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桂英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不包括專項)共受理申報32081項,最終立項3095項(不包括專項),立項率約為9.65%,比國傢社科基金的平均立項率低得多。還有不到2個月,新一年度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申報工作又要啟動瞭,想要申報2020年的教育部項目從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啦!本文選取瞭李桂英老師的《關於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獲準的體會》一文的部分內容,作為一所省屬院校的普通老師能夠獲得立項,其中的心得體會非常值得借鑒,希望對您準備申報有所幫助。
2009 年教育部社科司評審項目采取新機制,改變瞭 2008 年專傢會議的形式,而采取由專傢在網上盲評的形式,其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筆者作為省屬院校的一名普通社會科學工作者獲此殊榮,印證瞭古語所說的“天道酬勤”。申報書的內容不足一萬字,核心內容僅 7500 字,寥寥數千字,體現的確是真功夫。這幾千字凝聚瞭 6 年來的辛勤汗水。這次申報的題目是筆者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屬於俄國史,用的全部是俄文資料,需要大量地翻譯資料,而勞動效率十分低,一天能起早貪黑翻譯 10 頁俄文算是不菲的成績,而翻譯出的資料隻能用上十之一二。讀博經歷使筆者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說的做學問的三種境界有瞭更深的體會! 正是因為有“三十年磨一劍”的“厚積薄發”,因而在申報時,筆者一揮而就,一次成功。
3.1 科學選題
課題的選擇在申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題是否恰當直接關乎科研工作能否順利展開,關乎能否批準立項。在申報科研項目過程中,申報成功與否,選題是很關鍵的一步,科研項目的選題要具有創新性、實用性,讓評審專傢認為該項目具有研究價值。
要使選題應具有創新性,需要申報者在選題時應充分作好前期調研和查新工作,避免所研究課題的重復。筆者申報的課題創新性在於可促進對資本主義時期俄國史的研究。國內學界對 1861 年農民改革這一俄國歷史關鍵時期的關鍵事件尚未作為專題進行系統研究,成果不僅篇幅有限,介紹不夠全面,而且深入的分析和評論較少,無法展現 1861 年農民改革的全貌,本課題擬在占有大量中俄文資料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以期追蹤國際學術前沿,豐富我國對本問題的研究。
筆者申報的課題的實用性是這樣體現的: 一是為中國改革提供鑒戒,研究 1861 年改革時國內阻力被成功化解的原因,揭示改革的經驗教訓,探索其中蘊藏的改革規律,為當代中國的改革提供鑒戒。二是為促進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服務。1861 年改革的遺留問題導致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俄國產生瞭嚴重的農業危機,農民的動亂和起義不斷,孕育瞭十月革命的根源。對農村的現代化改造是國傢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解決好農民問題,是實現國傢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另外,課題名稱一定要精雕細琢,達到新穎、簡練、明瞭,不能太空洞,要給評審人員一看就知道你要研究的內容或方向是什麼。名稱字數不宜太多,太長。
3.2 檢索工作要全面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其趨勢”一欄,是申請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立論的依據。要搞清楚自己所選擇的研究內容,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都有哪些人在進行研究,在哪些領域研究,從哪些角度研究,用什麼方法研究,取得瞭哪些成果,還存在什麼問題,還有哪些領域沒有涉及或研究的不夠深入,針對前人的研究基礎,自己計劃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方法、采取怎樣的思路進行研究。
撰寫該部分時,一定要盡量全面地檢索國內外相關文獻。筆者與他人曾經討論過,國內和國外哪一部分更重要? 結論是同樣重要。像我校這樣層次的申報者在論證這一部分時,往往重視對國內研究狀況的梳理,對國外的研究狀況就不甚瞭瞭; 名校的一些年輕的申請者,一般英語較好,認為國外的研究就代表瞭先進水平,十分註意對國外研究成果的檢索,疏於對國內研究工作的檢索。這都是片面的。國內的不少研究者們可能在相關的領域中都做瞭大量高水平的工作,我們應該看重自己的成果,並給予充分的肯定。同行評議專傢們可能也正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若看到自己的成果被檢索到且得到恰當的評價,在評議時會有一份好心情。筆者申報教育部項目時系統地梳理瞭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對本課題研究的學術史,涉及已取得瞭哪些研究成果,包括專著和論文,都研究瞭哪些方面,包括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準備、改革的實施、改革的評價等; 通過對學術史的系統梳理,找出非常重要、但卻研究得很不足的問題有哪些,也就是你的研究空間所在。
