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原創,侵權必究,支持點贊,歡迎交流。
自然災害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自然災害孕育於由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面環境中。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瞭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自然災害系統是由孕災環境、致災因子和承災體共同組成的地球表層變異系統,災情是這個系統中各子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且對人類社會造成瞭的危害的現象和事件。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龍卷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幹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自然災害是指由於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
一、 地震災害
1.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2. 地震的特點
①地震的大小: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他有大有小,大可以達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小可以小到人體根本感覺不到、隻有靈敏的儀器才能記錄到。地震的震級表示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級大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就多。
②地震帶:由全球地震震中分佈圖可以歸納,地震主要分佈在三個地震帶上。第一,約70%的地震分佈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包括日本、中國臺灣、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斷層區等著名的地震活動區。第二個地震帶是從地中海到喜馬拉雅的歐亞地震帶,其上地震的分佈的特點是比較分散,,約占全球地震的15%。第三個地震帶是沿著各大洋洋中脊分佈的洋脊地震帶,約占5%。全球地震的這種分帶可以用板塊學說來解釋。板塊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是由若幹剛性塊體組成的,板塊內部相對比較穩定,各板塊之間則發上俯沖、碰撞、剪切等多種作用,正是板塊間的相互運動造成瞭地震的孕育和發生。但仍有10%的地震不是那麼有規律,分佈在地震帶之外、離板塊邊界相當遠的地方。
③地震的頻度
震級
全球
8.0~8.9
9
7.0~7.9
251
6.0~6.9
3087
5.0~5.9
10286
3. 地震災害
中國大地震
1920年寧夏海原,8.5級,約有20萬人喪生;
1996年河北邢臺,6.8級,約有8000餘人喪生;
1975年遼寧海域,7.3級,受災人口達800餘萬;
1976年河北唐山,7.8級,24萬餘人喪生;
2008年四川汶川,8.0級,7萬人遇難,近兩萬人失蹤,37萬多人受傷,4600多萬人受災;
4. 減輕地震災害
中國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傢;中國是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傢;地面上結實-高質量的建築能化解地震災害;減災重要的社會措施。
二、 海嘯災害
1. 海嘯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變化所引發的具有超長波長和周期的大洋行波。當其接近近岸淺水區時,波速變小,波幅陡漲,驟然形成“水墻”,瞬間侵入沿海陸地,造成危害。
2. 海嘯的特點
①波長長:還小事水中一種特殊的波,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超長波長。
②能力大:地震使海底發生劇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某些部位出現猛然的上升或者下沉,使其上方的巨大海水水體產生波動,原生的海嘯於是就產生瞭。
③傳播速度快:北美、加勒比海地區和東太平洋地區被叫做颶風;在西太平洋地區被叫做臺風;在印度被叫作旋風。
3. 海嘯災害
1755年裡斯本地震和海嘯,摧毀裡斯本,死亡6萬人;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及其引發的夏威夷海嘯,死亡1900餘人;
2004年印度尼西亞地震海嘯,超過25萬人死亡;
2011年日本海嘯,約5000人死亡。
4. 減輕海嘯災害
海嘯的災害評估;海嘯早期預警系統。
三、 火山災害
1. 火山
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由地下熔融物質及其攜帶的固體碎屑沖出地表後堆積形成的山體。
2. 火山災害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目前歐洲大陸僅存的唯一一座活火山,公元79年,它的爆發在一瞬間將龐貝城在時空中掩埋和凝固。
美國聖海倫斯火山,1980年在沉睡瞭一個多世紀後蘇醒,噴出的火山煙高達2萬米,造成57人死亡和失蹤,經濟損失達12億美元。
菲律賓Pinatubo火山,20世紀第二大火山噴發,煙雲達3.5萬米。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2010年噴發導致歐洲多個國傢關閉機場和領空。
3. 中國的火山:長白山天池火山;雲南騰沖火山;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群。
4. 火山的作用
①可以給人類創造一些土地資源
②火山作用還形成很多礦產資源
③火山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④火山是地球的窗口
四、 氣象災害
1. 臺風
