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大型動物(包含已滅絕)

盤點史上大型動物(包含已滅絕)

哺乳動物

藍鯨:現存最大的動物

體型: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

藍鯨

猛獁象:陸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

體型:體高約4.5米,門齒長2.5米,體重可達15噸

生存年代:公元前180萬年-公元前1萬年

猛獁象背部是身體的最高點,從背部開始往後很陡地降下來,脖頸處有一個明顯的凹陷,其形象如同一個駝背的老人。無下門齒,上門齒很長,向上、向外卷曲。

猛獁象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瞭冬季會往南遷徙,到瞭春天,冰雪融化會返回棲息地。

猛獁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c0ea7b59cbfb744404325425e7b03841猛獁象

劍齒象:陸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猛獁象的祖先

體型:可達9米多長、四五米高,體重十幾噸

生存年代:1200萬前-100萬年前

劍齒象生活於亞洲和非洲,以草食為主,每天食量達1噸至2噸

劍齒象腿長,上頜的象牙既長且大,向上彎曲 ;下頜短,沒有象牙。

黃河劍齒象,簡稱“黃河象”,是世界上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高4米,長8米,門齒長3.03米。

劍齒象

劍齒虎:史前大型貓科動物

生存年代:300萬年到1萬年前

體型:體長2.7米,重200-400公斤

食物:捕食哺乳動物,例如:美洲野牛、鹿、三趾馬等。

劍齒虎分類在貓科下的劍齒虎亞科、鬣齒獸科及獵貓科,且包括有袋下綱的兩個科,生存於新生代的不同時期,各自演化出像劍的犬齒。

劍齒虎的前肢肌肉發達,威力無比,在撲食獵物當中隻靠前肢的力量把它弄倒。上犬齒最長可達120毫米,縱然口合起來,其犬齒仍然清晰可見。120毫米的牙齒刺入動物喉部,不到1分鐘中,獵物立即死亡。

劍齒虎屬在早更新世滅絕,其原因可能是表親刃齒虎屬和後代鋸齒虎屬競爭和氣候變化的關系,此後刃齒虎和鋸齒虎成為瞭冰河時期的主要大型貓科動物。

劍齒虎

大海牛:最大的海牛

體型:身長約 7.5 公尺,體重 4.500-6噸,可長到 10.7 公尺長

滅絕時間:1768 年由於人類大量捕殺最終滅絕

大海牛又名巨儒艮或斯特拉海牛,於 1741 年在白令海峽發現,發現者為博物學者喬治·斯特拉,當時他正與探險傢維他斯·白令一同旅行,而他也是已知唯一看過大海牛活體的生物學傢。

大海牛前肢粗壯短鈍,呈槳狀,皮膚黑厚,猶如橡樹皮,頭小,沒牙齒,嘴裡有兩片又平又白的骨頭,一塊在上頜,一塊在下頜。前肢末端僅有腕骨與掌骨,趾骨退化至幾乎完全消失,耳孔小,有相當發達的內耳結構,視力不好,要靠耳朵聽世界。

大海牛以大型海藻為食,它們是海牛目中唯一以藻類為主食的動物。

大海牛不畏懼人類,行動又慢,因此相當容易捕捉。

大海牛

巨犀: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

體型:體長可達 8. 23 米, 肩高可達 5. 28 米 ,身高可達3-9米,體重3-20噸

生存年代:漸新世-早中新世

巨犀科共包括12屬,其中準噶爾巨犀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

巨犀是犀牛的近親,在大約3400萬年到2300萬年以前分佈在中亞的森林裡。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頸很長,所以它們以樹冠上的樹葉為食。科學傢認為,從森林遷徙到草原最終導致瞭巨犀的滅絕。

巨犀

大地獺:冰河時代全美洲僅次於猛獁象、乳齒象的第三大陸生獸類

體型:體重可達4-5噸

滅絕時間:約8000年前

大地懶又叫大獺獸、美洲大地獺,它生活在更新世的中美洲和南美洲,體形與亞洲象差不多,是最大的地獺。

大地獺頭小,牙齒結構簡單,沒有堅硬的釉質,所以它會不斷生長出新的牙齒,來替換被磨損的牙齒。由於它的牙齒特征和骨骼結構與樹獺非常類似,血緣與行動緩慢的樹獺是近親,加之它又生活在地上,所以叫地獺。

