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斜:指岩层发生褶曲时,形状向上凸起者。
向斜:属于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
背形:泛指任何形态向上弯曲(而不论地层新老)的褶皱。
向形:泛指任何形态向下弯曲(而不论地层新老)的褶皱。
侧形:中部侧弯者,称为侧形。
褶皱要素:是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即褶皱面在空间中某些特定位置的几何要素,并给予特定的描述术语。
核部:泛指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部: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地层,简称翼。
翼角:两翼岩层的倾角,称为翼角。
拐点:同一褶曲横剖面上同一岩层面的最大弯曲点。
顶角:两翼同一岩层之间的夹角叫顶角。
转折端:两翼岩层汇合转折的部位。
枢纽:同一褶曲横剖面上同一岩层面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线,即枢纽。
褶皱倾伏端:倾斜褶皱的转折端与平面的交线。
轴面:同一褶曲各岩层面上枢纽线构成的面叫轴面。
轴线:中心线,垂直轴线。为了明确表示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位置并清楚表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轴迹: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轴迹。
脊:褶皱横剖面上,背斜或背形在同一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
槽:褶皱横剖面上,向斜或向形在同一褶皱面的最低点称为槽。
槽线: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平行褶皱: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不同部位大体相等,各褶皱面平行弯曲,具有同一曲率中心。
相似褶皱: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呈相似弯曲,各面曲率相同,但是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
顶薄褶皱:岩层厚度在两翼厚而在转折端薄的褶皱。
不协调褶皱:各褶皱岩层的弯曲形态明显不同,它们既不平行,也不相似,岩层厚度发生明显变化,使各层形成互不关连的形态。
复背斜: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的规模更大的背斜称为复背斜。
复向斜: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的规模更大的向斜称为复向斜。
全形褶皱(阿尔卑斯式褶皱):褶皱走向基本一致,带状延伸,次级褶皱枢纽时有起伏,出现皱褶分叉、归并现象,这类褶皱又称为全形褶皱或称为阿尔卑斯式褶皱。
隔档式褶皱: 由紧闭背斜和平缓开阔向斜组成的褶皱组合,称为隔档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由紧闭向斜和平缓开阔背斜组成的褶皱组合,称为隔槽式褶皱。
侏罗山式褶皱:背斜和向斜变形强度不同,成因是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的软弱层滑脱变形的结果,这类褶皱又称为侏罗山式褶皱。
雁列式褶皱:轴线呈斜列分布的一系列短轴褶皱组合,称为雁列式褶皱。
同沉积褶皱:在岩层沉积成岩的同时形成的褶皱称为同沉积褶皱。
鞘褶皱:是形态类似刀鞘的一种褶皱,被认为是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构造之一。
叠加褶皱: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所形成的褶皱。
弯曲褶皱作用: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岩层发生像平板梁一样的弯曲。
弯滑褶皱作用:在侧向挤压力作用下,一系列岩层通过层间滑动而弯曲成褶皱的作用。
弯流褶皱作用:在侧向力作用下,岩层弯曲时无明显滑动面,而主要呈现为塑性物质的流动。
剪切褶皱作用:沿着与褶皱层斜交的密集面剪切而形成褶皱的作用。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
