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伤寒论》桂枝汤证第1讲,分为4部分:①字面翻译;②“气”、“血”、“营”、“卫”;③桂枝汤的原理;④桂枝汤的实际用法。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茶话伤寒论》的第7讲。首先回答一个问题,自从我的电子书《学医沉思录》和视频《茶话伤寒论》发布以来,不少朋友向我咨询一些病的治法。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首先,我没有从医资格,所以我不能告诉你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遵纪守法是必须的。其次,即便我有从医资格,通过网络为人诊病的效果一般也都比较差。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凡是容易治的病人们通常在现实中都就已经解决,能留在网上咨询的一般都是疑难杂症;第二,网络上只能问诊,望诊、辨舌有色差,无法把脉、按压身体,听声音也不准确,中医四诊就丢掉l3个,所以辨证的失误率非常高。最后,朋友们遇到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如果还能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强烈建议自学中医来解决问题。除了我自己之外,我还遇到过两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我一个女同学,痰饮、心悸十多年,多处求医无效,后来自学中医4年后自己治愈;另外是我一个熟人,他媳妇患不孕症,西医宣布绝无怀孕可能,他很气愤,然后自己研究中医数年,后来他们夫妻生下一对龙凤胎。但是,话说回来,同是中医爱好者,大家在中医方面有什么疑难和心得,欢迎一起讨论!
先解释字面意思。
“太阳中风”,联系之前的【6.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即太阳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阳浮而阴弱”,在康平本中前面有个“脉”字,即“脉阳浮而阴弱”,之前讲过,《伤寒论》脉的阴阳不好理解,在这里,我的理解是,阳浮就是脉浮,阴弱就是脉缓。伤寒大家黄元御的解释是寸脉为阳、尺脉为阴,也就是寸脉浮尺脉弱,其他很多伤寒名家也是这么理解的,我对此表示质疑,这个原因是受到宋本、桂林本等《伤寒论》“辨脉法”篇的影响。我的个人经验,在脉法中,判断伤寒和内伤的区别在于,伤寒病一般不区分寸关尺,而内伤病需要区分寸关尺。太阳病脉浮,是寸关尺都浮,因为常有头痛,气血向头部聚集,所以寸脉也常常浮得更明显一些。“啬啬”,肌体畏寒收缩的样子,如秋天的那种冷;“淅淅”,被风吹到以后打寒颤的样子。“啬啬”、“淅淅”,即畏寒收缩、皮毛振栗,就跟我们被吹到冷风以后发抖,起“鸡皮疙瘩”时的那种感觉差不多。“翕翕(xī xī)”,大多数人认为是程度轻微,“翕翕发热”即轻微发热。“翕”字在《说文解字注》中意思是鸟类在起飞前收拢翅膀,在《注解伤寒论》中解释为“翕翕者,熇(xiāo)熇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就是说,体表发热,温度不高。因为太阳中风常有自汗,凡是出汗期间的发热都热不到哪里去,这是常识。“桂枝汤主之”的“主之”,理解为十分对证、非此莫属。在《伤寒论》中,表示使用某个方药的语气有“主之”、“宜”、“与”,“宜”有建议、商榷(què)之意,说明也可能存在别的方法或更好的方法;“与”则常常有尝试的意思,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这句话翻译过来,太阳中风,脉浮缓,发热、自汗,皮毛振栗,鼻子不通,干呕,用桂枝汤。
桂枝汤总共5味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5.625克,桂枝3两就等于3×15.625=46.875克,后边那个括号里面的“去皮”是药味的炮制、加工方法。甘草2两,甘草需要炙,“炙”就是用蜂蜜加水煮沸后加入甘草拌炒至干爽。生姜“切”,大枣“劈”这是必须的,煎药是为了得到中药的药性,生姜不切片,很难熬出药效,大枣更是如此,大枣的皮“密封性”特别好,不掰开的话,药汁中几乎就没有枣肉的味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人,你不叮嘱,他们绝对懒得去想问题,比如说中药里面的草果、砂仁等有壳保护的一定要去壳;酸枣仁、石膏、龙骨、牡蛎等一定要粉碎成细粉;生半夏、贝母那些质硬的尽量切片或粉碎成小块;大枣那些皮厚的一定要掰开,……,一切都是为了提炼出药效。这些应该都是生活常识。
