要按規定戴上鳳冠。

明代皇後祭祀朝會承襲宋制,也戴鳳冠。明初,參照宋代皇後的龍鳳花釵冠來設計後妃的鳳冠,其形制與宋代的鳳冠多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發展。

清朝後妃的鳳冠與前朝相比,有瞭較大變化,首要的是鳳冠上不再飾龍。在乾隆朝的《欽定大清會典·禮部·冠服》中,記載皇後“冠施鳳,頂高四重,上用大東珠一,下三重貫東珠三,刻金為三鳳,鳳各飾東珠三,冠前左右綴金鳳七。”

制作工藝

冠上飾件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粘貼,色彩經久艷麗。冠上所飾珍珠、寶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頂上有寶石128塊,最少的95塊;珍珠最多5,449顆,最少的3,426顆,最重者2,905克,最輕者2,165克。冠上嵌飾龍、鳳、珠寶花、翠雲、翠葉及博鬢,這些部件都是先單獨作成,然後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內,組合成一頂鳳冠。

鳳冠造型莊重,制作精美,其工藝有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系等項。點翠面積大(四頂鳳冠上有翠鳳23隻,翠雲翠葉翠花多達數百片),寶石鑲嵌多達400餘顆,大小珠花及珠寶串飾的制作也不少。

最後的組裝更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序,各飾件的放置,幾千顆珍珠的穿系,幾百顆寶石的鑲嵌,諸多飾物於一冠,安排合理。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富麗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鳳冠上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

宋代的鳳冠以銀為質,外飾龍鳳珠花,並鑲嵌各種寶石。據《宋史·輿服志》載,皇後戴特大的龍鳳花釵冠,上面綴滿珠寶,並用金銀絲盤成龍鳳及大小花二十四株;皇太子妃戴花釵冠,有大小花十八株,無龍鳳。

明代鳳冠是一種用金絲網為胎、上綴鳳凰並掛有珠寶流蘇的禮冠。洪武三年規定,皇後鳳冠,圓框之外飾以翡翠,上飾九龍四鳳,另加大小花各十二枝,冠旁各綴二博鬢,用十二花鈿。

明亡清興,清代的服制與明代差別甚大,不過,在用鳳凰圖案修飾女冠上一脈相承。用貂皮或青絨做成底座,覆以紅緯,紅緯上綴七隻金鳳,帽頂正端疊加三隻金鳳,每隻金鳳頭頂都有一顆珍珠。另外,冠後綴上金翟一隻,翟尾垂下數行珍珠。

現有文物

明神宗萬歷帝定陵出土的鳳冠共有四頂,分別是“十二龍九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和“三龍二鳳冠”。孝端、孝靖兩位皇後各2頂。四頂鳳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隻是裝飾的龍鳳數量不同。它們造型奇巧,制作精美,並飾有大量的珍珠寶石。禁止出境文物,現珍藏於故宮珍寶館。

六龍三鳳冠

孝端皇後鳳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以翠鳥羽毛貼飾的一種工藝)制成。其中,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面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制作的如意雲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艷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後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瞭最佳的體現。

明萬歷孝端皇後“六龍三鳳冠”(中國國傢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

三龍二鳳冠

即孝靖皇太後鳳冠,高26.5厘米口徑23厘米,鳳冠共用紅、藍寶石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艷,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萬歷皇帝孝靖皇後“三龍兩鳳冠”(1956年出土於北京)

九龍九鳳冠

孝端皇後鳳冠,高27厘米、口徑23.7厘米、重2320克,有珍珠3500餘顆,各色寶石150餘塊。此冠用漆竹紮成帽胎,面料以絲帛制成,前部飾有9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8隻點翠金鳳、後部也有一金鳳,共9龍9鳳。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這頂豪華的鳳冠,共嵌紅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粒。

b1e27864fe1236dbfc4062ff2ecc93ed孝端皇後鳳冠“九龍九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

孝靖皇後鳳冠,冠上飾十二龍鳳,正面頂部飾一龍,中層七龍,下部五鳳;背面上部一龍,下部三龍;兩側上下各一鳳。龍或昂首升騰,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馳,姿態各異。龍下部是展翅飛翔的翠鳳。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龍鳳下部飾珠花,每朵中心嵌寶石1塊或6、7、9塊不等,每塊寶石周圍繞珠串一圈或兩圈。

另外,在龍鳳之間飾翠雲90片,翠葉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飾珠寶帶飾一周,邊緣鑲以金條,中間嵌寶石12 塊。每塊寶石周圍飾珍珠6顆,寶石之間又以珠花相間隔。博鬢六扇,每扇飾金龍1條,珠寶花2個,珠花3個,邊垂珠串飾。全冠共有寶石121塊,珍珠3,588顆。鳳眼共嵌小紅寶石18塊。

