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論人,經典新讀——按德行、地位、稱謂等歸類

《論語》側重講人與社會的倫理道德,崇尚天下有道,孝以為本、仁以為體、 禮以為用,忠恕行道。孔子所追求的天下有“道”,是指“天下治”、“禮讓為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長幼有序、君臣有義”;以“天下無道”、 “禮崩樂壞”為最大憂患。

實現“道”的方式是“克己復禮”,奉行“士志於道”、“不仕無義”、“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責無旁貸、“知其不可而為之”,嫉世之固陋,恨不能“朝聞道、夕死可矣”。克己的方式是以君子之道約束自己,修身心法是“君子求諸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思想和“中庸為德”,踐行“仁義禮智信”、“言忠信,行篤敬”、“剛毅木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臆測、無期必於人、無固執成見、無自私自利)。復禮的方式,一是為政,“學而優則仕”、“孝於惟孝,友於兄弟”;二是為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之以文、約之以禮”、“有教無類”。

《論語》書名中的“論(lún)”,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語,一人辯論是非謂之語,故孔門師、弟子之言謂之論語,成書於孔子弟子之手(書中如魯哀公、 季康子、子服、景伯諸人,皆舉其謚,諸人之死皆在孔子卒後),一部分為孔子卒後數十年七十子之門人所記(如曾子臨終之言,曾子卒年比孔子晚 38 年)。孔子本人修訂的書隻有《詩》、《春秋》、《周易》等。孔門後人編寫瞭《大學》(作者不詳)、《孝經》、《中庸》、《孟子》(蓋孟子門人萬章、公 孫醜等追述)、《荀子》、《禮記》等等,還有註釋這些經書的傳,如《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谷梁傳》......但後世的這些述作在思想境界上仍難望其項背。再往上追溯儒傢思想大作,就是《詩經》、《尚書》,至今一些院落中仍可見“忠厚傳傢久,詩書繼世長”的傢風楹聯。可見,《論語》的集大成之作奠定瞭儒傢的思想范疇,對後世影響深遠,經過 2500 多年的傳承演繹,已深深地融化在中華民族的社會制度、道德風尚和文化常識中(如今天仍在用的、出自論語的成語約有332 個),實在是中國人做人讀書必讀之書!

《論語》好比一出對話體的情景劇,劇中記錄的隻言片語,共分為20篇、494 章(末5篇據清代崔述考證疑有竄亂,如當面呼“夫子”乃戰國時人語,春秋時無;《季氏篇》中“冉有、季路見於孔子”稱呼不合)。孔子面對時政人事挺身執言, 置身其中(後人說“六經皆史”,因指事明確可考)、振聾發聵,儒傢思想的體系隨之清晰可見。我在讀《論語》的過程中,先是被顏淵、子貢評論孔子的幾句話觸動, 進而對孔子評論他人的話如什麼是君子、小人、賢人產生興趣,便從人的德行評判、 社會階層、稱謂尊卑、官位和行政歸屬等角度,嘗試著整理歸類、立體還原當時的社會百態,結果從小處著手反倒辨清瞭很多疑惑,避免瞭望文生義;在查資料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意外的通達感。梁啟超先生說,讀懂《論語》的要點之一,即立意作一篇孔子傳或孔子學案,可謂不謀而合。今人費力讀古文經典意義何在?老遠先生一句話說的很透徹:“有些東西變瞭,有些東西沒變。”我父親也常對我說:“能活學活用才叫讀懂書。”《論語》通篇,也多次講到瞭“首孝悌、次見聞”、“教、學相長;學、行相長”的關系。

杏壇,是孔子當時給弟子授課的地方,孔子坐的圓土堆稱為“壇”,弟子坐在杏樹下。前方 “上圓下方”的金代香爐,用來點香計時,一炷香約40-45分鐘

一、人的德性和德行

德性指人的道德品性、人的自然至誠之性;德行指人的品行。“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 論語中直接論述 “德”和“德行”的有幾處:《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 遊於藝。”《論語·泰伯》:“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子曰:“泰伯,其 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論語·衛靈公》:子曰:“由! 知德者鮮矣。”《論語·憲問》: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驥,一種能一日行千裡的良馬,喻賢能。

孔子評判人的德性和德行的主要標準是“仁、禮、知(智)”,還有其它因素如孝、好學等,在各個篇章中對人做出的評判,包括:聖人、仁人、賢人、惠人、善人、 智者、哲人、志士、君子、小人、成人、大人、中人、隱者、逸民、上知、下愚、鄙夫等。西周和春秋時期“禮”的本質作用是“經國傢,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包含瞭今人說的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多個方面,禮出於義,義出於理。 《禮記》雲:“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 非禮威嚴不行;悼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春秋戰國時期,道德教化、判定施肥、明確登記、和諧人倫、禱祠祭祀、治國治軍都離不開禮的約束。

孔子自評為有德之人、君子,《論語·述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 (tuí)其如予何?”《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 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但“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 而》)孔子臨終前負手曳杖而歌“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禮記·檀弓上》)自稱為哲人。孔子在《論語·先進》篇中評價過他的幾個得意弟子“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後被稱為“孔門十哲”)子謂冉雍“雍也可使南面!”,是說冉雍有人君之度。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 斯。”謂南宮適“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即,像子賤、南宮適這樣的人孔子認為稱得上君子。子謂顏回“賢哉回也!”謂伯夷、叔齊是“古之賢人也。”謂 管仲“如其仁!如其仁”(這乃是他的仁)“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而孔子對仲由(子路)、冉求(子有)、公西赤(子華)、冉雍(仲弓)則“不知其仁 也”。詳述如下:

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春秋戰國時期,聖的含義從聖明的君王發展到思想和造詣極為高深、道德極為高尚的人。《論語·述而》: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對上古時期禮讓治國而 有德行的聖君堯舜禹的評價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 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論語·泰伯》)“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 正南面而已矣。”“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孔子對儒學先驅、修 禮制樂、為開創西周天下大治功勛卓著的周公,終生感懷不忘:“甚矣,吾衰也!久 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古時所謂文章,並非專指文學;是把“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車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叫做“文”, “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叫做“章”(八風從律,以天氣的八個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 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風而劃分十二個月的一年,則每風得四十五日,這便是“有常”而“不奸”。百度,百刻也,古人以刻漏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換句話說:文章就是“禮”、“樂”。後來范圍縮小,文章專指文學。

