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時代:我們為什麼喜歡買買買?

5月底時,我和紅兔子說想寫一篇探討消費的文章,紅兔子瞬間苦瓜臉,“啊,可是我隻想買,不想知道為什麼我喜歡買……”

最初選題時我也有一些抗拒,我們大都知道沉迷消費是不好的、是不夠理性的、不夠勤儉的,但父母長輩要是多說一句,又會很委屈:生活那麼苦,花點錢怎麼瞭嘛?

隻有還信用卡、花唄時,搬傢扔掉一堆又一堆的閑置時,年底敲計算器發現自己今年又白幹瞭時,才會突然悔恨:我怎麼這麼能花錢呢!

所以消費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消費時我們在想什麼?為什麼寧可舉債也要剁手?我們和自己的手又有什麼深仇大恨?

排雷提醒:本文既不宣揚極簡主義,也不提倡苦行僧式簡樸生活,可放心食用。


一、為什麼需要消費

銷售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的商品種類,不同的商品對應人不同的需求。

1、生存

作為一種動物,人首先要滿足生存的需求,需要食物、水、保暖衣物、醫藥用品等,這類商品夠用即可。

2、社會地位

其次,作為一種社群動物,人還要滿足社會舒適的需求,需要感受到自我價值感、一定的社會地位,這類需求較為復雜,對應的商品種類多且變化快,青銅器、金飾品、絲綢、手表、包包、字畫、旅遊等,這類商品多多益善。

▲巴黎老佛爺百貨

3、刺激

最後,人還需要刺激感、保持興奮度,不至於那麼無聊,這一需求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所有動物都不能在吃飽喝足以後放松警惕、甘於倦怠,在危機四伏的大自然裡這意味著死亡,必須時不時要興奮一下、刺激身體機能,個體才能得到更多的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這樣千萬年的優勝劣汰,決定瞭我們生來就是不甘於無聊、追求刺激的人。

當然老祖宗沒有“不夠刺激”的煩惱,捕食和求生已經夠刺激瞭,隻有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新人類才需要刺激,對應的商品有遊戲、影視、酒精、尼古丁、毒品(在我國不屬合法商品)。

這三類商品中,隻有第二類商品的意義完全是由人類自我定義的。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制品意味著權貴階級,唐朝時青銅已經跌出瞭貴金屬范疇,今天的青銅更是意味著帶不動的戰五渣;但同時代的玉器卻一直占據鄙視鏈的頂端,從古至今都是權貴的象征。

這套遊戲規則又是怎麼制定出來的呢?

二、為什麼會沉迷消費?

1、物質與人的關系

我有一條黑色晚禮服,穿上它我就是迪士尼在逃小公舉、這條gai上最靚的仔,但日常社交時我絕對不會穿——因為人傢會以為我來拍婚紗照的。

不同場景穿著不同的衣物,是一種基本的社交禮儀,但是人為什麼需要借物質來表現內心認可的規范呢?難道不著正裝,我就會不知道應該在面試時表現嚴肅、得體、大方?

之所以需要用物來標志和強化價值觀、人際關系、社會等級,是因為人的精神天然會從有序走向無序,在懶散時難以保持良好功能,沒有外在的支撐就會淡化個人身份。

舉個例子,五四運動後,國內興起女青年剪短發風潮,引起瞭保守派的強烈不滿,他們主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有傷風化,甚至出現毆打、虐殺短發女性的惡性事件。

別人剪個頭發而已,為什麼至於要殺人呢?因為傳統社會裡,男女對應不同的社會階級,享受不同的資源,為瞭區分強調這一點,就必須對性別做出區分,發型、服飾、妝容、言行舉止等等文化雕琢痕跡都是為瞭強化和區分性別。

剪短發這樣一個模仿男性的行為,就和傢裡藏龍袍一樣,是對上層階級的權威挑戰,自然會受到殘酷鎮壓。

▲《花木蘭》劇照:性別差異不夠大,就難以實現等級分化

物質對人而言,絕不僅是使用價值,在必要場合,它的展示價值更為重要。

劉雨昕、李宇春、蔡徐坤走紅後,引起一大批直男群眾的嘲諷。在他們的邏輯裡,性別不是基因、不是身份證上的文字,而是外在的物質表現,是發型、服飾、妝容等等。

人本來是借用物質來表現自我,最後物質反而決定瞭自我。

2、用消費自我定義

熱播劇《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為瞭打入上流階級,硬著頭皮買下瞭一個愛馬仕包包。

