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牧心斋古代文房精选鉴赏(四)

清 小岱屿 英州石(旧配硬木座)

年代清

尺寸连座高26.5厘米

英石作卧峰状,石质坚润,叩之铿然,其色灰黑,见白色石脉,通体褶皱遍布,似波浪涟漪,有阴阳向背。重心沉稳,石表则有大江横涌之动势。实中见虚,拙中寓巧,钟造化之灵秀,得文气之濡染。望之如雏凤,如巨峰。“岱屿”为传说中东海仙山之一,此处以“小岱屿”名之,盖取其灵秀之气韵。原配双层硬木座,结构精巧。石之有座,神完气足,器座造型端雅,线条柔美,将石体之古意衬托得淋漓尽致。宋人对英石颇为推崇,或因开采不易,在当时文献的记述中,英石规格无巨大者。优质英石在明代曾一度匮乏,晚明竟出现“曩产佳石一山,闻已濯濯矣”(《粤剑编》)的境况,而彼时流行于肆间的多为“色青而不润,理粗而不坚,即峰峦不乏,易于损坏”者。清代英石的开采稍具规模,大者装点园囿,小者则作文房赏石、研山。清人对赏石的审美深受以宋以降文人阶层的影响,讲究皴法天然、岩峦秀绝、洞窦通透。本座横峰沟峦垤穴,嶒崚竦峙,可作巨峰大岳之玄想,可得庄周“齐物”之妙旨。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清代中期变体须弥座灵璧石,虽与“小岱屿”材质有别,二者体态、韵味颇有相似处。

清 眠云壑 英州石(旧配双层硬木座)

年代清

尺寸连座高19.5厘米

横峰如云状,中有孔洞,石表皴皱满布,体态嶙峋,如李弥逊《五石》序中云:“峰峦郁然,若岩窦涧势,水落月吐,云影渺冥。若远若近,皆有自然之势。”置于案头,坐而望之,似烟云缥缈,韵味十足,深得文人意趣。底座原配,为清代制式。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载:“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嵚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此座横峰势如烟云,故名“眠云”,其清逸安祥之姿,观之可引人入静。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心游万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赏石悟道,其趣在石态,其悟在会意,相互融通,方出境界。故宫博物院御花园明代中期方盆复合座英石,与本座“眠云壑”虽横、立不一,姿态各异,然二者气韵仿佛,石表之皴皱波磔,玲珑嵌空,颇有相互发挥之旨趣,可谓“相看两不厌”。

明 铜鎏金戟耳筒式炉

年代明

尺寸口径9.6厘米?高6.9厘米?重903克

款:大明宣德年制

炉身线条婉转流畅,炉壁弧度比常见的同类器略大,较之入清以后渐趋敦厚的造型,更显古意。双耳娟秀,比例谐称。通体鎏金,腹部两处留白,圈足内及内壁近口沿处亦鎏金。敷金厚重,色泽纯正,留白处隐隐可见雪花金。造型及鎏金装饰独特,工精器美,捧之沉实压手,微抚即润,奇光熠熠,自有一派皇家气象。圈足内开框署“大明宣德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综合器型的古雅与鎏金装饰的富丽,以及款识工艺的整饬精美,该炉当属明代官作。戟耳炉式在诸式宣德炉中属比较特别的品种,历来为藏家所珍爱。王世襄《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中收录的三件戟耳筒式炉(“玉堂清玩”款、“献贤氏藏”款、“孟博氏”款)皆为该炉式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其中“玉堂清玩”款炉与本件器型风格趋近,如器身、两耳造型线条柔中寓刚,富于变化。相比之下,本件戟耳炉的特点颇为突出:一为器型口沿的外撇幅度较大,二为独树一帜的鎏金装饰手法。除此之外,炉外壁有意的留白,很值得玩味。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外壁绘釉里红鱼形纹饰,余处再无纹样,清丽脱俗。其鱼纹与本件戟耳炉外壁鎏金留白形状相近,品玩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炉外壁的另一处留白则似山形,引人遐想。此外,本炉的鎏金色泽及露铜处与明代永宣时期的金铜造像的色泽十分接近,这在铜炉中颇为罕见。

清乾隆 铜簠

年代清乾隆

尺寸长29厘米?宽21厘米?高23厘米?重8350克

款:大清乾隆年制(盖)、大清乾隆年制(器底)铜簠撇口,斜腹,撇足。腹部及盖面饰饕餮纹,两侧置兽吞耳。口沿及束腰部位饰连续回纹,足墙饰拐子纹。器底及盖内均开框錾刻减地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簠,文献中又称“胡”或“瑚”,原为西周贵族祭祀、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凡簠都为方形器,其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类,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似的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礼记?乐记》载:“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仿古之风始于宋代,当时的文人热衷于通过古器物考证古代的典章制度,继而以好古风尚来增添文房清趣。这种好古的传统到了清乾隆时期更为盛行。清宫内府所藏殷、周、汉的古青铜器甚多,乾隆一朝对这些器物的仿制也颇为频繁,且富新意,此种仿制不仅局限于一种材质或一种工艺,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掐丝珐瑯兽面纹簠(清宫旧藏)即是以掐丝珐瑯工艺来呈现青铜文明的案例。本簠形制源自周簠,该式古铜器亦见载于《西清古鉴》。存世于今的清代簠形器,多为乾隆时期所制,然不论馆藏抑或私藏,器盖多遗失,可谓憾事。如本簠品相完好者,存世极少。该簠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木金漆簠规格相近,纹饰一致,两者材质不同,气韵相类,遵循古制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清 铜开光错银钵