明孝靖皇後“十二龍九鳳冠”

根據《大明會典》記載:雙鳳翊龍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上飾金龍一、翊以二珠翠鳳,皆口銜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頭、翠葉、珠翠穰花鬢、珠翠雲等。三博鬢(左右共六扇)。有金龍二各銜珠結挑排。


二、霞帔

霞帔是一種帔子,亦稱“霞披”,“披帛”,其形像兩條彩練,繞過頭頸,披掛在胸前,下墜一顆金玉墜子。以其艷麗如彩霞,故名。披帛以一幅絲帛繞過肩背,交於胸前。《事林廣記·服飾類》載:“晉永嘉中,制絳暈帔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宋代定為命婦冠服,非恩賜不得服。明代始為命婦品級的服飾,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婦,皆服用不同繡紋的霞帔。

霞帔,是宋明以來重要的冠服之一 。

霞帔最早由南北朝時期的帔子演變而來,發展到隋唐時期喚做霞帔,造型類似於現代常見的披肩。至清代,改制為背心式服裝。霞帔原本為皇帝的妃嬪所穿著,發展至宋代霞帔被劃入命婦禮服的行列中,正式成為一種身份等級的象征。

清繡雲蟒綴雲雁補霞帔

歷史淵源

霞帔始於南北朝時期的帔,隋唐時期窄而長的帔演變成瞭披帛,逐步成為披在兩臂之間、舞之前後的一種飄帶。後來因為帔子看起來美如彩霞,固有霞帔之美稱。

宋時,霞帔作為一種命婦禮服登上瞭歷史舞臺,它是唐代披帛的延續,並隨品級高低的不同而有不同裝飾。到瞭明代,霞帔形似兩條彩帶,繞過頭顱,披掛於胸前,下垂一顆金玉墜子。明代時期,後妃和百官的妻子都披掛霞帔 。

清代,霞帔是漢人命婦穿用的,滿人不穿,作用相當於男人的官服,滿族命婦的朝褂。

民國時,部分地區仍盛行女子結婚時“借服”穿霞帔 ,而在大部分地區,霞帔開始被旗袍裝和西式婚紗所取代 。

77fd20008390b2679cb7f8c61d352301明 霞帔

制作工藝

樣式

明代霞帔是約寬14厘米,長150厘米,帶有織繡工藝的長條帶子 ,佩戴時從頸部繞過,垂掛於胸前,在最末端綴有墜子,墜子的材質隨霞帔佩戴者的身份等級不同而材質不同 。

明 霞帔

清代霞帔是圓領、對襟、無袖,身長約110厘米,下擺寬約65厘米,繡雲龍紋鑲片金邊的長坎肩。一般前面兩條行龍,後面一條正龍,胸前背後飾補子,下擺有流蘇。早期的霞帔款型比較瘦長,從肩到下擺成一條直線,晚期身長較短,下擺相對寬,袖窿部分輪廓明顯 。

清 光緒石青色龍鳳紋妝花綢白鷴補霞帔

工藝

霞帔的工藝類別主要有刺繡、緙絲和妝花工藝。其中妝花工藝的霞帔,傳世很少,幾乎都是清代早期。到清代中晚期,妝花工藝的霞帔基本絕跡,全部被刺繡和緙絲工藝所取代。緙絲霞帔的年代一般較晚,傳世數量較多,工藝差距較大,年代越晚,工藝越粗,多數采用緙絲和繪畫結合的方法,構圖明顯呆板。常見的霞帔大多是刺繡工藝。

紋飾

明代霞帔主要有四種紋飾:

翟紋:一品和二品命婦以及郡王妃和公侯霞帔規定用翟(一種鳥)紋。

孔雀紋:三品和四品命婦的霞帔用孔雀紋。

鴛鴦紋:五品命婦的霞帔用鴛鴦紋。

練鵲紋:六品、七品命婦的霞帔用練鵲紋。

明霞帔 練雀紋

清代霞帔的紋飾:

清代霞帔進行瞭改制,中間綴以補子,補子所繡紋樣,一般都根據其丈夫或兒子的品級而定,不過全都是鳥紋,沒有獸紋,即便丈夫為武官命婦也穿用鳥紋補子 。

清 八品命婦 鵪鶉紋補子流蘇海水江崖紋霞帔

文化特征

紋飾內涵

明代

孔雀紋:孔雀亦作“孔鵲”、“孔爵”。民間視為瑞禽。它體大尾長,集百鳥美羽為一身,尾羽張開形如扇面,金翠斐然,甚為壯觀,故常用於服裝紋飾及首飾造型。孔雀愛美,《爾雅翼》中說“然尤自珍愛,遇芳時好景,聞弦歌,必舒張翅尾,眄睞而舞。”

