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永恒輪回的一個思考(第二次發)

假如惡魔在某一天或某個夜晚闖入你最難耐的孤寂中,並對你說:“你現在和過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後的生活。它將周而復始,不斷重復,絕無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種痛苦、歡樂、思想、嘆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無可言說的事情皆會在你身上重現,會以同樣的順序降臨,同樣會出現此刻樹叢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樣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時刻和我這樣的惡魔。存在的永恒沙漏將不停地轉動,你在沙漏中,隻不過是一粒塵土罷瞭!”你聽瞭這惡魔的話,是否會癱倒在地呢?你是否會咬牙切齒,詛咒這個口出狂言的惡魔呢?你在以前或許經歷過這樣的時刻,那時你回答惡魔說:“你是神明,我從未聽見過比這更神聖的話呢!”倘若這想法壓倒瞭你,惡魔就會改變你,說不定會把你碾得粉碎。

“你是否還要這樣回答,並且,一直這樣回答呢?”這是人人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你行為的著重點!或者,你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人生,均寧願安於現狀,放棄一切追求?

——《快樂的科學》第四卷 341節

輪回這一概念很普遍的,很久遠,這裡隻簡單談談。輪回基於兩個預設:死後世界和生活體感的延續。死後世界就是“我”之外的思考,類似於宇宙之外,本身是超越主體的意識的它既是人類的勇氣也是人類的謊言,即承認一個人永遠離我而去而我也將遠離這個本來從屬的世界的勇氣和否定世界之外沒有意義的自我欺瞞。輪回便是一種此世之外的意義賦予。而輪回的日常來源就是人類的日常生活本事,人的生活具有重復性和自發性,是一種平凡的和平庸的特征。日常生活包含瞭一種節奏,這源自傳統農業社會的循環周期和自然節奏(順應天時)“社會人的生活,從生到死,都是由一組循環和節奏組成的。小時、日、周、月、季節、年,有規律地返回,給最初與自然聯系在一起的人提供瞭節奏……這些節奏不隻是控制著個人的生活,村莊和城市也按照這些節奏運轉著。“日常生活給自發性一個位置和穩定性……”日常生活的節奏給人一種恒久不變的感覺,隻有儀式給人才能給人一種自為的感覺,也隻有儀式的實踐才能找到一種身份的歸宿和意義存在的感受。日常生活中,人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時間的存在,人在有生之年都感覺到時間不會倒流,感嘆人生的苦短。無論歷史上出現多少偉人、英雄、豪傑,他們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最終的目的地永遠是死亡。凡是活著的都有要死亡,這是時間流逝的鐵的事實。

時間究竟是什麼?古往今來沒有定論。早期神話很多都講空間的誕生放在時間之前,而早期的人類認為時間是可循環的。在古代世界,許多地區都相信時間是循環的。農業文明的出現,人們很早就感受到四季、潮汐、日夜有規律地循環。如:古埃及人、古希臘人都有圓周的意象組合成輪回的時間意象;中美洲古老的瑪雅人就相信,歷史每260年重復一次,這個周期他們叫拉馬特。時間的循環模式也是希臘各宇宙學派的一個共同點。亞裡士多德在他《物理學》中說:“凡是具有天然運動和生死的,都有一個循環。就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由時間辨別,都好像根據一個周期開始結束;因此,甚至時間本身也被認為是一個循環。”斯多葛派相信每當行星回到初始位置時,宇宙就重新開始。公元四世紀的尼梅修斯(nemesius)主教說:“柏拉圖也好,亞裡士多德也好,人人都會復生,都會再見到同樣的朋友,再和同樣的熟人來往。他們將再有同樣的經驗,從事同樣的活動。每個村莊、每個城市,每塊田地都要恢復原樣。而且這種重復不僅是一次,而是二次、三次直到永遠。”好像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裝在一個大輪子上循環不已。循環時間概念的出現是因為“多半的人都覺得循環時間更令人安慰。”這樣,過去也是將來,沒有真正的歷史可言,死心踏地地承認再生和更新。

