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影響巨大。它是幸福傢庭的道德基礎,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元素。百善孝為先,孝為道德之本。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孝”,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把“孝”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把“孝”視為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基礎和發展前提,認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傢之寶,更是治國之道。
孝文化雕塑,主題雕塑,鑄銅雕塑20bb0b7c8c1c07950b8ae46851315c52人物雕塑,景觀雕塑,銅雕制作廠傢歷史文化雕塑,步行街雕塑,大型雕塑定制
孔子認為,繼承父志是“孝”的一個重要內容。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父親逝世之後,要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對父親志向和優點長期堅持下去,就可以說是做到“孝”瞭。“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在《裡仁》篇中又一個字不差地重復瞭一次,孔子的學生在編輯《論語》這部書時,為什麼要重復這句話呢?除瞭強調這個意思重要性之外,沒有別的解釋。
158899eb1552d2acf130b0759eb368c9孝文化雕塑,人物雕塑,鑄銅雕塑制作人物銅雕,城市廣場雕塑,石雕定制古人物石雕,歷史文化雕塑,仿銅雕像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焦循《孟子正義》:“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傢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古代,娶妻必須先稟告父母,不告而娶妻,是為不孝。萬章問舜“不告而取”,是何道理?孟子回答說:“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孟子·萬章上》)男婚女嫁是人倫中的大事,如果稟告瞭,舜就娶不成妻,就會把廢棄人倫的大事的責任歸咎於父母,所以不告。孟子還說:“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根據歷史記載,舜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傢庭,“父頑母嚚”,父親和繼母時時處處想加害於他。為瞭避免因父母的反對而不能娶妻,而導致“絕先祖祀”,所以就不告而娶妻,孟子認為,這不算是不孝。
人物主題雕塑,傳統教育雕塑,鑄銅雕塑定制現代人物銅雕,雕塑工藝品,公園景觀雕塑bc6c00202373062f4927582a0699c9d9人物雕塑,傳統工藝雕塑,鑄銅雕像
荀子也強調對父母的孝,不隻是“養”,更要做到“敬”。荀子引“子路與孔子的對話說:“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為而無孝之名也?’”(《荀子·子道》)如果對父母的行為不恭敬,言語不和遜,面色不柔順,即是早起晚睡,耕耘栽種,十分辛苦勞累來奉養父母,也不會成為孝子的。孝順不但要奉養,還要尊敬。
孝文化雕塑,傳統教育雕塑,仿銅雕像人物雕塑,廣場景觀雕塑,戶外大型雕塑傳統教育雕塑,景觀雕塑,玻璃鋼雕塑
古有虞舜孝感動天,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今有陳毅探母,鄧小平贍養繼母等鮮活事例,還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等等諸如此類,無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贍養父母,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之事,乃做人根本。為人子女者當懂得感恩,崇尚孝道, 做好份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