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03章 內揵

所謂“內揵jiàn”,指內心清靜不為外物所惑,出入自由。揵者,持之令固也。志趣是否相投,感情是否相洽,遊說時機是否恰當,這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重點。遊說他人時,運用內揵法,要註重言辭的使用和增減。舍近而求遠,欲速則不達,這是古今常理。 為君時如何保全君位,為臣時如何盡職盡責,怎樣處理君臣關系?本篇所提君臣之道是為瞭治國安邦,隻要君主清醒明智,善於納諫,臣子進諫及時,進退有道,君臣之間就能保持良好的互動。戰國時,智謀之士周遊列國,或位列卿相,或高車駟馬。而平庸者或志大才疏者終不成事。機警靈活者,往往能打動各諸侯王,成就事業。“上下之交,必內情相得,然後結固而不離。”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不外“情理”二字。以“情”為核心,以“德”為輔佐,以“謀”為變通,這是鬼谷子的交際之道。現代人際交往,亦可借鑒內揵法,創造和諧的環境。 《內揵篇》的主旨所在,是為人們提供一些君臣相處之道。為君的明鑒清醒,納言不茍,做臣的進諫及時,進退有序,君臣之間就能和諧相處。君臣關系的親疏好壞,關鍵在於感情是否相合,志趣是否相投。 1.思維敏捷,隨機應變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陪伴君王隨時有殺身之禍,因為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又經常喜怒無常,君威難測。關系好就會平步青雲,關系不好就會惹來災禍。確實如揚雄《解嘲》所說:“旦握權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智謀之士要遊說君王,就要言行謹慎,頭腦靈活。 應付突然事件要隨機應變,才能全身而退。這是鬼谷子在《內揵》篇中提到的思想觀點。 有一天,晉文公舉行晚宴。廚師上瞭一盤烤肉。晉文公正要吃,發現肉上繞有毛發,便把廚師叫來,厲聲呵斥:“肉上繞著毛發,你想噎死寡人嗎?”廚師大驚,趕忙磕頭跪地請罪說:“我有三條死罪,請大王懲罰:用磨刀石磨刀,磨得非常鋒利,切肉能斷,毛發卻切不斷,這是其一;用木棍穿肉卻看不見毛發,這是其二;用熾烈的爐火烤熟瞭肉,毛發卻沒燒掉,這是其三。”聽到這裡,文公明白瞭是有人在陷害廚師。 廚師無端被責罵,自知受冤,但很快冷靜下來,自列罪狀申訴冤屈。這種方式,顯然比直接喊冤好得多。故事中的廚師,依靠隨機應變躲過瞭災禍。可見,面臨突然事件,想辦法把自己想說的,找機會表達出來,靈活控制局面才能有利於自己。 這種君臣之道,同樣適用於現代社會的職場上。當不被上級看好,或遭到打擊和羞辱時,是據理力爭,還是忍氣吞聲?一般情況下,需要忍耐一時反省自我,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因為,上級固然有猜疑、武斷等毛病,但如果自己把握得當,定位準確,掌握溝通的技巧,結果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這時,伴君未必是伴“虎”,也可能是伴“父”、伴“友”。 比如,上司註重結果,匯報工作就不要事無巨細;上司喜歡控制流程,就不能辦完事情才匯報。許多在職場獲得提升的人,都是因為弄懂瞭“讓上級放心才好做事”的道理。 這需要多和上級接觸,多讓上級瞭解自己。平時接觸少,犯錯的幾率就高。平日瞭解多,容忍犯錯的彈性與授權的空間就大。 此外,作為領導的心腹愛將,大多深受領導信任和依賴,有“我辦事,你放心”的存在感。凡心腹多少擁有如下特征:自信、和領導接觸多、關系輕松、愛提建議、敢於表達不同意見、主人翁意識強、時刻維護領導。要成為上司的心腹,就要投其所好。心腹辦事利落、省心,能主動替老板分擔壓力;作為得力助手的同時,也是上級的盟友及安慰者。 2.擇主而投,反對愚忠 提到儒傢思想,人們就會聯想到“忠心耿耿”,並以此作為信條。有座右銘曰:“待人應守儒傢之忠誠,治世應持法傢之嚴明,創業酌用兵傢之權變,養心可奉釋傢之超脫,行文當如縱橫傢之靈活,讀書當如墨傢之兼愛。”縱觀歷史,忠誠可表現為對君主,對朋友盡心盡力,乃至赴湯蹈火,鞠躬盡瘁。《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忠,是一種對人對事應有的品德修養和行為準則。其對象較為廣泛,對分內之事,對親、師、友、君所交代的事都要盡心。 當然,這忠並非無原則的忠。如果君主昏聵無能,朋友性劣無恥,對這樣的人忠誠,那就隻能說是愚忠瞭。對於愚忠,鬼谷子顯然是持反對態度的。他認為,如果“上暗不治,下亂不寤”,就要“反”;自己不被重視,就要“飛”。一反一飛,表明瞭縱橫傢對於儒傢思想“忠孝仁義”的批判態度。 末世無英才,賢者或隱於市,或被奸人陷害。一個朝代君主賢明,就會人才濟濟。治世之君大多能識正直之臣。