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成都變得太快,感覺還沒怎麼反應過來,那些陪伴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街道隨著城市改造,很快就要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瞭。我們的城市在變化,很多人都去追新,誰來念舊呢?有點編輯部想留下來念舊,記錄今天的成都,留給明天的成都看。
成都一夜夏雨後,街道都被洗得亮堂。牛市口地鐵A口出來,經過文華廣場,從長滿爬山虎的二環高架底下穿過,在成排大樹綠蔭下走幾百米,就到瞭牛市口路。
切實地站在牛市口路前,我對這裡的印象是模糊的。檢索牛市口,冒出的幾個高頻關鍵詞,放在一起呈現出矛盾奇妙的混搭感,分別是:賣牛的、鋼管廠、冒烤鴨、 成都小“武康路”,想要造個句都很難安放進合適的邏輯詞。
牛市口片區西起水碾河路東至牛市口地鐵站,從地圖上看這個片區輪廓像一個帶刺兒的手槍,充斥著一股“銳氣”。區位條件優越,離太古裡不足十分鐘的車程,距離萬象城也僅僅一個街區,被明晃晃的高樓包圍著,自我生長。舊生活、新店鋪隨著時代的風吹向這裡,落地生根。
01.
轟隆隆的百年熱土上
時代滾滾向前
“哎~吃冒烤鴨哇,你們幾位?裡面坐”,剛一邁入牛市口路,熟悉的煙火氣就在街邊蕩開瞭。
招呼人的是鋼一區伍妹冒烤鴨的店員,據說這傢店已經開瞭二十多年。去的時候正是飯點,生意極好,在窄窄的路上錯身開好幾個拎著冒烤鴨打包回傢的叔叔阿姨,左邊還有很多坐著等位的人,右邊吃冒烤鴨的人已經從店裡面滿出來,又占瞭旁邊好幾個街沿。
以鋼一區的小區鐵門為分界線,鋼一區伍妹冒烤鴨在外,回味冒烤鴨在裡,守著各自的“美食戰場”。回味冒烤鴨味道更重,偏辣;伍妹冒烤鴨入味更好,更香,兩傢店各有“擁護者”,得以在小區內外分庭抗禮。兩傢冒烤鴨的桌椅一擺,幾乎占滿瞭路邊全部的街沿。
拉個塑料板凳坐下,和鋼一區伍妹冒烤鴨的吳老板攀談,牛市口的故事就和二十多年的老店交織起來。
“我們這傢店已經開瞭20多年瞭,伍妹是我弟媳的名字。對面的小花園是後來才修的,之前是2號公交的站臺。旁邊的鋼一區是無縫鋼管廠的員工宿舍,有三千多戶,你想想好多人,鬧熱得很,現在有好多都是我們的老顧客,也有很多人搬起走瞭。”
——鋼一區伍妹冒烤鴨 吳老板
無縫鋼管廠、2號公交車……這些信息的出現展開瞭牛市口的百年故事。
9326af8e3ed007349002f486f4e1e1d0
追溯起牛市口的歷史,據可考資料便已經有三百年以上: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大量土地荒蕪,清政府為鼓勵民眾入川墾荒推出若幹措施,加上附近的沙河堡是政府駐軍地,所以成都東門外這一帶便成為馬、牛和草料一類的軍用物資交易市場,官方正式名稱“得勝場”。在外東得勝場(如今的得勝上街)設立牛市,長期以往便成為西南最大的耕牛交易市場,民間俗稱“牛市口”。
後來牛市口片區逐漸成為瞭成都最大的生產生活資料貿易聚集區,緊臨的海椒市、魚市和米市等街巷名字由此而來。
這裡也是成都到重慶水陸兩通道的起始站點。以前從成都到重慶必須走東門水碼頭上船入長江,或者走陸路從東門得勝場(牛市口)出發,經簡陽、遂寧到重慶,所以不管選水路還是陸路,你都必須在得勝場吃飽喝足。
七十年代成都無縫鋼管廠
東門汽車站舊圖
1930年政府主持修建成渝公路,並成立瞭成都第一車站——東門汽車站,作為老成渝公路的站點,人氣上達到鼎盛。1958年後這裡又落成亞洲最大的無縫鋼管生產廠——成都無縫鋼管廠,鼎盛時期有職工3萬,傢屬10萬餘人居住,其國企大廠傢屬區時代的熱鬧繁華,至今仍保留在老成都人的記憶裡。
隨著改革開放,工人時代沉重落幕,一棟棟商住高樓拔地而起,一傢傢臨街小鋪裝滿普通的日子。
從鄉村小場到商貿大集、交通要隘再到工業重地,最後變成現在的居住嘉苑,牛市口轟隆隆的百年故事就這樣駛去,時代的煙塵覆過,終歸於平靜安詳的生活,沉積一片厚重的熱土。
牛市口的百年歷史也是“銳氣”的時代變革史,在一次次的時代變遷中快速適應,完成蛻變,像是細胞更新般,一代交付一代,讓城市自然有序地生長。
02.