年代清

尺寸口径11.7厘米?重1239.9克

款:同治叁年钵口微敛,圆腹,圜底无足。壁厚,口沿过度圆润。铜质颇精,叩之清音不绝于耳。外壁有菱形开光,沿开光外围一周錾刻凹槽,施嵌银工艺,边缘齐整,线条流畅。开光内复以错银工艺署“同治叁年”减地阳文一行四字楷书款,这种署款方式较罕见。将类似于瓷器的开光设计移植于铜器之上,变而为立体装饰,工艺难度增加。开光内地子敷色别于钵身颜色,以达到款识醒目的效果,构思精巧。故宫博物院藏清同治掐丝珐瑯执壶(图1),刻款为“同治年制”,其结体与此钵署款一致。钵为钵多罗(梵文Patra)的略称,僧徒之食器。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此年清军攻破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政府得以暂获喘息之机。《佛祖历代通载》记载隋文帝“少时在寺长育,至今乐闻钟磬之声”。可知“乐闻钟”即代表佛性、慧根。有清一代,乾隆皇帝极力推崇佛教,因此彼时宫廷制造的不论内用亦或赏赐各地寺庙的佛教法器数量较多,存世的乾隆时期的各式佛器即可说明当时佛事之盛。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时期的钵形器材质颇多,装饰工艺复杂,包含料器、玉器、瓷器、画珐瑯器、掐丝珐瑯器(图2)等。同治时期的佛钵较为少见。处清末之世,以精铜为材,形制丰腴,用料颇奢,当属宫廷之作。另,1864年,同治帝方年幼,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笃信佛教(图3、4),下令制造法器以用于重要的佛事活动抑或颁赐佛刹,当非罕事。此钵应为同治初年由慈禧授意铸造的佛器之实例。去今百又五十余载,兴衰更迭不能掩其美质,置之斋中,顿生禅意。

清 沈全林刻螳螂秋菘图竹笔筒

年代清

尺寸口径11厘米?高14.5厘米

铭文:知味更夸山各赞,和羹允惬子瞻情,直须咬得菜根断,百事何愁做不成。西池。华隐(章)、全林印(章)、容盘(章)。此竹雕笔筒以秋菘图为刻画主题,叶片为陷地深间浅刻,叶茎则用陷地镂空法,层次分明。菜叶点缀虫蛀洞孔,螳螂爬附叶片间。功力妙绝,纹饰颇有玲珑剔透之感。剔刻深陷竹肌,菜心有三只螳螂或踞于叶上,高扬如刀如锯的前臂,或敛翅扎入菜心,直咬菜根。卷翻的菜叶,筋隆脉凸,如络如丝,如织如绣,一翻折菜叶上,伏一虫,刻画入微。画外复题七言绝句,诗意质朴,结体率真。沈全林,字榕盘,晚号西池老人,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工刻花鸟于竹玩。美须髯,故陆即仙嘉定竹枝词有“榕髯花鸟芝髯竹”句,盖与周颢并称。全林亦画花鸟草虫,无不工妙。刻扇又与江都微刻家于硕齐名。早年供职于北京印铸局,后居苏州。“螳螂秋菘”是清代流行一时的雕刻题材。沈全林的“螳螂秋菘”,雕刻之精,已近化境,望之如临菜畦,菜叶书卷向背,各尽其态,掐之可闻脆响。螳螂愤臂,如刀客扬刃,臂上之齿历历可数,锋颖几可割手,一嫩鲜、一锐利。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竹雕草虫白菜图笔筒,亦为沈全林所制,与本品题材一致,旨趣相近。秋菘的刻画手法,如出一辙;二者章款亦一致。可谓诗画之妙,相互发挥。

清初 黄花梨瘿木面夹头榫条案

年代清初

尺寸长196.5厘米?宽56.5厘米?高83.5厘米

黄花梨平头案,案面以格角榫攒框镶嵌独板瘿木,瘿木面心包浆莹润。夹头榫结构,光素刀牙板,圆材腿足,侧面腿足间安双梯枨,简约耐看。这种夹头榫平头案,是明式家具中非常经典的制式。二十世纪家具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明式家具,最早即着眼于这类外形简约的平头案。其设计源自古代中国建筑大木梁架的造型与结构,随用材、尺寸和细节装饰的变化,意趣各不相同。此案韵味独特,所嵌瘿木心板,纹理屈曲变化之美,如同抽象山水画卷。古人案头累牍或苦读书卷之余,眼观桌面,心游物外。这种“不饰而饰”的自然装饰手法,清新雅洁,淳朴内敛,是中国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独有的魅力所在。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黄花梨嵌铁梨木平头案与本件条案形制、规格相近,具备同一时期的工艺及审美风格。

