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依米星ABA
作者|丁丁老师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在自闭症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如下的训练项目。
老师拿起一张卡片或物品,问孩子:
这是什么?
孩子看一眼,说出物品的名称。
操作很简单,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训练项目到底是在教什么?
命名还是对话?
命名受到的是非言语刺激(non-verbal stimulus)的控制,比如环境中的一个人、一个东西、一种味道;
互动式语言受到的是言语刺激(verbal stimulus)的控制,比如别人提出的一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前事刺激里,既有非言语刺激,又有言语刺激,这算是啥呢?
难不倒我斯金纳!
对于这种既有A又有B的“不纯粹”的语言行为,斯金纳把它们称为——
多重刺激控制语言行为(Multiply Controlled Verbal Operant)。
这种行为不是在一个刺激的控制之下,而是受双重甚至多重刺激的控制。
我们拿起卡片问孩子这是什么,就属于这一复杂语言行为范畴。
它不单单是命名或对话,而是以命名-对话的形式存在。
说一个其他组合的例子:
例如,孩子走进厨房看到了妈妈做的刚出炉的面包,大声说:“面包!”
这里,孩子说“面包”的行为就可能不单单是一个命名。
它可能受面包这个非语言的刺激和对面包的“渴望”(建立性动机操作/EO)的双重刺激控制,也就是命名-提要求。
那为什么我们要对语言行为中的“细枝末节”刨根问底呢?
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教学走向。
比如在开头的例子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有可能是“纯粹”的命名。
即看到苹果,就能自己说:“苹果。”
那我们就要逐步撤除“这是什么?”的辅助。
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互动式语言。
即当我们问“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圆的”,孩子就能回答出“苹果”。
那我们就要逐步撤除展示苹果的辅助。
最后,你也许还有一个疑问——
在命名训练中,到底要不要问“这是什么”呢?
我做了一张图片,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你对“受多重控制的语言行为”感兴趣,请在下方留言,我找机会直播讲讲这个话题~
参考文献
Marchese, N. V., Carr, J. E., LeBlanc, L. A., Rosati, T. C., & Conroy, S. A. (2012). The effects of the question “What is this?” on tact‐training outcom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5(3), 539-547. doi: 10.1901/jaba.2012.45-539
Bondy, A., Tincani, M., & Frost, L. (2004). Multiply controlled verbal operants: An analysis and extension to 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Behavior Analyst, 27(2), 247-261. doi: 10.1007/BF0339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