大地懶

爬行動物

霸王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生存年代:白堊紀末期 (6800-6500萬年前)

體型:長11.5-14.7米,臀高4.2-5.2米。體重:8-14.85噸

霸王龍擁有非常小的前肢,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手臂。這對前肢無法摸到自己的嘴,更沒法觸及到到自己的腳部。

霸王龍位於白堊紀晚期的食物鏈頂端,各種恐龍都可以成為它的捕獵對象

霸王龍

棘龍:最長的肉食恐龍

生存年代:白堊紀(1.12億年前-9300萬年前)

體型:體長11-15米,體重4-10噸

棘龍是半水生動物,背部有明顯的長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經棘延長而成,長度可達2米,長棘之間有皮膚連結,形成一個巨大的帆狀物。長著蹼的腳、圓錐狀的牙、細長的嘴部、與鱷魚一樣致密的腿骨。以魚類和貝類為食。

棘龍

阿根廷龍:最大的陸地恐龍之一

體型:身高12米,體長約35米—43米,體重在60-124噸

生存年代:白堊紀(1億年前-9300萬年前)

阿根廷龍屬於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 意思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

侏羅紀晚期有一段很長的氣候穩定期, 氣候暖和、適合大量蕨類等蜥腳類恐龍所喜好植物生長, 所以這些恐龍可以生長到極為龐大。到瞭白堊紀, 由於氣候變化的緣故, 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消失瞭。不過在阿根廷就有一種蜥腳類不但沒有滅絕, 而且演化到比侏羅紀時期的祖先更為龐大——這就是阿根廷龍。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

阿根廷龍是種大型食草恐龍,在當地隻有馬普龍敢惹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最初發現阿根廷龍的化石時,別人還以為是某種怪物的骨頭,最後被科學傢發現,這是一種巨大的恐龍化石,已存在亞特蘭大博物館。

c90dbc5b7d103302711a568417743d5f阿根廷龍

巨型汝陽龍:最大的恐龍之一

體型:體長38.1米,體寬3.3米,脖子長17米,體重可達130噸

巨型汝陽龍股骨長達2.35米,其單個背椎椎體直徑達51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粗壯、最重的恐龍。汝陽龍的發現顯示在晚白堊世早期蜥腳類恐龍發生的分異程度要比以前想像的高得多,對世界大恐龍演化研究產生瞭重要影響。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門外,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巨型汝陽龍的骨架得到復原。復原後,恐龍體長38.1米,體寬3.3米,脖子長17米,是已知世界上復原裝架的最粗壯、最重、最大的恐龍。推測其活著時的體重可達130噸,相當於20頭大象的重量。

巨型汝陽龍

易碎雙腔龍:可能是史上最長最重的恐龍

體型:身長可達60-80米長、臀高10米、頭高14-15米之間、體重最重220噸

易碎雙腔龍是由古生物學傢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所聘請的化石收藏傢Oramel Lucas於1877年所挖掘的。

易碎雙腔龍可能是歷史上最長最重的恐龍,甚至最大體重比藍鯨還要大,和梁龍有近緣關系。

易碎雙腔龍

新西蘭大魚龍: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體型:長24.5~38.6米,重311.5噸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2.3億年前-2億年前)

新西蘭大魚龍吃頭足類,烏賊,箭石,魚等。

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9厘米,而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魚龍可以在深海裡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

魚龍

霍夫曼滄龍:中生代海洋裡最大的頂級掠食者

體型:體長10到17.3米,體重16 噸

生存年代:白堊紀中晚期(9800萬年至6600萬年前)

滄龍是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

滄龍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顎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