中國古典中記載的、比較受認可的聖人有:伏羲、黃帝、炎帝、顓頊(zhuān xū)、 帝嚳(kù)、堯、皋陶(gāo yáo)、舜、禹、伊尹、傅說(fù yuè,留有“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名句)、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而顏子、孟子、 子思和曾子,還有一些先賢大儒,被視為境界接近聖人的人。孔子在世時已被譽為 “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萬世師表。1307 年(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元武宗孛 (bèi)兒隻斤·海山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這是孔子封號中最被常認可 的一個。1935 年,國民政府尊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

d30f520b7dd886f122c53b1f40d67dbb

古聖先賢:堯、舜、禹、湯、文、武、周

仁人:指有德行的人。“仁(忎)”字表達的親情,有著一母同胞的原初含義, 由母腹之親、同胞之親、進而擴展到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之親。在母系部落,親與仁的區別並不突出。文王倡導婚姻締結制度之後,男婚女嫁在周及與其結盟的貴族之間興 起。如果女兒遠嫁,其與傢人不能常常見面,會疏於親密,但不會失去血緣之仁。對以婚嫁制度取代人質交換的周來說,“仁”的重要性就開始大大地超越“親”瞭。這時候,“仁”之親,就擴大到聯姻貴族之間的姻親關系之中。《尚書·泰誓中》“雖 有周親,不如仁人”是說:商紂王雖然有至親傢人輔佐,但是遠不如我們有聯姻貴族。 孔子對古代囿(yòu)於親族之內的“仁”的概念極不贊同,重新賦予瞭“仁”概念 以“德”的內涵,以普世性的仁德之仁替換瞭親族間的親仁之仁,使得其突破瞭親族 的范圍拓展到整個社會。《論語·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仁”在論語中出現瞭 107 次,仁是君子、聖人的本質內涵。

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首見於《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志士與“士志於道”似也有緊密關聯。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詩·大雅·抑》:“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 指對於明智之人,你告訴他們歷代先賢之言,他們就堅守道德規矩做人。

善人:有道德的人;善良的人。《論語·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

惠人:仁人。《論語·憲問》: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子產,公元前 543 年到 522 年執掌鄭國國政,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政治傢,自上而下推行政治經濟改革 政績卓著,廉潔奉公,死後傢中沒有積蓄為他辦喪事,兒子和傢人隻得用筐子背土。 子產第一個提出“寬”、“猛”相濟的治國策略。“寬”即強調道德教化;“猛”即 嚴刑峻法和暴力鎮壓。後來,儒傢主要繼承和發展瞭“以寬服民”,法傢主要繼承和 發展瞭“以猛服民”。

賢人:《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第四十》“所謂賢人者,好惡與民同情,取舍與 民同統;行中矩繩,而不傷於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害於其身;躬為匹夫而願富貴, 為諸侯而無財。如此,則可謂賢人矣。”

君子:在孔子的時代,君子一詞原為對貴族的通稱,即“君之子”。其中地位高的,是“王子”(天王之子)和“公子”(公侯之子)。最低一等,也是傢君(大夫) 之子,即“士”,也叫“士君子”。自孔子始才賦予其道德含義,君子一詞具有德性上的意義,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稱謂。《論語》中“君子”共出現 107 次,孔子以道德而非血緣定君子小人,從此貴族平民的內涵發生轉變,為後世廢除貴族制實行官僚制度做瞭智識上的準備。仁是君子之所以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總綱,在其他方面亦各有所說,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指君子須臾之間不離仁)(《論語·裡仁》)《論語·衛靈公》:“君子之道者三, 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小人:《論語》中經常用來作為不“君子”的寫照,《論語》中“小人”共出現 24 次,其中 19 次是和君子對比使用,以襯托君子。如《論語·裡仁》:“君子懷德, 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 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君子固窮, 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另一些場合下,指小人物和勞力以治產的人, 如百姓、仆役、下等人等,如《論語·憲問》: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 小人而仁者也!”《論語·子路》: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之所以批評樊須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著力培養的是從政的通識之才,是能堪“舉直錯諸枉”(指推舉賢直的人來管理邪曲的人)、能“使民服” 的人;故君子不器,不固化為專一用途。樊須,字子遲,亦稱樊遲。樊須是一個農民, 求知心切,上進心強。學業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

大人:謂天子諸侯為政教者。《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中人:中等資質的人。《論語·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我們結合下面這句話來理解,《論語·憲問》:子曰,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上達,指進於道德;下達,指擅長於鄙俗榮名)這句話 指中等(及以上)資質的人,可以教導高階的和“上達”的道理與學問;至於資質在 中等以下的人,是不能強人所難要求其達到這些道理和學問的。有些道理隻可意會 不可言傳,非傳之者不知,實受之者未達。如,什麼是“仁”,非指一二而能知十者不能悟,顏回已通達,曾子也會心,而樊遲不可達。同是問仁,孔子對樊遲和顏淵 (即顏回)的回答因材施教:《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 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 “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 不仁者遠矣。”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 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還有一次孔子問及弟子 志向時,顏回說“無伐善,無施勞”,正是對“克己”的學以致用。《論語·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成人:成德之人,主要是以德行作為評判標準;孔子說的“三十而立”指“立於禮”。如今的成人指成年之人,與古代的冠者相當。《論語·憲問》:子路問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為成人矣。”(久要 yāo:舊約、舊交)《論語·泰伯》:“興於詩,立於禮, 成於樂。”指“詩”可以使人志氣奮發,“禮”可以使人德操堅定,“樂”可以使人 性情和平。

野人:鄉野平民。《論語·先進》: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 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先進於禮樂,這裡指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 後進於禮樂,先做官而後再學習禮樂的人。

隱者:歸隱之人、隱居之人,是與仕相對而言的,指由於政見、志向等不同而淡 出廟堂隱居鄉野之人。《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一 種竹編的耘田農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

逸民:指遁世隱居的人。顏師古註:“逸民,謂有德而隱處者。”《論語·微 子》: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 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 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 無可無不可。”這些也是以其志向、德行作為評價依據。這段話是說:我秉持一種 生活理念,追求一個政治理想,這是不能變的;至於具體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改變的,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至於是否降志辱身、中倫、中慮、中清、中權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要適應時間、地點、環境。

上知、下愚:上知,生而知之者;下愚,困而不學者。我們把以下這三句話放到一起來理解:《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子曰,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因為後天的“困而不學”才導致“民斯為下也”;因此可以連貫起來認為由“生而知之者上也”而導出“上知”、由“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導出“下愚”。而 “人之初,性本善”,是由孔門傳人孟子演繹的;同是儒傢的荀子則認為“性本惡”,告子認為“生之為性,無善無不善”。孔子講到為學時說“予一以貫之”, 還對曾子(即曾參)說瞭一句“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我們通讀論語後也深有同感,前後篇章的意思往往琴瑟和鳴、表述有側重點而內在本意統一,需要貫通起來理解。對“吾道一以貫之”歷來理解紛紜,我認同王宏傑老師的理解:孔子對“仁”等道理有一個整體的、全面的理解,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回應,因材施教,所以孔子的每一個回應是特殊的、隨機的,但卻具有深刻的內在統一性。