▲《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買愛馬仕

在貴婦的邏輯裡,愛馬仕是尊貴、上流社會、品味的象征,顧佳難道意識不到這裡的虛偽和荒謬嗎?她知道,但她為利益不得已參與到這個遊戲中,最後還鞏固瞭這一規則。

所謂的階級、品味、格調都不是一個人能說瞭算的,而是需要由一個群體集體定義、達成共識。

資本、商人還在這其中不斷引導、推波助瀾。

我室友有兩雙阿迪達斯的貝殼鞋,我也看到很多人都穿這款鞋,莫名形成瞭這樣一種認知:年輕的、有品味的、潮流的人應該有一雙貝殼鞋。我想要加入到這樣一個群體中,我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所以我應該買一雙貝殼鞋。

但是我又覺得好貴……

39658dc308fdca71cb9dfdbb44b27144

拿我個人舉例,我願意為一雙鞋子的使用價值付出100元的價格,剩下的699元其實就是品牌價值,就是一種自我定位——因為我是一個時髦的、有品位的、還有點小錢的年輕人,所以我應該購買。

問題在於,既然我是這樣的人,那不買我也是啊?怎麼就變成應該買瞭呢?可見我對於此是沒有自信的,我企圖通過一雙鞋來證明或者獲得這種定位。但,我真的能得到嗎?

可能在下單的一瞬間、在收到快遞的一瞬間,我的精神得到瞭升華,陷入瞭想象中的美好自我。

ce034cd4a287027627d8acda1708160b▲潮牌元素

但很明顯,這種快樂不會持續太久。商品是以全套的形式出現的,作為一個有品味的、夠潮流的年輕人:

隻有一雙貝殼鞋怎麼夠?怎麼著得來個七八雙板鞋跑鞋帆佈鞋老爹鞋吧。

隻有一個iPhone 11 怎麼夠?iPad/MacBook/Watch/AirPods得來一套吧?

隻有一支口紅怎麼夠?各個品牌各種爆款至少小幾十隻打底吧。

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正是因為想讓自己看起來不窮、所以才窮下去的年輕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幾乎要自我綁架下單的時候,發現阿迪沒有我的碼子,那一刻,我長舒一口氣,感覺到自己被解放瞭!

3、消費、工作與疲勞

每次大手筆購物時,我總是告訴自己:沒關系,一次購買永久享受!

後來發現,這種永久享受咋這麼多呢?

5G手機、無人機、健身環、遊泳課、水牙線、投影儀、水光肌、戴森吸塵器、熱門旅遊地……

消費社會裡,我們很難拒絕誘惑,因為每一種商品的消費都不隻是獲得使用價值而已,它還蘊含著更多的東西,像廣告說的那些,“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看會遺憾一生的風景”、“實現夢想”、“完美媽媽”、“幸福傢庭”等等。

▲天文望遠鏡廣告

因為生存、物質來得太理所當然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空虛和無聊,又因為技術進步,我們看到瞭其他後浪的精彩人生,每個人又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焦慮和不滿。

我們不想錯過任何一種得到幸福的方式,我們就會盡可能抓住一切消費,而為瞭實現更多的消費,隻能更多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錢。

這就會帶來疲勞,這種疲勞不是病理性的,不可以通過運動、休息來改善,這種疲勞是精神性上的。消費主義加劇瞭社會競爭,包括經濟、知識、欲望、身體、符號和沖動,整個社會充滿瞭應激、緊張和興奮。

疲勞是一種不滿,是無處可逃的我們,最後的、消極的反抗。

三、“反抗”消費主義

雖然消費時代有諸多不好,但現實是大部分人並不願意回到前消費時代。

吃飽喝足瞭再無聊再空虛,也比“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強;而一個人人追求金錢的社會,也從根本上杜絕瞭大動蕩大革命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避免消費主義的負面影響。

1、自我定義

消費社會熱衷於制訂標準定義生活,創造商品定義人生。

比如雙眼皮大眼睛高鼻梁蘋果肌錐子臉就是美,女人得這麼美才有價值。

▲新氧醫美的廣告

你不認同也沒關系,用廣告循環洗腦後,總有人認同,這些人反過來再強化這一價值觀。

廣告的本質就是敘事性的勸導和命令,它不講究邏輯和道理,它就是反復循環洗腦。

人的認知潛移默化被改變,你對愛情的想象、對美好生活的構想、對成功的理解、對個人價值的定義等等,最後都會變成一堆物質。

貨幣本來是商品世界裡的一般等價物,在消費時代,已經成為瞭一切的等價物,錢可以衡量感情、內涵、品味、時間、個人價值等等,必要時候還可以交換。

一開始,人們追求物質是為瞭過更好的生活,現在,人們努力生活是為瞭得到更多的物質。

我們要做的就是奪回對人生、價值、成功、幸福、意義的定義權,去思考,除瞭物質它們還意味著什麼?

