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那些事兒》第一次接觸到王陽明的心學後,就開始持續關註;也曾去過陽明洞和大師進行空間上的交融,想成為陽明洞前的一塊青苔(主頁圖片就是),和大師朝夕相處。
王陽明心學中有很多理念,例如良知學、天理即是人欲、知行合一,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方法是格物致理,這是心學形成的重要工具。
王陽明從開始立志做聖人,就每天格竹子,到瞭貴州又開始龍場悟道,其實都是在格物。這裡的格物一方面是對事物、事情的本源進行探究,尋找世界運行的規律;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分析,和過去不好的自我進行對抗,恰如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楊絳說“遇見更好的自己”,其實也正是如此。
王陽明在格物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追求內心最深層次的潛意識。其中有一個小故事很有意思:當他面對一個整整三年不言不視的和尚時,眾人皆以為是得道高僧,但他卻一眼看透和尚心中顧盼,讓其感悟,勸其追隨本欲,回傢盡孝。我們經常所講的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其實是一種肌肉記憶,這位看似得道的高僧,隻是形成瞭一種不言不視的習慣而已,並沒有真正的從內心深處重新認知。而格物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不斷的更深層次的認知自己,觸碰到自己內心更深處的自己,重新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致理,則是找到新的知識,也正是知行合一中的“知”的部分。經常有人探討“知與行”哪個更重要?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很重要,對自己的認知更為重要。正確認知到自己的不足,通過學習、修煉提升技能和思維,隻有“知”的正確才能夠更好的掌控“行”的部分。
這個世界上技能很重要,是生存的手段,比技能更重要的是資源,而比資源更重要的則是先進的思維。先進的思維雖然本身不產生任何的價值,但是先進的思維和技能、資源的組合後,就會產生非常強大的力量。例如王陽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思維模式,加上他的兵法技能,在戰場上就能尋找到“盈利模式最高”的戰術,以最少的代價獲得勝利;喬佈斯的極簡、用戶思維加上蘋果的品牌和創新能力,就誕生瞭iphone。
其實不管在哪裡都會用到格物致理。例如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就需要尋找問題的根源,而不是認同困難這個事實,有的時候這個根源恰恰就是我們自己的認知不足。
“走老路到不瞭新地方”,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想要獲得和現在不一樣的結果,就必須不斷的格物致理,讓自己掌握新的思維,應用新的方法,從行動的改變最後得到結果的改變。
Myethos今天發佈瞭一款《狂賭之淵××》中女主角之一的早乙女芽亞裡,躺在賭桌上的身姿非常性感嫵媚,而且還有豎立與躺放兩種展...
晚上好,我是老杨。 老杨的全国网工交流群已经有第33群了,老杨有空时就会稍微看下群里的消息,发现很多小白都会问的一个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