鄙夫:鄙陋、見識淺薄的人。《論語·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二、人的地位和職位

春秋時期,爵位居於官位之上,一般爵位與官職的高低是對應的。“官”的作用更多是職司上的,是職能的分配,而當時人的地位是由“爵”的高低來決定的。魯國為周公之後,受周禮浸染最深。

爵位包括:西周、春秋統治集團的爵稱,分為:王(天子)、公(諸侯的國君)、 侯、伯、子、男六級,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天子”始 於周代。《尚書》中說,天神改變瞭他對自己的長子、大國商國君主的任命。天子, 是天的長子或嗣子。《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 政、任功,曰‘予一人’。措之廟,立之主,曰帝。

根據《禮記》記述的爵位,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國、 三卿,皆命於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 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 十七人。

38c2a86f92f0865032b543061e20a319

宗法制度關系圖

天子的兒子(除嫡長子以外,嫡長子繼承天子之位),都被分封為諸侯。如西周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 伐紂王,並制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 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教育傢,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諸侯的兒子(除嫡長子以外,嫡長子仍為諸侯)被分封為卿大夫。從卿大夫到士,也是這樣分封, 以此類推。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周王控制的王畿(jī,靠近國都的地方)地區也日益縮小,諸侯國各自為政。周王廷雖有正卿、卿士、太宰主持朝政,以介卿為其副, 但已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支配各諸侯國瞭。在各諸侯國,最高的統治者是各國國君。國君稱公,國君的兒子們則稱公子,孫子被稱為公孫。

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 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魯國卿分上中下三等:塚卿、介卿(也稱 亞卿)和下卿;大夫(dàfū)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種。上大夫為卿,也稱卿大夫。卿大夫在君前自稱“臣”,往往不加自己的名,而中、下大夫在君前則要加上自己的名。

士亦有一定的等級劃分,上等為列士(上士、元士),下等為庶士(下士)。士是貴族階層的最底層,一般任一些職司並不重要的官職或大夫一級官職的屬官,類似於現在國傢公務員中的幹部。

我們以考究孔子的出身和身份為例,可以感受一下當時爵位的影響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ōu)邑人。子姓,孔是其氏。 孔子直系先祖為殷商王族名人微子。孔子高祖弗父何則是宋愍 (mǐn)公之嫡長子,有繼承宋國國君資格,是王室苗裔。孔子 高曾祖正考父是宋國公室名臣,據說《詩經》中的“商頌”曾由其檢校。但孔子之六世祖孔父嘉因宋國王室發生內亂而被殺。 其五世祖孔木金父為避亂離開宋國遷居到魯國,曾祖父孔防叔曾任防邑大夫,故名“防叔”。當時士要受一種嚴格的武士教育, 其內容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六藝,而謝禦在他們的學習中又是主要的。春秋時代宋、魯兩國是當時最先進的文化區,當時諸侯觀禮都要到宋、魯兩國來(《左傳》昭公二年)。

孔氏出自孔父嘉,古代貴族多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嘉字孔父,故防叔遷魯之後,子孫就以孔為氏。

木金父生孔鐸夷,孔鐸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紇。孔子生父孔紇(hé ,又名叔梁紇、公叔紇)是著名的武士,因立有戰功,仕任陬邑宰,在魯為卿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 9 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 陂,孟陂自幼因病壞足。按當時禮儀,凡有殘疾的男子是不能繼嗣的。據《史記·孔子世傢》:“紇與顏氏女禱於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生而首上圩頂( yú dǐng,本意是“中低而四傍高“, 即頭頂凹陷之意)”孔子三歲時,孔紇去世。“孔子貧且賤。” 孔母顏徵(zhēng)在出身於貧傢,但她卻是一個十分堅強的女性, 孔子少時隻知母不知父,從母居住於母親顏氏的傢族中。《史記》 記“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 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設禮容”,以演習喪禮及祭祀之禮儀作 為兒童遊戲。孔子17 歲時,其母顏氏勞累過度而早逝。一個與顏氏為鄰的輓(wǎn,同挽)車夫的母親向孔子透露瞭關於其生 父及顯赫傢世的背景,並告訴他孔父及孔氏傢族的墓地在“防”。 知道這個消息後,十七歲的孔子幹瞭一件極其勇敢的事情。他到防地找到瞭父親傢族的墓地,公然向世俗和孔紇的遺族挑戰----他掘開瞭父親的墳墓,將自己那位身世微賤的母親與貴族父親的遺骨合葬在一起。

根據《周禮》,非正妻的妾所生子,都稱“庶子”,並且都沒有貴族身份的爵位繼承權。所以,同樣作為“外庶子”,在父親亡故後,孔子有權利認為自己與孟陂在身份上是平等的。據 《史記》記載,孔子年輕時還有一次壯舉:當魯國貴族領袖季氏(季孫意如)在傢中宴享魯國諸“士”君子時,孔子前來赴會, 要求也以一個“士”(即貴族子弟)的身份加入,但被季氏的傢 大夫陽虎拒之於門外:“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季氏宴請 名“士”,沒有請你啊!)使孔子蒙羞而退。

首先表示承認孔子貴族身份的是魯公族孟氏之孟釐子,是身居高位的魯大夫。《史記·孔子世傢》記載:“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戒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滅於 宋......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 禮,其達者歟?吾即歿,若必師之。’”孟釐子死後,孟懿子率 其弟南宮敬叔遵照父親遺命,會見瞭孔子。盡管孟懿子始終並 沒有拜孔子為師,但這次會見和問禮,應當是孔子被魯國之貴 族社會所接納和承認的開始。這一年孔子三十四歲。(據閻若璩 (qú)等考證,此孟釐子是孟子的高祖。)

至於官位,春秋初期,其執政官“太宰”即由卿擔任,魯宣公後期,季孫氏世代 以上卿任“司徒”一官,叔孫氏、孟孫氏分別以介卿和下卿任司馬、司空之職,此外 春秋後期臧孫氏以卿爵世任司寇一職。昭、定時期,臧氏因擁護昭公討伐季氏而流亡 國外,暫時去職,由孔子出任大司寇。《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仲弓、子路都任過魯國季氏的傢宰。傢宰可由出身低微、但有才幹的平民擔任。宰下還有其它官吏。無論是縣、郡的長官還是傢宰,他們的任命越來越不受出身等宗法血緣的限制,由“傢天 下”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演進。柳下惠所任士師之職地位不高,故《論語·子 罕》中孔子指責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春秋時期,實際掌管王室和諸侯朝政的官位大致包括:

 卿爵之官:

  • 大宰(通太宰):周公為首任太宰,為百官之長,從春秋中葉以後,地位就逐漸下降瞭,這大概是春秋後期周王室公室地位下降的緣故;
  • 司徒:治民,“司”是掌管、“徒”是徒役,指服軍役和各種勞役的民眾, 司徒治民事,掌戶籍;
  • 司馬:治軍,戰國以前重車戰,兵車用馬拉,每輛戰車用四匹馬,中間兩匹稱“服馬”,兩旁稱“驂馬”。馬在車戰時代起相當大的作用,所以以 “馬”命官;
  • 司空:管土地,主要職責是測量土地的遠近、辨別土地的好壞,以便授於民眾耕種,並編定賦稅的征收數額;
  • 司寇:掌管刑獄訴訟,治寇盜。這些官稱在中原列國多有設置,其職司也大同小異。主管刑獄的官,東周王室有尉氏,齊國有大理,楚國有廷理等;

 大夫爵之官:隧正、左右司馬、少司寇、士師(東周王室有尉氏,魯國有士師, 齊國有大理,楚國有廷理)、宗伯、大史、行人(負責外交)等;以宗伯為例, 西周實行宗法制,宗伯是王朝的重要職官,而春秋時隻有魯國設宗伯,其職掌 是祭祀時掌神主位置的排列,其他侯國隻設宗人,為國君掌管祭祀,並向神靈禱告,所以有“祝宗”之稱,地位不很高。

 士爵之官:虞人、司裡(裡人)、賈正、巫(司巫)。另卿大夫的封邑內也有 一系列仿照國傢設置的官職,如傢宰(老)、邑宰、司馬(馬正)、司徒、司 宮、豎、祝宗、宗老、圉(yǔ)人、閽(hūn)人、工師、車(車士)、禦騶、 饔(yōng)人、車右等。為國君個人服務、主管宮廷內部事務的內廷官員有主 管公族事務及祭祀等事的宗伯、宗人;主管卜筮之事的卜人、卜士、巫;主管 宮內音樂的樂官太師、舞師;主管國君財物的府人、廩(lǐn)人等等。司宮掌管後宮,又有巷伯、寺人、豎等,由閹人充任。宮內事務的大總管一般由仆大夫擔任,宋國則稱大尹。

 儒:在中國古代社會,最晚到殷代有瞭專門負責冠婚喪祭時司儀的祭官。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稱為術士。他們精通當地的風俗文化和禮儀習慣, 時間一長,便形成瞭一種相對獨立的職業。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漢書·藝文志》:“儒傢者流, 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敘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論 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 民:民是被統治者,沒有官位。今人講“削官為民”就是這個民。子曰:“民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

西周、春秋時期的貴族有大片的封地,也有宗族組織,這種宗族組織被稱為“傢”, 春秋時期這些“傢”族組織膨脹起來形成很大的勢力。魯國的“三桓”(即魯桓公三兒子之後)就曾兩次瓜分公室。晉國的六卿,勢力也很強大,祁氏、韓氏各擁有七個縣,大夫羊舌氏也有兩個縣,據《左傳·昭公五年》載:“因其十傢九縣,長轂九百。” 九縣能出九百輛兵車,說明每縣都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縣。此外,宋國的戴、桓八族,鄭國的“七穆”,都是大傢,都擁有大片的封地,控制著大量的人口,實際上他 們的“傢”中已建立起一套政治機構,是國中之國。這種“傢”,可視為一國中的地方組織,總管一傢政務的稱為宰,宰下有各種官吏,分掌各種事務。《論語·子路》 載,孔子的學生仲弓就曾任過魯國季氏的傢宰,他向孔子請教為政的辦法,孔子告訴 他:“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可見傢宰權力不小,可以任免官吏。《論語·先 進》說,子路為季氏傢宰時,就任命子羔為費邑宰。“傢”的下面,還分設有若幹邑或縣,並設有各種職官。《定公十年》載,魯國叔孫氏的郡邑就設有邑宰(公若為之)、 馬正(公南為之),工師(駟赤為之)等官。春秋晚期,這類傢臣的人選已不限於本 宗族的人,有時也不限於用本國人。子路作瞭魯國季氏宰後,又到衛國作瞭衛大夫孔 悝的邑宰,並於哀公十五年為孔悝之難殉身。齊國的鮑國,跑到魯國作瞭施孝叔傢臣。 這種傢臣、傢宰不受出身和等級的限制,如子路、仲弓、冉有、子羔等人出身均較低 微,都先後做過傢宰、邑宰之類的官。春秋晚期,傢臣的俸祿多為領取實物,主子對傢臣的任免去留也比較自由,他們之間基本上是個人的主從關系,由這種關系而逐漸構成瞭一種新型的任官制度。到瞭戰國初期,一些強傢起而取代瞭國君,成為諸侯後, 這些傢臣就變成瞭國傢的官吏。這時,傢臣與主人間的主從關系,就成瞭新國傢官僚 制度的基礎,這樣,從西周以來盛行的等級制、世官制,就被一種新的、適合中央集 權的官僚制度所代替。

以孔子為例實際感受下,孔子先後擔任過的官位有:

【委吏】:古代管理糧倉的小官。《孟子·萬章下》:“孔子嘗為委 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孔子 20 歲:公元前 532 年(魯昭公十 年)亓(qí)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乘田】:掌管畜牧的小吏。《孟子• 萬章下》:“嘗為乘田矣,曰 牛羊茁壯長而已矣。”孔子 21 歲:公元前 531 年(魯昭公十一年)是年 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此“鄙 事”當包括“委吏”、“乘田”。

【中都宰】:“中都”為春秋戰國時的一地名,今在山東省汶上縣, 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職。公元前 501 年(魯定公九年),孔子 51 歲,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中都宰,就是中都的地方官,掌管刑事。

【司空】:掌水利、營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孔子 52 歲:公元前 500 年(魯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 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 和準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 還侵占魯國的鄆(yùn)、鄵(cào)、龜陰等土地。

【大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各諸侯國亦置此官,職掌同周, 楚、陳等國稱司敗。西周時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設大 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周王行使司法權,大司寇下設小司寇, 輔佐大司寇審理具體案件。大、小司寇下設專門的司法屬吏。此外,基 層設有士師、鄉士、隧士等負責處理具體司法事宜。孔子 53 歲:公元前 499 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為魯司寇,魯國大治。孔子 54 歲:公元前 498 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魯司寇。為削弱三桓,采取墮(huī,通隳) 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傢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 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傢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 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因不被見用,便開始瞭 14 年的周遊列國。