永恒輪回的神話一般被認為是原始社會或農業社會的產物,它是對宇宙和時間最古老的沉思。然而尼采既不是利用這個古老的神話的內涵,也不是要恢復古代的自然觀和時間觀,而是要克服現代西方虛無主義危機。這一虛無主義的危機是由柏拉圖主義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現代歷史主義所導致的。尼采的永恒輪回學說意欲克服這種虛無主義的萬事皆空的思想。尼采將虛無主義作為其思想的主要批判對象,而對他而言,整個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就意味著虛無主義。雖然他自己也自稱為積極虛無主義,將虛無主義用作破除幻想,作為毀滅和創造的動力。虛無的意志即敵視生命的意志,它意味著頹廢,而在被虛無之後,尼采呼籲權力意志所代表的生生不息的強烈生命動力,想要以此去肯定生命肯定生存和生成的世界。尼采指出,柏拉圖主義-基督教傳統設置瞭一個與流變不息的此岸世界相對立的彼岸世界,並賦予其更高的價值。以此方式,生命、生成變化被否定瞭。永恒輪回要求正視生命:對於相同者你是否願意再要一次?尼采認為,超人的回答將會是再要一百次。在此,相同者得到瞭肯定。對於他的發現,他自己如是說道:一般來說,在每一個人類生存之環中總會有一個時刻,起初在一個人身上,然後在許多人身上,最後在所有人身上,那最有力的思想即萬物永恒輪回的思想突然浮現瞭。他認為這是一種深刻的變化,新的世界觀,為此他還想多活些年頭。

尼采在《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中指出:“萬物方來,萬物方去;存在之輪,永遠循環。萬物方生,萬物方死;存在之時間,永遠運行。”“萬物消滅瞭,萬物又新生瞭;存在之身永遠建造同樣的存在之屋宇。萬物分離而相合,存在之循環對於自己永久真實。”萬物去來,指作為個體的生命永遠處於生與死的交替中。永恒是相對此刻而言的,此刻往前的過去是無限,往後的將來也是無限。過去、現在、將來構成瞭永恒的時間。時間無有開端,世界也無有終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隨著萬物生死的交替,一切都會逝去,隻有永恒運動的時間保留瞭下來,與它同時保留下來的還有生成。

在《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中,尼采還說“萬物永久循環,我們和萬物一起,我們已經存在瞭無數次,萬物合我們一起……現在身死而消滅,在剎那間化為烏有,靈魂也如同肉體一樣地速朽,但是我所纏繞著的因果之紐帶循環著,——它將再次創造瞭我,我自已屬於永久循環之因果律。”“人類,人類永遠循環,渺小的人類也永遠循環。”由此可見,尼采所說的時間是顯然是指循環的時間。深受古希臘哲學影響,力圖在哲學中恢復蘇格拉底哲學活力的尼采,采納希臘人流行的時間和循環概念也是合乎情理之中的。

尼采認為,在永恒時間中,應該存在著一種東西,是它把與事物的完全相同的掌控從一個周期帶到另一個周期,這個東西就是永恒輪回。 他在《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中:“萬物分離而相合,存在之循環對自已永久真實。存在之念相生;圍繞著這一軌道,永遠回環。任何一點皆是宇宙之中心,永恒之路也是螺旋形的。”所以,永恒輪回不是兜圈子;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簡單重復,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線。因而輪回的路不是再回到原始起點,而是到達經歷上升過程的新起點。 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口闡述瞭永恒輪回學說的含義,那就是要把生命從對時間和“過去”的復仇心理中解放出來,獲得最高程度的自我肯定。如果一切創造都將在時間之流中生生滅滅,一切當下都會註定要成為過去,一切並沒有一個永恒的意義,而是一個永恒的生生滅滅的過程,那麼,生命就會由於無意義的虛無感而絕望,並仇恨一切生成的和過去的事物。如果不能把“過去如此”變成“我願意如此”,那麼,所有的“過去如此”之物都是一種偶然性,一些毫無意義的事件,一個令人徹底厭倦與絕望的世界。隻有以權力意志去積極肯定這個永恒輪回的生命,而不是將其視為純粹的偶然性的生成之流,生命才能從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以及基督教的彼岸世界的幻象中解放出來

