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河阴之变的背后
上一篇介绍了河阴之变的经过,杀死了洛阳朝廷汉化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高门3000多人,其中很多是父子兄弟同时罹难。胡太后和三岁的幼帝元钊被尔朱荣残忍的扔入黄河溺死。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的孝庄帝元子攸被契胡士兵们控制,元子攸的兄长元劭和弟弟元子正在元子攸帐前被杀。
这场在中国历史上残暴指数爆表的屠杀,究竟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在历史上众说纷纭。随着对史料蛛丝马迹的梳理,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
让我们来看一下河阴之变的几位人物:
尔朱荣:
《魏书》记载,尔朱荣年轻时曾经在洛阳禁军任职,与洛阳权贵产生过广泛交际。推测,洛阳禁军士兵主要来源就是各地的鲜卑或杂胡武人集团,而朝廷往往选择各地胡人武人世家子弟担任禁军中下层军官,为这些武人子弟提供了历练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怀柔姿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北魏朝廷与地方胡人武人世家之间的感情。然而,当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时,这种做法反而有利于武人世家子弟了解朝廷虚实,建立与朝廷的人脉,为自己的政治图谋做准备。
尔朱荣的妻子北乡公主,是景穆帝拓跋晃的十一子拓跋祯之女,妥妥的元魏皇族,只是隔了许多代之后成为远支皇亲。按辈分来算,北乡公主与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同辈,相当于孝庄帝元子攸的祖母辈。北乡公主的兄长元英的儿子元熙“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在五年前,元乂杀害宣武帝弟弟–公正贤明的清河王元怿,幽禁胡太后,独揽大权,祸乱朝政。元熙出于对元魏社稷的一腔赤诚,起兵勤王,可惜兵败,元熙和他年少的儿子元景献、元仲献等人都被元乂杀害。元英第四子元略,也是北乡公主的亲外甥,他忌惮尔朱荣的势力和野心,尔朱荣因此记恨元略,河阴之变时,尔朱荣和北乡公主将元略也招来河阴,坐视元略被杀害。尤其丧心病狂的是,比元略更年轻的元英第五子元篡、第六子元义兴也都被招至河阴,他们与尔朱荣并无多少过节,且是北乡公主亲外甥,尔朱荣和北乡公主却依旧没有伸出援手,坐视二人被骑兵砍杀。
费穆:
鲜卑人。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河阴之变的建议人。费穆当时担任禁军武卫将军,他统领下的洛阳禁军直接缴械投降,尔朱荣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洛阳,费穆“功不可没”。
元鸷:
比起北乡公主,元鸷与北魏皇室的血缘关系更远。元鸷的祖先是北魏开创者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也可能是生父)拓跋什翼健的弟弟拓跋狐的直系后代。史书记载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段,在尔朱荣挥手命令契胡铁骑冲入祭坛挥刀砍杀公卿时,尔朱荣登上小山坡,而元鸷就站在尔朱荣身边,与尔朱荣一同欣赏小坡下的屠杀。史书中说,元鸷与尔朱荣是在河阴之变前后才结识的,可是元鸷的墓志铭被发现了。墓志铭透露了一个史书不曾记载的细节,宣武帝在位的延昌年间,元鸷曾奉宣武帝旨意前往六镇抚慰,元鸷亲眼目睹了六镇酝酿着的巨大的危机,在走访六镇途中,元鸷曾经过尔朱荣家族的领地并被设宴款待,元鸷与尔朱荣的相识很可能早至宣武帝时期。
也就是说,鹰鹫般的宣武帝阴毒的目光扫向水面时,他只看到了水面上显而易见的猎物–比如宣武帝叔父、元子攸生父彭城王元勰这样显赫的皇室宗亲。可是在宣武帝看不到的水面之下,将在不远的未来搅动天下局势的野心家们,正在渐渐生长蔓延。
元天穆:
尔朱荣最亲近信赖的谋臣。他也是拓跋狐的直系后代,与元鸷有同一个玄祖父。六镇起义时,尚书令李崇和广阳王元深北上讨伐。元天穆出行慰问各军。路过北秀容时,遇见了尔朱荣。两人深相结交,结为兄弟。不久,元天穆担任并州刺史,成为尔朱荣的心腹。正是元天穆建议尔朱荣领兵南下洛阳,夺取北魏政权,尔朱荣发兵时将老巢并州的军政大权都交托给元天穆,足见二人之间的信任程度。
元天穆身为元魏贵族,皇室远亲,却与尔朱荣共谋。元天穆明知尔朱荣有可能会取代北魏王朝,自己的拓跋亲人即将遭到劫难,却冷血的支持尔朱荣。
尔朱世隆:
河阴时也担任著禁军将领,并且极有可能协助了元子攸兄三人投奔尔朱荣的计划。
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传》中提到,尔朱荣曾与慕容绍宗商量是否要将洛阳公卿全部杀死(“悉诛”)一劳永逸掌握北魏朝堂,但是遭到慕容绍宗的反对,认为这样做出师无名 :太后淫虐,天下共弃。公既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实谓非策”。可见在屠杀发生前,尔朱荣曾与心腹部将们进行过商议。
慕容绍宗的出身也很高贵,他的曾祖父慕容腾,是著名的十六国名将慕容恪的孙子(前燕武宣帝慕容廆-太原王慕容恪-慕容绍-慕容腾-慕容郁-慕容远-慕容绍宗)。慕容恪是十六国一代战神慕容垂敬爱的兄长,慕容垂重建慕容燕国后,待侄子慕容绍非常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恩将仇报,攻灭后燕时,慕容绍宗的曾祖父慕容腾投降,进入北魏后,家族沦为贱民,被道武帝迁往六镇守卫。因此慕容绍宗对北魏王朝是有仇恨的。
预言家:
在河阴之变前,还出现了预言家。比如朝臣孙绍看着朝廷公卿们对辛雄说:这些人都该死,只有我和你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山伟传》中也留下过僧尼望着前往河阴的朝臣背影时,对山伟预言他们会遭难的记载。
提前安排:
在事变之前,尔朱荣对于诛杀对象似乎有过缜密的考虑。尔朱荣曾听说仆射元顺为人正直,曾为武人谏言,在河阴之变前,特地嘱咐朱瑞:“可语元仆射,但在省,不须来”。朝臣中一些曾经施惠于北迁武人的或曾为武人鸣不平的官员,在河阴事变前似乎不少都受到了特别的关照,曾对尔朱荣“接以恩义”的元乂之父江阳王元继,不仅免与河阴之难,且在事变后进为太师、司州牧,居百僚之首。谁该死,谁可以活,尔朱荣集团应该曾拟订过一份名单。但是在河阴之变当天,局势似乎失控,部分本该在保护名单中的人也在混乱中被杀。
孝庄帝元子攸是否参与其中?
在元乂被铲除,胡太后二次摄政,亲信宠臣,忽视对宗室和士族利益的关照,引起元魏宗室和汉族高门世家的不满。因此这两股势力转而选择明确表达出重视宗室和汉族高门的元子攸。而元子攸有了两股力量的背书,有了与尔朱荣相互利用的资本。也许尔朱荣曾告诉过元子攸,自己将会清洗一部分朝臣,而元子攸和高门士族以为这场清洗是小范围的。迫于尔朱荣的淫威和树立自身威信的需要,元子攸也许接受了尔朱荣”有限诛杀“的计划。同时,士族高门也幻想通过追随孝庄帝元子攸,保障自己的既得权势。可是,尔朱荣和武人集团的打算并不是“有限诛杀”而是“大行诛罚、悉诛百官”,他们希望的,是彻底铲除北魏朝廷和文官集团,由胡人武人掌握全部统治权力。
最终的结果就是,孝文帝迁都以后形成的汉化鲜卑贵族的主力在河阴之变中被尽行屠戮,与汉化的北魏政权利益深度捆绑的汉族高门也在河阴屠杀中遭受沉重损失,元子攸的兄弟和亲信丧命,甚至威胁到元子攸自己的生命。河阴之变,标志着文官集团与武人集团的决裂,标志着汉化的鲜卑贵族与汉化程度较浅的胡人武人的分道扬镳,孝文帝改革仅仅三十年后,北魏王朝在文武解体的惨烈屠杀中走向终点。
河阴之变的迷雾里,有一点是可以看的很透彻的,那便是那个时代人性的黑暗,残存的兽性,以及对生命的轻视。
尽管尔朱荣看似胜利了,他通过河阴的屠杀令洛阳朝堂为之一空,轻易篡取了王朝大权。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河阴之变将他的有勇而无谋展现在天下面前,他完全不懂得怀柔与统战。如果尔朱荣在河阴屠杀的是那个年代被视为草芥的奴隶、不顺从的民众或者反叛的士兵,那没什么要紧的。问题是,尔朱荣屠杀的是贵族、朝臣和士族,他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将屠刀挥向组成统治权力的阶层,那么谁可以安心与他合作?尔朱荣就这样将自己推向了权力游戏规则的对立面。
《北史》:河阴之下,衣冠涂地,其所以得罪人神者焉。
下一章:
元彧回来了,萧综拯救元恭,陈庆之北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