有一次,唐太宗問諫議大夫魏征:“歷代君主,為何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說:“能夠聽取各方意見,就是明智;片面聽取個別之言,就是昏庸。廣泛聽取意見,就能瞭解下情,不被蒙蔽。 ”在明君面前,正人君子可以獲取功名和威望。在昏君面前,這種正直就是找死,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當朝政黑暗,動亂形勢不可逆轉時,就要防止深陷其中,當機立斷,該退即退,遠離黑暗,隱身自保。若要逆流而上,隻會受到損害。比如,商紂王的叔叔比幹,不斷向紂王進諫,希望他回頭是岸,最終卻被紂王殘害 。 總之,君子應有洞察先機之明,在事情還未發展成惡果時就有所覺察,並果斷決策決定去留。就像倦鳥歸巢,太陽剛剛落山,尚未收盡餘暉時,就預做行動。並不是等到完全天黑後才往回飛,這樣就會遭遇兇險。可見,作為縱橫四方的遊說之士,更應該吸取教訓洞察先機,及時行動以求自保。 3.進退之間,適當取舍 良禽擇木而棲,人要善於選擇。一旦找到用武之地,就要積極進取,建功立業;如果局勢不利,就要果斷放手,急流勇退。沉迷於權勢,陷入不耽實際的幻想,終會引來災禍。 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瞭越王勾踐。此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在范蠡等人的輔助下,最終勵精圖治,復仇成功。吳王夫差也被逼自殺。吳國滅亡後,范蠡早早辭掉瞭官職,遠離瞭是非場所,泛舟河海之上,遁跡於江湖之外。據說定居於山東菏澤的“陶城”,成瞭有名的富商,是為“陶朱公”。 范蠡離開越國後,曾給好友文種寫信,勸他放棄權勢。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沒有聽取范蠡的建議,認為越王不會那麼絕情。後來,越王聽信讒言,懷疑文種不忠,真的逼他自殺瞭。范蠡和文種對待名祿的態度不同,結局也大相徑庭。這對於熱衷於功名的人來說,是有借鑒意義的。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十年,終報大仇。但他心胸狹窄,連同生死、共患難的大臣文種都不放過。范蠡有先見之明,他深知勾踐的為人,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才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相比之下,文種的想法就未免太過天真瞭。 人是會思想的動物。懂得進退之道,能夠適當取舍,就會生活愉悅,精神充實。反之,對於事物總有非分之想,企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修身養性的大敵。可以說,這是人性的弱點,如果不善於克制自我,任憑欲望的野草蔓延叢生,必然誤入歧途,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葬送前程。自古到今,貪心是人的大敵。在商業社會,賺錢發財似乎是大傢共同的目標。但人人都欲海難填,想獲取更多。一個人過於貪心,就會缺乏原則;官員過於貪心,將會喪失前途;商人過於貪心,就會失去夥伴,生意慘淡。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當今社會,物欲橫流誘惑多多,可以說到處是陷阱。因此,要學會克制自我,戒貪戒躁。 4.揣測心意,有效說服 《內揵》篇曰:“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意思是要想說服他人,必要暗中揣測對方心意;要謀劃事情,必要順勢而為,順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上下之交,必以內情相得,方不失為君臣相親之道。”君臣相交,動機各不相同,必須以情為重,仁義寬容則產生情誼。這句話體現瞭本篇的旨要,也是鬼谷子施展謀略的思想基礎。 戰國時,齊宣王一心想完成稱霸大業,於是向孟子請教:“怎樣才能統一天下,我能否統一天下?”孟子說:“能。我聽說,有一次新鐘鑄成,準備殺牛祭鐘,你看見牛在發抖,感覺不忍,不讓殺牛,有這回事吧?”齊宣王答:“是有這回事。”孟子說:“大王,憑你這種惻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統一天下。”齊宣王聽瞭很高興,孟子接著說:“問題是你肯不肯幹罷瞭。有人說:‘我的力氣能舉起千斤之物,卻舉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鳥獸毫毛,卻看不見滿車木柴。’您相信這句話是真的嗎?” 齊宣王答:“當然不信”孟子說,“大王的恩惠足以推到禽獸身上,卻推不到百姓身上,這和不肯舉一根羽毛和看不見一車木柴一樣,同樣叫人不能相信。如今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是因為你根本不關心,而不是不能做到。