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反艦導彈:50年代冥河導彈為例:通俗易懂地講解反艦導彈工作原理 @Simonlee8000
文中對操作流程做這樣的描寫:
結構圖
P-15(SS-N-2)的流程非常經典:配套的目標搜索和火控雷達發現目標的位置,下達發射指令,火箭助推器點火提供初速度,而後渦輪噴氣發動機工作維持80公裡的飛行,飛行中段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飛行末段(到達目標附近)主動雷達開機(紅外引導頭也會開機)搜索目標位置,根據雷達反射信號,持續修正導彈的飛行姿態和速度,最後一頭撞向目標。
這一時期的導彈直接使用飛機的渦輪發動機,外型同樣酷似米格21戰鬥機,制導系統多為無線申指令制導或架束式制導,但射程、命中精度及威力等方面明顯領先於傳統火炮。後代的反艦導彈在SS-N-2冥河的框架下,不斷提升“制導系統的智能性”“抗幹擾能力”“最大航程”“沖刺突防的速度”“躲避攔截的機動性”“隱身能力”“低空飛行能力”。
第二代反艦導彈:70年代“飛魚”、“迦伯列”、“海上兇手”、“海上大鷗”
第二代反艦導彈主要采用火箭發動機,制導系統多為具有“發射後不管”能力的自主式制導。飛行彈道降低到掠海高度,導彈的體積也向小型化發展。
“飛魚”AM·39系統采用1臺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和1臺環形固體火箭助推器,制導體制為慣導+主動雷達末制導,戰鬥部為半穿甲爆破型(質量165kg,配觸發延時和近炸雙重引信),彈徑為350mm,彈長為4.69m,起飛質量為652kg,最大射程為50~70km,巡航速度達到0.93Ma,飛行高度為15m。
第三代反艦導彈:80年代
動力系統采用小型化的渦輪/渦扇發動機,使得航程得到較大突破。開發瞭超視距制導技術,廣泛采用瞭一彈多用和模塊化技術。
“捕鯨叉”RGM-84A,動力系統采用1臺渦噴主發動機和1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制導體制為慣導+主動雷達導引頭,戰鬥部為半穿甲爆破型(質量230kg,配延時觸發引信和近炸引信),彈徑為343mm,彈長為4.64m,最大射程為227km,巡航速度達到0.75Ma,飛行高度為30m。
反艦導彈射程超越50km後,發射平臺已經不能給導彈提供目標的參數,需要”中繼制導“平臺。無數據鏈中繼制導方式一般有艦載直升機(含無人機和預警機)中繼制導和衛星中繼制導等方式。文中這樣寫道:
第四代反艦導彈:本世紀初
演變成超音速和亞音速兩大發展方向,知名的LRASM就是亞音速隱身路線,在隱身、低空機動性能、命中精度和射程等具有很大的優勢。超音速傢族包括:早期的SS-N-22、YJ12、雄風3、佈拉莫斯等等導彈,強調高速、高機動性、掠海飛行能力。
第五代反艦導彈:20年代
反艦導彈的突防對象主要是艦載低空探測雷達紅外監測、雷達預警接收系統以及其它“軟’、“硬”防衛武器。因此,增加反探測性和提高抗毀傷、抗幹擾能力是提高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的基本出發點。目前正在研究把降高、增速、隱身和增強電子對抗能力等多種突防手段綜合應用的最佳方案
三條路線:低空、高速、隱身
LRASM導彈主要特點為亞聲速、遠程化、高毀傷、自主制導、隱身化、智能化。文章中具體提到:
反艦彈道導彈是在初段、中段與普通的彈道導彈相似,但末段制導和突防與飛航式反艦導彈相似。反 艦彈道導彈充分優化瞭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的優勢,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