鴛鴦紋:《埤雅·釋鳥》中稱:“鴛鴦,匹鳥有思者也”。其註說“鴛鴦,鳧類也,雄雌未嘗相離。人得其一,一思而死,故謂之匹鳥。鴛性如此,故先王慎取之。”因此鴛鴦當時貞潔的代名詞,婦女所用,含有“夫唱婦隨”之義 。

孔雀紋鴛鴦紋

穿著限制

大襖霞帔

宋代,霞帔是貴婦常禮服的一部分,並非人人可配 。

明代,霞帔是命婦禮服,其穿戴有嚴格的規定。後妃和百官的妻子都披掛霞帔,但是隻有後妃可以用朱色、金秀龍鳳文,其他婦女隻能用深青色不修文的帔子。

清代,霞帔一般為誥命夫人專用的服飾。明清兩朝,民間女子隻有正室在結婚時才可以穿鳳冠霞帔,俗稱“借服” 。庶民婦女用的隻是“借用”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霞帔。皇室、命婦的霞帔與民間的霞帔不是同一個物品。換言之,皇後、嬪妃、命婦的禮服霞帔,是真正意義上的霞帔;民間的霞帔是民間婚禮中新娘穿的吉服,隻是借皇後、命婦禮服的吉言,與實際的霞帔相差甚遠,名不符實 。

明 三品命婦孔雀紋霞帔明 孝端皇後大襖霞帔像

歷史價值

作為中國傳統命婦禮服體系中占據瞭重要地位的霞帔,對古代封建王朝的服飾文化和禮儀制度等方面均產生瞭深厚的影響,有些觀念習俗甚至在現代中式婚禮中還能看到影子。霞帔從最初的萌芽階段到明代,經歷一個由大眾服飾變為專制統治專屬服飾,由最初的基本裝飾功能延伸出身份地位的象征含義的過程。

明代是霞帔發展的巔峰時期,此時的霞帔體系已經發展成熟,官方對霞帔的紋樣、顏色、制作工藝等作出瞭詳細的規章制度,並對穿著霞帔的人群做瞭嚴格的規定。此時的霞帔因種種裝飾已被賦予瞭復雜的思想內涵,成為瞭統治階級對民眾精神教化和統治的外在體現,不再僅僅隻是一件服裝。

民間女子出嫁隻有正室才有資格穿著“鳳冠霞帔”,這也成為瞭區別正室側室身份的象征,是象征喜慶代表祝福和身份的外在表現形式,故而民間女子對鳳冠霞帔充滿向往。這種現象在民間廣泛流行,而久之鳳冠霞帔在很多人心中也逐漸變成瞭傳統中式婚禮的標配。


三、背子

背子 亦作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䘿。背子樣式繼承宋代,到明代流行更廣,基本樣式同宋代,一般有合領和對襟兩種(褙子直領對襟,兩側從腋下起不縫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穿著).

貴族,庶民皆服用之。功用更為廣泛,一般分為兩式:凡對襟.大袖,通常為貴婦禮服;凡對襟.小袖,通常為普通婦女的便服。背子上的品級紋樣,與霞帔基本相同,唯八九品背子,用摘枝團花,不用纏枝花紋。

始於隋朝,流行於宋、明兩朝。

宋朝褙子直領對襟,兩腋開叉,衣裾短者及腰,長者過膝。宋朝女性多以褙子內著抹胸為搭配。

明朝褙子有寬袖褙子、窄袖褙子兩種。

明窄袖褙子 煙色梅花羅袖彩花邊窄袖褙子明寬袖褙子

發展淵源

褙子始於隋朝,一說褙子寓意人行走之時背應挺直,以扶正人的脊背和身體;另相傳褙子原為婢妾的服裝,因婢妾常侍立於女主人背後,而得。

宋朝上至皇後貴妃,下至奴婢侍從、優伶樂人及男子燕居均喜服褙子,尤其是宋朝的女性。宋孝宗趙昚乾道年間,褙子定為後妃常服,《宋史·輿服志》載:其服,後惟備禕衣、禮衣,妃備褕翟,凡三等。其常服,後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背子(褙子)、生色領皆用絳羅,蓋與臣下不異。褙子還是宋朝女性的禮服,南宋朱熹立“傢禮”,定“婦人(禮服)則假髻、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褙子”(據《宋史·輿服志》)