三、人的稱謂尊卑

《論語》中出現的對人的稱謂極為豐富: 吾、予、我; 爾、汝; 父、母、兄、昆、 弟、子、夫人;人、民、孰、其、誰、者、之、夫人、夫子、斯人、若人、匹夫、匹 婦、二三子;名、賓客、上、朋、友、辟(bì); 其餘、群、眾;鬼、神、神祇(shén qí)。表述不同,是因為說話對象不同的身份、地位、職位不同、年齡長幼不同、場 景不同。如孔子自稱吾、我、予,或丘(孔子名丘,字仲尼);孔門弟子直接、對內 尊稱其為“子”;弟子之間和對外時稱“夫子”,如“夫子之道,唯忠恕而已”;而 在其與國君、大夫的應答中弟子稱其為稱孔子,如,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禮記·顏淵》)這裡孔子稱季康子為“子”,季康子是謚號,也是一種尊稱;而孔子稱呼弟子時呼其名或字,一般年長者稱呼年少 者名,同輩人之間稱字。

《禮記·曲禮下》對重要的稱謂有明確說明: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hōng), 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屍,在棺曰柩(jiù)。祭王父曰“皇祖考”, 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 死曰考,曰妣,曰嬪(pín)。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吾、予、我:都是指代第一人稱的“我”。“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在《論語》 中出現瞭 45 次,其中作主語是 18 次,作賓語是 25 次,作定語是 1 次,比較特殊的 一例是作謂語。 “我”本身是指一種兵器,引申為“殺”義,最後借其音表示為第一人稱代詞,一般用於“上對下”的語境。如: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吾”適用的語境較為自由,說話者與聽話者的 身份關系可以是“上對下”、“下對上”或“平等身份”,因此,“吾”使用頻率很 高,“吾”在《論語》中出現瞭 113 次,其中作主語是 94 次,作賓語是 3 次,作定 語是 16 次。如,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 而》)但“吾”用作賓語的很少見,有:“不吾知也”、“毋吾以也”、“雖不吾以”。 “予”所談及的內容常常涉及天命、生老病死的話題,言語中帶著有比較強烈的情感 態度:或感嘆、或悲痛、或激昂等。“予”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出現瞭 22 次,其中作主語是 11 次,作賓語是 9 次,作定語是 2 次。《論語·衛靈公》:子 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指孔子見聞雖然多,但在一段時期裡,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所要慎思明辨的隻是這一種道理,所以精神不為博雜的聞見所惑亂。

躬,己:都是己稱。躬,親自,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 語·裡,仁》,不逮,沒達到)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己,自己,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裡仁》)

爾、汝:第二人稱代詞,指“你”。論語中“爾”有 26 處,“汝”20 次。胡適 《爾汝篇》講瞭三點區別:(1)“汝”為單數對稱代詞;“爾”為眾數對稱代詞。 凡用“汝”之時,汝字所指,定是一人,決非眾數,稱一人以上,決不用“汝”。如, “汝,器也!”“盍(hé)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2)“汝”不能用 於偏次(指領格,如“你的”或“你們的”)。凡“爾”作“你的”或“你們的”解 時,決不可用“汝”代之。(3)爾汝兩字,同為上稱下及同輩至親相稱之詞。然亦有分別:用“汝”之時,所稱必為一人,而稱一人不必即用“汝”,有時亦用“爾”。 稱一人而用“爾”,蓋有二意:一以略示敬意;一以略示疏遠之情,皆不如“汝”之親切也。此外,“雲爾”連用,用於語尾,表示如此而已,也寫作雲耳。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

人、民:春秋時期人和民是有明確區分的,人,泛指士階層以上的人;民,泛指老百姓。“民”這個字在《論語》中一共用瞭 48 次,其中 42 次的用法都是指當時的老百姓,另外 6 次的用法與廣義的“人”相似。《論語》對人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zhì)。 子曰:“知(zhī)人。而對民則不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 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乘大祭”、“道千乘(shèng,古代稱兵車,四馬一車為一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孰、其、誰、者、之、子、夫子、夫人、斯人、若人、匹夫、匹婦、上;其馀 (其餘)、群、眾:這些都是第三人稱代詞。

 孰,誰、什麼。《論語·八佾》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 每事問。”誰說孔子知禮呀?“是可忍,孰不可忍?”指這都忍心做,還有什麼不忍心做的呢?

 其,指代那個或那些人。《論語·公冶長》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 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誰,指誰。 《論語·雍也》子曰,“誰能出不由戶者?何莫由斯道也!”

 者,...的人。《論語·公冶長》子曰,“吾未見剛者。”

 之,指代某人。《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後面這三個之,分別指代老者、朋友、 少者。

 夫人(fū rén),帶有輕微指示性,有時可譯出,有時可不譯。非夫人之為 慟(tòng)而誰為?(《論語·先進》)——不為這個人(指顏回)傷心 為誰傷心?孔子悲從中來,還說瞭一句“噫!天喪予!天喪予!”(老天 爺真不讓人活瞭啊!)(《論語·先進》)

 子 ,“子”本由稱謂公子身份而來,由於這一身份的尊貴,春秋初期卻不常用,隻有身居高位,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被稱為子。這樣的人如晉國的執政正卿趙衰,魯國的執政正卿季孫行父等。後來,卿大夫皆稱子,漸漸此稱呼也被一般人所用,用來稱呼受尊敬的學者等人,演變成對古代男子 的美稱或尊稱,並由“公子”省稱為“子”。在論語中,孔子弟子在孔門內以“子”專指孔子,如很多章句首的“子曰:”,即孔子說。

 夫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如,孔子稱蘧伯玉、儀封人稱孔子、子貢稱棘子成皆為夫子。《論語·顏淵》:蘧(qú)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論 語·顏淵》: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 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sì )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kuò,皮革)猶犬羊之鞟。”孔門內部尊稱孔子為夫子,亦專指孔子。 如,《論語·公冶長》: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矣。” 子貢、顏淵都深感老師的學問深不可測,可望而不可及。關於老師的學問,子貢還有三段非常精彩的話:

《論語·子張》: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論語·子張》: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 子貢賢於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 。 子貢曰:“譬之宮墻, 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傢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傢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d0e3440193af4eff3937b64e6cab1e71

子貢手植楷(jiē),殘樹現已石化,位於孔子墓前方。子貢為老師守墓6年,敬仰至深

 斯人,這樣的人。《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yǒu)執其 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若人,像這樣的人。《論語·公冶長》: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 君子者,斯焉取斯?”

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論語·子罕》:子曰:“三軍 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用三軍的強大和匹夫的弱小對比,說明君子 志向的堅定不可屈。

 匹婦,指平民中的女子。《論語·憲問》: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 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 二三子,諸位,你們。《論語·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 路乎?”《論語·八佾》: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 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 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 上,指上位的人。《論語·憲問》: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 其馀,其他人。《論語·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 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群,一群人。《論語·衛靈公》: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眾,大傢。《論語·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 焉!”

