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场 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是指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换句话说,就是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单句。非主谓句有名词性的和动词性的两种,前者一般是名词句;后者一般是无主句。
一、名词句
由一个或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诗句,并且词语之间不构成主谓或偏正关系;在释义时虽然可以勉强添补上其他成分,但是,句子本身是自足的,没有任何省略,这类形式的句子称为名词句;或者在一个格律句中虽有主谓结构,但是还有独立于这个主谓结构之外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样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是名词句。
(一)名词句的内部形式
1、单一结构。即一个格律诗句仅由一个偏正短语构成,中心语是一个名词,修饰语为这个名词的定语。换言之,单一结构的名词句就是由一个定中短语构成的诗句。例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上下联中的“酒”和“炉”两个名词是中心语,其它成分分别是它们的定语。七言的如“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望驿台》),上下联中的“柳”和“花”两个名词是中心语,其它词语分别为这两个中心语的定语。
2、复合结构。指一个格律诗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句。这样的诗句实际上是一个紧缩句、列锦句,或者说是一个复句。根据分句的数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二合结构。即由两个名词句构成的紧缩诗句。例如:“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欣《望秦川》),上联由“秋声”、“万户竹”两个名词句构成,下联由“寒色”、“五陵松”两个名词句构成。七言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上联由“昨夜星辰”、“昨夜风”两个名词句构成,下联由“画楼西畔”、“桂堂东”两个名词句构成。
(2)三合结构。即由三个名词句构成的紧缩诗句。例如:“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唐·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上联由“枫林”、“社日”、“鼓”三个名词句构成;下联由“茅屋”、“午时”、“鸡”三个名词句构成。七言如“寒城猎猎戍旗风”(唐·罗隐《登夏州城楼》),由“寒城”、“猎猎戍旗”、“风”三个名词句构成。
(3)四合结构。即由四个名词句构成的紧缩诗句。四合结构只有七言诗句中才有,且不多见。例如:“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由“水村”、“山郭”、“酒旗”、“风”四个名词句构成。
(4)名词句和主谓句混合组句。例如:“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宋·梅尧臣《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片雨”、“残阳”为名词句,“北郊晦”、“西岭明”为主谓句。
(二)名词句的外部形式
1、上下联都是名词句,而且它们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没有结构关系。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七言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2、上下联中只有一联是名词句。
(1)上联是名词句,下联不是。例如:“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唐·李商隐《无题》)。
(2)下联是名词句,上联不是。例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
(三)名词句的修辞特点
1、形象。诗词崇尚形象思维,诗人喜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苏轼赞扬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名词句的每个名词都是一个直观的、鲜活的形象,它突出地体现了诗歌的形象性。
2、含蓄。作者的主观情志,不是用抽象的的叙述直白地告诉读者,而是通过一个意象或者几个意象构成的画面,含蓄委婉地传达给读者。读者须从这些意象或画面中细细品味作者意思,就像名茶美酒一样,需要细细品尝,而越品越有味道。
3、朦胧。名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或描写的对象,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而名词句没有谓语,那么句中的名词是主语还是宾语就难以断定。诗人通过这些名词想要传达什么意思,读者难以直接判断;只有将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意象,联系诗词的标题、上下文的语境、全篇的意境,以及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来感悟和揣测作者的意图。即便这样,有些诗意仍如雾中之花,看不清晰。例如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经过一千多年的争论,仍然见仁见智。因此,如今有人把李商隐称为朦胧派的祖师爷。
二、无主句
无主句即没有主语的诗句。这类句子相比名词句的复现率要低。
(一)无主句的内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由一个动宾短语构成。这类情形较多,常用“欲知”、“请看”、“独有”、“无令”、“闻道”、“可怜”、“只应”等惯用词语充当谓语,置于句首领起全句。例如:“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李白《春感诗》),“欲知豪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唐·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其二)。
2、由一个状中短语构成。这类情形很少见。例如:“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李白《赠郭将军》)。
(二)无主句的外部形式
1、一个无主句就是一个格律诗句。例如:“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上下联都是由一个述宾短语构成的无主句。
2、一个无主句横跨两个格律句。上联的前两个字或前一个字是谓语,后面的字和下联的字共同构成宾语。例如:“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唐·李益《扬州早雁》);“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唐·张泌《春日旅泊桂州》);“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唐·郑谷《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三)无主句的修辞作用
无主句通常出现在尾联,由于句首的谓词具有强调意愿或提请注意的功能,因此使得原本普通的叙述句或描写句,或成为了信息的焦点,或带上了较强的抒情性。例如:“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川作逝波。”(宋·令狐挺《题鄜州相思铺》)如果去掉句首的谓语“只应”,句义也通,但是,对于历代“征人”饱尝相思之苦的强调意味,以及蕴于其中的同情、愤慨之情,就会荡然无存。再如:“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唐·虚中《悼方干处士》)以突出事实的方式引人思索,情感倾向非常明显。而“请看”、“闻道”等谓词会使其关联的宾语部分成为焦点信息。
記者:Lydia來源:BuzzFeed咳咳,各位L社的小夥伴們,今天要開車瞭,大傢請坐穩……幾天前,一位外國女網友在推特上分享瞭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