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您成为舌诊大师!(全是干货)

1、看舌神

“荣”就是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故谓之有神,虽病也是善候。“枯”是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故谓之无神,乃是恶候。

2、辨舌色

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若淡白湿润,而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亏。红舌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主热证。若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绛舌较红舌更深的红色,称为绛舌。主病:里热亢盛,阴虚火旺(热入血分)在外感病若舌绛有苔或有红点、芒刺,为温病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若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是久病阴虚火旺。另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瘀。

紫舌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包括血瘀、寒热、热极、中毒…)①青紫舌薄白滑苔。主病:寒凝血脉,水气上湿;阴寒夹食夹湿。辨证:阳虚水泛血瘀。多见于各种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缺氧等。②淡红紫斑舌薄白润苔。主病:寒湿凝闭,气血壅滞;心、肝血瘀。辨证:气滞肝郁,瘀血阻肺。可见于肺癌、肝癌、肝硬变、冠心病等。③淡紫齿痕舌淡黄腻苔。主病:风寒化热;风热在表;脾虚湿热阻滞。辨证:素体湿重,外感风寒化热。可见于慢性肾炎等病合并感冒。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青舌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红色,称为青舌。主阳虚、寒盛、血瘀。

①淡青舌薄白糙苔。主病:阳虚寒凝,津不上升;阴寒夹食。辨证:气虚血瘀。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②尖红青紫舌偏绿苔。主病:热毒伤阴;阴虚火旺;胃之气阴衰竭,秽浊上泛;营热夹瘀。辨证:热毒伤阴,血热瘀滞。可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衰竭期。③淡青舌白腻干苔。主病:阴寒夹食;寒湿血滞;阳虚津少。辨证:阳虚湿滞血瘀。可见于血红蛋白尿患者及阿狄森氏病。注:全舌青者,多是寒邪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舌边青者,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是内有瘀血。

3、看舌形

1、看老嫩舌老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都属实证。1.淡白苍老舌白糙苔。主病:寒湿阻络,津不上承;暴热伤津。辨证:血虚湿郁血滞。多见于各种发热性疾患。2.淡白舌白积粉苔。主病:阳虚热浮;邪热浮经;邪毒内盛;热聚三焦。辨证:阳虚外感湿热。常见于各种心功能不全继发肺部感染。3.淡红舌尖白根黄苔。主病:表邪入里化热;湿热秽浊内盛;痰浊内停化热。辨证:表邪入里,湿浊化热。可见于心肌炎、风湿热等发热性疾患。4.淡红舌半截黄灰苔。主病:阳明热结;气虚津少,或夹湿热。辨证:湿热化燥,气虚不运。可见于冠心病、肋软骨炎、消化道疾患等。嫩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证。1.淡红舌薄白苔。主病:外感燥邪;内伤阴亏;夏季正常舌象。辨证:正常人。2.淡白舌白润略厚苔。主病:外感寒湿;邪传半里;脾胃虚寒。辨证:脾虚湿盛。常见于消化道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3.淡红光莹舌。主病:气阴双亏;气血两虚;胃肾阴伤。辨证:气阴两亏。可见于胶元病、肺部感染等发热性疾病。4.淡红舌透明苔。主病:脾胃虚寒。辨证: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继发性贫血等。2、看胖瘦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1.淡白舌雪花苔。主病:脾阳衰败。辨证:脾阳不振,胃无生气。常见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等。2.暗红胖大舌白腻淡黄苔。主病:表邪化热入里;阳虚停湿,血热上壅;湿热痰饮上溢;酒毒冲逆。辨证:阳虚水停,血热壅滞。可见于各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或感染发热性疾患。3.淡紫胖大舌灰黄腻苔。主病:虚人外感表邪入里化热;湿热瘀阻,痰热夹瘀。辨证:阳虚湿郁,化热动风。可见于老年震颤麻痹综合征。4.绛色齿痕舌类剥苔。主病:暴热伤及气津;久病气血不续;血蕴湿热,津不上升;血热而气血壅滞。辨证:肝经痰气郁结而血瘀。常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晚期,慢性活动型肝炎,肿瘤等。注:若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以致积水停饮。若舌淡红或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

