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崇尚圈子文化?人們為何自私自利,看完這本書你就明白瞭
看完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不僅僅是驚嘆,更是折服,原來這世上還有這麼一本書,將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和底層邏輯剖析得那麼明晰,那麼深刻。這些年來,我讀過的書不可謂不多,涉獵過的網文更是不勝其數,關於社會性的書也不算少,竟然沒有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可以與費孝通的這本小冊子相提並論!
閱讀期間,我給大學同學盧老師寫瞭一封信,告訴她我的一些感悟。她跟我說,這本書已經成瞭高中學生的必讀書目,與《紅樓夢》一樣,是要求整本讀完的,她已經跟學生講過幾次瞭。
聽瞭這話,我感覺有點慚愧。35歲的我竟然才接觸到這本書,之前那麼長的時間幹什麼去瞭呢?這麼好的一本書,我居然不知道,也沒有人給我推薦!我想,一定是我太浮躁瞭,太狂傲瞭,太自以為是瞭,以至於錯過瞭這樣一本好書。舉一反三,因我的鄙陋與無知而錯失的好書,難道還少嗎?我還常常給別人推薦書籍,勸導別人多看書,現在想來,不應該慚愧嗎?
我是應該感到慚愧,但也不得不厚著臉皮講一講我閱讀這本書的感受。
費孝通開篇就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結論。實際上,八九十年後,我們已經全面實現瞭小康的今天,中國社會依然具有一定的鄉土性,而且,越是偏遠不發達的地區,這種屬性就表現得越是明顯。
舉個例子。在現代化的驅動之下,我們都向往城市生活,希望享受城市化所帶來的福利。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生活在城市中,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在城市中安居樂業。對於我們的父輩來說,鄉村才是他們的精神傢園與安樂窩。
我們湖南有不少人在廣東謀生,為廣東的經濟建設作出瞭巨大的貢獻。這些湖南老鄉,年輕時給廣東效力,年老瞭就回湖南養老,消耗湖南的資源,這對湖南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但是,這些人可能從沒想過要在廣東養老,因為生於斯、死於斯的鄉土情結在他們的觀念中根深蒂固。
對於老一輩的農村人來說,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前幾年,湖南力推小丘並大丘,以解決小農生產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的矛盾,這本來是一件極好的事,可以大大地解放農村的生產力。別的地方我不太清楚,在我們湖南安化卻是阻力重重。因為在老農們看來,這是徹底失去土地的前奏。而一旦失去土地,農民仿佛一下子就失去瞭根基,即便這一傢子已經不再從事農業,甚至在城裡生活瞭很多年。
在農村人的心目中,農村是可以為中國社會兜底的。每每遇到變故,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往農村跑。比如2020年武漢封城前夕,一夜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開著車子跑到瞭周邊的農村地區。我們即便生活在城市,大多數人還是來自於農村,不是其本人,就是其父母。三代以上都住在城裡,已經在城市中紮根的人,反倒是少數。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這個國傢依然具有很強的鄉土性。很多人背井離鄉到大城市發展不過是迫於生計,到老瞭,還是要落葉歸根的。
014843dae168c206c5c8e51d3ce155dc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不僅僅體現在土地本身,更體現在人們的思想與人際關系方面。在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公”關系的,隻有“私”關系。
費孝通說: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為此,他舉瞭一個例子。蘇州人“什麼東西都可以向這種出路本來不太暢通的小河裡一倒,有不少人傢根本就不必有廁所。明知人傢在這河裡洗衣洗菜,卻毫不覺得有什麼需要自制的地方。為什麼呢?——這種小河是公傢的。一說是公傢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傢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瞭。”
讀到這裡,我不由得感到痛心,八九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中的許多人依然沒有脫離占“公傢”便宜的習性。走路要走捷徑,因為踩死的草皮是公傢的。抽煙隨地丟煙頭,因為腳下的土地是公傢的。過馬路隨意闖紅燈,因為街道是公傢的。在單位,什麼東西都要多拿多占,因為這都是公傢的,不拿白不拿,拿少瞭就是吃大虧!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用費孝通的話來說,就是公德心被自私心驅走瞭。實際上何止如此,根本的根本就是,我們的許多國人從來沒將自己當公民看。既然都不是公民,哪來的公德心呢?