滄龍是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最主要的食物有蛇齒龍、金廚鯊、海龜、薄片龍等。

滄龍

風神翼龍:最大的飛行動物

生存年代:晚白堊紀(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體型:翼長11米,體重250公斤

風神翼龍頭上有脊冠,位於眼眶前上方,脖子達2米多,腿很長,嘴巴細長,沒有牙齒,喙前端是鈍。遠觀之,風神翼龍呈現瞭類似鶴或鸛的外表。

風神翼龍

科莫多巨蜥:現存最大的蜥蜴

體型:體長2—3米;體重:68—91千克

現狀:瀕臨滅絕,野外僅存5700隻左右,印度尼西亞已在科莫多島上建立國傢公園

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龍。科莫多巨蜥兇猛,成體吃同類的幼體,有時吃其他的成體。能迅速運動,偶爾攻擊人類;但主要以腐肉為食。

科莫多巨蜥的尾巴和身體幾乎一樣長,四肢粗細宛如成人手臂,頭和排球大小差不多。幼崽皮膚顏色是綠色、黃色和黑色。成年的巨蜥全身呈黑褐色。

科莫多巨蜥牙齒長度達2.5厘米,唾液帶血,有長長的、黃色的、分叉的舌頭,披有裝甲鱗片。

科莫多龍喜歡炎熱和幹燥的地方,時速可達20公裡/小時,潛水達到4.5米,年輕能用強壯的爪子熟練地爬樹。成熟後,爪子主要用作武器,因為它的巨大尺寸使攀登變得不切實際。

科莫多巨蜥具有毒性咬傷,它能分泌有毒蛋白質,能抑制血液凝結,降低血壓,肌肉麻痹和誘導體溫過低,從而導致休克和獵物喪失意識。

科莫多巨蜥

兩棲動物

普氏鋸齒螈:史上最大的兩棲動物

體型:體長9米,體重3噸

生存年代:晚二疊世

普氏鋸齒螈不僅比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大幾倍,而且也比生命歷史上第二大的兩棲動物科爾鱷螈大不少。要知道生活在澳大利亞早白堊世的科爾鱷螈,其體長已經達到五米,體重可達一噸瞭,因此普氏鋸齒螈是當之無愧的兩棲動物中的巨無霸。

普氏鋸齒螈的口鼻部細長,前端逐漸變細,有許多鋒利的牙齒,這些牙齒的橫截面有迷宮一樣的結構,所以古生物學傢也稱普氏鋸齒螈和它的親戚為"迷齒兩棲動物"。

始螈科在二疊紀期間占據鱷魚的生態位,是河流湖泊中的"混世魔王",但是這個科最後在晚二疊世滅絕瞭,它們的生態位被更進步的半水生爬行動物———植龍類所取代。其他離片錐目的運氣也不怎麼好,殘存到晚三疊世的時候就被新興起的另一類半水生的爬行動物———鱷魚給打跨瞭,隻有少數離片錐目殘存到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靠躲藏到鱷魚無法適應的冷水地區存活下來。

普氏鋸齒螈

蝦蟆螈:最大的兩棲動物之一

體型:頭長可達1.25米,身長4-5米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

蝦蟆螈看起來像是一隻巨大的青蛙,但是頭部不像青蛙一樣是半圓形而是三角形,它巨大、橢圓形的眼窩長在顱骨中間,頜骨上長著錐形的牙齒。

蝦蟆螈頭大、尾巴很短。蝦蟆螈是水生動物,很少離開水。它主要生活在沼澤池塘中,靠捕食魚類生活。它可能也吃像小恐龍一樣的陸地動物,在一些恐龍的化石上發現瞭一些較小的像蝦蟆螈一樣的動物留下的齒痕。

大量的骨骼化石顯示,在幹旱時期,當池塘幹涸時,蝦蟆螈會集體死亡。

蝦蟆螈

鳥類

非洲鴕鳥:現存最大的鳥類

體型:身高2.5米,體重150千克

非洲鴕鳥有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非洲鴕鳥生活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在許多國傢被廣泛馴養。

非洲鴕鳥

象鳥:史上第二大的鳥類

體型:身高超過3米,體重可達半噸

滅絕時間:17世紀以前

象鳥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森林一種巨型、不會飛的鳥,但是有強壯的雙腿,以水果為食,它的蛋有成年人的臉那麼大。

