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走近丢勒,一个帅气的画家,德国文艺复兴的先驱

德国文艺复兴是什么?

德国的文艺复兴是指15至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榜样,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反对封建和中世纪神权统治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德国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文学、美术和建筑三个方面,其特点包括强调人的自由、重视理性、追求个性和世俗生活的幸福,以及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和世俗情感。

《丢勒自画像》木板油彩 1498年 52cm*41cm 丢勒 德国 西班牙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藏

一、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的文艺复兴,一起来探索这个时期的艺术是如何表现的。德国的文艺复兴稍晚于意大利,产生于15世纪到16世纪之间。当时,德国正处在一个社会政治非常动荡的时代,封建贵族与贫民之间随着黑死病的到来彻底割裂。当时的德国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与教会作斗争。

1525年,在彻底爆发的农民起义中约有10万人丧生。虽然这次起义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阶级压迫的本质,但这种贵族与教会的压迫开始慢慢变成了末日余晖,人们也从中觉醒起来。在当时的欧洲,宗教被统治阶级当成了愚弄控制群众的工具,而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宗教的神权意味开始弱化,无数艺术家“偷偷的”让其变得更加人性化。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年生于德国的纽伦堡,他的父亲是一位首饰匠人,与当时所有父亲一样,丢勒需要学好手艺,以便能够子承父业,但也与很多画家一样,丢勒更喜欢画画而不是作金银器。

二、

据说,丢勒家里一共有18个孩子,全家的生计只能依靠他的父亲来维持。为了养家糊口,他的父亲没日没夜的工作。丢勒和哥哥艾伯特都很喜欢绘画,但他们知道这样的家境不可能同时供两个人。于是,兄弟两人用投硬币的方式进行决定,最终丢勒去往了迈克尔·沃格穆特处学画,而哥哥则要去矿上做工来养活这个家。之后丢勒学成归来,他在饭桌上表示希望支持哥哥学画,因为此时的丢勒已经小有名气了。

哥哥感动的流下眼泪,双手合十表示:自己的手由于在矿上做工过于劳累,早就已经无法伸直了,他让丢勒看看自己手,并表示这样的双手再也没有机会画画了。丢勒因此感到无比的自责和痛心。1507年至1511年丢勒与马蒂亚斯联合,为法兰克福的多米尼加教堂绘制祭坛画,在祭坛画中间的右下角,有一位门徒,他双手合十虔诚的祈祷,丢勒以此方式将当年哥哥的无奈心酸的双手用这样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本纤长有力的双手被生活折磨的疲惫不堪,变形的手指和粗大的关节昭示著底层人们的困难,指甲的裂痕告诉世人,是多少个日夜的劳作,才将一个普通的双手折磨成这幅样子。

这幅祭坛画叫做《伊森海姆祭坛画》,不幸的是在1729年的火灾完全烧毁,但当时的素描底稿被永久的保存了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祈祷之手》。不管你是不是会画画,这幅作品足以让人震撼不已,而这双看起来苍老且厚重、充满疲惫的褶皱的双手就是丢勒哥哥的手。

《祈祷之手》炭墨纸本 29cm*20cm 1507年 丢勒 德国 奥地利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藏

洒三、

1512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安一世招募丢勒为他服务,丢勒为其工作了七年多,为了迎合统治者,他创作了一些歌颂皇帝的作品,在空余之间,他就开始创作自己想要的那种带有人类觉醒的、抗争封建压迫的内容。丢勒的《死神、骑士与魔鬼》是他众多作品中被解读最多的,也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513年,尺寸为24.5CMx19.1cm,是一幅铜版画。

《死神、骑士与魔鬼》铜版画 21.5cm* 18 cm 1513年 丢勒 德国 英国 国家美术馆26号画廊 藏

从艺术价值上来讲,这幅作品正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无论这幅画映射的是谁,但无可厚非的是,它是一种对于强权压迫的无所畏惧的对抗。画面中威武的骑士身披精锐的盔甲坚定地骑着马穿过黑暗的北欧峡谷,骑士的骏马看起来英姿不凡,昂首踏足,丝毫没有畏惧。在画面的左侧则是面目可憎的死神,他手持代表生命终结的沙漏,向骑士发起挑衅。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有着猪鼻子的恶魔。

这幅作品处理的极为精细,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的一丝不茍,是丢勒创作思想和超高技法完美结合的体现。当然这幅作品现有也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画面中,骑士抢劫商人、收取会费等内容。这就意味着丢勒想借此作品来抨击当时的社会现象,其实便成为了和死神一样的负面人物,我个人更爱选择相信前者。