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褶皱轴面与水平面或褶皱包络面垂直、两翼长度相等的褶皱称为对称褶皱,相反,褶皱轴面与水平面或褶皱包络面斜交、两翼长度不等的褶皱称为不对称褶皱。
褶皱包络面:是指包含一系列连续褶皱、而反映褶皱总趋势的假想面。
1.对于已知新老地层关系的地层,根据褶皱的形态可分为(背斜)、(向斜)。
2.对于岩层新老关系不明的地层,根据褶皱的形态可将褶皱分为(背形)、(向形)、(侧形)。
3.在层序正常的情况下,剥蚀作用越强烈,褶皱的核部地层越(越老)。
4.根据褶皱顶角的大小可将褶皱分为(开阔褶皱)、(中常褶皱)、(紧闭褶皱)、(等斜褶皱)、(平缓褶皱)。
5.根据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可将褶皱分为(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
6.根据枢纽产状的变化,可将褶皱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竖褶皱)、(波状褶皱)。
7.背斜倾伏端处顺着枢纽方向地层(变新),向斜倾伏端处顺肴枢纽方向地层(变老)。
8.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真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9.轴线的方向可以用来表示褶皱的(延伸方向)。根据褶皱的长宽比可将褶皱分为(线状褶皱)、(长轴褶皱)、 (短轴褶皱)、(等轴褶皱)。
10.具有同一曲率中心,各褶皱面平行弯曲的褶皱是(平行褶皱),是由于(弯滑)褶皱作用形成的。
11.没有同一曲率中心,各褶皱面的曲率相同的褶皱是(相似褶皱),是由于(弯流)褶皱作用形成的。
12.相似褶皱各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增大),在两翼(变薄);顶薄褶皱各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变薄),两翼(增大),顶薄褶皱的外弧曲率(小于)内弧曲率。
13.不协调褶皱是由于(岩性差异)、(厚度差异)、(受力差异)形成的。
14.(直立水平)褶皱的轴线、脊线、槽线三者能重合,(斜至倾伏)褶皱三者相互独立。
15.根据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位态分类),可将褶皱分为(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倾竖褶皱)、(斜歪水平褶皱)、 (斜歪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卧褶皱)一其中轴面、枢纽均倾斜,但倾向不同的褶皱为(斜歪倾伏褶繊)。
16.同沉积褶皱按各褶皱层的厚度关系可归为(顶薄褶皱),两翼的倾角向(变陡),背斜顶部常沉积(浅水粗粒)物质,向斜顶部常沉积(细粒沉积)物质。
17.叠加褶皱根据两期褶皱方位的不同可分为3种基本样式,分别是(正交型)、(斜交型)、(共轴型)。
19.弯曲褶皱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用又称为(纵弯褶皱作用),属(主动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属于(被动褶皱作用)。
20.岩层发生弯曲褶皱作用,岩层外凸一侧处于(拉伸)状态,内凹一侧处于(压缩)状态。
21.韧性岩层发生弯曲褶皱作用,在外侧形成(顺层劈理),在内侧可形成(扇形劈理或小褶皱);脆性岩层发生弯曲褶皱作用,在外侧可形成(张裂隙),在内侧可形成(共籁剪裂隙)。
22.弯滑褶皱在形态上的典型样式是(等厚)褶皱。
23.弯滑褶皱在层面上形成(擦痕),在层间形成(劈理),在转折端形成(张节理)。
24.弯流褶皱在形态上的典型样式是(相似)褶皱。
25.弯流褶皱在层内W形成(劈理)。翼部和转折端可形成(伴生褶皱)。
26.弯滑褶皱与弯流褶皱伴生的小褶皱轴面倾角大于一岩层倾角时,岩层层序(正常)。
27.岩性相似的岩层在同一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厚岩层易形成(平缓开阔)褶皱,薄岩层易形成(紧闭)褶皱。
28.主波长与(岩层厚度)和(主导层与介质的粘度比)有关。
29.横弯褶皱在形态上的典型样式是(顶薄褶皱)。
30.褶皱强度可以用(褶皱波长)和(波幅)表示。褶皱的长度可用(褶皱长度)和(宽度)表示。
31.正交剖面是指与(褶皱枢纽)垂直的剖面,它能真实地反映褶皱的(真实形态)。
32.褶皱形成于(组成褶皱的最新地层)之后,形成于(上覆地层)之前。