明朝褙子通常是士庶女子的禮服,款式以直領對襟為主,前襟不用紐襻(可帶系結)。

明褙子南宋 紫灰縐zhòu紗滾邊窄袖女褙子

制作工藝

款式

宋朝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隻是在男子穿在公服裡面時所穿,婦女穿著多為直領對襟式。衣長不等,前襟不施袢紐,袖子可寬可窄;衣服兩側開衩,或從衣襟下擺至腰部,或從腋下一直開到底,還有根本不開衩的款式,款式像現代的長背心。

明朝褙子有寬袖褙子、窄袖褙子兩種,寬袖褙子隻在衣襟上以花邊做裝飾,且領子一直通至下擺;窄袖褙子則在袖口、領口處都有花邊裝飾,領子花邊僅僅到胸部。袖型分為三種:長袖、短袖、無袖。男士的褙子有長有短,領型有直領和交叉,女子褙子都采用長袖,衣長過膝,腋下開叉、直領對襟。

面料

從已發掘的宋朝墓葬中出土的女子褙子來看,褙子的材料主要有羅、縐紗、綾等,其中以羅制褙子為多。羅制面料的褙子具有二經絞和四經絞等結構,可織成多種花紋圖案顯於衣表,而通過羅組織的面料織成的褙子表現出的若隱若現的肌理效果。

色彩

宋朝女子褙子的色彩搭配充分利用色彩冷暖、對比關系巧妙突顯人體姿態,使得內與外、上與下相互平衡。宋朝女子褙子上下的服色搭配表現出兩種特點:一是多喜愛領近色的搭配,不強調對比;二是偏愛有顏色的褙子與白色長裙的對比搭配,其在南宋時期的女子中尤為流行,一些女角、女伎等特殊職業的女性喜愛搭配紅白對比色進行裝點。宋朝女褙子往往通過其內的衣襟邊緣或垂帶的顏色來彰顯層次感,使得人物著裝更為豐富 。

花紋

宋朝女子褙子的紋樣主要是通過衣襟、袖口、兩腋側縫處的緣飾加以表現,也有來自於面料本身的織物圖案,但大多為暗紋織成,從而使褙子整體顯素雅,以此突顯緣飾的精致華麗。褙子的紋樣種類以植物花卉紋最多,此外,還有鳥獸紋、幾何紋、吉祥紋等。這些紋樣多為人物、花鳥、樓閣、山水等。

配飾

領抹是宋朝女子對襟衣衫上縫綴於衣襟處作緣飾的花邊,可拆卸更換。領抹的顏色往往與褙子的顏色相近或冷暖對比,而這種冷暖對比使得服飾整體上達到色彩平衡。

明 長褙子明 無袖短褙子

文化特征

穿著搭配

北宋·劉宗古《瑤臺步月圖》(局部)

褙子若作為內裡穿著,與大袖禮服相搭。外披大袖,內則襯褙子,這種搭配方式為命婦等上層階級女性所穿,屬正式禮服。

福建南宋黃昇墓考古報告還原瞭宋朝貴族婦女真實的穿著情況。大袖袍作為禮服穿於最外層,而褙子則作為較次一等的常禮服穿於大袖內,自褙子以下則為襦襖類服裝,這類衣衫往往需考慮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再搭配衣服。春夏季節選用單衣,而秋冬寒冷之際則選用有夾或內有棉絮的襖,作保暖之用。

褙子作為常服外穿時,多表現為與襦衫、抹胸等服飾相互搭配組合。

褙子與下裝的搭配可歸納為褙子與裙、褲的組合。褙子與下裝的搭配秩序,由外至內順序依次為:單裙、開襠夾褲、開襠單褲、合襠褲,這種搭配形態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增減。

文化內涵

褙子是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服裝,女子將其視為日常常服以及次於大禮服的一種常禮服,四季皆穿。其作內穿與大袖搭配,外穿體現女性身姿。褙子色彩、紋樣簡約淡泊不失精致,材質充分考慮季節變化。

隨著北宋經濟迅猛發展,女性重裝扮來滿足內在需要,到南宋自上而下奢侈消費,女性更加自信的塑造自我形象,而褙子滿足瞭宋代女子生活與審美需求,使得南宋社會確立瞭一種含而不露, 露而不裸的審美風尚。

