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反射是刺激皮膚或黏膜所引起的的反射,常用的淺反射有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蹠反射、肛門反射。其傳入神經起自體表感受器,經周圍神經感覺纖維傳入脊髓,與前角細胞發生突觸,再經周圍神經的運動纖維終於肌肉。
有些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睪反射的完成,除瞭相應的脊髓節段性反射弧之外,還需要有一個通過脊髓至大腦皮質,再經錐體束至前腳細胞的反射弧,故錐體束損傷後,腹壁反射與提睪反射減退或消失。多數淺反射實質是傷害性刺激或觸覺刺激作用引起的屈曲反射,其反射弧包括一較長復雜的徑路,後根節前感覺神經元傳入的沖動循脊髓上升達大腦皮質,可能到達中央前回、中央後回、再下降經錐體束至脊髓的前角細胞。
因此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及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均出現淺反射減弱或消失。但是反射檢查的出現和沒出現與檢查者和被檢查者有很大關系。每次檢查,患者必須放輕松,檢查者的刺激強度也要控制到位。
一、角膜反射
檢查方法:用一根棉簽,將棉絮拉伸延長,檢查者眼睛註視內上方,避免患者直視觀察棉簽,由棉簽由角膜外處輕觸角膜,被檢查者出現該側或對側出現迅速閉合。三叉神經麻痹者,可出現角膜反射消失。
二、咽反射
檢查方法:取坐位,用壓舌板或棉簽壓至舌後1/3處(舌根部)可誘發惡心嘔吐。
三、腹壁反射
檢查方法:仰臥位,雙下肢屈曲並攏,腹部放松;使用純針或棉簽分別在肋緣下、腹股溝上由外向內輕劃腹壁皮膚。該側腹肌收縮,臍孔向刺激側收縮。
四、蹠反射
檢查方法:仰臥位,一隻手固定檢查側踝部,用棉簽輕劃病人足底的外側緣,從足跟向足趾方向劃,當劃至小蹠根部隆起處,轉向內側。引發足趾屈曲。
264167dce59767bc4fb39610f08cb709

五、肛門反射
檢查方法:使用棉簽輕劃患者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皮膚,引發肛門收縮。
二、深反射
腱反射(tendonreflex)又稱位相性牽張反射,是指叩擊肌腱所引起的有關肌肉的突然收縮。通常是比較兩側肢體相對應的肌肉收縮的程度來確定某一腱反射是增高(亢進)、減退,還是消失。在臨床上,腱反射的改變具有診斷意義,是一種常用的神經系統檢查項目。主要有肱二頭肌健反射、肱三頭肌健反射、橈骨膜反射、霍夫曼氏征、膝反射、踝反射、陣攣。
一、肱二頭肌腱反射
檢查方法:檢查者用拇指按拄肘關節稍上方的肱二頭肌肌腱,使用叩診錘叩擊檢查者的拇指,引發患者前臂屈曲。
二、肱三頭肌健反射
檢查方法:前臂置於旋內及半屈位置,檢查者以手握住前臂,並以叩診錘叩擊鷹嘴上肱三頭肌肌腱部即可引起前臂伸展運動。
11d172e59e8095c75e1a86dc19db7610
三、橈骨膜反射
檢查方法:檢查側肘關節置於半屈半伸,前臂輕度旋前,使用叩診錘叩擊該側橈骨莖突上2cm處,引發肘關節屈曲。
四、膝反射
檢查方法:取坐位,患者取坐位膝關節屈曲90度,小腿自然下垂。放松,用叩診錘叩擊髕骨下股四頭肌肌腱處,引發小腿伸展。

五、霍夫曼氏征
檢查方法:檢查者以右手的食指、中指夾持患者的中指末節使其腕關節背屈,其餘各指處於自然放松屈曲狀態。檢查者以拇指迅速彈刮患者中指指甲,引發各指之掌屈曲反射。
六、踝反射
檢查方法:仰臥位,膝關節屈曲,外展,檢查者把持患者足尖並使使稍背屈,叩擊跟腱。
da1adacde8bdf925232b372ee7a9e0e8
三、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是正常情況下(除嬰兒外)不出現,僅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時才發生的異常反射。脊髓性和腦性的各種病理反射主要是由錐體束受損後大腦失去瞭對腦幹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現的。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也可以出現這種反射,不屬於病理性。主要有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一、Babinski征(巴賓斯基征)
檢查方法:仰臥位,用棉簽或鈍針劃足底外側緣,由後向前至小趾跟部並轉向為內側,正常反應為呈蹠屈曲。
二、Oppenheim征(推脛實驗)
檢查方法:檢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檢查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三、Gordon征
檢查方法:檢查時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壓腓腸肌,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四、Chaddock征(足外踝征,劃足外緣試驗)
檢查方法:仰臥位,雙下肢伸直,用鈍針或棉簽由後向前輕劃足背外側部皮膚,陽性表現為足拇指背屈。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優享康復”
更多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註微信公眾號“優享康復”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