眾所周知,赫拉克利特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就是“萬物皆流”:“一切皆流,無物常在;萬物好像是一道川流,人不能兩次踏如同一條河流。”據此,我們可以斷定,赫拉克利特的循環不是相同萬物的無數次地重復自身。萬物再生後已不是原來的萬物瞭,這才符合萬物皆流,無物常在的思想。由此可知,尼采的“永恒輪回”思想來源於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而尼采本人確實在對黑格爾的辯證法的運動部分贊賞有加而否定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和歷史目的(歷史終結)赫拉克利特如是說啟發瞭他,於是他主張生成論:萬物來去,一切生命都有處於生與死的交替中,隨著生死的交替,一切都會逝去,隻有生成保留瞭下來。生成是生命的本質,隻要有生命,就必然有生成。生命之所以為生命,世界之所以為世界,就是因為它永遠要生成,生成的過程就是永恒輪回的過程。尼采說:“生成’隻不過是現象……假如我們在這些現象中間置入有規律的輪回,那無非是借此論證瞭如下的事實,即這是一直發生的事情。”

於是,尼采的新價值體系以強力意志為起點,著眼於生命的過程中人的內在強力意志的保持和提高。尼采並沒有設定任何外在的、絕對的價值標準,而是以人的內在的強力意志作為生命力提高或衰退的依據。在《強力意志》中,尼采說:“在生活中有痛苦,有快樂,有譏咒,有祝福,這些都會重現。如果我們能把痛苦當作快樂,把詛咒當作祝福,把黑夜當作陽光,乃是對抗極端宿命論的砝碼……我們要有意識地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力——強力意志”。所以,永恒輪回的思想決不是循環論,而是要求人們運用強力意志,敢於創造新事物;它也決不是宿命論,而是要人們抗爭命運,把痛苦和不幸變成快樂和幸福,意義在於指點人們要從生命中拯救自身。

尼采認為永恒輪回是重估一切價值的根據。既然並沒有那虛無飄渺、化解一切矛盾的全能的上帝,那麼人們所做的隻能是面對現實、面對生活;去掉瞭那否定生活現實的至高、至上的真、善、美的上帝,生活本身就得到瞭肯定。基督教教人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虛偽的,人為之所做的一切努力全是徒勞的,那些隻能是反實際生活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人生既不是受罪、贖罪,不是苦煉、修養,也不是考驗、負擔,而是有充足的、堅強的意志創造。但問題在於,在此相同者是否即同一性?如果相同者的回歸即不變之物的回歸,那麼生成變化恰恰遭到瞭否定。德勒茲指出,永恒輪回的基礎恰恰是純粹生成的思想。純粹生成意味著生成沒有起點,亦無終結。尼采認為,如果此刻不是自行流逝,而必須等待另一個此刻到來而使之流逝,那麼,此刻永遠無法流逝成為過去。因此,“一個時刻為瞭流逝(為瞭其他時刻而流逝),必須同時是現在和過去,現在和將來……每一時刻與自身作為現在、過去和將來的綜合性關系奠定瞭它與其他時刻關系的基礎。”而每一時刻作為現在、過去和將來之綜合,必然是永恒回歸的。在此流逝得到瞭肯定,而與之一起被肯定的就是生成與變易。因此,回歸並非某一事件回歸,而是說,回歸本身是一個事件,在其中多樣性與差異得到瞭肯定。“永恒回歸中的同一描述的不是回歸之物的本質,相反,它描述的是不同之物回歸的事實。”