河南登封黑山溝宋代壁畫墓對飲圖

褙子內、外穿時搭配規律,體現出宋朝女子崇尚的婉約嫻靜之美。通過服裝的層層搭配,意在符合季節所需,突出人身體的立體美感,表現個體的審美意識。

北宋女性追求含蓄而又開放的審美意識——穿著對襟褙子,兩襟縫隙間微微露出內衣,內衣間層層相搭,最裡層則為一件輕薄雪白的圓領衫子,在其映襯下搭配有極為艷麗的紅色抹胸,強烈的對比從而將女性遮掩的胸部突顯出來,也使得女性肌膚更為嬌嫩而若隱若現。抹胸上所綁羅帶則使得女性胸部不至平坦,通過系紮的力量把女性胸部的豐滿撐托出來,這彰顯出與唐代女性裸露奔放相對的另一種 “開放”之美。

進入南宋,褙子搭配抹胸的方式使得女子更為自信開放的顯露出肌膚姿態,含蓄而不張揚,性感而不裸露。著裝形態不僅為適應生活之需,也迎合女子自身所追求的審美趣味。

歷史價值

褙子整體上不張揚的美學設計,在衣身的細節上加以裝點,同時又註重突顯女子性感與風韻。含蓄內斂又精致奢華的美學特征再加之其適用的特性,符合宋朝女子的審美趣味與生活需求,同時,這種穿著是伴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中,社會審美觀念的不斷改變與女性自我審美意識的覺醒。宋朝女子在服飾上不再囿於傳統社會文化內涵的束縛,理學思想也並未對宋朝女子褙子著裝形態上產生過多的影響,更加追求服飾本身的實用性與視覺美觀性,在不斷追新求異中,突破禮制規范,打破原本所遵循的尊卑貴賤的服飾制度。


四、比甲

比甲即無領無袖的對襟馬甲,本為元制,但北方婦女尤為喜愛,作為日常之服。從史料看,元代婦女穿比甲的不多,到明代中葉,才形成風氣。比甲形似背子而無袖,比後來的馬甲.坎肩要長。《元史》記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馬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

比甲是由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的皇後弘吉剌·察必設計並制,元朝建立初,為皇帝所穿,進入中原地區後,開始普及於民間;明朝中期,形成風氣;清朝中後期,開始不常見。

明 孔府比甲

起源發展

比甲是由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的皇後弘吉剌·察必設計並制作。據《元史·卷一一四·後妃傳·世祖後察必傳》載:“(後)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 。”比甲初為皇帝常服的一種,後來才普及於民間,轉化為一般女性服飾。比甲在元朝並不多見 。

明朝中期,比甲形成穿著風氣,大多也是青年婦女所穿著。《西遊記》第二十三回:“(那婦人)穿一件織錦官綠紵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大姑》:“視之,不甚修長;衣絳紅,外襲雪花比甲 。”等文學作品中有記載。明末清初,比甲的形制越來越短。清朝中後期,除瞭傢中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其他漸開始不常見。

制作工藝

形制款式

清朝宮燈紋樣比甲

元朝時期,比甲無袖、無領,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衣服的後片比前片長,兩側的開叉處各綴兩個用線做的扣子,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設計之初是為瞭騎馬時方便,前胸後背不受涼而胳膊可以活動自如 。

明朝時期,比甲與無袖褙子相似,比褙子小一些 。兩襟緣飾比褙子短,稱為沿邊 。外形較修長,對襟,圓領或直領,前後左右四開裾,長與衫、襖齊,領、袖籠、裾和擺處鑲滾花邊。

清朝時期,比甲款式有對襟、大襟,圓領、直領、盤領及交領,無袖或短袖,長至臀或膝,有的長到離地三寸。

面料圖案

明朝時期,比甲有單有夾,衣料多用絲綢,也可用絲、棉交織的雲佈、絲佈和焦佈。圖案一般采用寫生花。色彩上,多為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大紅、鴉青、黃色等艷麗顏色,隻有皇傢貴族使用 。

清朝時期,比甲用多色彩線繡出鳳鳥牡丹、江崖海水、八寶蝴蝶等圖案,袖籠、領緣出加飾鑲滾刺繡。

明孝靖皇後無袖方領升龍紋、壽字紋刺繡比甲

文化特征

文化涵意

清朝對鳳紋比甲

元朝時期,蒙古族女子喜歡在比甲上加以金繡,罩於衫、襖外,顯得俏麗瀟灑。明清時期,比甲不僅具有經濟實惠的優點,而且穿在身上能使女子身材在視覺上變細,有苗條嫵媚之感。此外,比甲的裝飾花紋具有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裝飾特點,簡約演繹瞭明朝女服的芳華之美 。

穿著搭配

比甲是外穿服裝,內襯衫襖,下著長裙。內外服裝的配色,主要著眼於比甲和裙子。為瞭突出比甲的色彩效果,上身所穿衫、襖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素色的。