最后看煎服方法。“㕮咀”就是用口将药物咬碎,看来东汉时期的人还是很“粗暴”的,后人用其它工具切片、捣碎或锉末,效果相同。“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东汉时期的1升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00毫升,7升水就是1400毫升,接近3斤水,文火煮,待蒸发掉超过一半,能过滤得到3升水(600毫升,1斤多一些)为度。“适寒温”,就是冷热适合自己,这个因人而异,并没有什么太细致的要求。“服一升”,喝2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喝完以后还要喝200毫升的稀粥增加发汗的能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趁热穿着厚衣服或者盖上厚被子,2小时左右,全身潮潮的好像出汗又好像无汗的样子最好。不能出汗太多,如果人像是从水里出来一样,那样的话病必然不能痊愈。如果喝了一次就出汗了,而且症状消失,后边的药就不用喝了。如果不出汗,就像之前一样继续喝桂枝汤喝粥;如果还是不出汗,可以缩短喝药的间隔时间,半天时间可以喝掉全部的600毫升。“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生冷,如水果类全部都是生冷,冷应该理解为性寒,并不是指冷的食物;粘滑如糯米糕之类,及肉类、油腻也会加重消化负担,要避免;五辛就是葱姜蒜韭之类,可能会误导药性;酒酪就是含有酒精的,避免发散过度;臭恶,想必是注意饮食卫生,烂了臭了的东西肯定不能吃。禁忌这段,能忍住就尽量忍一下,实在忍不住,少量吃一些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显著影响药性就可以,总归,生病的时候还是需要饮食清淡、饥饱适中、保证休息。
煎服方法这段有一部分是重复的。“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与“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是重复的,中间那句“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直接说注意观察就行了。这一段写得非常详细,我认为,“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囉囉嗦嗦的,不像仲景风格。
字面意思弄懂以后,我们先看什么是“气”、“血”、“营”、“卫”。
“气血”,某中医名家曾言,脉管中流动的能看得见的血(也就是西医所谓的“血”)叫血,血中所含的有用精微叫气。即,血偏于物质;气偏于能量。陈某不才,对于这种说法不敢茍同!愚以为,“气血”二字,简单说来,供应系统为血,消耗系统为气。就像电线和电灯,电线传输能量,是血,电灯转化、消耗能量,是气。电力充足,电灯功率大,那么就灯光明亮。反之,灯光不明亮只有3种可能,电足而灯弱,灯强而电弱,或灯弱电亦弱。于中医而言,肝主血,肺主气。讲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肝是肝,肝又怎么能是血呢?这样讲是站在气化的角度,肝的生发之力决定了血的状态,反过来,肺的肃降能力决定了气的强弱。如果不从气化上理解这类问题,你会被中医的很多类似的说辞困死。营卫就是人体体表的气血,体表之血曰“营”,体表之气曰“卫”。
举个例子吧,我小时候有一年夏天上厕所,那时候农村的厕所都在室外,夏天还好,冬天上厕所实在考验意志。我家厕所在猪圈旁边,那天早上,我蹲完坑,站起来的时候突然一下子眼前发黑,就要倒地,好像外部的世界要关闭了一样,心跳加速,瞬间大汗淋漓。因为我很熟悉环境,我闭上眼睛抓住厕所门口的砖墙,靠在墙上,过了几分钟,慢慢恢复正常。这就是血虚。因为久蹲,突然站起来的时候,血的供应能力太弱,没有跟上趟,脑部缺血而出现眼前发黑。
再举个例子,血痹。“血痹”这种状况,相信体验过的人不多。很多年以前,有段时间我逐渐发现自己身体有一个变化,就是我的下肢挠痒痒挠起来不像是挠自己,感觉木木的,再后来,躺下以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听到自己的血管跳动,尤其背部的血管,心脏跳动的时候血液和血管壁摩擦的声音清晰可闻。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自己的额头有铜钱那么大一片似乎有虫子在皮肤里面动,用手摸起来却又好著,那段时间也感到瞌睡特别多。后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而愈。黄芪桂枝五物汤喝下以后不到10分钟,人会感到非常非常瞌睡,睡下以后一觉醒来,病愈,状态恢复正常。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桂枝汤和解营卫,黄芪补体表之气。皮肤感觉异常,是因为体表的气(卫)不足,下肢距离躯干较远,所以提前就能感觉出来。能感觉到血管跳动,我猜想其中的原因,气不足,相对于对血的消耗就变弱,所以血就相对显得太强,血管压力的高低幅度便增加,从而能感觉到血管跳动。总结起来,主要的问题是卫气不足,也就是体表的气出了问题,没有把血消耗、转化成为人体所需之物,以至于对体表的感觉出现了异常。顺便多讲两句卫气对于人的影响。我个人不喜欢运动,程序员的工作也主要以坐着用电脑为主,所以我体能比较差。有一次和兄弟们约好第二天爬山,我当时正在尝试“(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所以前一天刚好喝了这四味药。我第二天爬山健步如飞,毫无困意,反倒我兄弟们一路上气喘吁吁,爬山以后晚上吃烧烤,他们个个累得无精打采,我仍然精力旺盛。可见“气”对于人体能的影响非常明显。