2014年4月24日,在佳士得拍賣行,一枚保存完好的象鳥蛋以10萬美元拍出,蛋裡有保存完好的小象鳥骨骼。

象鳥

駭鳥:史上最大的鳥類

生存年代:6400萬-1萬年前

體型:身高3米,體 重400公斤

駭鳥的翼像肉鉤的結構,可以像手臂般伸出,能協助狩捕獵物。駭鳥的腳上長有利爪,它們很可能先用鉤狀的喙給獵物致命一擊, 再用爪子將獵物殺死。它們也可能是將獵物咬住後摔打,使獵物的脊椎斷掉。

駭鳥是肉食類動物,跟劍齒虎同一個時期,天敵是狼群,腿骨堅硬、肌肉強壯,可以完全擊碎中等大小獵物的骨骼,然後慢慢地吸食獵物骨骼中富含營養的骨髓。奔跑速度相當快,據科學傢估計,駭鳥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裡,並認為駭鳥的滅絕跟狼群和災難有關。

7bba943818327001bd2e1052dcb9514d駭鳥

阿根廷巨鷹:史上最大的飛禽

體型:身高超2米,翼展長度為5.8-7米,體重約70kg,足有一架現代“塞斯納”152輕型飛機那麼大

生存年代:6百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

阿根廷巨鷹被認為是諸如鸛、兀鷲等現代大型猛禽的祖先

阿根廷巨鷹的喙角尖呈彎鉤狀,是典型的肉食鳥類的特征。頭骨構造的其他特征顯示它一般都會將食物整吞下去。

阿根廷巨鷹

桑氏偽齒鳥:史上翼展最長的鳥

體型:翼展6.1-7.4米,體重20~40kg

生存年代:2500-2800萬年前

2014年7月7日美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掘的一個史前海鳥骨骼化石,經分析表明,這種海鳥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最大鳥類,是現今最大的鳥皇傢信天翁翼展(3.5米)的2倍,而美國Grumman AA-1 飛機翼展差不多是7.46米,是世界歷史上翼展最長的鳥。

桑氏偽齒鳥

魚類

大白鯊:最大的食肉性魚類之一

體型:身長 4.3-6米,體重520-770kg

大白鯊又稱噬人鯊,屬冷溫和暖溫區近海上層大型兇猛鯊,可突發快速沖刺,有時躍出水面。性兇猛,有襲擊船隻及攻擊人類的紀錄,為最兇殘鯊類之一。

噬人鯊是一種大型捕食者,白天活動。掠食各種魚類、鯊魚、魟、頭足類、蟹類、海鳥、海龜、海豹、海豚、鯨魚、動物腐屍等。

1945年,一頭巨大的大白鯊的屍體在古巴的海灘被發現,據稱長達6.4米,重約3175公斤。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的大白鯊。

大白鯊

鯨鯊:世界上最大的魚類

體型:體長9-20米,體重達12.5噸

現狀:由於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鯨鯊體表散佈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

鯨鯊性情溫和,是濾食動物,以浮遊生物、巨大的藻類、磷蝦與小型的自遊動物(例如小型烏賊與脊椎動物)為食。鯨鯊吸進一口水,閉上嘴巴,然後從鰓來排出水。在嘴巴關閉與鰓蓋打開之間的短暫期間,浮遊生物就被排列在鰓與咽喉的皮質鱗突所困住。

鯨鯊

頭足類

大王酸漿魷: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

體型:身長約10米

大王酸漿魷生長得快。血液呈藍色,肛門從腮部下面穿過,有八條短腕,兩條觸腕,長的為觸腕,短的就是普通的腕;腕足上長有可360度旋轉的倒鉤,類似於老虎的利爪,最長可達8cm,可以輕易在鯨脂中劃出2英寸深的傷口。

大王酸漿魷是動物界中擁有最大眼睛的生物,眼睛長有發光器,能產生自己的光芒,也能覺察其他生物發出的微光。在漆黑的深海中,它們通過分辨抹香鯨身邊的發光微生物的流動情況,來判斷抹香鯨的位置。