父、母、兄、弟、昆、子、夫人:

 父母兄弟與今天同義。

 昆,指哥哥,昆弟,即兄弟。

 子,兒子或女兒都稱為子。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雖在縲紲(léi xiè,指監獄)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qì,把女兒嫁人) 之。

 夫人,《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這一段話與《禮 記》中所述一致。

名:人有姓氏名等,自稱名字是第一人稱的謙稱。位卑者對位尊者、晚輩對長輩、弟子對老師常稱自己的名字。《左傳·桓公六年》中,申繻(rú)道出瞭春秋 時代命名的五允許六不用原則:允許用其出生的情況、用祥瑞的字眼、用相類似的 字眼、用萬物的名稱或用與父親有關的字眼。不用國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 牲畜名、器物禮品名。《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 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男女稱謂的不同由於尊卑有別的重禮觀。男性稱謂中有國、氏、族、名、字、 謚、爵、職等表明本人特征的信息。(1)諸侯因封地而得氏,如魯、晉、鄭等國 名即氏名;(2)諸侯的後人以諸侯的謚、字為氏族名,如,宋國的湯氏來由如 下――宋桓公生公子湯,湯生公孫壽,壽生湯意諸,意諸之後人以湯為氏。謚者, 行之跡也。從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號均自稱。孝王之後,方有謚法。天子及諸 侯死後,由卿大夫議定謚號,是官方對一個人一生德行的蓋棺定論,這是一件很慎 重的事,會傳到子孫後代。常用一個字,如《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 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yǔ))。魯哀公,姓姬名蔣,“哀”為謚號。(3)累代 做官者的後人,就以官名為氏族,因此族名中有上官、司馬等名。(4)族與氏在 稱謂中意義相同,“氏與族原無別”(毛奇齡《經問》)。氏族與姓區別較大, 《說文解字》:“姓,人所生也。”段註:“女生曰姓,姓謂子也。”因此,“因生以賜姓”中的“生”,可理解為生地,也可理解為生者。也就是說,姓是從母系而言,氏族是從父系而言。由於男權政治的社會背景,姓在春秋不常用於交往中的 稱謂;其現實狀況也難於在稱謂中起區別人的作用:《春秋會要·世系》共列大小 諸侯國 175 個,而其國姓則集中在如姬、薑、嬴、姒、姞(jí )、曼、妘(yún) 等從“女”旁的少數幾個。現在我們姓名中的姓,相當於春秋稱謂中的氏族,而非姓。(5)古人名與字有別,人出生不久就有名,長大以後才取字。(清)王應奎 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6)春秋取字常與兄弟排行有關,序長幼依次 用伯(孟)、仲、叔、季(少)來區分。伯、孟皆長,但也有別。《孟子註疏·題 辭解》宋孫奭(shì )疏“孟姓也”:“孟,庶(shù)長之稱也。言己是庶,不敢與莊公為伯仲叔季之次,故取庶長為始也。”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又如費伯、祭仲、管仲、共叔段等皆如此。

而女性隻在小時稱名,自出嫁後,名這一根本的區別信息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夫、父稱謂中的相關信息,雖然有的結合個人的排行,偶亦有稱字、謚的,但總 體上難脫其從屬地位。如:(1)排行、父姓並稱。如魯惠公元妃孟子,表明她是宋國女(宋國姓“子”),在父傢女子中排行老大。昭公夫人死後亦稱孟子,則是孟姬、孟吳的諱稱,因姬的魯的同姓,犯同姓不婚之忌。(2)父國名、父姓並 稱。如齊薑、陳媯(guī)、王姬(周王之女)。(3)夫謚、父姓並稱。秦穆公夫 人穆姬,衛莊公夫人莊薑。(4)夫氏、父姓並稱,如欒祁。(5)己謚(字)、父 姓並稱。如聲子,厲媯,戴媯。楊伯俊註文公七年“魯卿穆伯之婦戴己、聲己” 曰:“戴、聲,俱是其謚,則春秋時,卿之夫人亦有謚。....魯自文薑後,夫人多不從夫謚,別為謚以尊夫人。”又註“僖公之母夷仲年”:“夷是其字或謚,仲是 其行第,年其名”。(6)夫身分與父姓並稱。王之妻妾通以王字與其母傢姓連 言,如王姚,莊王之妾,姚是其母傢姓。(7)夫國、夫謚、父姓並稱。如秦穆姬,乃晉獻公女嫁於秦穆公者,晉為姬姓。

賓、客:賓,貴賓。《論語.子罕》: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chān)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 顧矣。”客,客人。《論語.鄉黨》:“寢不屍,居不客。”指睡時不佈展手足像個死人一樣,居傢時不矜持威儀像個客人。

鬼:人所歸為鬼,指祖先。《禮記·祭義》雲:“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 鬼。”《禮記·祭法》則雲:“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論語.為政》: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諂(chán)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神:《說文》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陽之精氣曰神。”

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論語.述而》:子疾 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lěi)曰:‘禱爾於上下 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誄,敘述死者生前事跡,表示哀悼,亦即為謚法 所本。

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師:老師,能教給別人知識的人。《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辟:在朝的卿士。《論語.八佾》:三傢者以雍徹(chè):子曰,“‘相(xiàng) 維辟(bì)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傢之堂!”

四、人的年齡長幼

春秋時期崇尚孝道和敬老養老,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稱呼、待遇也不同, 如:老、耆、叟、丈人、先生、後生、冠者、童子、幼、襁褓。先秦時期以五十歲作 為進入老年的標志。《禮記》:“六十者曰耆(qí ),指使;七十曰老,而傳...... 大夫七十而致事”,六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稱為耆,就可以指使別人瞭;七十以上八 十以下稱為老,這時候就可以把主持宗廟祭祀的事傳給嫡長子瞭,大夫到瞭七十歲就 可以退休瞭。

襁褓:是繃小兒於背的帶。褓,小兒衣。多襁褓(qiǎng bǎo)連稱,後來以此借 指未滿周歲的嬰兒。《論語.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幼:《禮記·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原壤夷俟(sì)。子曰,“幼而不孫弟 (xùntì, 通遜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論語·憲問》)原壤,孔子和原壤是老朋友。夷俟,指伸兩足箕踞而坐,古人視作倨傲無禮之態。賊, 指偷生。

童子:指少年。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論語·學而》)是說“互鄉” 這個地方的人是出瞭名的難說話,有一個互鄉來的少年拜見瞭孔子,門人感到困惑。

冠者:指及冠之人,即成年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孔穎達註解說:“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歲 算作成人,要舉行加冠禮,故稱。《論語·先進》:曰:“莫(mù,通暮)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風乎舞雩(wǔyú),詠而歸。” 暮春,四月;舞雩,祭天禱雨之處,有壇墠(shàn,古代祭祀或會盟用的場地)樹木。

後生:較後出生;年輕人、晚輩。《論語·衛靈公》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弟子,年少的;先生,年級長的。《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指侍奉父母,難在時常保持 和顏悅色!年紀少子弟們的幫著做事;年紀長的備辦飲食:難道這就可以算得孝麼!