在一個“私”的社會,人際關系就是以個人為中心的一個一個的圈子。就好比往水裡面丟石頭所產生的一圈一圈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波及的,就可以發生聯系,這就是費孝通所謂的差序格局。一個人的能量越大,所波及的范圍就越廣,圈子也越大。能量越低,所波及的范圍就越小,圈子也越小。
圈子和圈子可以重疊,而且並行不悖。即便是夫妻,丈夫和妻子的圈子也是不盡相同的,甚至可以說,除瞭少數幾個共同的成員之外,其他都是相互獨立的。圈子裡的人的關系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可能相互認識,也可能素昧平生。他們可能是朋友與盟友,也有可能是對頭與敵人。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他們共同位於某個人的圈子當中,因為他們隻是與某個人產生聯系而已,並不一定屬於同一陣營。而且,他們也都擁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圈子。
費孝通指出,這樣的圈子不是一成不變的,有著極強的伸縮性。舉個例子,我們常常說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這是讀書人最為理想的成長途徑。但是,反過來說,我們為瞭國就可以犧牲天下,為瞭傢就可以犧牲國,為瞭自己就可以犧牲傢,最後放棄的才是自己。修齊治平其實就是一組同心圓,這組同心圓以自我為核心,一圈一圈往外推出。
在這樣一個差序格局裡,親疏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離中心越近,關系越親密,離中心越遠,關系越疏遠。這種親疏關系,不僅表現在血緣關系上,更表現在從屬關系上,比如,領導與心腹的關系可能比領導與親兄弟的關系還要親密。這種親密與血緣無關,而是一種基於利益所形成的從屬關系。
於是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任人唯親。因為任人唯親的本質,就是對親緣關系的重視,對人倫秩序的依賴。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任人唯親雖為人所不齒,但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我們所謂的“集體主義”,實際上就是基於差序格局的“自我主義”,一切以私德為維系,“集體主義”雖然穿著“公”的外衣,依然處處露著“私”的本性。因此,我們的這種“集體主義”,實際上就是更大范圍的“自我主義”。在集體中,個人的權利與義務並不明確,一切以集體中最大的“自我”為轉移。
相反,我們所謂的西方的“個人主義”,恰恰就是個人在集體中權利的體現。也即:個人的權利與義務是明確的,隻要能很好地履行義務,就可以自在地享受權利。由此可知,西方的所謂“個人主義”,反倒更像“集體主義”。
費孝通指出,“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裡所有的社會道德也隻在私人聯系中發生意義”。這就可以理解,我們這樣一個人情的社會,為什麼更關註交情與關系,而不太註重權利與義務。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談法治國傢的建設,我認為,建設法治國傢的最大阻力來自於社會,因為老百姓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找關系,而非找法條。很顯然,在法治精神不健全的時代,關系比法條更快捷,更有效。
在差序格局中,很多中國人都隻有立場,而沒有是非。因為這種“私”的關系,所以是非曲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隻講立場就可以瞭。能堅定自己立場的人,無論在外人看來是多麼的錯或是多麼的惡,是多麼的沒有禮義廉恥,對於他所在的這個圈子而言,他就是愛這個圈子,維護這個圈子的大好人。
6eff4109b843b6f4f3d16d2784960811
我常常發文評論長沙的優劣得失,目的就是讓湖南老鄉明白,一味地跟著廣東混是沒有前途的,必須與武漢組成聯盟,共同頂起長江中遊的發展。為此,我挨瞭湖南網民不少的罵。如果就事論事我還好想一點,他們往往直接上升到道德層面,說我不愛傢鄉,是一個吃裡扒外的壞分子。我真搞不明白,長沙根本就不是我的“傢鄉”,為什麼有那麼多湖南人逼著我去“愛”它呢?再說瞭,即便是我的“傢鄉”,難道我就一定要“愛”它嗎?退一萬步說,就算我必須“愛”它,難道就不能進行善意的批評嗎?說到“吃裡扒外”,那更是談不上,我生長在安化,工作在武漢,還真沒在長沙白吃白喝過哪怕是一個半天。
在很多國人看來,你是這個圈子裡的人,就不能發表不同的意見,你發表瞭不同意見,你就是叛徒。如果你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那對不起,你更不能發表不同意見,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資格指指點點。也就是說,不論是圈子裡面的人還是圈子外面的人,你都隻能跟著大潮真心或違心地叫好,除此以外,容不得有第二種聲音。