臺風和颶風是指中心附近最大的風力達到12級或以上(即風速32.6m/s以上)的熱帶氣旋,隻是產生的海域不同而稱謂有別。據統計,1947~1980年,由臺風造成的死亡人數達49.9萬人,占全世界主要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41%。在一個中等強度的臺風中,每天釋放的能量為2
~6
,有人估算一個臺風的能量相當於幾顆原子彈的能量。
中國是受臺風襲擊最多的國傢,據50年的統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太平洋平均有27~28個臺風生成,其中每年有7~8個登陸我國。
2. 沙塵暴
沙塵暴是指由於強風將地面大量沙塵吹起,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一種分佈廣泛、影響范圍大、頻次較高的自然災害。沙塵暴主要發生在沙漠及其臨近的幹旱與半幹旱地區,世界范圍內沙塵暴多發生在中亞、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亞。我國的沙塵暴和沙塵天氣大多位於長江以北地區,北方省區的絕大部分地區都受到沙塵暴的影響。
①由於境外、境內沙塵源的存在,在中國不可能完全消滅沙塵暴。②我們可以通過防沙治沙,增加地表覆蓋,減少沙塵源,可以減少沙塵暴的發生,減輕危害,減少損失。③防止土地沙化,使我們面臨的一項長期而緊迫的艱巨任務。④防治土地沙化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3. 極端天氣(熱浪和寒潮)
①高溫酷暑
在氣象上高溫通常指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的天氣,日最高氣溫≥35℃時,被稱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的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時被稱為持續高溫,一個月內高溫天氣超過5天則稱該月為高溫月。就全球范圍來看,高溫酷暑天氣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世界上高溫熱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是南亞次大陸的中北部地區,其次是非洲北部、西亞、美國中部以及南歐等地。而就中國而言,高溫酷暑一般在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出現的頻率較高,尤其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如著名的長久流域“三大火爐”,常年高溫天氣分別為15.8天、21.0天和34.8天。
高溫酷暑天氣會對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工農業生產產生重大的影響,尤其對人體健康、交通、用水用電、農作物生長等方面的影響更為嚴重。
②寒潮、低溫、冷凍害
寒潮天氣是一種大范圍劇烈降溫現象,一般出現在每年秋末至次年初春之間,侵入我國數日之內就可以從北向南橫掃全國。我國的西北東部、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大部分、黃淮地區、江淮地區、江南地區等都受其影響。寒潮所經之處,將相繼出現降溫、大風、雨雪或冰凍天氣,影響范圍極廣。
③雪災
雪災亦稱白災,是指冬、春季因降雪量大、氣溫低,造成積雪持續不能融化,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雪災的發生和降雪量、積雪深度、積雪持續時間等因素有關,但主要取決於降雪量的多少。雪災的主要危害有: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信、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脅,引起牲畜死亡,導致畜牧業減產。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初,我國南方地區普降大雪。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主要集中在長江、珠江流域地區,持續二十多天。災害波及21個省,近2億人不同程度受到災害影響,因災害死亡129人,失蹤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874.2
,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4. 強對流天氣
①冰雹
冰雹是強烈對流雲中降落的一種固態水,是我國主要的災害性天氣之一。並報出現的范圍一般較小,時間也較短,但來勢猛、強度大,常伴有狂風驟雨,往往給局部地區的農牧業、工礦企業、電信、交通運輸以及人民生命財產等造成較大損失。
我國年降雹日數的地區差異比較明顯:山地比平原多,內陸比沿海多,大體上從東北到西藏這一條“東北-西南”向帶的冰雹較多,位於其兩側的廣大東南部地區和西北內陸幹旱地區冰雹較少。
②雷電
雷屬於大氣聲學現象,是大氣中小區域強烈爆炸產生沖擊波形成的聲波,而閃電則是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雷電災害是指因雷雨雲中的電能釋放、直接擊中或間接影響到物體而造成的災害現象。雷電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它的發生是至今為止人類還難以控制和組織的。全球每年雷電擊傷超過一萬人,我國21個省會城市每年雷電日數在50天以上,每年造成三四千人傷亡,財產損失約50億~100億元。
③龍卷風
龍卷風是一個猛烈旋轉著的圓形空氣柱,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龍卷風的范圍小,直徑平均200~300m,直徑最小的不過幾十米,隻有極少數的才能達到1000m以上,它的壽命也很短,往往隻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但其所到之處,吼聲如雷。通常情況下,如果龍卷風經過居民點,天空中便飛舞著磚瓦、斷木等碎物,因其風速很大而能使人、畜傷亡,並將樹木和電線桿砸成窟窿。
我國發生龍卷風的機會很多,主要發生在華南和華東地區,還經常出現在南海的西沙群島上。
5. 減輕氣象災害
建立氣象觀測網;做好預測和預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