丈人:指老人。《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

叟: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耆:60-69 歲稱為耆。

老:70-79 歲稱為老。《論語·憲問》:“原壤夷俟(sì)。子曰:‘幼而不孫 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是為賊:賊,偷生。

至於論語孔子講述自身經歷過程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則為後世用來代指年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五、人的行政區劃

春秋時期的歷史舞臺時空變換,社會沿革交相輝映,考證西周、春秋世系有助於掌握來龍去脈。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所建立, 定都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武王克商以後,為鞏固統治、擴展疆域,他采用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即分封宗室親戚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作為藩籬屏障拱衛西周京畿。隨著疆界東擴,商族部落東夷集團成為最大的政治威脅,周武 王在遼河流域與山東丘陵地區(東夷族群的發源地)的戰略要地,先後分封瞭三個重 要的諸侯國:齊、魯、燕。武王將周公(武王的弟弟)封於魯、太公望(即薑子牙, 武王的嶽父)封於齊、召(Shào)公(姬奭(shì,盛大的樣子)、召公奭)封於燕; 把商紂之子武庚封於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 周初(周武王、周成王時期)共分封瞭約 71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 15 個,同姓之 國 40 餘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按照諸侯與周王室的親疏關系而劃分, 還挾制、融合北方的戎狄遊牧部落、西部的犬戎、羌,以及蠻、越、肅慎、東胡等諸多少數民族。

周公受封以今天山東曲阜為中心的魯國,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受封時分有“祝、 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享有天子器物服飾、奏天子禮樂的政治特權。 周王還賜專長手工藝的殷民六族,由此推測魯國作為以征戰為主的齊國後援,很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為齊國生產戰備物資。召公受封於燕國,由其長子姬克代父就封,燕國 的都城在“薊”(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現存有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太公受封齊國, 都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北,以營丘山得名),長達 800 餘年。武庚封於殷,以 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 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另一部分殷遺民封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國號衛。《論語·堯曰》記此舉為“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周武王滅商之後,深感鎬京與新征服地區相距太遠,成王五年(公元前 1039 年) 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宅茲中國,自之乂(yì,治理,安定)民”( 見 於西周初年青銅器“何尊”的銘文),意思是建都於天下的中心,從這裡統治人民。 東都王城被稱為“成周”,關中的鎬京被稱為“宗周”。成周者,周統一大業之始成 也;宗周者,周宗族之源也。到公元前 770 年,東周王室已衰微,鑒於鎬京殘破,又 處於犬戎威脅之下,周平王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定都洛邑。周王室東遷洛邑以後到滅亡這段時間,史稱東周(前 770 年-前256年)是指周朝的後半段;將東 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西周共傳12王,歷時275年左右;東周共傳 25 王,歷時 515 年,最後為秦所滅。東周前半期,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持續 瞭二百多年,稱為“春秋時代”。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 140 多諸侯國,齊桓 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東周後半期, 剩下的諸侯大國繼續互相征伐,稱為“戰國時代”,戰國七雄格局形成,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上面是時間劃分,再從空間上來說:西周時期已推行“國野制”,周天子把自己 能夠直接管轄的地域叫做“王畿”,將其劃為“國”和“野”兩大區域。“國”就是王城和國都,城郭以內稱為“國中”,城郭以外的周邊地區稱為“郊”,“郊”再往外的地區稱為“野”,“郊”與“野”形成不同的行政管理區劃,而“郊”恰好就是 “國中”與“野”的交合地帶,今天“郊區”的意思即源於此。

把郊區和農村的居民按“什伍制”組織起來管理。按照《周禮》的規定,“郊” 有“比、閭(lǘ)、族、黨、州、鄉”六級區劃,即“五傢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周禮·大司徒》),“鄉黨”就是其中的 兩級,照此推算,五百傢為一“黨”,而“鄉”就是二十五“黨”、一萬二千五百傢 的行政區劃,若是以每傢平均三代六口人計算,那時的一個鄉至少也有七、八萬以上 的人口。

《周禮》對“野”的區劃也分為六級,即“五傢為鄰,五鄰為裡,四裡為酂(zàn), 五酂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周禮·遂人》),“鄰”、“裡”是其中最基層的兩級,“遂”是最高級,也是一萬二千五百傢。

這就是周代的“鄉遂制度”,這“鄉”與“遂”的劃分,不僅僅是地域遠近的問 題,它區分的是人的身份。在《周禮》中,住在“鄉黨”的居民被稱為“國人”,他 們基本上以血緣關系聚族而居,多是氏族公民,保持瞭接近貴族、接受教育、參與祭祀與政事和護衛王室的權利,雖然也要承擔兵役和勞役,但畢竟是天子腳下的“城裡 人”;而住在“鄰裡”的居民則被稱為“氓(méng)”或者“野人”,他們沒有“國 人”的權利,主要是提供無償的農耕勞役,“鄰裡”所表征的更多的是居住地域關系 而不是血緣氏族關系,身份也處於社會的最下層。

據《國語·齊語》載,春秋初年,齊桓公(?-前 643 年 10 月 7 日)為爭奪霸權,任用管仲進行改革,管仲在齊國推行“參國伍鄙”制,在國中以五傢為軌,設軌長,十軌為裡,設裡有司,四裡為連,設連長,十連為鄉,設鄉良人,爵為大夫。國 中有二十一鄉。軌長、裡有司、連長、鄉良人是國中的四級官制。在野鄙中以三十傢 為邑,設邑有司,十邑為卒,設卒帥,十卒為鄉,設鄉帥,三鄉為縣,設縣帥,十縣 為屬,設屬大夫和屬正長各一人。全國分為五屬。邑有司,卒帥,鄉帥,縣帥,屬大 夫,屬正長是野五級官制。

春秋以後,各侯國又相繼設縣;至春秋末,晉國在縣下又增設郡。春秋時郡比縣小,這與戰國以後的郡統縣的地方制不同。在春秋中、晚期,許多縣成為國傢的地方政權組織。例如晉滅祁氏,羊舌氏後,分其田為十縣,每縣由國君派人治理,稱為縣大夫。縣大夫下設有縣師、司馬、司寇(其職掌與中央政權中的司馬、司寇相當,隻是管轄范圍不同)。縣本來設置在一國的邊境,其目的是為瞭加強防守。至春秋中晚期,內地也設縣,如晉國就曾在舊都絳(今山西翼城縣)設縣,稱為絳縣,由於縣的 大量設置,就逐漸取代瞭國野制,縣郡官吏也就成為地方政權的主要官吏瞭,到戰國時期,國野制也就不存在瞭。

還有一個特殊單位是軍,《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 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中軍最尊,上軍次之,下軍又次之。 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類比志向之堅定不可移。

