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
没有人会无聊到为一个或许不存在的人寻找他的家在哪里。但若是赫赫明明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物,出于历史因素或心理因素,人们总会在地图上为他安排一处据说可靠的“居所”。
我说的当然不是一般的神祇。截止到二十一世纪的前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人文初祖—黄帝的相关“遗迹”,人们证据确凿地声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确实在本地活动过。距今2164年前出生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通过调查写出了《五帝本纪》,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皇皇上帝”的居所。黄帝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本文旨在探究黄帝故里的形成根据,从而揭示黄帝故里的诞生过程。
1.轩辕丘
魏晋时期有个叫皇甫谧的人,写了一本《帝王世纪》,其中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是有熊国国君,有熊国就是现在的新郑。这些地名都在什么地方,成为考证黄帝是何方人士的当务之急。(此文献是最早将新郑和黄帝联系起来的记录,因岁久而佚,仅史记注解保留了部分片段,因此“史记记载黄帝是新郑人”显然是个错误说法。)
皇甫君留下了“轩辕丘”这个神话地名,却没说轩辕丘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也不可能知道),这就为人们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同新郑毗邻的新密市有学者根据考古方法认为,溱洧水交汇处的古城寨遗址就是轩辕丘。新郑人士则采用传统民间调查的办法考据轩辕丘。
古代记载轩辕丘确切位置的《纲鉴易知录》述其在新郑县城西北,康熙版《新郑县志》只说在县境未说其详。到了1991年新郑搞了调查,根据清末新郑县一位姓冯的秀才回忆,县城北关就是轩辕丘,但1992年的《新郑县志》仍然叙述黄帝生在北关外的轩辕丘,一年后的1993年,《新郑县文物志》说在县城北关,到了1996《黄帝故里文献录》在所附的地图上标注了北关外轩辕丘的具体位置,2005《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最终把轩辕丘搬进了旧县城内。2008《再考溱洧水》在解释“西北”说时肯定轩辕丘在县西北,轩辕丘指的是旧城西北的城墙。【吊诡的是1992年、1996年、2008年的书刊作者均为同一人,却出现了三种不同说法。】
早期宣传黄帝故里时,往往会把《帝王世纪》截搭一下,如1996年《黄帝故里文献录》中第二篇标题的做法。后来为了一劳永逸,就生成了“皇甫谧可能引用自孔安国的说法,而孔安国的说法并不可靠”这种论证方法。
2.姬水和潩水
传说新郑的潩水(当地人称为鲁姑河)就是姬水,和新郑竞争姬水的,主要是陜西武功的漆水。这条河对证明黄帝生在哪里非常必要,于是在“考证”下也排除异说定于新郑。至于姬水为什么改名叫潩水,在姬水河研讨会纪要里能看的清清楚楚,论证方式牵强附会,特别是引用的“文字学家”所言,可入笑薮。至于后面的传说,可以说是完全的附会之作了。
2005年出版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2005年出版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
3.风后顶和始祖山
具茨山脉绵延40多公里,地跨禹州,新密,新郑三个县级市,风后顶(岭)是具茨山脉中唯一在新郑的一座山峰,如1994年《新郑市环境志》就叙述的非常清楚。肯定不能将山脉和山峰相混淆,好比同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错误的宣传导致人们误解了这几组地名,认为具茨山改名为始祖山,实际上是风后顶改名做始祖山。
1990年成书的《轩辕故里的传说》中说轩辕丘就是寿丘,又有说轩辕丘就是风后顶,这是个明显的错误,两种说法的讲述者是同一人,且前后两篇所述不一,相互抵牾,疑有笔削之嫌。
《新郑环境志》中对具茨山(大隗山)的正确描述
具茨山脉和始祖山峰(风后岭、顶)混淆的实例在《轩辕故里的传说-黄帝出世》这篇里明确写道黄帝把具茨山改名为轩辕丘又叫寿丘同是一本书,讲述者也相同,但改名说法完全不一样
4.溱水和黄水