肿胀舌:主酒毒或热毒上泛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1.红肿胀舌尖黄根白苔。主病:邪热内踞,血热上壅;湿毒薰蒸,热在上焦。辨证:湿热薰蒸,血热上壅。2.红绛肿胀舌透明苔。主病:热滞营血,高热伤阴;脾胃虚弱,湿气上显。辨证:湿热蕴结,化燥伤阴,脾气亦伤。可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骶髂关节感染,骨髓炎。3.绛色凸凹肿胀舌黄浮垢苔。主病:湿热痰饮上溢;热毒气滞血壅。辨证:湿热血壅。可见于舌颊血管瘤等肿瘤疾患。4.舌痈。主病:热毒在血,湿浊内踞;心经毒火,脾肾积热。辨证:湿浊内蕴,热毒入血。可见于舌癌等。其成因有三:一是心脾有热,舌多鲜红而肿胀,甚者伴有疼痛。一是素善饮酒,又病温热,多见舌紫而肿胀。一是因中毒而致血液凝滞,则舌肿胀而青紫晦暗。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①淡白舌薄白苔。主病:脾胃虚寒;气血双亏。辨证:阳虚水湿不化。常见于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②淡红瘦薄舌白糙苔。主病:阴虚火旺;暑热伤气;暴热伤津。辨证:肺蕴痰热。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腺病毒肺炎等。③淡红瘦薄舌双黄苔。主病:气血双虚;阴虚胃热。辨证:起病为心肾阳虚、水湿泛滥;治疗好转后,现在为阴虚胃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心脏病等。④红绛瘦薄舌黄瓣浮垢苔。主病:阴虚火旺;胃肠结热;实热重证。辨证:胃肠热结伤阴。常见于严重感染发热,脱水,毒菌血症。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3、看有无点、刺点是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刺是指芒刺,即舌面上的软刺及颗粒,不仅增大,并逐渐形成尖锋,高起如刺,摸之棘手。舌面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青紫色或紫黑色斑点,并不突出于舌面,则称为瘀斑。

主邪热内蕴

舌尖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点刺多为肝胆火盛,舌中点刺多为胃肠热盛。若点刺兼黄燥苔,多为气分热盛。

5、看是否有裂纹

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称裂纹舌。其主病有三:一是热盛伤阴;一是血虚不润;一是脾虚湿侵。红绛舌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淡白舌而有裂纹,多是血虚不润;若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光滑舌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主因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不论何种舌色,皆属胃气将绝的危候。若淡白而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若红绛而光莹,是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6、是否有齿痕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或称齿印舌。常与胖大舌同见。若淡白而湿润,则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4、看舌态

强硬舌(舌态是指舌体的动态)

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称为"舌强"。主病: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因热盛者,舌质多见深红。因痰浊者,多舌胖而有厚腻苔。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

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主病有三:一是气血俱虚;一是热灼津伤;一是阴亏已极。久病舌淡而痿,多是气血俱虚。新病舌干红而痿,是热灼津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

颤动舌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 主因:虚损、动风。久病舌颤,蠕蠕微动,多属气血两虚或阳虚。外感热病见之,且习习煽动者,多属热极生风,或见于酒毒病人。

歪斜舌舌体偏于一侧,称“歪斜舌”。主中风或中风先兆。若舌紫红势急者,多为肝风发痉;舌淡红势缓者,多为中风偏枯。

吐弄舌舌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掉动不停,叫作"弄舌"。两者皆因心、脾二经有热所致。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往往全舌色紫。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证候。其成因有四:一是寒凝筋脉,则舌多淡白或青紫而湿润;一是痰浊内阻,多舌胖而苔粘腻;一是热盛伤津动风,舌多红绛而干;一是气血俱虚,则舌多淡白胖嫩。

舌纵舌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者,称为"舌纵"。若舌色深红,舌体胀满,舌形坚干者,为实热内踞,痰火扰心。若舌体舒宽,麻木不仁,是气虚之证。

舌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叫"舌麻痹"。其主病是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挟痰。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

5、看舌苔

望舌苔

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正常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一、苔质

苔质,指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一)薄、厚苔

【舌象特征】 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作为衡量标准。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者,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临床意义】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浅深。薄苔主表证,亦主平人,厚苔主里证,痰湿,食积。

(二)润、燥苔

【舌象特征】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苔质粗糙,扪之碍手,称为糙苔。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机理分析】 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是胃津、肾液上承,布露舌面的表现。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均可见润苔。

