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生反应
生物体死亡后,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或反应能力称为超生反应。如瞳孔反应,死后4小时内注入阿托品或伊色林可散瞳或缩瞳。断头后眼球、口唇及下颌运动,骨骼肌、心肌及血管平滑肌收缩,肠蠕动,精细胞活动等。
2.肌肉松弛
人死后肌张力消失,肌肉变软称为肌肉松弛。最早发生,与死亡同时,尸僵出现后消失。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张,面部表情消失,小便和精液外溢等。
3.皮革样化
尸表皮肤较薄区域水分蒸发,干燥变硬,而呈现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叫局部干燥。常见部位如口唇、阴囊、大小阴唇、皮肤皱褶处、表皮剥脱处如索沟。皮革样化可保留损伤形态,使擦伤更明显。
4.角膜混浊
角膜透明度降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称角膜混浊。死后5-6小时角膜上出现小白斑,10-12小时呈云片状,瞳孔可透视,为轻度混浊。15-24小时,呈云雾状,瞳孔仍可透视,为中度混浊。48小时以上,瞳孔不可透视,为高度混浊。
5.尸冷
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原有热量散发,尸温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称尸冷。尸冷受外界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影响,在16-18℃下,中等成年尸体,死后10小时内尸温每小时下降1℃,此后每小时下降0.5℃。小二尸温下降快,胖人下降慢。
6.尸斑
尸体血液因重力坠积于身体低下未受压部位的血管,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片,称为尸斑。尸斑死后1-2小时出现,受环境温度和死因等因素影响。寒冷慢,大失血尸斑出现晚且慢。尸斑分为三期:沉降期、扩散期和浸润期。沉降期是死亡12小时内的尸斑,这个时期尸斑按压可褪色,死后6小时内移动尸体,尸斑可变化转移,原有尸斑可消失,在新的低下位置重新形成,死后6小时后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完全小时,新尸斑可形成,这时会出现两侧性尸斑。扩散期是死后12-24小时内的尸斑,指压稍褪色,此时期改变体位尸斑不改变。浸润期是死后24小时的尸斑,此时期尸斑固定,指压不褪色。尸斑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和其衍生物的颜色,氰化物中毒尸斑呈鲜红色,一氧化碳中毒尸斑呈樱桃红色,氯化钾和亚硝酸盐中毒尸斑呈灰褐色,硝基苯中毒尸斑呈蓝绿色。
7.内部器官血液坠积
人死后,内部器官血液因重力坠积于器官低下部位的血管内,称为内部器官血液坠积。肺的血液坠积最明显,与肺淤血改变相似。
8.尸僵
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的现象称为尸僵。死后1-3小时发生,4-6小时发展至全身,12-15小时达高峰,全身关节僵硬,24-48小时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
9.尸体痉挛
死后尸体未经松弛阶段,立即发生僵硬,保持死时的动作和姿态,称为尸体痉挛。如溺死者手中紧抓水草,士兵死后在马上不倒,汶川地震时母亲的保护姿势等。
10.自溶和自家消化
人死后,组织、细胞受各种酶的作用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液化,称为自溶。胰腺含有大量消化酶、水解酶和脂酶,最早发生自溶。
毁坏型晚期死后变化
1.腐败
因腐败细菌作用使蛋白质等成分分解消失的过程称为腐败。腐败表现为:尸臭,腐败气泡和水泡,尸绿,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泡沫器官,巨人观,死后呕吐,口鼻腔血性液体流出,肛门、子宫脱垂和死后分娩等。
2.霉尸
尸体在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下,滋生白色或灰绿色霉斑或霉丝,称为霉尸。沼泽、池塘和放置较久的尸体容易形成霉尸。
3.白骨化
尸体软组织经腐败后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甲脱落,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白骨化受环境影响较大,暴露于空气中的尸体,夏季2-4周,春秋季5-6周,冬季数月可形成白骨化。
保存型尸体
1.干尸(木乃伊)
尸体在干热或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水分迅速蒸发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为干尸。成人形成干尸需要2-3个月,婴幼儿2周即可形成。
2.尸蜡
在湿土中或浸于水中的尸体,皮下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的蜡样物质而被保存,称为尸蜡。比较少见,多为局部性,成人形成局部尸蜡需3-4个月,全身需1-1.5年。小儿和肥胖者易形成。
3.泥炭鞣尸
在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鞣酸和腐殖酸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骨骼脱钙,形成体积小,重量轻、易弯曲的软尸,称为泥炭鞣尸。
4.浸软
妊娠8周以上的死胎,滞留于宫内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变得小而软,称为浸软。
5.特殊型古尸
在特制棺墓中年代久远的保存型尸体称为特殊型古尸。如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古尸。
《一》什么是DSD?这种格式有什么优缺点?DSD是Direct Stream Digital的缩写,是Sony与Philips推出SACD时所注册的商标。这种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