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拳谱》曰:“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其中“峨眉月”即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峨眉武术五大派,即黄林派、点易派、青城派、铁佛派和青牛派;“八叶”指峨眉派武术八大拳种,即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化门、字门和会门。
青城派,现主要有三支:
其一,清朝雍正年间,少林李金钩禅师(人称李剑侠)学得此术。乾隆三十二年,金钩禅师传艺于亲侄子李泰山。李泰山18岁时,不愿为僧,私自跟随耍把戏的艺人到四川,安家于灌县漩口乡。后传艺于四川灌县青城山一带。李泰山之外孙赵云程学得此艺,云程92岁时传艺于周烈光。200多年来,因各代弟子不断充实和创新使之形成了现在的“青城派(洪拳)”的风格拳术。
其二,清朝光绪年间,有自称是“冷道人”(或曰“洪道人”)的“青城派”武术的游方道人,从青城山经开县往(返)武当山,在开县授拳于富户魏家三年之久。开县人黄开才跟魏朝和习武而巧得“冷道人”所传的“青城六合内功”。黄开才跟冷道人习武10年后,能承受“撞杆击腹”。1921年黄开才授“六合内功”于徒张子良、陈生一等弟子10余人。
其三,现仍健在的泸州市中区安富镇的余国雄,年轻时幸得“青城派的“健身延寿功”而传习至今。青城派的流传区域主要在都江堰(青城山一带)、开县、泸县等地。此派讲究重手重脚,大开大合,动作敏捷灵活,具有“拳似雷霆多变端,腿似风轮肘如鞭,身似棉条步稳圆,大之特色。
青城派的风格在技术上,动作朴实无华,拳势小巧紧凑。以上肢动作为主,擅长小手,多暗腿技击性较强。多以近身短打为主,步法灵活,套路较为短小,路上多直来直去,套路演练身法多变。除此以外,青城还体现出蕴含浓郁的仙道文化特色、鲜明的养生文化持色,以及独特的重“气”特色等。
根据青城派传承人口述,青城派的技艺主要包括功法、拳术、器械、技击术等。
练功方法有:健身延寿功、青城派六合功
功法主要有:健身十八法(非张广德之健身十法)、玄门太极长生功、盘功、太子劲、混元气功(非安平所传混元气功)、铁汉碑、筋经内丹功、六合内功七盘功、健身延寿功;麻圈、枕头包、三角包、吊包、手包、砂桶、五轮桩、草龙桩、梅花桩、单鞭劲、天地滑子、石牛、石袋、沙筒、太极球、九宫桩;铁砂掌、朱砂掌(非世传两类掌法)、毒药掌、毒砂掌、劈空拳、单龙桩、梅花桩、六合打包功、棋盘功、子母功、五行掌、千金两臂功、达摩功。
滑子功、石锁、打坐功(单盘坐、双盘坐)、硬气功等
拳术包括:龙、虎、豹、蛇、鹤五举(非象形拳,非少林五拳)、单鞭拳、六合散手、三路燕青拳、白虎拳、黑虎拳、梅花肘、火龙滚、梅花拳、六通拳、七星拳、天罡拳、青城八卦掌(非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古八极拳、玄门九式、青城洪拳(非广东洪拳)、二路洪拳、绿林小手、绿林豹拳、太子游四门、猴拳、蛇拳、青龙拳、醉八仙、二十八宿、小神拳、太极拳、绵掌(非成都体院所传绵掌)等。
器械有:春秋大刀、双钩、梅花单刀、梅花双刀、青风剑、绳镖、流星锤、九节鞭、双锤、八母枪、紫虹剑、龙虎剑,梅花点石枪、白虎鞭、黑虎鞭、追风匕首、鸾风剑、七星剑、八仙剑、飞剑、十三剑、二十四剑、一百零八串剑、阴把八方剑、无极剑、雌雄剑、子母棍、大青龙刀、乾坤圈,背箭、足箭、伞、筷子、铁针、拂尘等。
技击术有:摔拿技、搏击术、太极散手、缠手、太极翻花拳、十二时辰点穴术、十二残手、十二死手、串子十八手、三十六路大擒拿
手、六大点穴术、空手入白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