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第一篇正式的知识类文章,就从“素王”[1]——孔子开始说。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南宋的朱熹说得特别狠,他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你到一家比较大的孔庙,就可能看到两块牌匾,一块叫“德配天地”,一块叫“道冠古今”。就是说孔子的品德可以与天地相当,这种评价相当之高。
▲至圣先贤半身像(从右起:孔子、颜回)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我们来看他的祖籍,祖籍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他的祖先是商代的王室成员,名叫微子[2]。微子是宋国的国君, 可是后来,宋国发生内乱,孔子的六代祖孔父嘉[3]被杀,他的后人逃到了鲁国。
根据考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距今两千五百多年,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十六七岁时,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间。孔子成了孤儿,日子过得清贫。但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各种技艺。
孔子三十多岁开始开办私人学校,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五十五岁时因与季氏不合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寻求施行其政治理想的机会,但未能如愿,也没有一次成功,这连孔子自己也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哪个君主都不采用我的学说,我还是乘船出海移民吧)。
孔子生前不怎么成功,但孔子又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人。怎么理解这一点呢?答案是,不是孔子改变了中国人,而是后来的中国人选择了孔子的学说
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主要有君主的规范,臣子要安守臣子的本分,父亲要有父亲的姿态,儿子要有儿子的礼节。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每个人要安于本分,整个社会才能有序地发展,孔子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秩序的重建。
▲清圣庙祀典图考至圣先师孔子像
重建社会的秩序,孔子认为有内外两条路要走:
孔子提倡的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仁,仁义道德的“仁”。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我要发展、提高自己,同时我又要让周围的人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如果是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够要求别人去做。
这句话在后代的儒家思想体系里面,被发展成了一整套的理论,比如说“内圣外王”,“王”就是称王,我的内心追求圣人的标准,我向外能够用王道来治理百姓。又有一个词叫做“修齐治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自己的个人修养开始做起,然后是对家庭的管理,对国家的治理,最后是平定天下,修身是内圣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之道。
▲康熙帝所书“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的时候不受重视,但后来,儒家学说获得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位置。这个转折点,在于西汉,董仲舒说服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就正式成了中国的道统所在。
这些关键就在于,强调“礼”,这个外在的礼仪规范可以被君主利用,来治理天下。
那儒家主张的礼具体是什么?
有一次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的言行,按照礼仪所规定的去做,就叫“仁”。颜回又问:能说得再具体一点吗?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严格地遵循规范,凡是不合礼仪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再比如,孔子有一位学生叫子路,子路在打仗的时候,系帽子的带子被敌人打断了。但是孔子教育过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一个君子就算死了也要戴好帽子,因为帽子是一种礼仪的表现。于是子路就放下刀剑,用手去系帽子上的带子,结果就被敌人砍死了,像子路这样是比较极端的守礼例子。
仁和礼是互为表里的整体,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克己复礼是仁的基础,仁以为己任是礼的目标。如果按照儒家的“仁”和“礼”,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中国人?
▲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轴
内心发奋图强,外在又安分过己,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非常符合大一统王朝的安定愿望与发展要求,当然也是君王喜欢的臣民的样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汉之后,君王开始推崇儒家学说。从西汉以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也有过很多演变,但整个社会名义上最尊崇的,还是儒家的风范:关心社会,承担责任,遵守规矩,完善自我。所以说,中国人选择了孔子,让儒家变成了中国人气质中的最强音。
孔子七十二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去世。他死后被葬在鲁国曲阜城北的孔林。他的弟子和后代把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等书。
ss="nolink">《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分别是: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和 尧曰篇。
我们选择前三篇里的名句,来谈谈。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不妨也问问自己,对你而言,“学而时习之”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学是明白知识,习是要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尝试、践行。《礼记》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说的是学习的几个层次,同样也是落脚在“行”上。
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肯定比孔子那个时候要好多了,人们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不愿意被打破生活节奏;第二,招待访客,难免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所以,孔子这句话的背后,传达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如何看到他人的力量给自己所带来的改变。
我们整体串联这三句话:
《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帝之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意大利男孩法比托的成长故事,他在经历了家庭的悲剧和社会的变迁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就是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他用电影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追求,也用电影来纪念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城市。这部电影是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的自传式作品,也是他对自己五十岁时的一种回顾和致敬。
五十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丧、漠然的状态。 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能够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到了写诗的三种不同境界:
人生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孔子的这句话,是他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概括。我们不必强求和孔子一样,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人生修行的过程和顺序。孔子的层次,可以给我们一个参照,让我们知道人生进步的方向和可能的潜能,逐渐地完善自己。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鲁国的大夫,按照周礼的规定,他在祭祀时只能用四佾[4]的舞蹈,而他却用了八佾,这是天子才能用的规格。这是一种破坏礼制的僭越行为,表现了季氏的骄横和野心。孔子对此非常不满,他说,季氏都能忍心做这样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他不能忍心做呢?
季氏为什么要用八佾,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季氏这样做,违背了周礼的规定,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和谐,伤害了天子和诸侯的尊严,也引起了孔子等有道德的人的不满和批评。他这样做是一种自私和骄傲的表现,没有考虑到他的行为对他人和国家的影响。
孔子对季氏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对季氏的不满和愤慨,暗示季氏可能会做出更加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事情。他还用“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这样的话来比较季氏和林放,林放是一个知礼的人,而季氏却连泰山神都不如。他用这样的话来揭露和讥笑季氏的无知和无礼。
孔子,在当代中国既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又映照着现实的变幻。他的思想和言行,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可以被重新诠释和利用,以适应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孔子的思想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超越历史的普遍性,既有传统的内涵,也有现代的启示,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
他是一个博览群书而不囿于一隅,博爱天下而不失敬仰,博观而约取而不偏颇,博闻强识而不自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