你可以物化我,但在我的世界裡,我要自定義。

2、生活藝術化

人們用炫耀式消費來對抗生活的空虛乏味,是一項傢學淵源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奴隸時代。

炫耀物質的前提是生存物質得到滿足,物質足夠富餘。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幸運兒是古代貴族,久窮乍富,有些人迷失在物質中,酒池肉林、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但也有一些人實現瞭一種藝術化的生活,插花茶藝、琴棋書畫、打獵蹴鞠。

1e46956ac45fe82b221d6bce1642a528▲《瑯琊榜》劇照

和現代為工作準備的教育不同,古代貴族從小學習的就是“無用”的藝術,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冰淇淋四個圈,每天能吃一個四個圈就是我能想象的頂級快樂瞭,而現在我能輕易實現這個目標,但我再也沒有像小時候抓知瞭、撲蝴蝶、釣魚那樣快樂的夏天瞭。

物質帶來的邊際快樂會逐漸趨於零,空虛無聊時追逐更多的物質就像是喝鹽水止渴一樣,越多越空虛,形成惡性循環。

也許對抗空虛和無聊,可以借鑒貴族的方法,把生活藝術化、遊戲化,培養一種或幾種可持續的興趣愛好,遊戲、觀影、運動、閱讀、攝影、手工、音樂、繪畫等等。

▲衍紙藝術

有些興趣愛好常被質疑,“這有什麼用”、“玩物喪志”,但我們努力做有用的事情(能賺錢),不就是為瞭可以不用一直做嗎,結果空閑時間還要去做有用(能賺錢)的事情,就好像努力工作是為瞭做更多工作,那我還努力個什麼勁?

以前我還遮遮掩掩,試圖說明我玩遊戲、看小說、做手工是為瞭社交、學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現在就坦坦蕩蕩瞭,“我就是為瞭娛樂,咋地瞭,你打牌難道是為瞭賺錢嗎?”

3、適當攢錢

適當攢錢是我的個人觀點,沒有一份參考資料提到這一點。

因為工業化奠定瞭物質繁榮的基礎,消費文化決定瞭物質繁榮的可持續,消費和物質豐盛是一體兩面,尤其這其中還有就業因素,減少消費不具有普適性,甚至是一種政治不正確。

但對個人而言,不管是為攢錢而攢錢,還是為瞭更大的消費而攢錢,攢錢都是一種減少空虛、緩解焦慮、獲得安全感和控制感的方式,強行把自己從消費中抽離,也可以更清醒地認識物我關系。

四、寫在最後

從消費社會總剝離自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身處這股洪流之中,社群動物的本能讓我們不斷探尋、定義自己的社會地位,完全不借由物質定義自我幾乎是聖人境界,但我們至少可以從簡單做起。

重要的從來不是我們消費什麼,而是我們為瞭什麼而消費,雖然做到這一點會比想象的更難。

《斷舍離》裡說消費遵從“需要、適合、喜歡”的原則,我認為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常常問自己一句“為什麼會需要/適合/喜歡”。消費文化常常帶有難以覺察的強迫性,唯有向內詢問、體察自己才能抽絲剝繭,找到被物質掩埋的自我。


參考資料:

1.《後物欲時代》.中信出版社,鄭也夫,2016

2.《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法]讓·鮑德裡亞,2014

3.《工作、消費和新窮人》.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英]齊格蒙特·鮑曼,2010

4. 《飽食窮民》.浙江人民出版社,[日]齋藤茂男,2020

5、不完美生活指南——品味幻想下的消費社會,豆瓣時間

首發個人公眾號:不過期的糖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白鹿原上長起來的野孩子,從來不覺夏天熱

入伏以後,天氣更燥熱瞭。午後,太陽如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田野裡,苞谷葉子都卷起瞭軸,門前菜地裡的辣子、茄子、黃瓜的葉...

· 2分钟前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

把现代语言翻译成古风文,超级美 1、原文:我不爱你了 古风文: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2、原文:我们结婚吧 古风 ...

· 2分钟前

民航机务论坛

民航机务论坛,抒发机务观点。 其中不少怨言,直指当前弊端。 不少金玉良言,道出其中根源。 民航良性发展,论坛渐成关键。 ...

· 5分钟前

营销理论大全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 ...

· 9分钟前

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學工商管理?你一個本科生剛畢業出來,誰讓你管理啊?”——工商管理畢業的,就應該立馬去做管理?!凡這麼說的,都是完全不懂...

· 12分钟前