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 dissonance
即认知失调。
是一种在20世纪后半叶被正式命名的现象。但并不是到那个时候才出现。
在此之前,对于人的行为和性格之中的“扭曲”之处,大部分的解释理论都会认为是“天生的”,或者是“后天的但是无法变更的”。
其中有一个典型,就是所谓的“资本家的阶级特征”。
资本家的阶级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唯利是图,贪婪,残忍,没有人性。
这种在19世纪定义下的特征,是一种在没有心理学和生物学基础的政治和经济定义。
更早时间,这个“特征”不是被对接到“资本家”这个阶级上的,而是被对接到“犹太人”这个民族上的。
马教宗早期文章认为犹太教是“人类自我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犹太人则是这种形式的牺牲品,是犹太教使犹太人变成了一种经济动物。
注意“异化”这个提法,和马教宗晚期大成时期对“资本家”的批判是有相近之处的,他认为“资本家”是被“资本”异化之后的一类人。
如果将前后文统一,马教宗也应该认为“资本家”也是“资本”的受害者,但是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缺少,使其只能保持为猜想。
但是,从20世纪后半叶的“认知失调”理论切入,我们可以得到与马教宗相似的结论:
“犹太教以及犹太人由于认知失调,所以行为产生了异化和扭曲。”
“资产阶级以及资本家由于认知失调,所以行为产生了异化和扭曲。”
如果在此时认为“认知失调”的诊断是更“正确”的诊断,那么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也会从所谓的“革命”变成了“治疗”。
以上,即是结合了心理学进步之后,对于马教宗的思想体系的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