尼采無時不刻不在訴說著並不存在著一個簡單的永恒輪回的神話,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克服虛無主義困擾的自我教育的體驗。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肯定生命,就必須先體驗生命的虛無;要想得到永恒輪回的狂喜和遊戲,就必須經歷生命的變形和歷練,經歷深淵一般沉重而恐怖的思想磨煉;要想得到健康和康復,就得先遭受大病的痛苦折磨;要想擺脫怨恨和復仇的心理,就得先感受恐懼與顫栗。“永恒輪回”的思想不啻一場巨大的鬥爭之後所得到的快樂和解脫。“永恒輪回”就是“熱愛命運”,就是以“權力意志”肯定永恒輪回本身。

如果將永恒輪回理解為同一者的輪回,那麼這恰恰是尼采要批判的機械循環論的觀點。機械論不能解釋在循環過程中出現的多樣性。德勒茲指出,永恒輪回正是表述瞭用以解釋多樣性與多樣性的再現,差異與差異的重復的原則,即權力意志。權力意志“不僅衍生彼此關聯的力的量差,而且產生在此關聯中重新回到每一種力中的性質”,因此它是力的綜合原則。而力的綜合與時間相關,在時間的不斷回歸中,力不斷差異化,或者它們的差異被復制。而在此意義上生成得到瞭最高的肯定;德勒茲認為正如此,永恒輪回肯定瞭世界的多樣性。

從永恒輪回的字面上來看,隻有有限的存在才會永恒輪回,而無限的存在則會自足不動。因此,永恒輪回實際上乃是有限的同一事物的不斷重復。在有限的多樣的同一事物的永恒輪回中,我們會發現萬事萬物不斷生成的存在。每一次輪回並不是同一事物的簡單重復,而是事物自身的自我創生和不斷選擇的過程。盡管沒有超驗的和終極的意義,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一切終歸於虛無。因為,正是在同一事物的永恒輪回之中,我們才看到瞭生命本身的自我存在和價值,從而也看到瞭萬事萬物的自身存在,整個自然處於一個各安其位的等級秩序之中,沒有外在於自身的價值、意義和目的。當此之時,“萬物是自己跳舞:它們出來,手拉著手,歡笑,逃開,然後返回。萬物走瞭,萬物回來;存在之輪永恒地轉動。萬物死亡,萬物復生,存在的歲月永恒地流轉。萬物破碎,萬物重新組合,同一個存在屋宇永恒地自己建構。萬物分離,萬物復又相聚;存在之輪永恒地忠於自己。存在開始於每一瞬間;彼處之球圍繞此處之球永恒地轉動。中心無處不在。永恒之徑充滿瞭曲折”。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永恒輪回是力的綜合,其原則是權力意志,那麼求虛無的意志是否也回歸?一種解釋認為,反動力並不進入輪回。《權利意志》中指出,如果每次想要什麼的時候,事先應追問我是否能無限次地重復我的這一意願。因此永恒輪回是一種選擇,它剔除瞭反動力。而德勒茲提供瞭另一種解釋,虛無的意志進入永恒的輪回。但正是永恒輪回使得虛無主義達到瞭完滿:在反對一切能反對的東西之後,它轉而反對自身,於是反動力自身發生媾變而成為能動的因素。這種解釋使得永恒輪回“不再是一個把一切脫離永恒回歸的東西從意志中清除的簡單思想,而是一個永恒回歸迫使某些東西改變本質從而構成新的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永恒輪回並非機械論,它是力的綜合問題,並依照權力意志而發生。在永恒輪回中,生成得到瞭最高的肯定。而虛無的意志也進入永恒輪回,但它在回歸中變為能動的力而消解瞭自身。