所以說,你能完成王道霸業,也能統一天下,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去做,而不是做不到。” 齊宣王說:“這有什麼區別呢?”孟子說:“要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說我做不到,這是真的做不到。要為老年人折根樹枝,說我做不到,這是不願意做。大王你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一天下,不是不能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而是不願為老年人折樹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瞭這一點,天下便容易治理瞭。古聖賢因為善於推廣自身的德行,所以遠遠超過眾人。如今大王的恩惠能夠施及動物,卻不能施及百姓,這是為何呢?” 孟子在與齊宣王對話時,充分運用瞭論辯技巧,既給齊宣王留夠瞭面子,也使他領悟瞭其中道理。宣揚保民而施行王道,列舉生動比喻形象,可見孟子善於揣摩聽者之心,懂得取悅於對方以使談話繼續。然後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問題有正反夾雜,有明知故問,變化多端;一接一問,使談話的內容層層深入,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5.進獻計謀,巧言連橫 “內揵”關鍵是拉近與遊說者的距離,找準對方的心理契合點,讓對方有認同感,從內心去打動對方,然後再提出建議和謀略,進而影響對方的決策。這是縱橫傢進獻計謀的方法。 戰國時的張儀最善於運用“內揵術”。秦惠王時,張儀用“連橫”的方式對付諸侯國的“合縱”策略,取得瞭巨大成功。張儀先後去魏國四次,勸魏哀王尊秦王為帝。接著,又瓦解瞭齊楚同盟,迫使楚國與秦國結盟。然後說服燕王獻上城池,親秦棄趙,實現瞭連橫策略。勸說趙國則利用外交上的優勢,從全局分析。張儀巧施計策說服六國,破除“合縱”策略,是因為找到各國君主的軟肋所在,揣測他們的不同心思,根據不同國傢采取不同的突破口,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遊說是為瞭讓對方聽從自己的建議,使局勢為我所控。這就要知道對方內心所想,再從其利益出發,使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這是“內揵術”的關鍵所在。鬼谷子認為,說話辦事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就要調查研究掌握實情,然後根據實情制定策略。如果還沒充分準備就盲目行動,必然遭遇失敗。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狐貍不小心掉進井裡,爬不上去。正好山羊渴瞭,來到井邊,發現瞭狐貍,便問:“井水好喝嗎?”狐貍說:“井水很甜,趕緊跳下來喝吧。”山羊一聽就相信瞭,於是“撲通”一聲跳下來。 山羊跳下去後,才發現上不去瞭。狐貍說:“我有個辦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壁上,我踩著你跳上去,再拉你出來,我們就得救瞭。”山羊同意瞭。狐貍跳出井口,就不管山羊瞭。山羊罵狐貍不守信用。狐貍說:“喂,夥計,如果你的頭腦和你的胡須一樣完美,就不會在沒想到上來的辦法前就跳下去瞭。” 事先不瞭解情況而盲目行動,就會陷入困境無法自救。聰明人在行動之前會把情況調查清楚,並預見到事情的結果。人際交往既存矛盾,也存在合作。隻有看透對方,才不至於陷入誤區。在商業領域,鬼谷子的話同樣適用。搞好調查研究,是正確決策的基礎和前提。調查研究可以提高認識水平,由此更好掌握全局和指導工作。企業或個人在投資前,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在掌握正確信息的基礎上做決策,就會最大限度獲取效益。 6.內部和諧,團隊協作 鬼谷子權術謀略的實施,以君臣之間感情融洽為基礎。 君臣上下相交,必須情感相得,才能彼此接納意見,這是君臣相親相近的至理名言,也說明瞭內部團結的重要性。《內揵》篇:“欲合者用因,欲去者用處。處因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產業,曰楗而內合。” 向君主提建議,要揣摩對方心裡,切中時宜,才能方便自己,以靈活變化求得認同,就容易改進事宜,進獻謀策。在談話中找到突破口,尋找有意義的話題引起對方的興趣,在互相瞭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交流,就有瞭心理基礎,話就能夠說到對方心裡,進一步“通情”而“達理”。“得其情,乃制其術”,這是《內揵》篇提到的重要一點。