幼體時的大王酸漿魷天敵是以小型生物為食的深海魚類,如鮟鱇。幼體以及成體的大王酸漿魷的天敵是抹香鯨。縱然大王酸漿魷的觸腕可以抓住抹香鯨之頭部抵抗,然而最終的結果也是由抹香鯨獲勝。

大王酸漿魷

節肢動物

巨脈蜻蜓:史上最大的昆蟲

體型:翅膀展開闊75厘米

生存時代:石炭紀-二疊紀(3億年前-2.5億年前)

科學傢認為它們主要吃其他會飛的和爬行昆蟲,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兩棲類動物(剛開始從海洋移居陸地的動物)。

巨脈蜻蜓

巨型古廣翅鱟:史上最大的水生節肢動物

體型:體長達2.4m

生存年代:4.6億年前-2.55億年前

古生物學者Markus Poschmann在德國Prüm附近的一個采石場挖掘出瞭一隻46厘米長的鉗子,鉗子的主人是一種名為Jaekelopterus rhenaniae的巨型古廣翅鱟。

古廣翅鱟被認為是所有蛛形綱動物的祖先。

一些地質學傢認為這種碩大無比的節肢類動物進化歸功於遠古大氣中含有充足的氧。英國佈裡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地球科學系的Simon Braddy是這次研究項目的主持者,他認為解釋並不這麼簡單: "如同我們今天所看見的,一些古代節肢動物長到很大更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麼脊椎動物和它們競爭。大氣含氧量突然增加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蟲子會長得更大。

巨型古廣翅鱟

巨型馬陸:史上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

體型:體長3米

生存年代:石炭紀

馬陸也叫千足蟲,體節組成,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

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其能夠生長到如此的長度主要是由於當時空氣中的含氧量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非常適宜這種生物的生長,所以巨型馬陸一般來說都是沒有天敵的,巨型馬陸如果存在於現代環境下,那麼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成精的動物。

自衛時馬陸並不咬噬,多將身體蜷曲,頭卷在裡面,外骨骼在外側。許多種可具側腺,用分泌一種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氣以防禦敵害。

在新近發現的12隻巨型馬陸中,成年雌性身體由170或171節排列而成,共有662到666條腿;成年雄性的長度僅是成年雌性的一半,身體分為105節,共有310到402條腿。平均下來,一隻蟲子有600條腿。

巨型馬陸為草食和食腐動物,主要以腐爛的動植物為食。

遠古時期巨型馬陸的天敵不多,因為它們佈滿盔甲,很難殺死。巨型馬陸的身體是半透明的,怕見陽光,因此它生活在黑暗的巖縫中。巨型馬陸的皮膚上還有更小更密集的體毛,能夠分泌絲狀物質把自己粘在巖石上。雖然它看上去令人頭皮發麻,但實際上巨型馬陸算是溫順的蟲子瞭,並不會傷害人。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死亡搁浅》到底讲了什么,详解死亡搁浅世界观

最近,随着《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的发布,《死亡搁浅》又被推上一波热潮,这篇文章讲一下《死亡搁浅》的游戏剧情透析和这庞 ...

· 1秒前

KFC老祖宗在澳门的蛋挞革命 | 澳门·安德鲁蛋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耕旅行 “每一摇动,就像呼吸,令人忍不住张嘴就咬。蛋挞是不能一口全吃的。先咬一口,滚烫得令嘴唇 ...

· 12秒前

明朝皇帝档案

1.朱元璋 朱元璋全身像 年号:洪武 出生:元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 出生地:安徽凤阳 属相:龙 父亲:朱世珍 母亲: ...

· 22秒前

宣讲稿怎么写?(超详细干货)

一篇出彩的宣讲稿会打动更多人,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很多人会将宣讲稿和演讲稿混淆到一起,两者也是有区别的,了解宣讲稿的写 ...

· 31秒前

战壕风衣,一段关于一战的残酷历史

2018年1月28日 前几日穿着刚做的风衣去爬了雪山,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风衣是一种时尚单品,而非户外运动装备。 这种战壕风 ...

· 46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