很多朋友应该都有体会,中午吃饭以后特别瞌睡,吃得越多越明显。吃饭以后,脾胃就要去消化食物,气血向脾胃聚集,头部、四肢的气血就会减少,所以人就会昏沉困乏,四肢倦怠。扛过这段时间以后,食物转化为能量,气血恢复,人的精神也随之恢复。越是气血不足的人,饭后就越瞌睡。另一种情况叫“食复”,就是说,病已经被治愈,暴食以后之前的病又复发了。因为吃得太猛,气血聚集于脾胃,导致以前的病灶处没有足够的气血来保持秩序,被压制的东西又反弹作乱,又或者直接伤于食而生病。
接着看桂枝汤的原理。
桂枝汤的原理,先要看桂枝汤的用途,就是说,桂枝汤是在解决什么问题?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太阳中风的象是什么?在太阳篇中,脉浮,中风和伤寒都有,然而,中风脉缓自汗,伤寒脉紧无汗,缓与紧相反、自汗与无汗相反,所以,太阳篇桂枝汤的背面可以看做是麻黄汤。
桂枝汤脉浮缓、自汗这件事像什么?像不像打渔的时候渔网漏鱼?像不像做生意不善管理而漏财?类比于社会现象,就是意志不坚定,自由散漫,容易受环境影响,缺乏管理,缺乏内敛。而麻黄汤正好相反,过于拘谨,严格遵守纪律、约束自我,不能痛痛快快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用人生来比喻一下,桂枝汤证终生漂泊,各种折腾,一事无成;麻黄汤证,精忠报国,练就一身功夫,却从未得志,郁郁而终。
桂枝汤五味药,桂枝气厚性温,取肉桂树的皮达于人体之表,既能祛寒,又有“通”和“解”的作用;芍药酸敛,把松散的状态扳回来,恢复卫气的秩序;生姜大枣补营卫,甘草安中。桂枝汤这件事打个比方,就像边防军缺乏纪律,花费了很多钱粮,虽然也在向外攻击(自汗出),但是更多的却是在牺牲自己,后勤人员满肚子牢骚(发热)。桂枝就像一个有威望的将军,善于平衡士气与纪律,把边疆全军上下拧成一股绳;芍药就像战略,由轻敌冒进变为沉着防守;生姜和大枣就像修复工人,把边疆之前缺失的、被破坏的修复回来。甘草的作用是安中,因为兵力都在边境,内部空虚,需要防范内部动乱,就如同打架的时候,虽然最终是手足在攻击,但腰腹的肌肉必须处于紧张状态。
桂枝汤最重要的药味是什么?我认为是芍药。桂枝重要不重要,当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了芍药,就无法断根。我曾亲自试验过,桂枝汤证出现,用“桂枝去芍药汤”,喝了以后时间不久症状消失,我当时还挺高兴,觉得芍药可有可无,因为在我看来是发现了仲景一个BUG。但是没高兴太久,过一段时间症状就恢复了,而且比之前更痛苦。加了芍药以后,喝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谓营卫不和,可以理解为电路正常、灯泡正常,但是接触不良。接触不正常是因为“风”在暗中搞破坏。桂枝具有和解营卫的作用,但没有清除邪气的作用,芍药清风才是除邪,不除去这个邪气,这个病就没有除根。谈到“风”,关于风是怎么回事,这个在中医里很不好理解,下一讲再具体讨论。
中药的药性比中医的辨证更难理解。桂枝汤中的桂枝,所处的角色是什么?是不是桂枝温通(能量强大、善于流通)的作用?是不是桂枝用皮而药性走皮表的作用?又说“肉桂树下无杂木”,是否因为肉桂这个树具有清理其它“木气”的作用?这是研究中医必须考虑的问题。“木气”和“风”是一件事,在这里,我认为桂枝不是清风的作用,而是走皮表温通的作用。通的作用突出,则有解郁的效果,中医所谓的“理气”就是这个道理。桂枝汤和麻黄汤中都有桂枝,这是因为邪气为风寒而且中人皮表的缘故,芍药向内而敛,麻黄向外而发,这才是关键所在。继而看甘草,《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仁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圆等);毒者,暴而无制(乌梅汤、大黄蛰虫丸),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以为行险侥幸之计,不异于破釜沉舟,可胜而不可不胜,讵诚决胜之道耶?”,可谓颇有见地。也就是说,磨诸药之棱角以成方,磨方之棱角以适人。暴病猛剂,取其速效,用其棱角,故不用甘草。其它三味药,芍药、生姜、大枣容后细说。
理解桂枝汤的原理以后,看桂枝汤的实际用法。
在实际应用中,有3个问题,第一,汉代的每两,今天用多少克?第二,桂枝用桂树嫩尖、桂皮还是桂心?第三,芍药用白芍还是红芍?
