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跟大傢討論孩子學琴的事情,收到一個粉絲朋友的詢問,談到自己傢男孩子喜歡女孩子的打扮,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這個例子讓我想起我傢Eric3歲多時也有段時間同樣如此,最喜歡假裝自己有頭發,或者給自己穿裙子,專門翻我的紗裙套在自己身上,假裝在穿公主服,我天天都是哭笑不得啊。那段時間Eric的經典臺詞也包括,“媽媽你看我穿瞭裙子,我現在就是女孩子啦”。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裡面也是有原因的,這跟孩子的性別覺知程度息息相關。
試著想,當一個小嬰兒出生後,我們的第一句話常常是“是男孩,還是女孩”?
雖然說這句話是基於生理基礎,但是我們同樣因為這個確定的性別而帶來一連串相關的期待,包括瞭性格、行為、愛好、甚至吃喝食睡的方式,這些都是我們的性別期望。
但實際上一個孩子對於性別的認知,和一個成人對於性別的認知,可以很不一樣。根據孩子對於性別認知的發展,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時間范圍是大概的范圍,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一般來說,認知能力發展得越早也越好的孩子,性別認知能力的發展越比較成熟。
整體而言,當一個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得相當完全的時候,他對於性別的瞭解也會隨之開始改變。
這是孩子性別意識的初期發展階段,孩子從成人外表、活動和行為中觀察有關性別的信息和行為。父母跟孩子的互動往往基於孩子的性別來決定,這也反過來塑造瞭孩子對性別的理解。
這個階段我們會聽到2歲多的孩子說,“我是男孩子,媽媽是女孩子。”這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孩子可以正確地說出自己的性別,並且也能看得出周圍其他人的性別。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不是以器官特征來識別男女,而是通常建立在一個顯著的特征上,比如,孩子輕易會因為一個人穿裙子就判定對方是女孩,留短頭發就認為對方是男孩。
當孩子們開始關註各種各樣的事情時,性別認同就有瞭更多的形式。孩子們開始將“女孩”或“男孩”的概念與特定的屬性聯系起來。他們對每個性別的行為和外貌形成更強的關聯。這表示孩子已經懂得性別並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男孩子長大瞭就是男的大人,女孩子長大瞭就是女的大人。
但這一個認知仍然有很多的漏洞,比如開頭粉絲留言中孩子的行為和3歲時Eric的行為,就屬於這個階段常見的表現。
有段時間Eric就深信不疑,隻要他穿上瞭一個裙子,就可以變成一個女孩子,如果他換回去牛仔褲,又可以變成一個“Cowboy”(牛仔)。他也會問我如果他不剪頭發,一直留長頭發的話,他會不會就不再是男孩子Eric,而變得不一樣瞭!所以有段時間,Eric會跟我要求隻想穿球服,因為球服也代表瞭球場上颯爽英姿的男運動員。
這樣的想法每次回顧起來都覺得很好笑,但實際上真的是幼稚嗎?
並非如此,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孩子特征模糊,有些孩子特征明顯,但最多隻需要兩年,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過渡這個階段,進入到第三個階段,孩子開始意識到性別的不變定律。
2bd2ec7f9d38ef7c93b7832260a0b65b
性別不變定律,指的是一個人的性別不會因為時間、也不會因為任何不同的狀況而改變。這是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需要發展出來的性別認知觀念。
這個階段跟孩子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樣息息相關,這樣來說吧,從4歲左右開始,到差不多7歲之前這段時間,孩子都可以完成這個認識的積累。大多數孩子會發生在5、6歲之間,就瞭解什麼是性別不變定律。
當孩子一旦明白瞭自己的性別是不管如何,永遠都不會改變之後,孩子也同樣會在內心產生對自己有要求的規則,規劃出一些適合或者不適合自我性別角色的行為。但孩子並沒有做太多深入的思考和準備,他所依托的都是周圍傢長和環境給予的判斷和觀點。
在性別角色認知和性別角色特征的發展中,傢長對孩子的性別意識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可以說父母在學齡前對於孩子性別角色的判斷,會奠定瞭孩子接下來成人期性別觀念的基礎。
比方說到瞭5歲前後的性別不變期,孩子開始會將不同的性別表現和性別角色聯想在一起,如果孩子告訴你他認為勇敢、有力氣是男孩子的表現,溫柔、守規矩是女孩子的表現,這最初的認識很大一部分,也跟父母對於男孩子女孩子的期望不同息息相關。
孩子需要一個安全、有教養的環境幫助探索性別和性別表達,而下面這些建議是我們可以在孩子2~7歲積極做起來,都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健康的性別意識。
舉個例子,我們沒有必要刻意為男孩子買小汽車,為女孩子買玩偶,反過來刻意不給男孩子買玩偶,不給女孩子玩小汽車,這些都會增加孩子的性別偏見。
相反,當女孩子玩小汽車、卡車和鐵錘的時候,我們會鼓勵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堅定,同樣送給男孩子一個玩偶讓孩子去照顧,也會讓孩子更有機會發揮同理心去學習如何照顧弱小。
不要對孩子強調,“男孩子應該怎麼樣,女孩子應該怎麼樣”“你這樣子做就不像一個男孩子/女孩子瞭”,這些都會迫使孩子產生性別刻板印象。
讓孩子能夠全方位地感受到接納,也引導孩子明白:原來無論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我都是因為“我”而被接納的,這也是孩子自尊、自信的一部分。
幫助孩子拓展他們的潛能,無論在學業上、藝術上和情感上,都需要積極開發。昨天跟大傢分享的“自我表達”的活動本質上也是鼓勵孩子成為自己。
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書籍和鼓勵,讓孩子們看到成為一個孩子或成人有很多方式。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角色,而孩子可以發自內心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b55930c334a12c746e6a748785d7d954
處在2~7歲的孩子,因為性別覺知的發展會出現很多的認知漏洞,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特別需要註意自己在跟孩子溝通性別時的言辭,我們一是要留意避開自己談話的性別刻板印象坑,二是要積極回應孩子提出的性別混淆和困擾的提問。一些應急的回答和討論我之前也用過,我示范給大傢。
就像開頭的提問,如果孩子有段時間喜歡不同性別的玩具和活動,沒關系的,完全可以跟孩子做假裝遊戲,讓孩子可以一起感受全性別(男孩子女孩子)各自的特點和活動,引導孩子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暢所欲言地分享觀點,一起積極渡過這段時間,便可以瞭。
4dc97b3022dfdeacb5b7510eeeebc7ba
要知道,我們越沒有包袱,我們在性別話題的討論上,才能夠更加從容。
在孩子7歲之前,性別認知會有反復,會有很多行為讓我們覺得滑稽又不知道如何應對,但沒關系的,當遇到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過程,我們更要做到輕描淡寫、平常面對。很多時候,消除對負面行為的關註比焦慮回應改正孩子做法,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幫助。
孩子的性別角色發展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但保持全局觀、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面對。不僅如此,你會發現學齡前孩子的性別認識也隻是孩子性別觀念的第一個階段,等孩子到瞭青春期,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即便步入社會,我們也同樣遭受著性別的刻板印象,我想同為女性的我們,能夠更加感同身受地明白這些偏見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男女差別一定是有的,我們要承認這些差別,但是不要去有意無意地傳遞性別刻板印象,讓大傢都局限在這些刻板印象裡。讓孩子明白,他們可以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便是我們給帶孩子最好的祝福之一,不預設自己做不到,就是最好的平等!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傢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上一篇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諸海濱,趙昊)1、公司情況:深耕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營收上漲39%1.1、發展歷程:成立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