歷史價值

在中國服飾流行史上,比甲是一種承上啟下的服裝。它與隋唐時期的半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裲襠衫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而後世的馬甲形成也由此而來。因此在中國服裝演變發展的過程中,比甲有其特殊的歷史地位 。

比甲與衫、襖、裙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諧統一,常常成為文人作品中的主題。如在《金瓶梅》中,第十一回,“潘金蓮和孟玉樓在八月中秋乍寒還暖季節,二人傢常都穿著白紗衫兒,銀紅比甲,挑線裙子”。第二十四回,也是元宵夜,潘金蓮等帶著一幫年輕女子在月光下走百病,“都是白續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唇。


五、水田衣

水田衣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所以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

水田衣,又名百衲衣、鬥背褡,用各色零碎佈料拼接而成,因整件衣服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最早出現於唐朝,多用來縫制袈裟。流行於明、清兩朝。

水田衣出現之初比較註意勻稱,各種錦緞織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後有規律地編排縫合。後期料子大小不一,形狀不同,色彩豐富,形似補丁。其拼接形式與清朝至近代的“百傢衣”相。

明水田衣復原圖

起源發展

水田衣的起源,一說根據清·李漁《閑情偶寄·聲容·治服》:“推原其始,亦非有意為之,蓋由縫衣之奸匠,明為裁剪,暗作穿窬,逐段竊取而藏之,無由出脫,創為此制,以售其奸”。講述瞭一名具有偷竊不良嗜好的裁縫,每次為定制者做衣服時,暗中私藏部分衣料,以少聚多,將零散佈料拼成瞭一件成衣,再次售賣,長此以往形成的一種服飾。但並未真正記載水田衣產生的時間、背景與原因。

另一說,根據唐·范燈《狀江南·季夏》詩:“紋納成雷澤,袈裟做水田”;清·錢大昕《十駕齋新錄·水田衣》:“釋子以袈裟為水田衣” 等,則以水田衣的拼接技術為契機,較為合理地推斷為水田衣是由僧侶衣移位而來,設計靈感來源於僧人所穿的袈裟,隻是兩者在色彩方面差別非常大,僧衣偏向於青色、土黃等灰色調;水田衣的著裝對象是普通大眾,其服裝不再隻限於灰色調,而是由不同類顏色、材質的散碎佈料拼接而成,整體色塊相互交錯,互為獨立但又形成整體,外形似水田。

發展

水田衣最早出現於唐朝,唐詩中有一些詩句寫到水田衣,如:“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飛滿水田衣”(熊孺登《送僧遊山》);“得地又生金象界,結根仍對水田衣”(唐彥謙《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等,都是對水田衣的記錄。在唐朝,水田衣因嚴格的等級著裝制度、新鮮的服裝色彩風格,並未盛行。

明朝極力提倡節儉,並頒佈瞭大量的“惠農”政策的環境,為水田衣的流行奠定瞭重要的社會基礎。特別是在明萬歷年後,各種服飾禁令松弛,人們在服裝的款式、色彩等方面開始尋求個性化、多彩化,而水田衣正好符合人們對於個性化服裝的要求,流行趁勢促使其發展開來。史料記載:水田衣“不料人情厭常喜怪,不惟不攻其弊,且群然則而效之”。發展到明朝末期,奢靡之風盛行,許多貴胄人傢女眷為瞭做一件水田衣,常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錦緞。

清朝菱形彩繡花卉水田衣

制作工藝

色彩

電視劇《紅樓夢》中穿著水田衣的妙玉

明朝是封建專制王朝,對服色及服飾圖案規定過於具體。據《明史·輿服志》記述:男女都不許用黃色,黃色是皇帝專用色。女子服飾顏色限制更多,大紅、鴉黃都在限制之列。明中期時,在中國南方出現瞭資本主義產業,其中紡織業發展迅速。據史書記載,浙江新昌,“成化以前,平民不論貧富,皆遵國制,頂平定巾,衣青直身。……後漸奢,……亦方巾彩履色衣,富室子弟或僭服之” 。一些人逐漸擺脫禁令的束縛,在輿服上開始僭越,一時間鮮艷華麗的服飾遍及裡巷。到崇禎末年時,“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佈棉襖、紫佈花袷衣、白佈褲、藍佈裙、白佈襪、青佈鞋、戴皂佈巾,作民人裝束以避難”。這種化裝出逃的服式,即為最普遍的百姓裝束和常見的著裝色彩搭配。崇禎末年也正是水田衣興盛時期,水田衣之“此制不昉於今,而昉於崇禎末年”。因此,明朝中期及後期時,水田衣出現瞭各類彩色式樣,主要包括紫色、藍色、青色、桃紅等顏色。