明 周制紫檀百宝嵌烹茶图提盒

年代明

尺寸长17.8厘米?宽13.5厘米?高17.2厘米

提盒以细密紫檀制,榫卯严谨,用长方框造底座,两侧设立柱,有站牙抵夹,上安横梁,构件相交处均镶嵌铜叶加固。盒两撞,连同盒盖共三层。每层沿口均起灯草线,加厚子口。盒盖两侧立墙正中打眼,立柱与此眼相对的部位也打眼,用铜条贯穿,以便把盒盖固定在两根立柱之间。铜条一端有孔,可加锁。周身以玉石、螺钿、砗磲、玛瑙、虬角、珊瑚、孔雀石等珍贵材质作百宝嵌装饰。盖面以烹茶图为题,一位白衣高士席地而坐,旁置画卷、白色茶托上承茶盏、冲耳三足炉,高士回首望向烹茶小童,童子挥扇徐徐煽动炉火,茶炉上置单柄壶,其侧另置白色盖罐,于松树湖石间烹茗煮茶,呈现出一派优雅闲适的意境。盒壁两面作折枝花卉,梅花树干盘曲回环上升,镶嵌入木三分,呈现遒劲之态,枝头梅花“独向百花梦外,自一家春色”,另以一枝含苞盛放山茶,与之相映成趣。提梁亦错金丝镶嵌缠枝花卉,花叶饱满,流畅自然。烹茶图意源自“卢仝烹茶” 。唐代诗人卢仝,喜好茶道,著名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爱茶人所乐道,陆羽之外,卢仝为茶画人物的代表,为历代画家笔下不可少的茶人画像。明代文人如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精于诗文琴棋书画,皆又嗜茶,开创了文人茶风的新局面,而寻一处意境优美的山林田野品茗读书的闲逸归隐生活,也是当时书画中的常见题材。此件提盒当是文人风尚之定制佳作。晚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如雕百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相传除周翥之外,无人能制此类精工百宝嵌器物。同类器可参见翦淞阁旧藏“紫檀嵌百宝苏武牧羊人物故事图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柱制百宝嵌花鸟砚盒” 。关于周翥其人,参见翦淞阁详细的考证:周翥,吴县(今苏州)人,活跃于明代嘉靖中期,然其确切生平不详。其人其艺在明、清士大夫的笔记中常见记载,有说周姓工匠名翥,又说名“治”、“柱”或“之”等。天一阁藏刊印于崇祯年间的《崇祯吴县志》卷五十三〈人物•工技〉“周治”载:周治,嘉靖中人。工为诗歌,精于雕镂嵌空,以金玉珠母石青绿,嵌作人物、花鸟,老梅古干,玲珑奇巧,宛如图画。其中记载周翥“工为诗歌”,可见周翥并非一般普通工匠,称他精于“雕镂嵌空”,作品“宛如图画”,可见周翥除具有深厚的雕刻功力,复有丹青之长,有多方面的艺术造诣,此件提盒是目前所见最为重要的一件实例。此外,《吴县志》为“吴尚清逸,代有风雅,为世所慕”的“风雅”人物立传,而周翥以艺匠身分,得与陈汝言、王宠、唐寅、黄姬水与葛一龙等苏州知名文士齐名,可见晚明吴人对周翥的推崇。周翥的百宝嵌广受欢迎, “周制”或“周嵌”逐渐成为周翥作品与百宝嵌的代名词。其声誉之高、珍贵价昂,在晚明时已犹如今日的名牌精品,蔚为风尚。故宫博物院藏明晚期紫檀百宝嵌荷塘白鹭图提盒与本件形制、规格相近,然嵌饰一简一繁。如前者除盖面嵌宝及口沿嵌银丝外,别无修饰;而本件则盖面、提梁、周身皆有嵌饰,画面生动,工艺复杂。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史上最全股票和基金工具网站推荐:找资讯、逛论坛,看财报、查数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周末趁著闲暇,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股票、基投资找工具网站。 看行情、找资讯、逛论坛,看财报、看研 ...

· 24秒前

动漫烟花怎么画?教你二次元简易烟花的画法教程!

动漫烟花怎么画?如何学习绘画?想必这些都是绘画初学者们经常在想的问题吧,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学习好绘画,然后绘画出自己 ...

· 2分钟前

「性商提升私教课」–给你的两性私密关系保驾护航

性商,是一种能力,包括一个人在两性关系中的所有能力。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理,心理,社会。

· 2分钟前

執業獸醫師:手把手教你養好6個月以內的幼犬,精確到周

說到養幼犬還是成年犬,全全問過很多人,大部分的答案都是希望狗狗從小就和主人在一起,見證狗狗從毛絨絨的小調皮長成身手矯...

· 6分钟前

用户需求是什么?你真的了解“用户需求”吗?

1、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用户需求定义:简单来讲用户需求就是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或让用户喜欢的内容。百度多次在公开课和 ...

· 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