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太贵?别急,平替来啦!手把手教你辨认“土海参”~

石磺是一类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物,缓缓爬行于滩涂、礁石的它们总是显得默默无闻,常因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被人们当成一团“泥巴”。

虽然石磺为人们食用的历史悠久,甚至有土鲍、土海参之称,但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浑身疙瘩的家伙吗?

与滩涂融为一体的里氏拟石磺(图源:石颖霖)

事实上,我们通常食用的是瘤背石磺,它是几种石磺中相对比较有食用价值的一种,而例如里氏拟石磺就因为体内含有带苦味的聚丙酸酯类的化合物,所以很少有人食用。在我国东南沿海较常见的主要有四种石磺:平疣桑椹石磺、瘤背石磺、里氏拟石磺、紫色疣石磺,它们在潮间带有着不同的分布区域:

四种石磺分布(图源:Guolv Xu, et al. 2017 翻译:石颖霖)

平疣桑椹石磺与瘤背石磺都分布于潮上带与高潮区,里氏拟石磺一般在中、高潮区活动,而紫色疣石磺则倾向于生活在中、低潮区。

与之对应的就是它们的结构与食性都会有所不同——平疣桑椹石磺、里氏拟石磺都拥有呼吸孔,与呼吸孔相连的是气室,它是由外套膜内陷特化而成的一个黑色蜂窝状结构,功能类似于陆生动物的肺。除此以外它们还拥有用皮肤呼吸的能力,从而能在水里生活较长的时间。

分布范围局限于较高潮区的瘤背石磺则只有呼吸孔和“肺”,不能使用皮肤呼吸,因此如果把瘤背石磺泡在水里它是会淹死的哦。

平疣桑椹石磺的呼吸孔(图源:石颖霖)

瘤背石磺尾部纵切图,5、6分别是气室与呼吸孔(图源:王金庆等,2005)

分布位置最低的紫色疣石磺除了拥有呼吸孔与“肺”之外,还拥有类似于鳃的结构,从而能够生活于水中,有利于它们摄食石莼和团扇藻等藻类。

而其它三种石磺则一般吞食海泥消化其中的有机碎屑或者单胞藻类,因此常常能看到它们“边走边拉”的情景。

紫色疣石磺的鳃(图源:BoS)

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一看如何区分这四种石磺:

瘤背石磺

Onchidium struma

瘤背石磺

许多人听到瘤背石磺的第一反应是“刘备石磺”,其实人家和刘备八竿子打不著,只是背部长满了小瘤一样的凸起,它们的背上有一个明显的背眼还有许多瘤眼,背眼在平时突出体表,在光线剧烈变化时能较迅速地收缩,周围包围数个瘤眼也可感受光线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有东西靠近自己。

瘤背石磺侧面与腹面(图源:王金庆等,2005)1∙柄眼;2∙前触角;3∙背眼;4∙瘤眼;5∙外套膜;6∙雄性生殖孔;7∙雌性生殖孔;8∙第二触角;9∙口;10∙腹足;11∙肛门;12∙气室孔

它们的背面常为黑色灰色交融,当我们将它们翻过来时,外套膜可以迅速收缩,将整个内脏团和腹足紧密的覆蓋起来,起到一个自我保护的作用,不过在它收缩之前还能看到它们的腹面呈灰白色。

瘤背石磺一般都在礁石上或者较高潮区的滩涂上活动,毕竟不能在水中呼吸,活跃于不断的爬行、吃土、拉……

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

平疣桑椹石磺 图源:石颖霖

平疣桑椹石磺正如其名,身上的疙瘩都相对低平,既平又有疣,它的背上没有背眼,只有不太明显的瘤眼,腹面则呈现黑灰色或者灰白色。它能够攀爬礁石、红树植物,也能在滩涂上爬行,甚至会鉆进泥巴中,是四种石磺中每天摄食量最少的。

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

里氏拟石磺(图源:石颖霖)

里氏拟石磺与瘤背石磺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同样有一个明显的背眼与许多明显的瘤眼,而其背面虽呈暗黄褐色,但因为总是糊著泥巴而看不清,最简单的区别方式还是反过来看腹面,腹足周围有一圈橙黄色的就是里氏拟石磺。

除此以外,如果有机会将它与瘤背石磺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里氏拟石磺的瘤眼数量相对较少,周围小疙瘩的凸起程度也没有瘤背石磺大。

里氏拟石磺常常在滩涂或礁石上缓缓爬行,同样属于边吃边拉的类型,相较于前两种粪便呈颗粒状的石磺,里氏拟石磺的粪便往往是细长条状的。

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

紫色疣石磺的鳃与瘤眼(图源:BoS)

紫色疣石磺作为四种石磺中唯一长期生活于水中的种类,发达的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结构一般要将其泡在水中才能看清,当离开水时它们的鳃就会失水变得塌,使得鳃看起来很不明显。

它们的瘤眼与里氏拟石磺相似,同样是一个凸起上有几个黑色类似眼点的结构,但这种结构相对于真正的眼睛来说还是有些差距的,只能够感受光线明暗的变化。

真正的眼睛a与背眼b(图源:BoS)

紫色疣石磺一般生活在中低潮区的浅水处,以及背部呈灰绿色,腹部呈蓝紫色,还可以通过将其泡在水中观察鳃结构来与其它三种石磺作出区分。

紫色疣石磺腹面(图源:iNaturelist-Fadi Yaghmour)

以上就是厦门常见的四种石磺介绍啦,寒假即将到来,假期不妨到海边观察观察这不起眼却十分有趣的小家伙们吧~

参考资料:

1.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学比较. 吴旭峰等,2010.

2.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four species of Onchidiidae provides insights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s of invertebrates from shallow seas to wetlands. Guolv Xu, et al. 2017

3. 瘤背石磺的形态、习性和生殖行为. 王金庆等,2005.

4. BOS:Onch Slug-Peronia verruculata (Cuvier, 1830)

作者:石颖霖

厦门大学生态学专业在读,不懂实验室课程设计及自然导师,海洋生物与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朱一龍商務合作品牌匯總,電影《消失的她》2023.6.22上映

其它待映電影:《河邊的錯誤》《志願軍》朱一龍的周邊請留意與朱一龍商務合作品牌的官方微博,和淘寶的官方旗艦店 (見下,京...

· 14秒前

全网天下分享:全网营销的平台有哪些?

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可以随时上网。人们习惯于在网络平台上找到相关信息,不仅方便,而且内容丰富 ...

· 22秒前

新疆小眾景區介紹之 (一)“空中花園”鞏乃斯

鞏乃斯,蒙古語意為綠色谷地。鞏乃斯景區位於新疆和靜縣西北部,距和靜縣城255公裡,國道218線貫穿景區。主要包括鞏乃斯東鎮...

· 2分钟前

如何辨别左旋右旋?

为什么:因为设计习惯的问题,现在主流直升机的旋翼旋向一般有左旋和右旋之分,美系直升机主要使用右旋(俯视逆时针),法系 ...

· 3分钟前

為雙語翻譯制作TMX格式語料文件的2種轉換方法

TMX翻譯記憶交換文件應用比較廣泛,兼容性也很好,它可以保存已被翻譯從一種語言的單詞或短語,用於不同的工具和廠商之間傳輸...

· 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