時髦新店在左,煙火舊鋪在右
牛市口路矛盾統一的生活哲學
最具代表性的牛市口路,新舊店鋪分立兩旁,宛如新舊兩代人隔街佇立,和路邊被修剪瞭枝椏的法國梧桐樹呼應起來,斑駁的根和嫩綠的葉都在生長中。
牛市口路並不長,直直的一條,一眼就可以望見頭,但妙就妙在新店舊鋪自發形成某種默契,新店在左,舊鋪在右,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清晰地鋪開在一條街的兩側。穿著時尚的年輕人在左邊的法式餐廳裡吃甜品、喝咖啡;右邊穿著白色背心的大爺在街邊理發攤刮胡子、剃頭,這是牛市口路矛盾統一的生活哲學。
先從左側的新店說起,店面設計上他們有種默契的“守舊”,這個“舊”是對環境的兼容應和。以coko frigo為起點,往後分別是大人燒鳥、學校門口老火鍋、cafe de coucou、畫目眼鏡店等。它們都是獨棟小店,背靠鋼一區被時間洗滌後灰色、陳舊的水泥墻體,所以它們在門頭及店面設計選用瞭鋼板、水泥、紅磚等元素,與街區的背景色融合的同時也充分表達瞭每傢店的個性。
coko frigo是一傢韓國料理店,門口粉色蝴蝶結是它獨特的記憶點。紅磚與簡約的灰色水泥墻形成鮮明的肌理對比,透過大大的玻璃櫥窗,裡面堆滿瞭應季的新鮮水果,這個季節是黃澄澄的橘子,為整個店面註入瞭生機勃勃的明亮色,一下子溫暖起來。店內的韓文裝飾突顯著coko frigo的韓餐屬性。天氣好的時候坐在外邊看看街景、喝杯果汁,把日子拽拽,坐下來,慢一些。
大人燒鳥門頭隱秘,也是這一段開的第一傢店,厚重的金屬大門和混泥土立面給人一種清冷和距離感,但是推門進去,光影曖昧,空間氛圍感極好。燒鳥的肉脂香不經意飄來,一盞清酒,幾串燒鳥,把壓力和情緒收納進食物中。大人燒鳥厚重大門自有妙意——關起門來做生意,為客人提供沉浸獨到的就餐環境與體驗。
整條街上要說最受年輕人青睞的一定是Café de Coucou。法國梧桐樹下的法式小店,和這條街天然適配。古樸的法式店門左側是一排白綠相間的編織桌椅,在白色遮陽棚下人們用餐、會友、看書、喝咖啡,恍若巴黎街頭的咖啡小館。右側一架室外鋼琴,是店面的點睛,更是和顧客互動的工具,隻要願意,隨時可以坐下即興彈奏一曲。
“cou cou是法語佈谷鳥的咕咕聲,讀做kuku,像極瞭清晨的雨露青草。同時也是小朋友們打招呼的兒語,想象兒童用稚嫩的奶聲說,嗨,我在這兒呢!Café de Coucou 的縮寫CDC,也正好是成都的縮寫。在成都街頭的一傢純正法國小店,這就是我們賦予小店名字背後的故事。”
——Café de Coucou 主理人
這些富有創造力、鮮活年輕的品牌自發聚集在這裡,為質樸厚重的牛市口路帶來瞭許多新奇與浪漫。要深究他們選擇這裡的原因,也許就像畫目眼鏡店的主理人的回答一般簡單:“老街、獨棟、梧桐樹,因為喜歡,就過來開店瞭”。畫目眼鏡店是一傢開瞭七、八年的眼鏡買手店。機械、齒輪、骷髏頭、黑灰色的墻面,以設計感十足的潮酷姿態與對街的樸素舊鋪相望。