1.岩层中部上拱的褶皱称为(c)。
a.背斜;
b.向斜;
c.背形;
d.向形。
2.顶角为70°-30°的褶皱称为(b)。
a.平缓褶皱;
b.中常褶皱;
c.紧闭褶皱;
d.等斜褶皱。
3.一翼地层层序正常,另一翼地层层序倒转的褶皱为(b)。
a.斜歪褶皱;
b.倒转褶皱;
c.平卧褶皱;
d.扇形褶皱。
4.褶皱长宽比在10:1到5:1之间的褶皱为(b)。
a.线状褶皱;
b.长轴褶皱;
c.短轴褶皱;
d.等轴褶皱。
5.由下面的哪组数据的产可求出轴面的产状(b)。
a.轴线和脊线;
b.枢纽和轴线;
c.轴迹与脊线;
d.脊线与翼角。
6.褶皱轴面倾角80°—90°.枢纽倾伏角10°—70°的褶皱为(b)。
a.倾眼褶皱;
b.真立倾伏褶皱;
c.斜歪倾伏褶皱;
d.斜卧褶皱。
7.下面哪种褶皱一定没有倒转翼(a)。
a.倾败褶皱;
b.斜卧褶皱;
c.斜歪水平褶皱;
d.斜歪倾伏褶皱。
8.褶皱内外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为(c)。
a.等厚褶皱;
b.平行褶皱;
c.相似褶皱;
d.顶薄褶皱。
9.在地层层序击常的情况下,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地层时代(c)。
a.由老变新;
b.由新变老;
c.背斜由老变新,向斜由新变老;
d.背斜由新变老,向斜由老变新。
10.下图的褶皱组合属于(a)。
【有图】
a.阿尔卑斯式;
b.侏罗山式;
c.日尔曼式;
d.雁列式。
11.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褶皱为(b)。
a.鞘褶皱;
b.同沉积褶皱;
c.叠加褶皱;
d.顶厚褶皱。
12.同沉积褶皱在形态上表现为(b)。
a.顶厚褶皱;
b.顶薄褶皱;
c.相似褶皱;
d.等厚褶皱。
13.由背形叠加作用形成的穹隆构造属于叠加褶级的哪种型式(a)。
a.正交型;
b.斜交型;
c.共轴型;
d.平行型。
14.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它是(c)。
a.在强烈压扁作用下形成的;
b.在强烈拉伸作用下形成的;
c.发育在韧性剪切带的强烈剪切部位;
d.在强烈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15.在发生褶皱岩层中存在一具中和面的是(a)。
a.弯曲褶皱作用;
b.弯流褶皱作用;
c.剪切褶皱作用;
d.横弯褶皱作用。
16.由垂直于岩层的外力作用面弯曲形成褶皱的作用为(d)。
a.弯曲褶皱作用;
b.弯流褶皱作用;
c.剪切褶皱作用;
d.横弯褶皱作用。
17.影响主波长的主要因素有(a)
a.能干层厚度与能干层与介质的粘度比;
b.应力大小与能干层厚度;
c.应力大小与应力作用时间;
d.能干层粘度与能干层与介质厚度比。
1.褶皱基本类型,向上隆起的为背斜,向下凹的为向斜。(❌)
2.背形的核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新。(❌)
3.顶角的大小反映了褶皱的紧闭程度,顶角越小,变形强度越大。(✅)
4.转折端只能是一条直线或曲线。(❌)
5.褶皱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代表枢纽的方向。(❌)
6.褶皱的枢纽和轴迹在水平面上是重合的。(❌)
7.褶皱倾伏端部位的岩层层序一般正常,倾角较缓。(✅)
8.轴面可以用倾向、走向和倾角来描述。(✅)
9.轴面水平弯曲的褶皱为翻卷褶皱。(✅)
10.轴面与轴迹在水平面上重合。(✅)
11.在直立水平褶皱中,脊线、槽线和轴线三者重合。(✅)
12.斜歪倾伏褶皱中一定有一翼发生了倒转。(❌)
13.平行褶皱核部中心"出现尖棱状褶皱,向深部发展,最终消失在滑脱面上。(✅)
14.平行轴面测量相似褶皱的顶底面的距离,在各处都大致相等。(✅)
15.阿尔卑斯褶皱形成于构造运动较稳定的区域。(❌)
16.隔档式褶皱或隔槽式褶皱是由于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的软弱层滑脱变形形成的。(✅)
17.相似褶皱属于顶薄褶皱。(❌)
18.弯曲褶皱作用随着弯曲的增强和曲率的加大,中和面向核部迁移。(✅)
19.剪切褶皱作用的剪切方向与褶皱层平行。(❌)
1.简述各褶皱要素?
答:褶皱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简述褶皱的5种基本形态?
答:褶皱的基本形态主要有以下五种:
3.简述褶皱根据顶角大小的分类?
答:根据顶角大小,褶皱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4.简述褶皱根据转折端形态的分类?