四、

另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忧郁》,丢勒在画面中将天使处理成为少女,少女正在陷入沉思,她的旁边趴着一只安静的绵羊。少女的身后则充满了各种奇怪的内容,如沙漏、天平、木匠用的锯子、锤子等工具。仿佛并不相关的内容被安排在了一起。

《忧郁》铜版画 24.5cm* 19cm 1514年 丢勒 德国 德国 德绍格奥吉乌姆宫 藏

少女的装扮是典型的古希腊形象,让人不禁想起古希腊的天文和数学。有一种说法是这些内容象征著古希腊的几何学和科学,而少女则象征的古希腊传说中的大地之神,她是智慧的象征。丢勒的这种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与达芬奇、拉斐尔很相似,都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架构,通过古典复兴来打破封建宗教的禁锢,崇尚科学是文艺复兴非常重要的内容。

1518年夏天,丢勒在德国的奥格斯堡遇到了基督新教的创立者马丁·路德,他在前一年刚刚宣发了九十五条论纲,用以谴责教会出售教皇的赎罪券。(所谓赎罪卷就是普通人花钱从教会那里买毫无用处的废纸被称为赎罪卷,你领到赎罪卷了就会消除过往的罪过),而丢勒后来成为了马丁·路德的忠实追随者。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便能够明白丢勒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白他的思想和达芬奇、拉斐尔等人使用一样的。而丢勒也是与达芬奇一样的全才,在1525年后,他写出了三部著作,既《绘画概论》、《人体解剖学原理》和《筑城理论》。丢勒为了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需要创作了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这是那个时期欧洲画家的共性,没有人能真正脱离教会的控制,甚至大家都要为其服务。但他一直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解剖、几何、数学、实验,这些看起来是不是很像达芬奇。

五、

丢勒受到了基督新教的感染,他所创作的宗教人物相比那一时期更为人性化。

在1526年的作品《四使徒》中,丢勒用极为鲜明的色调分别画了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画面分为两块,每一块的尺寸是215.5cm× 76cm。是纽伦堡市参议会的订单,17世纪下半叶这幅作品被挂在了市政厅会议室的墙壁上。

在作品《四使徒》中,左侧的画板是约翰和彼得,约翰身披鲜亮的红色披风,正在聚精会神的阅读著,旁边憨厚质朴的彼得手里拿着金色的钥匙。

画面右侧则是身穿白色长袍的保罗,他怒目而视,充满张力的眼神看向前方。在保罗的后面则是处在暗部的马可,他正在环绕四周,警惕这一切。

《四使者》木版油画 215.5cm× 76cm 1526年 丢勒 德国 德国 慕尼黑画廊 藏

这两幅给人的感受是动与静,鲜亮与灰暗的强烈对比,两组表情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也代表丢勒对于基督徒的期望和感受。

在这幅面的下方,丢勒当时还请到书法家写了这样的内容:“在这样如此动荡不安的年代,愿所有统治者都能时刻保持戒备,不要把谬语视为神的旨意,上帝不会给自己说过的话作任何增减。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聆听四位圣者的劝告。

丢勒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是以他的朋友们作为模特,他用生活中最为常见朴素的形象来警示当权者,宗教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神权压迫,而是最平易近人、能够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的力量。

所以这幅作品作为晚年丢勒非常著名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德国宗教变革的艺术里程碑。

丢勒被称为德国的达芬奇,他以开阔的眼界率先打开了德国文艺复兴的大门,他在用艺术为底层群众发声,默默的希望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改变当时的政局,虽然这很荒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的名气,但敢为人先的丢勒不得不让人为之佩服,作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著名的画家,他是当之无愧的。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鸭脖事件调查结果出炉,但还有几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01 刚刚,人民日报通报了—— 经过联合调查组的多日调查,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食堂负责人、后厨当事人 ...

· 53秒前

編造項目騙人入會,吸納資金2200餘萬被判十三年

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犯罪形式幾乎覆蓋瞭傳統的商品營銷、房產投資、教育培訓、金融理財、養老服務等方面,活動...

· 2分钟前

傢用醫療器械需求激增,原因何在?

近年來,不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藥店,大到呼吸機、霧化器,小到電子體溫槍、電子血壓儀,傢用醫療器械經過一次次的更新迭代...

· 3分钟前

堪舆祖师—郭璞(上)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 。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博物学家、易学家、堪舆家,建平太守郭瑗之 ...

· 6分钟前

【半甲老传统】纹身手稿 日式老传统 越久越耐看的纹身风格

如果要问哪种风格的纹身最耐看 我想应该是非老传统莫属了 整洁的雾面,层次分明的构图,经典的配色 让老传统历久弥新 就像陈 ...

· 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