右側的舊鋪在時間的磨洗下,好似已經湮沒瞭個性,變成瞭一代人的習慣和記憶中的溫存。開瞭幾十年的鐵門雜醬面、徐記回鍋肉川菜館、老街川菜館……它們是不靠噱頭唬人的“蒼蠅館子”,一傢人守著一傢店,守白瞭頭,調教出周邊幾代人的成都胃。
散落在成都街頭巷尾的牛市口盲人按摩店,根也在這裡。成立於1974年的成都第一傢盲人按摩(學校)醫院——牛市口盲人按摩學校,位於牛市口路42號。白底紅字的陳舊招牌見證瞭這條街40多年的風雨。街上人來人往,消逝新生,隻有它堅守著一個技藝,庇護著一群人,於時代浪潮中生發出巍然不動的底氣。
在牛市口來回踱步幾圈,坐下閑聊幾句,就會瞭解現在這條街區所呈現的面貌都是自發生成的。老店成都味,小店煙火氣,它們被歲月篩選下來,服務著幾代人的吃喝,守著周圍的人安居樂業;新店因為梧桐樹、或者獨棟的店面空間自發地聚集過來,落瞭土,生出根,為這條老街帶來瞭新的人、事、物。
似乎一切變化都是自然,也許一切變化都是必然,畢竟這可是牛市口。
-END-
錦江區作為時尚潮流與煙火成都的代表,匯聚著一條條年輕化、自然態的城市更新品質街區,比如镋鈀街、華興街、春臺市錦等,營造出國際時尚消費的場景,為成都註入瞭豐沛多元的生命力。
回歸到本地人的煙火日常之下的市井生活,牛市口無疑是特別的,是非典型、具代表性的自更新片區。時髦新店層出不窮,像野生的種子,自發飄落在這片底蘊深厚的熱土上,茁壯地冒出小芽,迎著期待破土、新生。
500ed58a82a3f27fe48d28de1f0eefbb
牛市口的“舊”處,匯聚出一片煙火升騰的沃土,當前錦江區註重消費場景的創新,依托攀成鋼商圈超過10萬的高品質人口,牛市口剛好填補瞭其“煙火氣”消費場景的空缺。牛市口的“新”處,生出幾根時尚藝術的嫩芽,10多傢潮流新店聚集,時尚新消費發軔,在成都街區“ 精品化 ”的潮流中嶄露頭角。
牛市口是錦江區正在生長的一顆種子,熱土依舊,種子會如何生長,也許不久又會有新的答案……
389720af78b8ed7a35832b90522e96fe
總編 | 豆沙
撰文 | 大魚
攝影 | 阿悅
設計 | 果子
本文素材為街裡巷外出品
如需引用請後臺私信獲取許可
074c3a6f7b760af9eb9cc7d22fb37e11f8da9e063cccf44936309932f9ae1b9e8102098a3066331e0a14299a00f90db0
本文主要介绍域自适应(Domain Adaptation)中的对抗域自适应方法(Domain Adversarial Learning)。
【了解更多艺术内幕,公众号:问艺术】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2016) 导演: 凯文·麦克唐纳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当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