掌握瞭信息或情報,就有利於制定對策,展開行動。這不僅適合於古代謀士遊說帝王的活動,對於現代商戰也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工作中,有時候需要向上司提一些建議或計劃。然而,人們常為進獻計策不受重視、不被采納而苦惱,特別是在上司斷然拒絕後。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們通常以“我”而不是“我們”的角度來陳述事情或者觀點。這樣做往往會引起聽者對自我的防禦性保護,沒人願意提攜與自己一樣自負的傢夥。需要註意的是,運用“口才”一味奉承和附和上司,也不可能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要保持獨立的人格,不要降低身份來爭取上司的重視與尊敬。 要在人際交往中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除瞭以情理打動對方外,還要講究策略,提建議時要盡量委婉一點。當他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幫助。委婉語應用於生活的各個層面,不僅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更是協調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 這是實現目的的有效表達方式,有利於表達思想,使溝通輕松愉快進行。 對於公司而言,隻有內部團結,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團結就是力量,同事間互相配合,就會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總是勾心鬥角,相處不融洽,就會影響工作。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於個人的發展,對職場人士來說,與同事的關系是和則雙贏,鬧則兩敗。隻有經常溝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做到這一點,除瞭互相幫助和諒解,也要註意恰當的語言表達。說話不夠委婉,就會使對方誤解以致產生隔閡。 在同事關系緊張乃至不和睦時,不要急著去批評別人,要先想想自己的不足。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雙向互利的,給別人關心和幫助,自己也會得到回報。在群體生活中,我們都是相互依存的個體,面對共同任務時,要擰成一股繩加強團結,將工作做到更好。 7.言近旨遠,意味深長 《內揵》篇的核心是“情”字。以“情”為中心,就能擁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即使批評指責也使人欣然接受。這可以說是領導者的一種語言藝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一生總免不瞭會犯錯誤,有時候很難自我省悟。當別人犯瞭錯誤,我們可以適當予以批評和指正。運用言近旨遠、含蓄深沉的批評手法,其效果遠遠勝過狂吼和怒斥。 批評有時是動力,激發人向上的欲望;有時是轉折,指引人走向成功的巔峰;有時是毒藥,一不小心會毀瞭人的一生。批評他人采取什麼樣的方式才易於被接受?教育傢馬卡連柯說:“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 因此,盡管“批評”一詞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嚴肅,其實批評也可以很溫柔,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對人要尊重,要有同情心。這樣就不會吹毛求疵,反而會多加諒解。說話要溫婉,不可故意刺激他人,如果說話又沖又直,令人無法忍受,即使對方嘴上認錯,心裡也不會服氣。 糾正他人錯誤,言語越少越好。最好能一句兩句就使對方明白,然後轉至其他話題。不可滔滔不絕,使對方陷於窘境,從而招致反感。糾正他人錯誤,切忌采用命令的口氣。可以旁敲側擊,暗中指出其錯誤,以保護對方的自尊心,使其自覺改正錯誤。總之,批評是為瞭糾正錯誤,方法很重要。 作為教育工作者,真誠而善意的語言,雖然包含批評的成分,卻能讓學生感覺到信任和肯定,寬容中他們會自責,決心改正錯誤。富有人情味的批評蘊含瞭教師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體現瞭“以人為本”的真諦。 8.以謀為變,情感效應 君臣之間的關系親疏,皆系於情。得情自合,失情自去,遊說之士必須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反之,如果想離開,就不必動之以情。