春秋时郑国的地理环境据记载在“溱洧之间”,所以有溱必有洧,尴尬的是,拥有溱洧二水的新密名字不叫新郑,拥有名号的新郑没有溱水,仅城西有洧水(俗称双洎河)。新密人士依据传统说法认为,郑文公迁徙郑国之前古郑城在其辖下的二水交汇处,所以黄帝是新密人。新郑人士却提出新郑从未迁徙过,史记注解说法是错误的,黄帝就是新郑人。简单的说,必须有溱洧二水才有郑国城,有了郑城就能知道黄帝是哪里人。恰巧新郑东侧有条河叫黄水,经藉也有记载,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黄水也被专家考证出就是“古溱水(大概因为溱水从郦道元定谳以来,延用千年已不可能更改,故考证为古溱水)”
其实历史地理变迁很复杂,特别是县级政权的边界变化,河道是否改变都至关重要,历史上两县之间的县境不可详考,河道的变迁也不甚明晰,比如
就明显可以看出现在的溱水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溱水了。
1992《新郑县志》1996《黄帝故里文献录》2005《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2007《黄帝故里志》四本书有四幅地图,同一主编却让溱水到处搬家,莫衷一是。2005《新郑市文物志》最严谨,河名争议付缺空白不标。
5.总结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论述忽视地理变迁
①县界国名变迁 如春秋时代的郑国明显和秦汉以后新郑县不同,甚至魏晋时期新郑县和密县还被撤销过,据此我怀疑《水经》及《水经注》一定因为当时的变动受过影响。②水文河道变迁 比如溱水曾经在清代雍塞过,著名史学家史念海,在论证时就把黄水明显比溱水大,古代说的新郑三大河里的溱水就是黄水当做论据。这样的论述显然忽略了自然环境的变迁。很多地方学者使用文献资料,往往选择性引用,失去客观性。
1992《新郑县志》显示的黄水河、轩辕故里、轩辕丘1996《黄帝故里文献录》黄水河、轩辕丘、轩辕故里、潩水等2005《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溱水、郐水、轩辕丘等2007《黄帝故里志》溱水、郐水、轩辕丘等,以上四图所属书刊编著者为同一人
1.三月三生不生轩辕
1991年《黄炎二帝考略》中记述了访问清末秀才冯某的事,他明确指出黄帝生日在二月初十。我们通过文献上的调查知道,黄帝的生日也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呈现出日期发生变化,日期内涵不尽相同的现象。
1991《黄炎二帝考略》所访问的冯某(图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
2.祖师庙和轩辕庙同“黄帝故里”的关系
我们现在见到的“黄帝故里”其实经过了祖师庙、轩辕故里、黄帝故里的更名历程,不同阶层对其描述也不一致。
祖师庙阶段从1693年的《新郑县志》到1990年的《黄帝故里》都是这样称呼。
可见当地普通百姓依然遵循传统称呼。
轩辕故里阶段(1992《新郑县志》1993《新郑县文物志》1996《黄帝故里文献录》2005《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2006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故里阶段(只见于2006年所立文物保护石碑)
除了市区内的“黄帝故里”,同在新郑的黄帝祭祀场所还有两个,一个是风后顶上的正牌轩辕庙,一个是风后顶南崖宫,庙内合祀为三人,轩辕为首。第六批全国文保显示的名称轩辕庙,包含南崖宫和轩辕故里(老县志所载的祖师阁)、轩辕庙、石寨墙等诸项,是一组不同的建筑,网上有质疑轩辕故里(北关祖师阁)的文物保护碑为“黄帝故里”是造假,但质疑的方向不对,且有把风后顶上的轩辕庙误认为“黄帝故里(祖师阁)”者。
1693《新郑县志》中北关的祖师阁(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
3.王母娘娘洞和嫘祖洞
虽然此洞前面石碑是“嫘祖娘娘洞”但在当地人口中却是“王母娘娘洞”。1990年《轩辕故里的传说》所说是对的,这个洞在老百姓嘴里就是王母娘娘的洞,称嫘祖洞的,一定是遭到笔削的误导了。
大部分老百姓其实不知道那些庙宇中祭祀的是谁。2009年在始祖山(风后岭)最近的七个行政村中的20 位老人对山上轩辕宫的描述,以及嘉庆年间《密县志》引用的《曲洧新闻》,对新郑子产庙和皮场公庙的描述都可以看出来。
我在这里要提出另外一种说法,老百姓心中庙宇的主人,同地方学者内心里的是不一样的,庙宇中坐的是谁是由官方解释的,即使老百姓明确认为是王母娘娘,为了服务建设,也必须改为嫘祖娘娘,这里也能看出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的角力。
《曲洧新闻》对新郑子产庙和皮场公庙的描述
1.黄帝生寿丘
一些学者引用《帝王世纪》中的材料任意性较强,同是一个皇甫谧写的资料,新郑却对黄帝都有熊的观点大加亲睐,故意漏引同是本书黄帝生在寿丘的记载。如何将实实在在的记载和虚幻的传说对应起来,本来就是一件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事,越是论证漏洞就越大,只引用对自己有利的便是最重要的方法。