(三)腻、腐苔

【舌象特征】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称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边中皆厚,揩之易去,称为腐苔。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脓,则称脓腐苔。

【临床意义】 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皆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

【机理分析】 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所致。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者,多为食积,或脾虚湿困,阻滞气机;舌苔白腻而滑者,为痰浊、寒湿内阻,阳 气被遏,气机阻滞;舌苔黏腻而厚,口中发甜,是脾胃湿热,邪聚上泛;舌苔黄腻而厚,为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腑气不畅。

腐苔的形成,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舌面,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脓腐苔,多见于内痈或邪毒内结,是邪盛病重的表现。病中腐苔渐退,续生薄白新苔,为正气胜邪之象,是病邪消散;若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者,为病久胃气衰败,属于无根苔。

(四)剥(落)苔

【舌象特征】 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而可见舌质。

根据舌苔剥脱的部位和范围大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舌前半部苔剥脱者,称前剥苔;舌中部苔剥脱者,称中剥苔;舌根部苔剥脱者,称根剥苔。舌苔多处剥脱, 舌面仅斑驳残存少量舌苔者,称花剥苔;舌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者,称为鸡心苔;舌苔全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者,称为镜面舌。舌苔不规则地 剥脱,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部位时有转移者,称为地图舌。舌苔剥脱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乳头可见者,称为类剥苔。

【临床意义】 一般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机理分析】舌红苔剥多为阴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色红绛者,为胃阴枯竭,胃乏生气之兆,属阴虚重证;舌色白光白如镜,甚则毫无血色者,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病重难治。舌苔部分脱落,未剥脱处仍有腻苔者,多为正气亏虚,痰浊未化,病情较为复杂。

剥苔的范围大小,多与气阴或气血不足程度有关。剥脱部位,多与舌面脏腑分布相应。

注:辨舌苔的剥落还应与先天性剥苔加以区别。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观剥落,可测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预后。光剥舌主病已如前述,花剥苔也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若花剥而兼腻苔者,多为痰浊未化,正气已伤,病情更为复杂。类剥苔则主久病气血不续。

(五)偏、全苔

【舌象特征】 舌苔遍布舌面,称为全苔。舌苔仅布于前、后、左、右之某一局部,称为偏苔。

【临床意义】 病中见全苔,常主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之征。舌苔偏于某处,常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机理分析】舌苔偏于舌尖部,是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却已先伤;舌苔偏于舌根部,是外邪虽退,但胃滞依然;舌苔仅见于舌中,常是痰饮、食浊停滞中焦;舌苔偏于左或右,。

偏苔应与剥苔相鉴别,偏苔为舌苔分布上的病理现象,并非剥苔之本来有苔而剥落,以致舌苔显示偏于某处。若因一侧牙齿脱落,摩擦减少而使该侧舌苔较厚者,亦与病理性偏苔有别。

(六)真、假苔

【舌象特征】 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像从舌体上长出者,称为有根苔,此属真苔。若舌苔不紧贴舌面,不像舌所自生而似涂于舌面,苔易刮脱,刮后无垢而舌质光洁者,称为无根苔,即是假苔。

【临床意义】 对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意义。

【机理分析】 判断舌苔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真苔是脾胃生气熏蒸食浊等邪气上聚于舌面而成,苔有根蒂,故舌苔与舌体不可分离。假苔是因胃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而已生之旧苔逐渐脱离舌体,浮于舌面,故苔无根蒂,刮后无垢。

病之初期、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说明胃气尚存。

新病出现假苔,乃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是胃气匮乏,不能上朝,病情危重。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刮后却见已有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

二、苔色

苔色的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三类,临床可单独出现,亦可相兼出现。各种苔色变化需要同苔质、舌色和舌的形态变化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一)白苔

【舌象特征】 舌面上所附着的苔垢呈现白色。白苔有厚薄之分,苔白而薄,透过舌苔可看到舌体者,是薄白苔;苔白而厚,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者,是厚白苔。

【临床意义】 可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证、寒证、湿证,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积粉苔、糙裂苔 。

【机理分析】 白苔为舌苔之本色,是最常见的苔色,其他苔色均可由白苔转化而成。

苔薄白而润,可为正常舌象,或为表证初起,或是里证病轻,或是阳虚内寒。苔薄白而滑,多为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苔薄白而干,多由外感风热所致。