以“情”為中心,以“謀”為變通,這是鬼谷子在《內揵》篇所表達的指導思想。發揮情感效應的方法很多,比如贊美、欣賞,這一方法適用於人際交往以及人事管理。 常言道:“贊美不蝕本,舌頭打個滾。”贊美不是一件難事,有時隻需片刻思索找到別人的優點,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其實,贊美是人際交往中理解溝通的最佳方式,是一種有效的推動力,它可以鼓舞員工的鬥志,激勵員工創造更大的利潤。 善於感情投資的人,花費不多卻可以獲得大傢認同,這是十分高明的處世策略。作為領導者,除瞭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地位,在適當的時候,放下架子去贊美員工也是必要的。當然,贊美要出於真心,讓員工看出自己的真誠,才會得到更多的信任。 三國時,劉備在荊州被曹操打敗,不聽眾將勸說,冒著被追上的危險,扶老攜幼帶全城百姓出逃。劉備雖然大敗,卻贏得瞭民心。《貞觀政要》記載著李世民的一段話:“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舉其身,猶割股以換腹,腹飽而身斃。”無論劉備還是唐太宗,他們用自己的言行驗證一個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可以說是統治者的領導藝術。 對普通人來說,大傢都有愛的需求,感情投資不同於物質投資。感情需要慢慢培養,是先予後得。在自我意識愈加覺醒的今天,權威性或強制性領導很難受到歡迎,在事實上也越來越成為不可能。所以作為領導,必須進行情感投資,用真情打動員工,通過攻心來達到忠心。這是鬼谷子《內揵》篇所倡導的以“情”為中心的要旨所在。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禦,遙聞聲而相思。 事皆有內揵,素結本始。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君臣上下之間的關系很微妙,有的血緣關系很遠,但卻很親近,有的血緣關系很近,但是卻很疏遠。有的人想方設法向君主靠攏,卻不被重用;有的遠離朝堂,卻被征召。有的每天都會出現在君主面前,但是卻不被君主信任,有的距離君主很遙遠,卻被君主聞名而思念。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取決於所進獻的言辭主張是否符合君主的思想情感。所有事物的內部都存在一定的規律,平常和本源相連結。君臣之間的關系,有的用道德相結合,有的靠志趣相結合,有的靠錢財物質相結合,有的靠美女相結合。能夠揣摩對方的意圖而結交,那麼,想進就可以進,想出就可以出;想親密就可以親密,想疏遠就刻意疏遠;想接近就可以接近,想離開就可以離開;想求取就求取,想思念就思念。就像青蚨蟲那樣,母親一定會細心地保護它的幼蟲,出去不會留下間隔,進來不會留下跡象,自由出入沒有什麼能夠阻止。 [fú] 蚨 : 見〖青蚨〗,蚨母(即青蚨。傳說用青蚨血塗錢,可以引錢使歸。因用以代稱錢);蚨錢(指錢幣) 【註釋】 ①君臣上下之事:泛指事物之間相對立的兩方面,比如優劣、虛實、真偽、尊卑等。陶弘景註:“道合則遠而親,情乖則近而疏。” ②就之不用,去之反求:在身邊卻不任用,離去後反受聘請。陶弘景註:“非其意,則就之而不用;順其事,則去之而反求。” ③禦:駕馭馬車,這裡是“使用”的意思。 ④內揵:內,通納;揵,通“楗”。本義為門閂,有關閉、固守之意。指要從內心與君主溝通關系,以情投意合、揵開任意。 ⑤素結本始:素,平常。本始,根本。君臣之間內心緊連。 ⑥采色:容顏。 ⑦蚨母:一種昆蟲。據說其母性甚強,母子分離必會再聚,用青蚨母子血各塗錢上,塗母血的錢或塗子血的錢用後會飛回,有“青蚨還錢”之說。 ⑧朕:跡象。陶弘景註:“內揵之臣,委曲從君,以自結固,無有間隙,亦由是也。”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禦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開。 所謂“內”,就是進獻說辭。所謂“揵”,就是固守謀略。所以說,與君主距離很遠卻被親近的,是因為暗中能夠與君主心意相通;與君主距離很近卻被疏遠的,是因為與君主志趣不合。投奔君主卻得不到重用的,是因為他們所獻計策得不到君主的欣賞;離開之後反而被君主再次召回的,是因為他的計策被後來的現實證明是可行的、合乎君意的。每天都在君主面前活動卻不被重用的,是因為他的計謀不符合君主的心意;相隔遙遠卻被君主掛念的,是因為他的計謀與君主暗合,君主正等待他前來決斷大事。所以說,沒有得到君主的信任,就進獻計策的人,必然會遭遇排斥;在不瞭解君主心意的情況下就隨便去遊說,必然遭到否定。因此隻有充分瞭解對方的真實意圖,才能夠把握住內揵的方法,如此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出也可以入,可以開啟也可以固守瞭。 【註釋】 ①所謀:如何用計謀來打通阻塞。 ②陰德:暗中相德,即心意暗合。 ③決事:指參與決斷國傢大事。 ④見逆:被排斥。 ⑤見非:被否定。 ⑥術:方法,手段。 故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萬物,由夫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論去就。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外內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產業,曰揵而內合。 所以,聖人建立功業就是使用這個方法,由此把握實情控制事物。君臣之間有瞭情意,才能施展政治理想,推行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以教化民眾,進獻治理國傢的謀略。向君主進言,引用《詩經》和《尚書》來驗證觀點,根據實情言辭增減,權衡利弊決定去留。想接近君主就要打動其內心,想要離去就不必講究情誼瞭。懂得瞭有情和無情的分別,揣測將來要采用的方法,及時發現可疑之處並作出決斷。制定謀略保證沒有失誤,就可以取得成功。管理百姓,使他們從事生產,叫作內部安定,團結一致。 【註釋】 ①先取詩書,混說損益:引用《詩經》《尚書》驗證自己的觀點,權衡利弊,加以褒貶。陶弘景註:“混,同也。謂先考詩書之言,以同己說;然後損益時事,議論去就也。” ②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君臣關系的疏密,全在於情。得情則就,失情則去。謀者應審時度勢,權衡利弊。若欲去之,則不必動之以情。 ③外內者必明道數:決定內外大事,必須明確道理和方法。外內,指情外和情內,即有情和無情。道數,方法謀略。陶弘景註:“言善知內外者,必明諸道術之數,預揣來事,見疑能決也。” ④治民入產業,曰揵而內合: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君臣之間才算真正實現瞭感情相投。陶弘景註:“理君臣之名,使上下有序;入賦稅之業,使遠近無差。上下有序,則職分明;遠近無差,則徭役簡。如此則為國之基,故曰揵而內合也。” 上暗不治,下亂不寤,揵而反之。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若命自來,迎而禦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 如果君主昏聵無道,臣子愚昧不明事理,這叫做計謀與內情不合。君主自鳴得意,對外不采納正確意見,那就用恭維贊揚的話使他有所改變。如果君主征召,就要迎合詔命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想接納進言,甚至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那麼言辭之間,就要像圓環一樣靈活轉換,不讓別人知道有所作為,這樣才能保全自己,是全身而退的原則。 【註釋】 ①寤:通“悟”明白事理。 ②不留說:不采納他人的進言。 ③飛:褒獎、表揚。 ④環轉因化:言辭婉轉如圓環。 ⑤退為大儀:保全自己的最大原則。陶弘景註:“去就之際,反覆量宜,如圓環之轉。因彼變化,雖傍者莫知其所為,如是而退,可謂全身大儀。儀者,法也。”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SRP性别研究丨性别平权运动的历史与发展

原创 :社会责任家SRP 性别平权运动的历史与发展 1 目录 Catalogue 一、从革命斗争到改革开放: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 二 ...

· 21秒前

男性不育常见病因之弱精症科普

现在男科和生殖科门诊看不育的人很多,说明现在人生育能力下降的厉害,各类统计数据结果很吓人,但是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的 ...

· 23秒前

德語入門:特殊疑問詞——was,wer和wo!

一. 基本概況想要瞭解什麼是德語中的特殊疑問詞,我們首先需要瞭解特殊疑問句。和英語中的概念相類似,特殊疑問句是含有特殊...

· 47秒前

廣東電信DNS錯誤解析群暉.me域名至127.0.0.1

廣東電信DNS錯誤解析群暉帶有.me的域名,全部指向127.0.0.1。大傢自己可以ping http://test.myds.me就知道瞭,無法解析到正確...

· 2分钟前

地表最強2.0T!37萬買這輛奔馳AMGA45值嗎?賣傢:以後沒有啦

哈嘍啊~大傢好!我是檢車傢阿偉,又和大傢見面啦!歡迎收看本期的二手車檢測趣事。這次給大傢帶來的是奔馳AMG傢族中的A45。說...

· 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