第一个问题,根据考证,东汉时期的一两相当于现在15.625克。关于结论,因为我不从事相关行业,无法质疑,所以只能使用这个结论。如果按照今天常用的中药材,这个量无疑大了一些,比如桂枝汤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不计大枣总共11两合我们现在171.875克,加上12枚大枣应该在200克以上。但实际情况中,我们一般的用药量没有这么大,像我自己一般是汉朝的每两按3克算,清朝时期的一钱也按3克算,个别需要加大药量的也只是按照5克,这样的药量在实际中是可行的,从未表现出病重药轻的问题,当然,也没有表现出病轻药重的问题。据说,汉朝时候用的中药是新鲜药材,也就是带水分的,而我们现在用的药材都是晾晒加工以后的干药材,所以误差并不大。我们知道,白芍大约3、4斤新鲜的白芍晒干为1斤,甘草大于4斤半晒干为1斤,所以对于大部分中药来说,新鲜药材折合为1/3到1/5的干药材是合理的。如果这个说法正确的话,《伤寒论》中汉朝的每两,折合现在3克到5克是合理的。接着,我们再看,甘草旁边有一个“炙”字,很可能是后世中药已经有了干货饮片以后才改的。另外大枣“劈”这类旁注的加工方法,应该也不是仲景原作。想想看,达到仲景那种层次的人,这类常识自然不言而喻,不需要特别指出。
第二个问题,桂枝用什么?先抛出一个观点,我个人用桂枝全部用的桂皮(肉桂),凡是我用桂枝的都是如此,效果很好。我试过所谓的桂枝尖切出来的那个小段,没有感觉出明显药效。至于桂枝嫩尖,我不大相信网上能买到真货,所以没有尝试过。因为我没有精力去做这方面的考证,在网上了解到,根据别人的考证结论,《伤寒论》桂枝汤中的桂枝就是我们现在调料中所使用的桂皮。目前姑且这样认定。
第三个问题,桂枝汤的芍药应该用白芍。芍药有两个功效,一个是敛,一个是破。在桂枝汤中,芍药的作用是敛,向内收;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中,芍药是破的作用,清泄肝胆气逆而生的风火。木气具有生发的作用,与木气相反的方向即芍药的药性,即抑制风木,把那些玩过头了的木气给它拽回来。关于白芍和赤芍,《本草纲目》中说:“白芍药益脾,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色白象金,有收敛的作用;红色象火,入血活血。故桂枝汤中用白芍。顺便说一下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我小时候暑假基本全是在我舅舅家度过的,外爷从山上移栽了很多牡丹和芍药在房子周围,每到夏天,房子周围牡丹花和芍药花非常鲜艳。我每每说成是牡丹花或者说成是芍药花,因为我觉得牡丹和芍药是一样的。后来过了很久很久我才知道,牡丹是木本植物,到冬天枝干仍在;而芍药是草本植物,到了冬天就枯萎了,正月开始从土中重新发芽。牡丹花把根挖出来,去掉根中间的木芯,就是中药里的丹皮。芍药则是直接把根切成片,中间没有那个芯。
这一讲就到此为止。
本讲内容总结一下,《伤寒论》桂枝汤证第1讲,分为4部分,①字面翻译;②“气”、“血”、“营”、“卫”;③桂枝汤的原理;④桂枝汤的实际用法。
下一篇
DETR 的出现掀起了一波端到端检测器的高潮,各种结构下 FCN(DeFCN, OneNet 等),R-CNN(Sparse R-CNN 等),DETR (DE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