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后台看到很多妈妈都在问关于宝宝囟门的问题,囟门太大,担心!囟门太小,担心!囟门闭合早,担心!囟门闭合晚,担心!担心!担心!
嘟妈非常理解,身为娘亲的我们,对宝宝的任何一点异常都没法掉以轻心,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了解一下,身为宝宝“命门”的囟门,有哪些是你必须要知道的!
囟门是什么?
宝宝出生后,我们会发现,他头顶上有一个软软的小窝窝,有时还能看到像心脏一样有节律地跳动,这就是前囟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囟门(后囟门很小,往往在出生不久就闭合了)。
宝宝的颅骨由5块骨头组成,从前到后分别是2块额骨,2块顶骨,1块枕骨,他们间的缝隙分别形成了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为什么会跳动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有3层保护膜,靠近颅骨表面的是硬脑膜,靠近脑组织表面的是软脑膜,在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还有一层膜叫蛛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形成的腔隙叫蛛网膜下腔,里面装的就是脑脊液和行走在大脑表面的血管,所以我们会看到宝宝囟门处一弹一弹的跳动。
囟门是干嘛用的?
1、帮宝宝顺利通过产道
囟门就是头骨间的缝隙,正多亏了这个缝隙,宝宝的头部才能在妈妈分娩时“伸缩自如”,顺利地“挤过”狭窄幽暗的产道,成功和这个世界say hello!
2、给大脑发育留空间
因为脑组织会在颅腔内不断增长,如果颅腔是封闭的,那势必会限制大脑的发育,而囟门这个缝隙的存在让脑发育不用担心会有“内存不足”的情况,给大脑生长留足了空间。
其实除了帮宝宝顺利通过产道和给大脑发育留空间外,囟门还是窥视宝宝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从这个窗口的异常,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宝宝的健康问题!
囟门多久闭合是正常的?
1、前囟门
前囟门在刚出生时为大小约1.5X2cm的菱形,随着宝宝长大,囟门也略有增大,到6个月左右时囟门长到最大,然后再逐渐缩小,一般在10~24个月间逐渐闭合,具体到每个宝宝情况会有些差异。
有的宝宝天生囟门大,闭合自然会晚一些。另外,随着孕妇营养的提高,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也越来越好(很多孩子出生时体重已经在4千克左右),因此临床上也观察到宝宝囟门的闭合时间有逐步提前的现象,有的宝宝甚至在出生6个月前囟门就闭合了。
此外,Pindrik J等科学家于2014年刊登在《Clinical pediatrics》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400多个正常足月儿的囟门闭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正常足月儿的囟门闭合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囟门早一点闭合还是晚一点闭合都可能是正常的。
而判断的关键就在于判断宝宝的头围增长及其他身体发育状况是否正常。
2、后囟门
后囟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约在2~3个月闭合,也有的宝宝出生时就已经闭合了。因此大家说的囟门通常指宝宝的前囟门。
宝宝囟门异常,你注意到了吗?
1、囟门早闭
目前认为,囟门如果在6个月前闭合,则属于囟门早闭,囟门早闭的宝宝可能存在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囟门早闭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不一定,前文已提过,这要综合宝宝的头围增长和其他身体发育状况来评估。
因为囟门关闭早,并不意味着头颅停止生长,颅骨间的犬齿状嵌合是松动的,有较大的缝隙,随着大脑发育,缝隙也会随之放松扩展,头围还会继续增长,大脑会有充分的生长空间。直到13~14岁,大脑的发育才会完全停止,骨缝间才最终紧密嵌合固定。
所以评估宝宝的脑发育状况,不能单看囟门闭合的时间,如果宝宝头围增长正常,身高、体重等身体发育也正常,就不用太担心,宝宝的智力发育一般不会受影响。
那怎么判断宝宝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呢?
定期测头围。
用软卷尺贴宝宝头部最宽的位置环绕一圈,一般指前额眉毛上方1-2指宽处到后脑勺最突出的部位
通过定期测头围你至少能知道宝宝的头围是否在持续增长,耐心的宝妈也可以绘制宝宝的头围-年龄生长曲线,来进一步评估宝宝的头围生长是否有异常。
下面是WHO推荐的宝宝头围-年龄生长曲线图,横坐标是宝宝的年龄,纵坐标是宝宝的头围值。由图可知,在宝宝的不同年龄段,头围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每隔2个月测一次宝宝的头围,在图上标记出来,然后连成一条曲线,就可以初步评估了:
男孩头围-年龄生长曲线
女孩头围-年龄生长曲线
宝妈也可以在在嘟嘟医生公众号菜单栏回复“男孩头围”或“女孩头围”查看WHO关于0~5岁宝宝头围参考正常值的简表,看起来会更直观清楚些,表格太长,这里就不贴了。
2、囟门闭合早要停维生素D?
宝宝才6个月,囟门就变小了,听说要停维生素D,真的吗?
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无论宝宝囟门大小,有无早闭的迹象,都应持续补充维生素D。
有的宝妈认为如果宝宝囟门变小,或有早闭的迹象,就得停用维生素D,生怕维生素D补多了会加速骨骼增长,加快囟门闭合,进而阻碍了头围增长。
前面已经提到,即使囟门闭合,颅骨间较大的缝隙也依旧可以让头围增长,另外每个宝宝囟门闭合有早晚,有的早在6~7个月就闭合了。只要宝宝头围正常,精神良好,没有其他异常情况,闭合早点也没关系。
最关键的,如果过早停止补充维生素D,宝宝可能会因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钙吸收不良,患上佝偻病!