拼接

水田衣的制作,在出現之初比較註意勻稱,各種錦緞織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後有規律地編排縫合。後期不再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形狀也各不相同,色彩也更加豐富艷麗,形似補丁。其拼接形式與清朝至近代的“百傢衣”極為相似。

明朝水田衣拼接形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分割與比例,它采用對襟的形式,將服裝的左右兩部分進行等形且等量分割,達到左右對稱的視覺效果。

面料

清朝緞地彩繡水田衣

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扶持農業,尤其註重民眾日用穿衣的棉、麻、桑的栽培。在其建國之前,就曾有令:“凡農民有田五畝到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 。所以,這些農作物種植遍及全國,為紡織業提供瞭源源不斷地基礎材料,隨著後來棉、絲綢等衣料的逐漸發展,水田衣的制作原料也由低級向高級邁進。但是,對於不同階層的著裝者,其衣料存在很大差異。對於普通庶民,按照《明史·輿服志》的規定:“十四年令農衣綢、紗、絹、佈”。雖然規定農民可著綢、絹等衣料,但是絕大多數農民還以著麻、棉佈衣為主。而對於官宦士庶傢則能夠跟上時代的變換,始終追求更為高級的面料。由於民眾服飾的色彩、質料等都是按照等級劃分,所以對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人所著的水田衣質料各有不同。

文化特征

水田衣的前身是佛傢的僧衣。佛傢強調節儉,水田衣在借鑒僧衣的制作方式之外,還由此及彼地傳播瞭一部分的佛教文化思想,如節儉。水田衣在佛教及明朝制度的影響下,成為瞭弘揚“節儉”美德的重要載體之一。同時,水田衣開始出現時是由親人的舊衣物的零散佈頭拼接而成,體現瞭樸素勞動人民對親人平安的期盼與祝福。水田衣所要傳達的不僅是節儉美德,還教會後人在普通物件中,如何融進自己的感情,把中國文化傳承給後人。

歷史價值

水田衣的設計,打破瞭傳統,為服裝設計帶來瞭很大的突破。它的款式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正因為它獨特的外觀和個性的款式風格,才獲得瞭追求個性的人們的喜愛,這說明水田衣在當代屬於個性化設計的服裝。它的元素不僅被廣泛地運用到現代的服裝設計當中,並且可以讓那些追求個性與時尚的設計師更好地接受新事物與接受時尚化的工藝手法。水田衣極具創意和無論是從色彩、面料還是結構方面進行改變,它都能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當代的服裝設計中,根據面料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和款式的變化,將水田衣的拼接工藝應用到服裝的各個部位,可以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時尚且具有個性化的服裝風格。

水田衣作為一種傳統的服裝藝術,受到許多設計師的關註,設計師們以此為靈感,設計出風格迥異、形式多樣的服裝。水田衣的拼接創作過程是其最初的思維模式,對於現代服裝的設計有著直接的引導意義。水田衣的拼佈藝術打破傳統,追求個性,拼佈服裝更多的成為瞭服裝設計師們表現自己獨特設計的載體 。

水田衣水田衣


六、衣裙 (下裳。泛指衣和裙。)

明代婦女雖無“時式妝“之說,但潮流風氣也極多變,上衣和裙的長短貶抑時常,衣式亦窄亦寬。四方服飾,都仿京師。以江南秦淮曲中的裝束為最,以淡雅樸素為尚,被認為是當時的時尚裝束。明代衣衫及領已有用紐扣者。

明代女裝風格修長.窈窕,同樣有著變化極豐富的的衣服樣式。

明代仕女服飾崇禎時期女子穿著披雲肩的明代女子


明代不同時期女子穿著

大明是漢族執政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其執政的兩百多年裡,根據其社會風尚和政治氛圍,明朝女子的服飾形成瞭自己獨有的特點。

一、永樂時期永樂大帝朱棣時期明朝剛剛建立,各界民生尚在恢復階段,明朝的服飾多以簡樸為特點,由於明朝前一個王朝為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許多百姓的衣著還有蒙古族的特點。之後明太祖下令:“衣冠如唐制”,所以這個時期的特點多為簡樸、漢蒙混穿。

永樂時期

其中比較典型的搭配就是直領直袖半臂、直領直袖長袖短衫和馬面裙。這時候的馬面裙樣式簡潔,顏色樸素,幾乎沒有後世的“織金”一說。*穿搭幹貨:現在我們如果想要嘗試永樂時期的明制漢服,可以把重心放在妝容的打造上,著重眼妝,勾勒出精致的面龐,否則會把人顯得更加寡淡。