3.3 課題的研究內容要有創新性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也是科研選題的一條根本性原則。所謂創新性,就是指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當是前人所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而預期能取得成果的科學問題。評審專傢往往都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和敏銳的學術判斷力,沒有創新性或創新性不強的項目肯定難以獲得立項,因此研究的內容是否有創新性是決定申報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撰寫申請書時,最好是研究內容、方法、視角要突出一個“新”字。
3.4 前期成果要有說服力
在申報書申報人個人信息中,要求填寫申請者承擔省級以上社科研究項目情況以及完成情況和申請者本人近三年來主要研究成果,其實是要求申報者在申報項目前要做好充分的學術準備。所謂學術準備是指有豐富的前期積累和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思考,體現在課題論證中就是有切實的、有說服力的前期研究成果。任何創新都是在前期不斷地學習、研究、積累中產生的,前期成果是證明申報者有能力完成申報課題研 究實力的佐證,因此有直接關系的前期成果對於申報能否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凡獲得教育部社科基金資助的項目都有與申報課題相關的、在業內有影響的學術成果作為支撐,以反映申報者的深厚功底和研究實力。
3.5 搭建科學合理的研究團隊
完成每一項課題都需要一支結構嚴謹的學術團隊,依靠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因此,課題組成員組成是否合理,決定瞭課題研究能否高質量、高效率的順利完成,能否產出精品成果。搭配科學合理的課題組成員,組成一個高質、高效的研究集體是課題申報能否獲準立項的一個保障。課題組成員一定要在年齡、職稱、學歷、研究專長或研究方向上合理搭配,要形成梯隊,避免非研究本課題的人員加入。筆者的科研團隊成員都是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張廣翔、雷麗平、許金秋均從事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在俄國史研究方面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研究經驗,作為工作基礎的展示,團隊的每個成員均有與本課題有關的高水平的論文,他們的論文均是核心期刊,有 3 篇是在世界歷史、2 篇在吉大學報、1 篇在東北亞論壇、1 篇在西伯利亞研究發表。
3.6 註意參考文獻的權威性和時效性
項目申請書中要求填寫資料準備情況,即參考文獻準備情況。專傢在考慮如果項目被批準瞭,你是否有能力和水平完成研究? 你是否有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可反映申報者對課題研究現狀的把握,以及其學術積累和研究眼光。在填寫參考文獻時,筆者認真篩選,展示精華,將與研究本課題相關的、權威性的、俄羅斯學者的最新學術成果( 2004 年出版的) 列入參考文獻,主要列舉瞭文件匯編類、著作類和論文類三類成果,著作類成果列舉的是德魯日寧、安菲莫夫、裡特瓦克、紮哈羅娃、梁申柯這些知名學者的著述; 列舉的是刊登在《歷史問題》、《祖國史》、《近現代史》、《莫斯科大學學報》雜志上的論文類成果。
本文原刊發於《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第8期,
作者:李桂英(長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世界史教學與研究)
版權歸作者所有,編輯:阿寶 。
李老師的刻苦努力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如果您覺得自己在申報方面還是缺少一臂之力
那就來參加【選題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對1指導吧!
針對不同基礎、不同階段各有針對性的指導
指導老師全部具備教育部、國社科立項經驗
根據學科匹配老師,手把手指導申報書填寫!
a34d5dc8c3c833f129e41267fe7505cf
現在報名享受早鳥價哦~
經指導成功立項者還有高額獎勵哦~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選題寶”,瞭解更多內容!
下一篇
鹅厂昨天天宣布了一个大消息: 29日腾讯官方宣布,近日,中国信通院、深圳税务局和腾讯联合代表中国在 ITU-T SG16 Q22 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