鄉土社會真的一成不變嗎?也不是,隻是變得比較緩慢,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可能看不到變化的痕跡。但是,在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我們的鄉土社會也發生瞭劇烈的變化。尤其在現代社會與現代經濟的沖擊之下,中國鄉土社會原有的結構形態被一步步瓦解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方基層組織的建立導致紳權消失。在傳統社會中,皇權不下縣,縣以下區域主要靠自治。在這種自治的環境中,紳權發揮著主宰作用。建國以後,隨著鄉鎮和村社組織的建立,統治瞭中國鄉村一兩千年的紳權便沒瞭空間,最終走向瞭消亡。黃仁宇教授說過,民國的成功在於建立瞭一個草創的高層機構,而新中國的勝利則在於,我們不僅繼承和改進瞭這個高層機構,還建立瞭一個直達村組的基層機構,上下的通道終於被打通,這是三皇五帝以來從未有過的偉大創舉。這個通道一旦打通,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無比巨大的,直到今日,我們依然享受著當年的成果。也許有人會說,現在的很多村官不就是當年的鄉紳嗎?話雖這麼說,實質上已經不是一回事瞭。當年的鄉紳靠影響力攫取基層權力,而今的鄉紳,如果不能融入體制,成為體制內的一員,是很難主宰鄉村事務的。
92cd26daa3da5bf0aa29a81a0a67dbb4
第二,隨著公權力深入基層,傢族制度隨之瓦解,傢庭成瞭鄉村最基本的單元。在傳統社會,傢族是很重要的社會單元,不僅可以凌駕於傢庭之上,甚至可以凌駕於鄉裡保甲之上,成為事實上的小型王國。公權力建立之後,傢族制立即瓦解,比紳權瓦解得更為徹底。到今天,即便是再偏遠的鄉村,傢族也很難實際行使權力。
第三,人口大量外流,人與土地之間的捆綁關系逐漸松解。在傳統鄉土社會,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人們很難拋棄土地遷徙到別處去。即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種限制也是非常嚴格的,若非工廠招工或參軍,農民很難離開自己所在的土地。改開以後,限制放開瞭,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有的成瞭農民工,有的在城市落戶,人與土地之間的捆綁關系已經不復存在。
第四,因人口外流,精英層大量落戶城市,導致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現如今,農村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缺乏,其次才是資金、市場、技術、資源等要素的欠缺。改開以來,城鄉二元結構並未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直到近兩年才稍微有所改觀。
第五,傳統文化逐漸消亡,文化傳統也被進一步簡化甚至虛化。在我小的時候,過年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祖父母要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儀式感非常強。而現在,過年無非就是一傢人聚在一起而已,完全沒瞭往日的年味。在我小的時候,每逢過年,村裡都要請戲班子唱戲,傢傢戶戶都跑去看戲。影碟機普及之後,看戲的人沒瞭,唱戲的人也沒瞭。到現在,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各種視頻,連電視機、錄像機都被淘汰掉瞭。婚喪嫁娶,民之大事,歷來都很受重視。喪禮還好一點,婚禮已經被簡化得不能再簡化瞭。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俗稱“六禮”,是從議婚至完婚過程的全套禮儀,即便是我們湖南安化這種偏遠地區,也僅剩下訂婚和迎娶這兩個簡單的形式,甚至訂婚都可以省去。
傳統文化在鄉村正在走向消亡,在城市中也無法紮根,因為我國的城市,大多都是移民的居住區,原住民反而是少數。在大傢都是陌生人的城市,即便農村人心懷本土文化,也萬難在城市中紮根,更不要奢談開枝散葉。有些城市直到現在都沒有形成城市文化,導致文化傳統在城鄉兩頭都無法生存。傳統文化失去瞭附著物,這就是鄉土社會原有形態被打破而新形態尚未穩定所造成的一大弊端。
總的來說,盡管鄉土的中國存在各種各樣的弊端,然而,這就是我們的哲學與文化的具體體現。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更具有時代性,更具有中國性。
(2022年11月19日於武漢)#讀書#
一、學歷、工作年限、工作單位證明三者必須具備1. 大專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函授、自考 、電大 網絡教育)2. 本科分全日制和...
前文概要結論先行(左邊標粗為推薦款):年度最新款/熱賣款投影儀介紹區體驗檔(2000~3000)極米NEW Z6X在同價位裡,性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