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8.肖像藝術是如何演進的?

攝影誕生之初,實際應用的領域並不廣泛,其中聯系最為密切的當屬肖像。至於為何?這還得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度過瞭黑暗的中世紀,來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的思想進一步解放,文學藝術領域碩果累累,先後出現瞭“文壇三傑”和“美術三傑”等代表性人物。

△文壇三傑,分別為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美術三傑,分別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如此濃厚的藝術氛圍,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藝術觀。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肖像藝術一直都受到很高的重視。

因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肖像不僅能夠記錄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能夠揭露人物的內在性格。

△Mona Lisa,約1502-1506,Leonardo da Vinci

而且從18世紀末開始,關於肖像的姿勢、姿態和表情應該展現人物內心的觀點被廣泛解讀,很多文章都認為肖像應從記錄人物外表上升到揭示人物內心和靈魂的高度。

其中,約翰·卡斯帕·拉瓦特(Johann Kaspar Lavater)[1]1789年發表的《論相面術》(Essays on Physiognomy)系列文章,將肖像應該揭示人物內心的這個觀點表達得最為清晰明確。

30011f4fa6e63704db5c65d43c25a2b7△Johann Kaspar Lavater,by August Friedrich Oelenhainz

他認為“畫傢開發瞭透過人物外表洞察其內心的天賦,這種洞察要通過那些很自然的細節,而我們往往會不經意忽略它們。”

關於肖像應該揭示人物內心的觀念已然成為一種潮流,並一直影響到20世紀。而從17世紀開始,歐美國傢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對肖像藝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Van Gogh self-portrait,1889

因此,藝術傢們想盡辦法,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新需求。除瞭傳統的繪畫肖像,袖珍肖像、人物剪影、肖像描摹等新形式層出不窮。

在眾多新形式中,袖珍肖像是最接近傳統大型肖像藝術的。盡管它規格很小,但通常以象牙作底,采用彩色繪制,並要求繪畫者有充分的想象力和精細的技巧,來傳達人物神情。

△《埃本·法雷》(Eben Farley),1807年,象牙袖珍肖像,愛德華·格雷尼·馬爾伯恩

作為珍貴的紀念品,袖珍肖像通常被裝裱在精致的盒子裡或者插入到小金盒,後來達蓋爾式攝影法制作的肖像也采用瞭這種裝裱方式。

而常常被認為是窮人的袖珍肖像的肖像剪影,其實有時候規格並不小,而且也吸引瞭不少能夠負擔繪畫肖像的人。

首先,藝術傢們會根據投射的原理,用油墨來勾畫人物影像,或者在黑色的紙上徒手繪制,然後再將黑色的紙張置於淺色的背景上。

△約翰·卡斯帕·拉瓦特人像剪影儀,約1780年

不過,剪影隻能呈現人物輪廓,但對於捕捉和展示人物表情並沒有太大發揮空間。可是,人們依舊相信人物輪廓和其他要素一樣,也是展現人物性格的關鍵因素之一。

袖珍肖像和肖像剪影往往呈現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形象,如果想要準確復制,就得借助不同的系統和技術,其中有一種技術叫做“肖像描摹(Physiognotrace)”。

1785年,吉爾·路易·格列基安(Gilles Louis Chretien)[2]發明瞭支持這種技術的設備,它有一個指針,指針上附帶若幹類似杠桿的裝置,最後固定到一支鉛筆上。

△Gilles-Louis Chrétien,The philosopher Louis-Claude St. Martin,Physionotrace by G.-L. Chrétien

通過這種方式,繪畫者可以將投射到玻璃上的人物剪影繪制下來。縮放繪圖儀會將肖像按照比例縮小,轉換到一塊銅版上面,然後通過在銅版上雕刻,並塗上油墨,最後輸出影像。

△Quenedey's drawing of the tool called Physiognotrace

雖然肖像藝術出現瞭不少新形式,但都是些低成本的油畫替代品。與此相比,攝影帶來的令人震驚的真實,則將這些曾經的新形式遠遠拋在瞭後面。

並且隨著攝影技術的不斷完善,包括曝光時間大幅縮短的達蓋爾式攝影法和卡羅式攝影法、新的火棉膠濕版工藝和蛋白工藝,都進一步降低瞭肖像藝術的金錢和時間成本。

△《約翰·霍格在貝爾德的工作室為客戶拍照》(Jabez Hogg Making a Portrait in Richard Beard’s Studio),1843年,佚名攝影師8d85329f59cd0fbc54f83075a4b71c91△《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女兒》(Queen Victoria with Her Daughter,Victoria,Princess,Royal),1844-1845年,卡羅式攝影法,亨利·科倫

攝影作為新技術,不僅代表瞭科學的偉大勝利,也開啟瞭藝術創作的新領域。

而在藝術審美觀不斷變化的歷史進程中,攝影從起初為肖像提供新的載體和媒介,到成為肖像藝術的主流形式之一,也始終堅持著肖像藝術最初的審美觀和信念:

個人的性格、智慧和外貌特征都可以通過描繪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來揭示。

79d7adee897c40833e7d93ce90114a0a

本文為Meet Camera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歡迎粉絲轉發,媒體、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系後臺。

參考

  1. ^約翰·卡斯帕·拉瓦特(1741-1801年),瑞士神學傢,於1789年發表瞭《觀相術文選》(Physiognomy Anthology),進一步促進瞭觀相術的發展。
  2. ^吉爾·路易·格列基安(1754年2月5日 - 1811年3月4日),法國大提琴演奏傢。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回憶歷代建國70年

2019年是新中國建國70周年,如果是一個人的話,70歲是古稀老人瞭,應該兒孫滿堂,正式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對一個國...

· 9分钟前

星燧:驚爆-神秘病毒致美國75000人被封鎖在內華達沙漠

9月4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國內華達州沙漠1日連夜降下暴雨,導致交通中斷,當地正舉行的文化節“火人節”數萬名參與者因此“...

· 13分钟前

Myb介导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上期说到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有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共同作用,其中调节基因主要是指能够调控基因转录的一些转录因子(transc ...

· 22分钟前

橫截面

不是所有光滑流都有橫截面,一個明顯的必要條件是流不能有奇點。橫截面是由龐加萊 (Poincare,(J.-)H) 引進的。通過橫截面可以...

· 39分钟前

拨开充国古县的历史疑云

充国,乃四川历史上一个较为古老的县,曾与湘西的古充县一同载入《汉书·地理志》,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之一”,据《南 ...

· 39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