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认知主义(Cognitivism)
【编号】:1-1-3(上一级:11科学实在论)(下一级:1131功能主义,1132自由进化论,1133认知自我主义,1134认知无我论)
【评价】:前反思(pre-reflexive)
【构造方式】
(我们通过“场域-本体-现象-目的”这四个模块,填入“秩序、冲突、中心、虚无”这四个项,来刻画各式各样的思想立场。)
模块1:场域×秩序(选项1)=“宇宙”(universe)场域由自然法则所创造,并充满了自然秩序。
模块2:本体×秩序(选项1)=“物质”(matter)世界中的本体,也是由自然法则所创造的。认知主义将这种本体称呼为“物质”,是出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的科学实在论需求。
模块3:现象×中心(选项3)=“认知”(cognition)认知主义者们认为,一切现象、感知、经验、思想、学科体系,都来自于脑部神经元结构所产生的知觉。认知,成为一个物质(脑)、心灵(意识)、信息交汇的中心。
模块4:目的—未定(N/A)
【解说】
认知主义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流派,强调人的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后来被科学家、哲学家们喧宾夺主,把金字招牌抢了,演变为一整个关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科学运动。
这种运动一般自称为“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s),它已经反思到:意识和心灵所把握到的现象层面,具有不同于物理现实的复杂的特殊规律,需要通过更加细致、精巧的科学研究,层层解码并捕获其中的核心机制。
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种特定的“哲学”立场了,它预设人类的认知模式是可以通过科学实在论的方式,通过神经生理学、生物电化学、统计学甚至计算机工程学这些数学化的理论范式,来加以彻底、完善的描述和解释。
这种傲慢的科学实在论,不加反思地侵蚀到了传统哲学的认识论领域,称得上是一种认知“主义”了。请不要和心理学里的认知主义混淆,“主义”在这里只是对这一立场表面上的“科学中立性”的一种揶揄。
【评价】
认知主义是美国策动,欧洲响应,影响遍及全球高端实验室和国际顶级期刊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运动。冷静的哲学家和思想史家应该将它评论为一种复杂的哲学运动,而非单纯的科学研究范式。从科学上讲,认知主义是非常成熟、精致、美妙的,具有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但是,作为哲学和意识形态的评价,它依然是前反思的。
【思想史上的对应人物】
冯·诺伊曼(20世纪美国数学、计算机科学家)
冯·诺伊曼的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模型试图用处理器模拟大脑,存储器模拟记忆,程序模拟思维和认知结构,这种模型试图模拟人类的心智结构,同时也作为一种实验工具,不断地对人脑进行数据化、模型化的分析和模拟,并持续引发了整个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狂热追求。认知主义的风潮与人造计算机、人造大脑、人造心灵是同步诞生的。
【文化上的对应形象】
聪明药
西方名校学生大量服用聪明药,体现的就是一种肤浅傲慢的认知主义文化。他们认为意识体验和思维活动,尤其是学习、记忆等清醒的智能活动,可以依靠药物等生化手段来轻易控制,人的意识归根结底不过是脑的复杂产物。这种错误的前反思的态度,势必会让那些肤浅的年轻人付出代价。
结语:不少现代年轻人关于未来的希望和恐惧,都是围绕着人工智能产生的,希望不劳而获,也害怕无事可做;但这只是外部的彷徨。内在的恐惧在于,认知主义意味着心灵是一个可被制作和操纵的产品,这个逻辑深深地嵌在了当代资本主义运动的(文化产业、消费主义、在线景观、符号认同等)每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