答:根据转折端形态,褶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5.简述褶皱根据枢纽产状的分类?
答: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6.简述背斜倾伏端与向斜倾伏端的异同?
答:背斜和向斜的倾伏端存在一些异同。
背斜的倾伏端指向枢纽倾伏的方向,即突向新的岩层,岩层一律向外倾斜。这意味着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相对脆弱,易被侵蚀,而在外力作用下往往形成谷。
向斜的倾伏端指向翅起的方向,即突向老的岩层,岩层一律向内倾斜。与背斜相反,向斜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
另外,无论是背斜还是向斜,其转折端出露的范围可能会因线状褶曲、倒转褶曲和深变质岩地区内的褶曲等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相片上找到它们的出露部位可能需要一定的观察和分析。
总的来说,背斜和向斜的倾伏端都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但是运动的方向和结果有所不同。背斜受到张力作用,顶部易被侵蚀,而向斜受到挤压力作用,底部较坚硬,不易侵蚀。
7.简述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以下几类:
8.简述根据褶皱的长宽比,可将褶皱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褶皱的长宽比,可将褶皱分为以下几类:
9.简述褶皱的位态分类?
答:褶皱的位态分类主要根据褶皱在三个方向上的形态表现进行分类,具体包括以下七种类型:
10.比较相似褶皱与平行褶皱?
答:相似褶皱和平行褶皱都是褶皱地形的主要类型,它们在形成过程和形态上有一些不同。
相似褶皱是指由多个褶皱面组成,各褶皱面呈相似弯曲形态,且各面曲率相同,但并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在相似褶皱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是相似的,岩石变形比较均匀,形成多个相似的褶皱面。这些褶皱面之间的距离通常是恒定的,形态也较为规则。
平行褶皱则是指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不同部位大体相等,各褶皱面平行弯曲,具有同一曲率中心。平行褶皱的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水平压缩力较大,褶皱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导致褶皱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这些褶皱面之间的距离是不恒定的,形态也较为复杂。
总的来说,相似褶皱和平行褶皱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形态和形成过程上。相似褶皱的形态较为规则,各褶皱面之间距离相等,曲率相同;而平行褶皱的形态则较为复杂,各褶皱面之间距离不恒定,曲率不同。同时,平行褶皱的形成过程中水平压缩力较大,导致褶皱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而相似褶皱的形成过程中外力较为均匀,导致各褶皱面之间的夹角基本保持不变。
11.简述平行褶皱、相似褶皱和顶薄褶皱分别有什么特点,形成于何种构造环境?
答:平行褶皱、相似褶皱和顶薄褶皱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褶皱,它们的特点和形成构造环境如下:
平行褶皱:
平行褶皱的褶皱面相互平行,具有相同的曲率中心。这种褶皱通常形成于地壳的浅层,受到水平挤压应力的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由于受到的水平应力比较均匀,所以各褶皱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形态也较为规则。
相似褶皱:
相似褶皱的多个褶皱面呈相似弯曲形态,各褶皱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曲率相同。这种褶皱通常形成于地壳的中深层,受到的挤压力较大,导致岩层发生复杂的弯曲和变形。由于受到的挤压力比较均匀,所以各褶皱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形态也较为规则。
顶薄褶皱:
顶薄褶皱是指上部岩层较薄,下部岩层较厚,且上下两部分的褶皱形态不一致的褶皱。这种褶皱通常形成于地壳的浅层,受到水平挤压应力和重力应力的共同作用。由于上部岩层较薄,所以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导致上下两部分的褶皱形态不一致。
总的来说,这三种褶皱的形成构造环境都与地壳中的应力作用有关。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主要受水平应力的作用,而顶薄褶皱则主要受到水平应力和重力应力的共同作用。
12.简述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褶皱的不同点,形成于何种环境?
答:阿尔卑斯式褶皱和侏罗山式褶皱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但它们在形态和形成环境上有所不同。
阿尔卑斯式褶皱是一种大型褶皱组合的类型,主要出现在地壳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区,如大陆强烈挤压褶皱带,包括我国天山褶皱带。
侏罗山式褶皱则是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的地形,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这种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其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
综上所述,阿尔卑斯式褶皱主要出现在地壳强烈运动的大陆挤压褶皱带,而侏罗山式褶皱则主要出现在造山带前陆地区。
13.简述同沉积构造的特点,形成环境?