孔子從 55 歲到 68 歲,帶著弟子們奔走列國尋求施展儒傢之道。從魯國出發,到 過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然後原路返回。 大致是今天的曲阜—菏澤—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

孔子和弟子14年奔走列國圖

說到周的發祥地,《詩·大雅·公劉》“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gòu,看見)於京,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 語。”(篤行實幹的公劉,走到百泉,瞻望溥原,乃登於南崗之上,才發現瞭建立京都的好地方。京師之野,是一片開闊之地,在那裡可以安置長居,可以建設房屋,可以說說談談。)記載周的祖先公劉遷居到豳(bīn,本意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 也作“邠”,在今陜西郴縣、旬邑縣西南一帶。周後稷的曾孫公劉由北豳(今甘肅省 慶城縣、寧縣)遷居於此,務耕種,行地宜,周道之興自此始。(《史記·周本紀》))。 京師,高山而眾居也。公劉所建的豳地,還十分原始,沒有城墻的建築,也沒有宮殿 和宗廟的建設。公劉第九代古公亶父(dǎn,誠信;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 由豳遷岐“周原”(今陜西岐山縣東北),周人以邑為名,故號為周。據推算,古公 亶父是軒轅黃帝第 16 世孫、周祖後稷的第 12 世孫,在周人發展史上是一個上承後稷、公劉之偉業,下啟文王、武王之盛世的關鍵人物。

總結

華夏文明自孔子上溯約 2500 年,經歷瞭上古時期的三皇(伏羲、神農、軒轅) 五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大禹)和夏、商、西周,源遠流長, 但上古留下來的典籍並不多,“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裡仁》) 孔子自上集其大成,自下開其新統,至今又近 2500 年。孔子博學多能、“下知而上 達”,首創私學而弟子三千,有十哲、七十二人賢,在當時影響已經很大;孔子去世後孔門分裂為八派,其中子夏一人就有弟子三百。儒傢思想到漢代“罷黜百傢,獨尊 儒術”被推到頂端,從此為各朝代所奉,到宋代形成“宋儒理學”的小高峰,到明清 時,儒傢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影響力到達亞洲諸國;民國時,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大師以現代哲學體系和方法論思想整理國故,既批判又開新,章太炎、胡適、 錢穆、南懷瑾等對《論語》均有開創性研究。1973 年國內經歷一陣“批孔”運動後 逐漸回歸,今人尊孔子為“萬世師表”,包括香港、臺灣統一以孔子的誕辰 9 月 28 日設為全國教師節;中國已在全球 134 個國傢和地區建立瞭 500 所孔子學院和 1000 個孔子課堂。總之,對中國文化之最長期、最深影響與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 相比倫,儒傢思想可以說是中國大多數人信仰和主流社會文化形成的根源。中國自古薄於宗教思想,此因中國人多重視政治,宗先祖而尊聖賢;儒學非宗教,重為政修身。

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內東側有牌坊名為“德侔(móu)天地”(西為“道冠古今”),指後人尊崇孔子“德侔天地為王(金代追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道冠古今為師(《三國志》:'億載之師表者也',清朝追封'萬世師表')”

今人手持《論語》原本讀物,就像看 2500 年前的出土文物一樣,沒有註釋很難看懂;而歷朝歷代註解《論語》的文獻綿延不絕、百花齊放,眾多版本的解說詞,各 有所得而又不一而足。主要是因為世事變遷,人尚有代溝,朝代已成歷史;古易今難 (當時是白話文,今天叫文言文):首先是古漢語用的一些字、詞、句式,今天已經不用瞭,或者本意、引申義與今天的意思變化很大;古代書寫成不易,古人說話言簡意賅,往往一字傳神,如評價人的“謚”,再如《論語》中的“器”、“仁”、“恕”, 要參考早期辭書《爾雅》(約成書於西漢時期)、《說文解字》(原書作於漢代,現 傳為宋代版本)等接近同時期的文獻來理解本意;第二,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文字 和詞匯量大幅擴展,表意日趨細分精微。如《爾雅》全書收詞語 4300 多個,而今天 的《辭海》收單字約 1.8 萬個,條目約 12.7 萬條。如疾(疾病)病(病加重),今合為疾病。賓(貴賓)客(客人),今合為賓客。還有文章、人民、言語、博弈、切磋、琢磨等;第三,《論語》中記錄的每一條話語有它的事件背景、說話對象和說話 場合,需要結合史料和背景知識,才能理解其中的微言大義。孔子深邃的思想、對語 言文字的運用和說話藝術爐火純青、嘆為觀止!常用類比、舉例、辯證等,一語雙關甚至多關,寥寥數語如中國畫一樣簡約而意境深遠,如《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gōng,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孔子本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廢寢忘食的求學問,這種緊迫感就像來不及似 的,總怕還有遺失的地方),達到瞭懂“禮”明“道”、知識通達、有勇有謀、躬行不輟的聖人氣象,人稱“天將以夫子為木鐸(duó)”(意為驚醒世人)。孔子的這 些道理是從古聖先賢和自己畢生的親身實踐中悟出來的,“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論語·雍也》)“君子欲訥(nè,言難也,指說話謹慎)於言而敏於行。”(《論 語·裡仁》)《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我與其空泛地談論單純的道理,不如切實地考察具體的事例,從而能把我對人倫世事的看法闡釋得深刻而清晰)

在我看來,七八歲稍識文解字後,便盡可能早的把《論語》原文爛熟於心,則必能釋然有見於孔子之全人格,可做終身受持之用。而要消化《論語》,就要身體力行、經世致用,“學而時習之”,融會貫通。表裡如一為達,巧言令色為佞,仁”、 “恕”“克己復禮”這些道理之核心,不在於有一個統一的、言之鑿鑿的解釋;而在於以“吾道一以貫之”的“道”應世事萬變,在於“時 哉,時哉”(應時而作),在於“守死善道”、“無終食之間違仁”。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回憶歷代建國70年

2019年是新中國建國70周年,如果是一個人的話,70歲是古稀老人瞭,應該兒孫滿堂,正式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對一個國...

· 14分钟前

星燧:驚爆-神秘病毒致美國75000人被封鎖在內華達沙漠

9月4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國內華達州沙漠1日連夜降下暴雨,導致交通中斷,當地正舉行的文化節“火人節”數萬名參與者因此“...

· 18分钟前

Myb介导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上期说到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有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共同作用,其中调节基因主要是指能够调控基因转录的一些转录因子(transc ...

· 27分钟前

橫截面

不是所有光滑流都有橫截面,一個明顯的必要條件是流不能有奇點。橫截面是由龐加萊 (Poincare,(J.-)H) 引進的。通過橫截面可以...

· 44分钟前

拨开充国古县的历史疑云

充国,乃四川历史上一个较为古老的县,曾与湘西的古充县一同载入《汉书·地理志》,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之一”,据《南 ...

· 4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