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提示燥热伤津,阴液亏损。

(二)黄苔

【舌象特征】 舌苔呈现黄色。根据苔黄的程度,有淡黄、深黄和焦黄之分。淡黄苔又称微黄苔(彩图10),苔呈浅黄色,多由薄白苔转化而来;深黄苔又称正黄苔,苔色黄而深 厚;焦黄苔又称老黄苔,是正黄色中夹有灰黑色苔。黄苔还有厚薄、润燥、腻等苔质变化。黄苔多分布于舌中,亦可布满全舌。黄苔多与红绛舌同时出现。【临床意义】 主热证、里证。【机理分析】 邪热熏灼于舌,故苔呈黄色。苔色愈黄,说明热邪愈甚,淡黄苔为热轻,深黄苔为热甚,焦黄苔为热极。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苔薄淡黄,也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三)灰黑苔

【舌象特征】 苔色浅黑,称为灰苔;苔色深灰,称为黑苔(彩图12)。灰苔与黑苔只是颜色浅深之差别,故常并称为灰黑苔。灰黑苔的分布,在人字界沟附近苔黑较深,越近舌尖,灰黑色渐浅。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多在疾病持续一定时日、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出现。

【临床意义】 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等。

【机理分析】 灰黑苔可见于热性病中,亦可见于寒湿病中,但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如《敖氏伤寒金镜录》说:“舌见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无一 治。”又说:“若见舌胎如黑漆之光者,十无一生。”但亦有苔灰黑而病轻,甚至无明显症状者,如吸烟过多者,可见舌苔灰黑。

苔质的润燥是辨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在寒湿病中出现灰黑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成,其舌苔灰黑必湿润多津;在热性病中出现,多由黄苔转变而成,其舌苔灰黑必干燥无津液。

舌边舌尖部呈白腻苔,而舌中舌根部出现灰黑苔,舌面湿润,多为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舌边舌尖见黄腻苔,而舌中为灰黑苔,多为湿热内蕴,日久不化所致。

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者,无论是外感内伤,均为热极津枯之证。苔黄黑者,为霉酱苔,多由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熏蒸秽浊上泛舌面所致,亦可见于湿热夹痰的病证。

白灰苔灰苔:灰即浅黑色。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可见于外感热病;或为阴虚火旺,常见于内伤杂病。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黑苔

黑苔: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疫病严重阶段。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绿苔none;">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无论浅绿、深绿,其意义皆与灰黑苔同,但却主热不主寒。若满舌滑腻,中见绿色,为湿热痰饮,属阴邪化热之候,因湿热郁蒸之故。常见于瘟疫、湿温病。

霉酱苔霉酱苔是苔色红中发黑,又带黄色,类似霉酱故名。往往是由于胃肠先有宿垢湿浊,积久化热而成。因此说霉酱苔主病是湿热久郁,常见于夹食中暑,夹食伤寒传太阴者,或内热久郁者。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園(1)

1985年建成的“石景山雕塑公園”,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南路”與“八角西街”交匯處的東北側。公園建有“水景雕塑區”、“林蔭...

· 4分钟前

严冬绿田| 节气物种日历:冬至 • 小麦

作者:张敬莉 编辑:生态客团队 秋种与夏收 冬季低矮的小麦田,(图片来源:geo.msu.edu) 严冬时节,在降雪稀少的华北平原 ...

· 5分钟前

陌陌是什麼軟件,又是幹嘛用的

陌陌記得第一次用陌陌是15年的時候吧,一個女生朋友告訴的,我想著那既然女生多,機會就大瞭。可能我本身條件太普通,玩瞭一...

· 6分钟前

房價地圖 | 上海134個板塊「早期商品房」價格公佈!15個板塊超過10萬/㎡,淮海中路、七寶板塊數據亮眼!

關於房價地圖一房一萬已經出到第5期瞭,之前的4期想必大傢都已經看過:·上海134個板塊的房價地圖·5年板塊價格漲跌幅地圖·上海...

· 6分钟前

繪圖工具千千萬,為何作圖還“難產”|教你針對性選擇最合適的科研繪圖工具

曾經有位論文審稿人在自己的博文中寫道:“我審稿時看稿件的順序是題目、摘要、圖表、前言、參考文獻和正文”。圖表是有效的交...

· 6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