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
如何获得别人的好感呢?
从技术层面上看,很简单——就是找寻彼此的共同点。
【01】共同的经历、兴趣、喜好
第一层次的共同点 —— 我们有相似的经历、兴趣、喜好。
经历越丰富、掌握技能越多的人,越能够找到与别人的共同点。
爱好足球的人,可能很难与爱好游泳的人产生共鸣。
但如果是一个体育项目全能者,就能和所有人找到共同点。
哪怕是一个再懒得运动的人,都能与其分享瑜伽最后一式 “平躺放松” 的绝佳体验。
同样,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不同风景的人,更容易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能交朋友,因为有同一个地方或长或短的生活经历,会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和体验。
当然,饱览群书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可能喜欢同一个作者,欣赏同一句话,因为同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而感到相见恨晚。
【02】共同的人生、价值和世界观
第二层次的共同点 —— 我们有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个兼容并包的人,很容易表现得与别人 “三观一致”。
TA 会赞赏那些打了鸡血、不断冲刺的人,也会肯定那些中庸佛系、平静内敛的人。
TA 会推崇社会公平,也不反对为了追求效率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公平。
某种程度上,TA 很像墙头草。但换个说法,对于世界的各种解释,TA 都能游刃有余。
观点只要不违反事实,内部逻辑自洽,就没有 “对错” 之分。
而真正成熟的人,是可以在不同的场景、时机下合理地切换不同的观点。
当你同另一个人相处得非常融洽,说明 TA 是在向下兼容你。
那些左右逢源的人,就是有包容一切冲突观点的能量。
【03】对彼此现在 / 未来关系的共同认知
第三层次的共同点 —— 我们对彼此的关系,有共同的认知。
如果我认为我们有可能发展为恋人,而你却认为我们做朋友就很好。这不意味着你就是 “渣男”、“海王”,而是我们对彼此关系没达成共识。
如果我们都觉得对方是潜在的人生伴侣,我们就会尽可能地以对方的期待来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也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因为迟早都是要暴露的)。
在此过程中,我们都是相互寻求对方的好感,也希望对方能接受全部的自己。
如果我们都觉得对方能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交往就会往这个方向推进。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加深对彼此价值和能力的认知。
可能这个过程会有反复,比如我发现你身上有我不能接受的缺点,但经过交往,发现你身上的其他优点非常吸引我,让我愿意承担你缺点带来的风险。
可能这个过程会终止,比如我实在无法忍受你的负面影响,而你对我的正面影响又不足以中和你对我的负面效应,那么这段互相赢得对方好感的路就走到尽头。
【04】单方面追求对方的 “好感”
我们经常为了赢得对方的 “好感”,而感到 “辛苦”。
我从来没有在你的家乡生活过,无法适应你的口味,也对你喜欢的书籍、音乐、体育运动等等无感……
可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和喜欢,我去到你的城市,点重口味的菜,开始变得文艺而积极,比如:看各种展览、看各种书评、参加各种运动。
我们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可是,如果我们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们就会感到辛苦,甚至痛苦。
但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兴趣、爱好差异很大,还能和谐地相处,成为彼此可信赖的依靠呢?
因为 TA 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对彼此关系的共同认知。
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你看你的球赛,我看我的小说,没关系。
但在人生方向的大事上,你追求事业,需要我更多地承担家庭工作。或者我们都在追求事业,协调著分担共同的家庭事务。
因为我们希望维持这一段关系的存续,因为我们认为爱情是保持独立的同时,共同往一个方向努力。
所以兴趣、爱好等第一层次的不同,就不成为阻碍。
但如果一个人非常喜欢 “天天黏在一起” 的细水长流,另一个人希望追求事业的突破和家庭阶层的跃升,那么,这两个人即便有共同的爱好,也无济于事。
同样的,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也是如此。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两个合伙人,一个热情如火,一个冷静似水,性格和爱好完全不同,但 TA 们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TA 们可以只想赚个快钱,打一枪换个地方,只要够快,市场竞争就追不上 TA 们。
TA 们也可以是价值投资的拥护者,深信长线经营,希望改变市场的格局、推动行业的进步。
但如果一个想赚快钱的合伙人和另一个想长线经营的合伙人凑在一起,即便两个人都想把企业做好,兴趣、爱好也非常相似,他们也一定无法长久合作。
【05】尾声
希望我们都能获得自己重视的人的 “好感”。
但更希望,我们都不要成为 “讨好型” 的人。
对于优秀的人 “有好感” 是通病。但为了获得优秀的人的 “好感” 而勉强自己,就是 “有病”。
长期地委屈自己、适应别人,害人害己。
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好感,才是久处不厌的互相欣赏。
通过努力,别人依然对你毫无 “好感”,那也不必强求。
甚至,我们完全可以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下次来聊聊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