地方发展旅游惯用的手法往往是先成立个写作班子“挖掘”文化,将民间传说和目前找得到影子的习俗合拍,长者截之,短者补之,无者有之,碍者去之,经过这一番笔削,实际上很多文化失掉了本来的面目,各种丰富多彩的说法被单一化,这也使我们能从侧面窥探文化的形成的一角。
标题说要罗列出生资料,但下文明显漏引,且居和生字义明显不同《史记》注解的原文,可同上图对比
2.建庙始于汉代历代均有祭拜
2005年《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说新郑汉代就有立庙祭祀的说法明显有误,显然是臆造。
黄帝和新郑的关联就只在晋代《帝王世纪》之后才产生。新郑更不可能在汉代立庙,遑论传说的子产立轩辕庙了。
3.黄帝故里碑
很多资料屡屡提及有块清代新郑县令许朝柱所立,却后来毁失的“轩辕故里”碑。这块石碑的作用为了把“祖师庙”论证为“轩辕故里”。(1990《轩辕故里的传说》里说石碑在北门之外,北门外的是玄帝庙也就是显龙宫,显龙宫的《重修大殿碑记》记载了清代中期庙里很多碑刻丢失了,想来所谓的“黄帝故里”碑丢失,来自于这句话的记载)
即使石碑叫“轩辕故里”碑,不代表“祖师庙”就是“轩辕故里”,老县志、实地调查都能为证。缺乏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我们也看不出“祖师庙(阁)”同“轩辕故里”碑的论证逻辑 。
4.林则徐与轩辕故里
林则徐在道光十七年二月途径新郑,他日记里的说法和目前宣传的差异有以下几点①林则徐虽然提到了轩辕故里(没有具体说位置也没有确指),但没有特意去拜谒,因为他只是路过,第二天林则徐继续南下长葛县。②有的说法还具体指出由县令李嘉礼陪同拜谒,实际上原文只是提到李县令去迎接了林则徐,更没有去拜谒轩辕故里。③日记里的林则徐对于路过新郑,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感,说他虎门销烟是因为到新郑拜谒了黄帝故里,与史料有明显不同。
林则徐拜谒黄帝故里,实属夸大渲染史料,增字解经。
错误的解读
《林则徐日记》相关段落原文
如果黄帝是5000年前的人,那么司马迁距黄帝的时代则有3000年,比我们这个时代距汉代还要遥远。司马迁,皇甫谧那些年代的史学家也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把传说中的那些人、事放在真实的世界中,但他们却给后代开创了——因传说而实其地名,易地名而实其记载,据记载而实其宫观的时代,从此之后,黄帝和那些神话中的人物,在现实的大地上遍地开花,一发不可收拾,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有权声称,某位传说人物实际上在自己的家乡,如同所有中国古代的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一样,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的远见卓识。
以上的任何一处“漏洞”实际上都不难发现,有争议的传说地点不是互相绝缘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真假”论文化,特别是黄炎文化,显然不得要旨。现在土地上的黄帝遗迹,都是带有“纪念馆”性质的遗迹,不是和黄帝直接相关。当然谈不上“真假”,谁能保证哪个黄帝遗迹和真黄帝有关?一个不存在人,有了故里,还有了陵寝,而且言之凿凿,这不很有问题?
目前“拜祖”旅行也有两类,一类是依托科学考古发掘,如北京周口店,陜西半坡。一类是传说构建的“纪念地”,如伏羲太昊陵,黄帝陵。第一类增加了科学的知识,第二类往往成为神佛香贡的所在。第一类很具象,所以历史学界对于某遗址和其影响,往往有科学的评定。但第二类则不然,传说故事在孳乳绵瓞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产生多种说法,甚至相互抵牾,当把“召唤师峡谷”(如黄帝的出生地)搬到三次元世界,会出现多个说法,要知道找任何依据肯定是南辕北辙,任何驳斥某位神灵不在别人家乡的论据,都是在驳斥自己。这里不是说第二类不好,而是不能在宣传上过度称自己是“唯一的”,如黄帝是各地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各地都有黄帝传说,那就不能举起大棒,随意乱敲,只能我有,不能你有(说到底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否则可能伤害了黄帝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这很不利于认识中华文明是满天星斗的发展历程。
除了“寿丘”外,另一个“黄帝故里”——华给甘肃清水县题字“轩辕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