輪回感也是一種被規訓出來的感覺,它基於一種長期固定的生活模式。它從屬於秩序的存在。比如,20世紀以來,普遍的城市建設和燈光覆蓋顛覆瞭傳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工作時間和生活方式,加班和夜生活因此變得可能。更早的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之後,城市鐘樓的建設和使用使得原本規訓教徒的時間觀進入世俗世界,依時而動才由此變得可能。時間上的細致規定將人體訓練成瞭一臺規范的機械,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休息一天的生活模式被創造出來瞭。於是,在社會異化的大前提下,空閑下來的人們就會陷入短暫的空虛期,就好像過於豐富之物被挖去一部分,不完滿的感覺充斥人的內部(當然,自然有東西來填補這種空虛,比如抖音等短視頻APP,不過作為娛樂媒介,它們已經是現代產品瞭,這是後話)在暫時的,虛假的完滿之後重新接受自己,免受輪回之苦,這本來也是一種逃避自由。

輪回感在城市市民生活裡面應該更容易體現,但是未必容易被察覺。就比如城市的規劃建設一般來說是很規整的,團塊狀、條帶狀、組團狀等等,而這樣的結構到底是美學和實用的結合還是是僵化的地域空間,這都不好說,所以有一些設計師會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城市看上去更加有活力,靈氣”讓城市以怎樣的結構表現呈現出來,商業和生產住宅區如何搭配從而看上去具有節奏感且24小時充滿活力。城市的合理佈局也更利於輪回感的形成,生活像鬼打墻就可以認為是工作本身的單調性或者空間有限性。生活空間的距離感就是輪回的間距,一個完整的輪回周期剛好就是一段空間的截取並一直往返回溯,不斷地奔跑,不斷地原地踏步;直到超越,從一個輪回到另一個輪回;看似廣袤的空間竟是閉環的。人不是機器→人有點像機器→人就是機器,技術理性的歷史邏輯在這樣的生活塑造中得以自洽。

輪回是同時基於形而上的觀念和形而下的塵世生活。而在神的世界裡 ,祂們與輪回持平行關系或者超越關系,這個和神話所在當地日常生活有很大關系,人們反抗一種無望的決心始終存在。而輪回在現代的意義就是規范的秩序生活,是鐘樓的及時敲響,是課程表上的節奏,是朝九晚九的生活,是凌晨三點想吃蟹皇堡。是日復一日地過活,不知道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失去一種名為“周圍”的生活視角,熬幹最後的熱情與野望。長久得去經歷一種生活,其實也是在否定一種生活,僅僅是經歷過而無法留下任何值得珍視的記憶;隻是去經歷瞭,體驗瞭,而沒有任何的深化和感悟,把生活局限於表象中美麗的湖水而不去關註其下可怕的暗流湧動,這樣的過活是否是一種願意在永恒的輪回裡面願意被自我承認的生活呢?

即使是最完美的被規訓的肉體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否定的力量,因為這是源於理性源頭的非理性,是必須直視的慘淡和無法壓抑的釋放。 用空無面對輪回,用行動打斷永恒。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五臺山2020年超全攻略(內含景點、交通、住宿、吃飯等詳細花銷)

一直想去 五臺山 ,但是一直未成行。終於在忙完國慶假期的工作之後騰出時間成行瞭。姑且在這裡做一點小分享給大傢,希望對後...

· 3分钟前

专业课《商品学》学生复习资料:专业+知识点+概论,你需要都在这!

考前准备涨一波分就赶紧学起来,下面的内容全是精华。

· 4分钟前

歌詞故事 | 《說謊》:假作真時真亦假

我一點都不想你我過得很好真的騙人是小狗汪汪……一首歌,42句歌詞,其中38句謊言,4句真話。本期歌詞故事,林宥嘉,《說謊》(...

· 4分钟前

變形金剛5的口碑崩盤,教會瞭我什麼

周末看《變形金剛5》前,老婆給我打瞭預防針:據說是史上最爛的變形金剛。平胸而論,變5還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如果觀眾...

· 4分钟前

如何用灰色关联计算指标关联度?

灰色关联法是一种通过研究数据关联性大小,从而反映各因素对目标值的重要程度的研究方法。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确定权重。

· 6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