所以,无论宝宝囟门大小,都应持续补充维生素D!
更多关于补充维生素D的详尽问题,可以点击查看:维生素D到底要补多久?
3、囟门迟闭
目前认为,囟门如果在2岁后还没闭合,则属于囟门迟闭,囟门迟闭的宝宝可能存在软骨发育不全、脑积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唐氏综合征等疾病。
另外,如果妈妈孕期严重缺碘,会引起宝宝的整个身体都发育落后,也会伴随出现囟门迟闭,不过这只是众多伴随症状之一。
4、囟门闭合迟是缺钙?
宝宝1岁多了囟门还没闭合,是不是缺钙?
缺钙的可能比较小,更大的可能是缺维生素D。
第一,囟门闭合时间一般在10~24个月,因此1岁还没闭合很正常;
第二,只要宝宝奶量足,常晒太阳,辅食添加也合理,一般是不会缺钙的;
第三,如果真缺钙,同时也会有其他表现,而不仅仅是囟门晚闭;
第四,“囟门没闭合原因是缺钙?”这谣言或许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关。
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会有缺钙的表现,容易让家人误以为是缺钙引起的,而实际上并非缺钙,而是缺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不良,骨骼钙化不足,从而引起前囟门大、闭合延迟,但这需要确诊才知道。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宝宝佝偻病的问题,可以点击查看:看一眼就知道宝宝得了佝偻病?
小结:如果宝宝脑发育异常,他也会有其他表现,而不仅仅是囟门闭合时间的异常,所以不能只看囟门闭合时间,而要综合宝宝的头围增长和身体发育再判断。
5、囟门隆起
在宝宝囟门还没闭合时,如果发生了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积水等,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囟门隆起,此时宝宝还会伴有发热、呕吐、吃奶量下降、烦躁不安、甚至抽搐等症状,因此当宝妈发现时,要立即看医生!
不过有时宝宝哭闹也会引起囟门隆起,但只要宝宝一平静下来就会恢复正常。简单区别这二者的方法:一是看囟门是否一直隆起,二是看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6、囟门凹陷
如果宝宝存在严重的脱水或营养不良,会出现囟门凹陷,而引起脱水的最常见原因就是呕吐和腹泻,这时需要尽快补充液体便可缓解。关于宝宝腹泻的具体的补液方法可以点击查看:“秋季腹泻”猛如虎,你还不知道如何治疗和预防?看这篇就够了!
7、囟门大小异常
如果出生后不久,囟门就达到了4~5cm,则属于囟门过大,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脑积水或先天性佝偻病。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除了头颅异常增大,还会有前额突出、落日眼(眼球下视,黑眼球上面露出白眼球)等表现。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不仅囟门宽大,还伴有多汗,易惊,夜哭不止等。
要警惕是否为小头畸形,患病宝宝头顶小而尖,前额狭窄,后脑勺平坦,面部及耳部看起来相对较大,可以参考嘟妈前文介绍的测量头围的办法来辅助评估。
保护囟门,这些要注意!
很多宝妈觉得囟门不能碰不能洗,还为保护宝宝的囟门,专门给宝宝理个“锅铲头”发型(在前额处留一撮头发)。但咱不能理完就完了,如果不能保持囟门的头皮清洁,让污垢堆积,可能会硬生生憋出一个脂溢性湿疹!
所以囟门不是不能碰,只是要温柔,尤其日常清洁是必须要做的。
1、温柔清洁
给宝宝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用指腹轻轻柔洗即可,如果囟门处有污垢不易洗掉,可以用消过毒的植物油或婴儿专用油轻轻涂擦,待污垢软化后,再用棉签擦洗,如果一次擦不干净,也别着急,多洗几次就能洗白白了。
2、枕头不要过硬
宝宝睡觉时不建议用过硬的枕头,你可以把宝宝的头枕在枕头上观察软硬是否合适,合适的话,宝宝的头会和枕头自然紧贴,又不会过于深陷(下陷小于3cm)。
3、避免碰伤
避免尖锐的东西碰伤囟门,比如家里的铅笔,小刀等危险工具,都要离宝宝远一些,如果一不小心碰伤了囟门,要用酒精消毒的棉签轻柔擦拭,并且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一旦有异常立即就医!带宝宝外出时,可以戴上小帽子来保护囟门,避免受伤。
关于宝宝的囟门,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给嘟妈留言,嘟妈愿陪你一起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 Emma Dufficy.What are the soft spots on my newborn's head?https://www.babycentre.co.uk/x552709/what-are-the-soft-spots-on-my-newborns-head,2014/02.
2. Uptodate.The pediatric physical examination: HEENT.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the-pediatric-physical-examination-heent?source=search_result&search=fontanelle&selectedTitle=1~104#H6,2017/07/10.
3. Wikipedia.fontanel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ntanelle,2017/10/08
4. Kiesler J, Ricer R. The abnormal fontanel[J].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3, 67(12): 2547-2552.
5. Pindrik J, Ye X, Ji B G, et al. Anterior fontanelle closure and size in full-term children based on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J]. Clinical pediatrics, 2014, 53(12): 1149-1157.
文章转载自嘟嘟医生(微信公众号:ddmmkt)
要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点击嘟嘟医生下载嘟嘟医生app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