二、成化時期明朝建立近一百年後,到瞭成化年間,在這前一百年,明朝的歷代皇帝相對來說都較為精幹,國力得到瞭大大的提高,從這段時間開始,明朝的服飾也開始逐漸從簡樸走向瞭精致奢華。此外,由於這一百年間的各種制度和文化熏陶,明制的服飾也逐漸形成瞭自己的特點。

成化

這個時期比較典型的搭配就是直領大襟的窄袖短衫,搭配蓬松的馬面裙。由於開始向奢華轉變,這個時期的馬面裙不似永樂年間那麼樸素無華,裡面多用裙撐,將裙擺撐開,看起來十分華麗甜美。*穿搭幹貨:這個時期的馬面裙十分蓬松,不想其它時期的明朝服飾那麼優雅端莊,可以用來打造甜美風格的漢服造型。

三、嘉靖時期嘉靖帝對明朝的服飾做出瞭很大的貢獻,他對明代的服飾進行瞭創新,同時完善瞭各項復制的制度。但由於嘉靖帝本身信仰道學,所以這個時期的衣服更多偏向寬松舒適。

嘉靖

在這個時期,平民的服飾也開始向奢靡邁進,甚至有許多服飾的越制情況出現。典型的搭配是寬袖的中長衫加上三褶的馬面裙。這時候的馬面裙裙擺已經比較小瞭,看起來更加素凈又不失精致,馬面裙上也增加瞭許多精致的花紋。

四、萬歷時期萬歷可以說是明朝最富足的時期,而明朝從萬歷年間也開始逐漸走下坡路,史間也有說法稱:“明朝衰敗,始於萬歷。”這個時期服飾的款式和色彩更加多種多樣,人們也競相追逐更加奢靡華麗的衣服,這個時候的社會風尚也更加浮躁。

萬歷

這個時期,典型的服飾搭配是圓領的對襟窄袖長衫加上馬面裙。窄袖讓整個人更加精神利落,而長衫則讓人更加優雅。通常都會在衣服的底紋上使用金線、銀線繪制精致的花紋。

這個時期的馬面裙也有瞭華麗的底襴,也有瞭現在稱呼的“織金馬面”。這個時期的明衫足夠華麗而端莊,在優雅中體現瞭大明的底氣,但也正因為大傢過於追求服飾、外表的奢靡,才讓大明開始逐漸沒落。

五、崇禎時期所謂“物極必反”,任何事物在某個方向追求到極致之後,都會開始向相反的方向滑落。崇禎時期,國力逐漸衰微,崇禎帝開始大力提倡衣著簡樸,大傢的服裝開始從濃艷華美向淡雅樸素轉變。

崇禎

這個時期的典型搭配為豎領的大襟大袖長衫,加上織金馬面裙。長衫沒有萬歷時期那麼華麗的底紋,更加素凈優雅,輔以下身的織金馬面,整個風格在淡雅中不失矜貴,十分適合現在各位小姐姐的出街~

六、南明時期南明時期由於戰火四起,清軍勢力強盛,受國傢政事的影響,這個時期大傢的服飾更加平淡素凈,女子的服飾更加流行冷色系,比如藍色、綠色和灰色。

南明

這個時期的典型搭配為豎領對襟的大袖披風、豎領對襟的直袖長衫等,豎領讓人顯得更加嚴肅端莊,可見當時的社會氛圍極大地影響到瞭百姓的穿著,萬歷時期競相追逐的華美精致仿若一個遙遠的夢境。

從明朝的服飾流行變化來看,明制的漢服更多偏向優雅端莊,宛如一個大傢閨秀,同時可以看出,各個朝代的服飾變化都被社會變化極大地影響到,服飾的變化不僅蘊含瞭傳統的文化禮儀,更多的反映瞭歷史的變遷。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怎么充流量最便宜?这个方法要分享给大家!

都2023年了,还不知道流量也能优惠吗?一个月可以省30元。

· 13秒前

DFMEA與PFMEA的差別及各自的應用場景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實際上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響分析)的組合,簡稱失效模式與影響...

· 26秒前

深圳热门高中系列丨2022年四大最新盘点

提到深圳的优质高中学校,多数家长想到的会是深圳的四大、十大高中。但是名校学位始终有限,每年的中考人数却在增加。其实, ...

· 2分钟前

黑子的籃球三國殺——奇跡的世代

請關註我的微信公眾號:二次元的米羅陽您可以更方便、更全面地查看我發過的所有卡牌。如果你問90後,最經典的籃球漫畫是什麼...

· 3分钟前

老北京传统丧葬习俗都有哪些?接三有什么讲究?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丧葬作为人生最后一次生活仪礼,最为隆重、肃穆,但是也相当繁琐。

· 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