答:同沉积构造是指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构造形态,其特点包括构造形态一般表现为盆内断层、盆缘断层以及褶曲变形。这些构造通常发育在离散型板块边界部位以及板内变形轻微的断陷盆地的同沉积断层的上盘。这些构造形态的形成环境一般是在长期稳定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地壳由于受力发生变形和断裂,这些断裂和变形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因此,同沉积构造的出现通常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地壳运动和沉积作用。
14.简述叠加褶皱的3种基本型式?
答: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型式是:
15.简述弯曲褶皱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的特点?
答:这四种褶皱作用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6.如何区分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
答: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的区分主要在于它们对岩层厚度变化的响应。
弯滑褶皱作用主要发生在岩层相对较软,或者在强硬层间有很薄的软弱层的条件下。这种褶皱作用主要是通过顺层剪切来调节岩层的弯曲,具有较强的平面应变特点。
弯流褶皱作用则主要发生在岩层相对较软,或者在强硬层间有很薄的软弱层的条件下。与弯滑褶皱作用相似,它也是通过顺层流动和顺层剪切来调节岩层的弯曲。但是,弯流褶皱作用的应变主要集中在转折端,向外逐渐减小,而弯滑褶皱作用的应变则主要发生在翼部,向转折端逐渐减小。
因此,可以根据岩层厚度是否出现变化以及变化的特点来判断是弯滑褶皱作用还是弯流褶皱作用。如果岩层厚度没有明显变化,则可能是弯滑褶皱作用;如果岩层出现明显的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的现象,则可能是弯流褶皱作用。
17.简述主波长理论及其地质意义?
答:主波长理论主要涉及到光波的传播和物理性质,尤其在地质学中,它对于描述和解释褶皱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主波长是指一种光波的平均波长,这个指标可以用来描述光波的颜色。一般来说,不同颜色的光可以被分成不同的主波长范围。例如,红色的光通常被定义为在620纳米到750纳米之间,紫色的光则被定义在400纳米到450纳米之间。主波长是描述光的颜色的常用基本单位,常常用来描述一些设备的参数,如激光器等。
地质意义方面,主波长理论在地质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研究褶皱现象时,主波长理论可以用来揭示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地质历史。具体来说,褶皱的主波长与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强岩层的厚度及层与介质的粘度比有关。同时,褶皱主波长还与褶皱层的原始厚度成正比,与强硬层和介质的粘度比(μ1/μ2)的立方根成正比。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褶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从而对于研究地壳运动、地质历史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主波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依赖于光波传播的理想条件,忽略了其他因素如物质的吸收性质、散射性质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综合分析。
18.简述横弯褶皱作用的特点?
答:横弯褶皱作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9.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间?
答:褶皱形成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褶皱在区域性不整合面上的位置来确定。
如果褶皱形成时代早于不整合面以下地层中最老地层的沉积时间,那么褶皱形成于下伏老地层中最新地层沉积之后;如果褶皱形成时代晚于不整合面以上地层中最老地层的沉积时间,那么褶皱形成于上覆新地层中最老地层沉积之前。如果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均褶皱,但褶皱方式、形态互不相同,则至少发生过两次褶皱运动。
20.用剖面图画出平行褶皱、相似褶皱、顶薄褶皱的形态?
答:无图
1.下面为剖面图,判断可能的褶皱类型,并用虚线恢复其形态?
答:无图
2.根据沉积构造及其层间从属褶皱恢复褶皱的转折端形态?
答:无图
由東映動畫正版授權,萬代南夢宮(上海)娛樂有限公司聯合奇俠互娛共同開發的《數碼寶貝:新世紀》,將於11月18日開啟公測!...
kindle虽然早已退出国内市场,但国内的电纸书品牌却还活得很好。最近墨案推出了新款电纸书产品MIX7 S,是MIX7的升级款。那么 ...
HT22,小鼠海馬神經元細胞,是從HT-4細胞系亞克隆的永生化小鼠海馬細胞系,親本HT-4細胞系來源於具有溫度敏感的SV40 T抗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